会议资讯

第六届青年地学论坛“史前-历史时期人-环境相互作用”专题会议纪要

摘要:   “青年地学论坛”是由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而搭建的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第六届青年地学论坛于2019年10月12-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会议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承办。会议共开设十九个主题、一百余个专题。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副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左昕昕副研究员在主题1第四纪 ...

  “青年地学论坛”是由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而搭建的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第六届青年地学论坛于2019年10月12-1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会议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承办。会议共开设十九个主题、一百余个专题。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副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左昕昕副研究员在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申请召集的“史前-历史时期人-环境相互作用”专题,会议收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10余家单位的青年老师、学生的摘要。专题会议于10月14日上午在索菲特酒店慧谷厅召开,共有12位青年老师和研究生做了学术报告。

  第一部分由南京师范大学的贾鑫副教授主持,共有7位报告人。

  兰州大学马敏敏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2000-200BC中原地区人群食物结构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她介绍了晋东南地区西南呈墓地人骨和动物骨的放射性碳测年和同位素分析结果。公元前1000-800年,西南呈墓地的人类主要食用C4食物,但社会地位较高的个体消耗更多的动物蛋白和C3作物。结合中原地区其他考古数据发现,公元前770年左右小麦和小米混合农业系统已经形成,人类饮食和生存策略也因此发生了显著改变,先民食用更多麦类作物,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摄入的麦类作物更多。结合古气候研究认为,公元前770年左右的社会经济变化是为了适应气候恶化和人口压力,这种变化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左昕昕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长江下游地区早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水稻利用”。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长江下游南部区域上山遗址年代和水稻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长江下游北部区域早全新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的微体化石组合变化特征,重建了该时段内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结果显示长江下游水稻开始驯化于1万年前左右,早全新世以来的农业起源和发展与环境演变关系密切,早期气候的变暖促使稻作农业的发展,晚期(7.4 ka BP以后)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导致稻作农业中断或者停滞。

  山东大学王灿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郑州地区13处遗址的AMS14C测年和植硅体分析,揭示了该区在全新世中期持续了以黍为主的稻-旱混作农业模式。裴李岗时期,农作物以黍为主,粟和稻的比例较低,从空间格局上看,黍粟旱作农业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稻-旱混作农业仅存于冲积平原,农业的选择主要受地貌和水文因素影响。仰韶中晚期,农作物仍以黍为主,但粟和稻的比例显著提高,稻作在空间上发生拓展,推测此时以黍、稻为原料的酿酒及宴饮活动的普及应是黍占主导和稻作传播的社会动力,这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开始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为郑州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和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西北大学张玉柱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黄河上游积石峡史前滑坡堰塞湖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新认识”。阐述了黄河上游积石峡在全新世发生了两期古滑坡堰塞事件。8.3 ka BP,马儿坡滑坡堆积体堰塞黄河形成了第一期堰塞湖,最终消失在6.3 ka BP。6.0 ka BP,戈龙布滑坡堆积体堰塞黄河形成了第二期堰塞湖,最终消失在5.6 ka BP。两期堰塞湖形成之后,未发生过突然垮坝溃决,也未形成异常大洪水。但是,湖水溢流缓慢切割堰塞坝体,堰塞湖经历了由深变浅、直至变干消亡的缓慢过程,该报告认为积石峡史前滑坡堰塞湖与中国史前大洪水和夏王朝的建立无关。

  四川大学范念念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岷江汶川堰塞湖促进了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迁移”。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岷江汶川芤山段存在一处巨大古滑坡堰塞坝,堵塞岷江形成堰塞湖,坝高达220m,回水长度33km,蓄水量20亿m3。研究认为,该堰塞湖形成于9.6ka前,稳定存在四千年左右,并于距今5ka年前后溃决。由沉积物高程确定的溃坝流量约6万m3/s,是当地最大暴雨洪水的16倍。若假定坝体瞬间全溃,则洪水流量可达60万m3/s,远超过正常洪峰流量,因此坝体显然并非瞬间全溃。报告指出,地形陡峻、具有大型堰塞湖形成条件的山区河流,堰塞湖溃坝洪水远大于暴雨洪水,古洪水并非与古气候条件对应。另外,该堰塞湖的形成和消失,可能对岷江上游营盘山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小林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双洎河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通过对双洎河流域聚落分布和地貌演化关系的研究认为,沿河地带晚更新世末期形成第三级阶地,全新世中晚期形成第二级阶地。仰韶时代,人类聚落逐渐从山前黄土丘陵向更低、更平坦的河谷平原扩散,这与生业模式的转型密切相关。龙山时代,聚落有进一步向干支流河谷地带汇集的趋势。全新世中期双洎河流域优越的地貌、水文环境和土地资源状况,为农业的扩展、聚落的扩大和古城址的出现提供了环境条件。

  兰州大学吴铎博士的报告题目是“湖泊沉积记录的云南高原晚全新世人地关系演变”。通过对云南多个湖泊沉积物的岩芯研究,认为云南高原中晚全新世以来,存在以森林砍伐、农业开发、金属冶炼和工业生产为代表的人类影响环境的形式,并造成了湖泊重金属污染、土壤侵蚀加剧与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在发生时序上,6000年前开始的森林砍伐论断需进一步推敲;4000年前的金属冶炼导致了湖泊污染;2000年前滇池区域出现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滇中其他地区与滇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于1000年前显著加强;500-100年前以来,不同区域的湖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云南过去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方式与强度的变化与地方政权更迭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第二部分由福建师范大学的左昕昕副研究员主持,共有5位报告人。

  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世纪暖期与欧亚草原东段契丹辽文化的繁荣”。通过植硅体、炭屑和壁画的证据,证明了赤峰地区的在辽代曾有竹亚科植物(竹子)种植,它代表了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考古遗址植物浮选样品中的粟、黍、小麦、大麻、荞麦等种子证实了该地区的“五谷丰登”;牛、马、羊、骆驼、猪和狗的动物骨骼显示了该地区的“六畜兴旺”。同时,人骨同位素数据显示了该地区平民以C4为主的植物性食物结构。契丹辽文化(公元916-1125)对应于中世纪暖期,中世纪暖期暖湿的气候条件致使欧亚大陆东段的古人由游牧业生产活动向农业活动的转变。以农业为基础的契丹辽文化在中世纪暖期的欧亚草原地带大规模扩张。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玉博士的报告题目是“高原史前农业所反映的东西方交流—来自曲贡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曲贡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迄今年代最早、出土遗存最丰富的一处史前遗址。通过植物浮选、鉴定和年代测定,认为在公元前两千纪晚期,曲贡遗址既有起源于东亚的粟作农业又有起源于西亚的麦作农业,可能还有起源于中国西南的荞麦生产。该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也表现出与高原东部和南亚北部等地区的联系。多重证据显示在新石器晚期东西方文化都抵达了高原腹地,这不仅繁荣了当地的史前文化,也为后世高原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兰州大学刘依同学的报告题目是“新疆阿布散特尔墓群先民饮食结构和生业模式研究”。通过对新疆察布查尔县阿布散特尔墓群出土的人骨和动物骨C14测年和稳定碳氮同位素食谱分析认为,该墓群先民从青铜时代晚期到唐宋时期属于典型的C3-C4混合饮食,肉食主要涉及了羊肉或羊奶的消耗。而仅出土的两类食草型动物(羊和马)主要以C3植被为食,涉及少量自然界的C4植被或者人工种植的 C4作物。此外,该墓地人群不同时期的碳氮同位素值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该墓地人群较为稳定的饮食结构。同时,该墓地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人骨碳氮同位素值也比较相似,显示各人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异。

  兰州大学卢敏霞同学的报告题目是“云南省新石器-青铜时代先民食谱的初步分析”。通过云南兴义遗址和金莲山墓地的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合精准的14C测年与云南省已发表的考古数据,探讨新石器-青铜时代云南省先民的摄食结构。结果显示,云南省史前时代人类摄食结构至少出现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从C3信号转变为C3/C4混合信号,第二次是从C3/C4混合信号转变为C3信号。摄食结构的转变与农作物的传播和利用有密切关系。这为跨大陆文化交流背景下云南史前人类环境适应策略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和研究视角。

  青海师范大学兰措卓玛同学的报告题目是“丝绸之路穿越青藏高原的一个支路—唐蕃古道的模拟”。唐蕃古道作为青藏高原腹地形成的唯一通道,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向青藏高原内部的延伸。考虑到青藏高原内部复杂的地理环境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团队构建了基于地理综合因子的权重参数,并据此计算了高原的栅格成本,在节点集的基础上创建了覆盖整个高原面的网络,然后采用网络上的最小成本原则和最短路径来模拟唐蕃古道。最后,比较文献记录中已知关键站点的位置发现,在模拟结果和真实的唐蕃古道青海段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但西藏段记录的关键站点与模拟路线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相对含氧量(ROC)在唐蕃古道西藏段成为道路选择的限制因素。该研究也进一步证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和人类活动向青藏高原腹地的迁移是形成唐蕃古道的根本动力。

  除上述单位外,该会议还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昆明植物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青年师生到场参会。会场座无虚席,讨论热烈,专题在全场学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