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我是曹丕曹子桓,我为重阳节代言,是兄弟就和我一起登高

摘要: 敦煌研究院精选重阳主题图——莫高窟第98窟宴饮俗舞图(五代)重阳节的起源与发展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每年“月日同数”节日的最后一个。此类节日始于两汉之际干支纪月、日转为数字纪月、日之时。由于带有人为提炼和创造性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所处月份旧有重点文化事件与时令习俗的吸收。比如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吸收了原本先秦时期三月上巳日的水边祓禊驱邪习俗;五月五端午节,除本身恶月恶日的禁忌避邪习俗外,也将夏至日的相关习 ...

敦煌研究院精选重阳主题图——莫高窟第98窟宴饮俗舞图(五代)

重阳节的起源与发展

九月九日重阳节每年“月日同数”节日的最后一个。此类节日始于两汉之际干支纪月、日转为数字纪月、日之时。由于带有人为提炼和创造性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所处月份旧有重点文化事件与时令习俗的吸收。比如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吸收了原本先秦时期三月上巳日的水边祓禊驱邪习俗;五月五端午节,除本身恶月恶日的禁忌避邪习俗外,也将夏至日的相关习俗如“着五彩避兵”,夏至粽等吸收,演化成端午特色的结彩,端午粽等……

重阳节是秋季的大节,唐人说“秋贵重阳”,即是说重阳是秋季最重要的节日。重阳节最大的独特之处是它集中吸收了周代秋季两个重要习俗,即《礼记• 月令》所载的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对老年人提供优待和慈善赡养;以及季秋观赏“鞠(菊)有黄华”的菊花。这两项节俗在后续文献如《吕氏春秋》中也获得继承与认可,并原汁原味的保留到了今天,依然是重阳节最典型的节日象征,见证了三千余年的中华文明传承。

在“九月九日”这一概念正式诞生后,民间认为“阳九”不吉,因此要登高避凶祈福,重阳登高的节俗也随之诞生。敬老、赏菊、登高的节俗自此作为重阳节的核心内容与代表性文化符号,传承至今。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敬老传统,并制定了一系列礼仪制度。《周礼• 夏官》中规定有“罗氏”官,负责捕鸟。每年冬季结网,春季捕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周人崇拜鸠鸟,捕到的斑鸠要献给上层阶级中的老人,祝老人健康长寿。到了汉代,据《后汉书• 礼仪志》记载,这种敬老制度已经惠及平民阶层。凡居民年龄达到七十岁的,政府授予王杖,送上糜粥,八九十岁的老人别有加赐。王杖长九尺,杖头雕有斑鸠形象,亦称“鸠杖”。在春秋时期鸠杖是王权的象征;而在汉代,因为人们认为“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它变成老人优待身份的象征。据甘肃武威磨咀子汉简《王杖诏书令》记载,老人的优待包括:享受六百石级别的官员待遇,见官不用行趋(小跑)礼,出门可以走在驰道两边,殴打老人者要公开受死刑等等。《礼记• 月令》中规定仲秋是为老人授杖,提供赡养与粥食的时节,这就使得秋季具有了提醒人们注意敬老的性质。重阳节诞生后,吸收了秋季的这一重要精神内涵,成为了敬老爱老的纪念日。

东汉 彩绘木鸠杖 1959年甘肃武威市磨咀子墓葬出土

《礼记 • 月令》在季秋章节特别提到了“鞠(菊)有黄华”,使菊花成为秋季的典型文化物候景观。采菊、赏菊风俗的首次记载是“九月九日”概念初次在文献中登场的东汉《四民月令》,书载:“九月……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九日,可采菊花,收枳实。”九月不但要做好准备扶助孤老过冬,特别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可以采集菊花和枳实这两味药材。

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较为详细的解释了重阳节与菊花相关的节俗,全文如下:“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九是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便是“重阳”,且九音通“久”,这一日的口彩很好,因此摆宴会友,共祝健康长寿。在九月,群木众草都逐渐枯萎凋零,只有菊花开得茂盛而芳香,其他草木无法比拟。当年屈原也在《离骚》中说,老年来临之际,晚上用菊花瓣充饥,菊花当有益寿延年的显著功效。送您一束菊花,以助您长寿。

在东晋葛洪托西汉刘歆为作者编写的《西京杂记》中,以汉初长安城未央宫内为时空背景写出了晋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重阳的赏菊方式除了观赏,还包括了效法屈原啖菊,酿菊花酒等等,以获得菊能傲霜,健康长寿的药性,兼具避邪功效。同样,文中的佩茱萸,这一节俗与登高共同产生于重阳节的另一来源——避邪。

敦煌研究院精选重阳主题图——莫高窟112窟采摘茱萸图

三月三与九月九都是换季时节,这段时间即使今人多加小心都可能不幸沾染风寒,古人则更加危险。因此这两日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辟除恶气”,“祓除不祥”。两晋至南北朝时期,通过《风土记》《续齐谐记》等书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重阳节的避邪风俗已经形成,具体包括饮菊花酒,登高,佩戴茱萸囊,采茱萸插头上等等。自汉末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九月九日“阳九”日为灾日,《汉书• 食货志》记载新莽末年天下大灾,王莽就称之为“阳九之厄”;曹植《汉二祖优劣论》中也有“值阳九无妄之世”的说法,因此可见人们对这一天的避忌。而登高宴饮即可躲避这一天的灾祸,使得结伴登高成为这一日的重要文化活动。有趣的是,在道教文化中,“阳九”因为极厄,反而蕴含了否极泰来的契机,修行者正好在这一天脱胎换骨,成仙升天。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后世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已经基本形成。除之前已成型的活动外,野外游宴也成为重阳风尚,《荆楚岁时记》记:“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且人数众多:“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搜神记》)。自南朝宋武帝刘裕起,宫廷骑射活动也成为重阳的定制。与其他诞生于两汉之际的传统节日一样,在南北朝时期重阳节随汉人南下,在南朝继续风行,直到隋朝统一才重新在北方流行起来。隋朝的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中也介绍了这一流转过程。

“晋纪重阳”,唐人普遍认为重阳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节日,而唐人又特别崇尚魏晋遗风,因此重阳节的地位在唐代获得很大提高。唐德宗选择汉代代表性节日上巳,魏晋代表性节日重阳,与新创造的节日二月一日中和节一同成为文武百官、三军将士休假享乐的“三令节”,由国家发放游乐补贴与赏金——这当然也同时是皇帝借以改善与百官群臣、国家军队之间关系的契机。此外,《全唐诗》中“重阳诗”的留存数目,以 266 篇的绝对优势雄踞节日诗之冠,力压寒食与中秋,可见唐人对重阳日的重视与热爱。至此,重阳节正式成为全国性重大节日。

重阳节的吃与玩

长安城内居民过节时最为热爱的去处是曲江,特别是三令节期间,曲江池边人潮如织,热闹非凡。宋代程大昌《雍录》中记载:“唐曲江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此祓禊,幕如云,车马填塞,词人乐饮歌诗。”一派热闹的盛世节日景象。端午节时,帝王也要前来曲江,登临曲江亭与大雁塔,与百官举行宴会,并接受百官献上的菊花寿酒,及奉制唱和诗作,以示君臣相得。新、旧《唐书》中,中宗、德宗与穆宗都留下了重阳日曲江宴饮或登慈恩塔的记载。

唐朝沿袭南北朝的重阳射箭传统,在每年九月九日皇帝要举行带有彩头的宫廷射箭比赛,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奖品从马到绫罗、布帛,不一而足。又据杜佑《通典》,宫内射箭大致是以九十步(135 米)的距离立定射击绘有熊、鹿等图案,难度不同的箭靶。这比起南朝的骑射,实战意义差了不少,但体育娱乐性质则有所增强。《唐会要• 大射》记载,贞观十六年(642)九月九日,太宗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射箭于玄武门。先天元年(712)九月九日,唐玄宗御临安福门,观看百官大射,此次活动持续了八天。之后玄宗纳许景先之谏,暂时废止了在“官员累倍,帑(tǎng,钱库)藏未充”的背景下进行这样劳官伤财的活动。到了开元二十一年(733)国库充盈,海晏河清,玄宗又以克复古礼的名义恢复了大射活动。

唐德宗创造“三令节”,并持之以恒的将之推行下去,他一再颁布措施给予重阳宴赏以制度和金钱上的保证,并亲力亲为组织和参与重阳赐宴。德宗一心想做中兴之主,此时宫廷内政治形势复杂,德宗推崇节日文化,一方面有赏玩美好时令,宴饮取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皇帝与文武群臣,卫戍部队联络感情,巩固统治的战略手段。德宗常借重阳节的时机,以宴席、钱物甚至作诗赐予群臣,其中多次写道是全赖“忠贤左右”,才得以“克致小康”。群臣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纷纷以种种应制诗、谢恩状的文章回应,表白知恩图报,再接再厉的心迹。

自德宗开始,除了贞元九年(793)、贞元十五年(799)、贞元十六年(800)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唐文宗太和、开成年间的两次修改重阳宴日期外,一直到开成三年(837),如非特殊原因,比如天气不好、年成不丰、重要丧事或国家出现重大变故而取消或改期,皇帝在重阳当天赐宴形成朝廷的惯例。这一天大发恩赏,笼络和团结各方面势力,连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也一视同仁,给与恩赐——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九月敕:“蕃客等使,皆远申朝聘,节遇重阳,宜共赐钱二百贯文,以充宴赏,仍给太常音乐。”既发赏钱,还要由太常寺提供音乐演出作为节日庆贺。

敦煌研究院精选重阳主题图——莫高窟61窟五台山全图

重阳节本就极具群众基础,且登高、宴饮都是成本可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唐代重阳又特别受到帝王的重视和推广,因此民间的节庆活动就愈发兴盛。从时间范围上看,重阳节在民间有时会突破公立假日的限制,向前后各扩一天,变成三天的节日。从八日开始,十日结束,十日又称“小重阳”。白居易有《九月八日酬黄甫十见赠》,《岁时杂记》载“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若是遇到闰九月,更是有一部分人会欣喜若狂——白居易有诗为证:“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该年难得一遇,有两个九月九日,使信奉佛教的诗人可以避开佛教九月斋戒月,在重阳节尽情饮酒。如此宗教信仰与传统习俗并行不悖,也体现了唐人的包容性与生活情趣。

长安官民登高,以乐游原最受欢迎。太平公主曾在乐游原上修建亭子以备游赏之用;宋代宋敏求《长安志》记载乐游原“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就此登赏祓禊。”十分热闹。由于重阳宴饮的社交娱乐需求超过了为消灾避祸而登高的现实需求,水边也成为人们聚会的热门地点,杜甫《九日曲江》虽是借题发挥自身年事已高的惆怅秋思,但同样记载了重阳节唐人在曲江浮舟赏秋、宴饮赋诗的情景。

除了避邪的菊花酒、茱萸酒以外,重阳糕是唐人最爱的节令食品,也是皇帝赐予臣子的节令礼物。重阳节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与霜降之间,正是大部分地区秋收的时机,这一时期南北方的农收基本上都已结束,早期人们就有进行祭神、尝新的传统。据《吕氏春秋》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抵敬(恭敬)必饬(谨慎)……是日也,大猜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古人将收获的时令农作物,做成当季的祭品来祭神。北齐《玉烛宝典》:“食饵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就明确谈到人们九月在庄稼收割以后,挑选九日这一天进行尝新的庆祝活动,可见庆祝农业丰收也是人们认可的重阳起源之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重阳节成为节日之初,就与庆祝丰收有关。唐代百姓在重阳节延续前代习俗,也制做重阳糕,并加入了新的材料,如“九月九日麻葛糕”等。重阳糕是人们节日当天敬神的食物,唐人用丰收的产品敬神,有企盼来年丰收的意味。

敦煌研究院精选重阳主题图——莫高窟第236窟维摩诘经变之斋僧(中唐)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 ( 也称“花糕”)的习俗,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 ( 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 ),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重阳节的现实意义

重阳节因其敬老、爱老的精神内涵属于中华文明最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亦一直很受重视。每年重阳节,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都会组织各种老年活动,来鼓励和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福祉问题。随着中国老龄人口比例的逐年增加,老年人所需的服务也日渐提升,除了社会福利要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外,公共设施改造、便利设施提供,以及更高层面精神追求的满足都是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需要特别考虑的课题。

重阳节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要让我们建立一个温情的,有礼有序的、人性化的社会,一个海纳百川,包容体谅的社会。当今的人们在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全面提升各种科技化、智能化、互联化城市的同时,也应当返回身来,发挥我们中国人的设计天赋与温情脉脉,温柔体贴的文化传统,为老、弱、病、残等有困难的人群,提供最好的社会服务。这可能就是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吧。

汉代的敬老政策记录:武威汉简_王杖诏书令及注释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