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煌煌石窟寺,千年天梯山——天梯山石窟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上)

摘要: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117807702354378754视频/再上天梯山:数字化工程虚拟修复工作展示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千年天梯山石窟承载了厚重的


视频/再上天梯山:数字化工程虚拟修复工作展示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千年天梯山石窟承载了厚重的凉州记忆,也见证了人们恒久的虔心守望。2019年是天梯山石窟保护性搬迁工程六十周年纪念,在此致敬先贤!相信数字化保护成果能给天梯山石窟带来新机遇。清源将分上下两期与您分享天梯山石窟及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

*本期作者杨丽莎,项目组:北京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座石窟,是我国被证实最早由皇家出资和主持开凿的石窟;一次搬迁,是中国首例石窟寺塑像、壁画的整体搬迁工程;一代先贤,为保护石窟倾注毕生心血甚至牺牲生命[1]。这,就是武威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凿于北凉,经北魏、北周、隋唐、西夏、蒙元至明清时期,历朝历代不断增开重绘,现存洞窟18座。1927年古浪大地震曾对石窟造成重创, 1959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联合考古队对各窟大部分彩塑壁画进行了保护性搬迁工程,后受到文革等历史因素影响,现四千余片彩塑壁画残片、二十余尊精美彩塑、珍贵记录资料分散保存在石窟遗址地、武威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天梯山石窟的核心价值受到损害,历史风貌难以展现,学术研究一度停滞,文物管理困难重重。近年来各方重新启动了天梯山石窟的保护工作,如敦煌研究院正在开展的搬迁后彩塑壁画修复工程。


“武威天梯山石窟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在对保存各处的彩塑壁画、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从数字化测绘、数字化勘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洞窟数字化虚拟修复与展示四个方面对天梯山石窟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图/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位置示意图
本文由于篇幅较长,贴心的作者为您录制了音频摘要,请您欣赏由文保工程师为您讲述的《煌煌石窟寺,千年天梯山》。

窟开北凉,印迹千年


“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有土圣僧,可如人等,常自经行,无时暂舍,遥见则行,人至便止。”

——北魏 · 崔鸿《十六国春秋 · 北凉录一》

图/北凉·第4窟·菩萨像


回溯凉州千年前,汉武帝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河西四郡。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兴盛,佛教也逐渐经由西域传入汉地,凉州作为进入玉门关和阳关后的丝路重镇,西来东往的高僧大德多在此停留驻锡和译经弘法,佛教信仰在凉州地区根基深厚。


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地区饿殍遍野,时任凉州刺史张轨联合河西大族保疆安民,众多中原豪门世族纷纷来到河西避难,中原文化也被带入河西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武威。而从中亚、印度和西域因战乱难以前往长安和洛阳的商贾,则停留凉州,中西文化在此逐渐交流融合。

图/北凉·第1窟·胁侍弟子像


自公元412年北凉王沮渠蒙逊入据姑臧(即武威)后,更是推崇佛法,特别是迎请了天竺名僧昙无谶,尊其为“国师”,凉州也成为当时西北地区主要的佛教中心。丝路重镇的地理位置,佛教信仰的深厚基础,民族融合的文化环境和统治阶层的大力支持,为凉州石窟的规划开凿建设和文化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北凉·第4窟·帝释天


北凉王沮渠蒙逊既宏佛法,专崇福业,又重禅僧。然习禅应山居穴处,为避城市之喧嚣,多觅僻静之地,在水边崖际开凿窟室更是禅修观像最佳之处。于是,在“州南百里”山崖中开窟造像,“安设尊仪”,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同时《法苑珠林·敬佛篇·观佛部》也曾记载“北凉河西王蒙逊,为母造丈六石像在于山寺,素所敬重。”因此主要出于礼佛、禅观需要和为母孝的动机,天梯山石窟在北凉王沮渠蒙逊的主持下开始建设。

北凉北魏、石窟初成

天梯山石窟中心塔柱窟第1、4和18窟均始凿于北凉时期,中心塔柱起着供佛和支顶的作用,这也是玉门关和阳关以东最早的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是北朝时期中原北方石窟寺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制,也是佛教信徒朝拜、礼忏和进行宗教仪式的主要场所。

图/第1窟洞窟现状三维模型动图


图/第18窟洞窟现状三维模型动图


三个洞窟中都发现了非常精美且极珍贵的北凉壁画。如这幅第1窟的莲花化生童子像,莲花花蕊中的童子欢喜雀跃、形象生动,而馒头形大莲苞也是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中的代表性图案。这幅壁画从内容构思和上彩设色等各方面,都展现出凉州艺术别具一格的创意和高超的石窟壁画艺术造诣。

图/北凉·第1窟·莲花化生童子像


图/北凉·不明洞窟·莲蕾


此外,第15窟和第17窟始凿于北凉到北魏时期,虽因地震等原因塌毁严重,原始窟型难以辨识,但通过现存遗迹,仍能看出开凿时洞窟的体量不小,且仍留存有罕见的早期造像残迹。

图/北凉—北魏·第15窟·立佛石胎残像动图


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一说十万户)被迁至魏都平城,其中有部分是僧人、艺人和工匠。因此,河西文化和凉州佛教对北魏的典章制度、佛教发展和石窟开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魏政权统治者主持开凿的云冈石窟,集国内外佛教艺术之大成,其渊源之一就是凉州佛教石窟艺术,著名的“昙曜五窟”便是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修建。

图/北魏·第7窟·千佛


凉州佛教因北凉灭亡而衰落,后又因“北魏太武灭法”等事件,凉州的佛事活动大为削减,其政治地位急剧下降。而在孝文帝改制和复兴佛教后,河西地区佛教活动又开始逐渐恢复,“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佛像造像风格也从东向西渐次传播。天梯山石窟第7窟、第8窟、第16窟均始凿于北魏时期,至少第1窟、第4窟、第18窟于北魏时期经历了重修。

图/第8窟洞窟现状三维模型动图


其中第4窟中心柱正面下层龛外剥取出的北魏立佛像是第4窟剥出的唯一一块比较清晰和完整的北魏壁画,佛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整个面型和神韵明显汉化。

剥取:因修建黄羊河水库,1959年天梯山石窟开展了保护性搬迁工程,在此工程中,联合工作组克服艰险对壁画、彩塑进行剥取和整体搬迁,从而发现、整理了吐蕃、西夏、蒙元等各时期的壁画,明确了天梯山石窟的开凿、重修脉络。

图/北魏·第4窟·立式佛像

北周法难、重绘不绝

公元557年,北周建立后,凉州归于北周统辖。公元574年,武帝宇文邕禁佛、道二教,天梯山石窟也受此法难影响,现存洞窟未发现北周开凿的洞窟,仅在第8窟发现遗存有北周时期重绘的壁画。北周壁画在重绘时,仅是在北魏壁画表面涂抹极薄的一层白粉浆,基本按照底层北魏壁画的内容进行绘制,只是在人物的身形尺寸和形象上略有变化。


第8窟右壁绘有一幅北周说法图,现存两尊听法菩萨头像保存较好,其头系白色巾带,长圆形脸,丰鼻厚唇,呈现较为饱满圆润、庄重健美的形象,从人物体貌形象到冠带服饰均呈现出明显的北周风格。

图/北周·第8窟·听法菩萨像

波折隋唐、大像窟成

在“安史之乱”前的隋唐时期,统治者崇佛礼佛,并且重视对河西地区的经营,丝绸之路也进入了极盛时期。在此大背景下,天梯山石窟也迎来发展的全盛期。现存第2窟、第3窟、第9窟、第13窟、第14窟均始凿于唐代,第1窟、第4窟、第6窟、第8窟和第17窟都在此期间经过重修。


天梯山石窟塑像造型优美,比例匀称,衣纹流畅,是不可多得的精美佛教艺术品,均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其中尤以唐代所塑造像最为著名。

图/第13窟洞窟现状三维模型动图


第13窟大佛窟主尊佛像高达28米,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大佛,造型庄重,气势恢弘。在其正面对的磨脐山下,便是大唐第一位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宗室公主-——弘化公主的墓地,以及原吐谷浑王诺谒钵及青海王慕容氏家族墓群。墓地选址和天梯山石窟关系微妙,因此有推断称第13窟的修建很可能与弘化公主或慕容氏家族有所关联。


第2窟后壁龛前方有两尊跪式菩萨像,菩萨面带微笑,丰肌秀骨,衣着贴体,披帛飘然垂落,整体造型自然大方,充分体现了唐代精湛的艺术造诣和自由的时代风气。

图/初唐原塑·第2窟·跪式菩萨


图/初唐原塑·第2窟·主尊佛像


图/初唐原塑·第2窟·胁侍菩萨


如果说唐代塑像经过后代重妆后,风格有所变化略显呆滞。经剥取显露出来的唐代壁画则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当时的审美。

图/初唐·第3窟·吹笙伎乐天


第2窟左壁龛下部剥取的初唐供养人像壁画残片,中间发愿文部分虽已模糊不清,但现存壁画内容可见女供养人衣着色彩艳丽,上穿窄袖短袄,下着喇叭口状长裙,双手拢于袖内抱举胸前做虔诚供养状。男供养人中最前排人手捧香炉,衣着多为墨线勾勒的素色服饰,仅中间一人服饰敷设青绿色。此幅壁画人物形象和永泰公主及章怀太子墓道内使从、婢女极为相似。依稀可辨识的题记有如“弟子王怀恪供养”、“信女大梵供养”等。绘画内容和题记文字等为研究开窟者身份、初唐时社会风貌、佛教传播情况等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图/初唐·第2窟·供养人群像 左右滑动查看


图/初唐·第2窟·供养人群像·细节


图/初唐·第2窟·供养人群像·细节


第2窟右壁龛内剥取的盛唐时期坐式拈花菩萨像,线条流畅,设色明快,人物形象丰满富丽,天衣飘逸,腕镯臂钏,气度典雅,悠然自若,极具艺术张力,反映了盛唐时的开放精神和浪漫想象。

图/盛唐·第2窟·拈花菩萨像


安史之乱后不久,凉州也被吐蕃攻陷。吐蕃在占领河西地区初期,汉地和吐蕃确实存在一定的对立和冲突,佛教在此时期便为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可能和平台。总体而言,此时期吐蕃统治者对佛教保持了相对宽容和温和的政策,佛教也呈现出愈加世俗化、社会化的倾向。


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尚未发现有此时期新开凿的洞窟,但是从第17窟剥取的中唐吐蕃供养人像,则有力印证了在吐蕃政权统治凉州时期,吐蕃统治阶层对佛教的尊崇。而第1窟和第4窟发现的绘制精美的中唐时期伎乐天等壁画残迹,也从侧面体现了在此时期天梯山石窟的重修重绘和佛事活动虽不如前期兴盛,但也延续不绝。


现存中唐吐蕃供养人像虽画面已斑驳不清,但仍可清晰看到三位供养人像恭敬的态度,虔诚的面容,翻领长袍与长巾裹头的独特服饰。特别是为首的吐蕃贵族,其头部上方的伞盖华美非凡,彰显着他不同常人的尊贵身份。整幅壁画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笔道遒劲有力,属中唐代表性佳作。

图/中唐·第17窟·吐蕃供养人像动图

西夏蒙元、持续繁荣

两宋时期,凉州地区主要为西夏王朝所据,西夏皇室均尊崇和大力弘扬佛教。为提高僧人地位和便于僧人从政,初创帝师制度,设立帝师、国师等称号,并且开展了大量的译经和刻经活动,借助雕版印刷术进一步传播佛教,对所辖领域内的重要石窟寺都进行了修葺重装,而藏地高僧尤为西夏皇权所重视。


在西夏时期佛教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下,天梯山石窟也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时期。现存十一个洞窟都在西夏时经过精心全面地重绘重修,并发现有大量珍贵的西夏文佛经,其中可能存有迄今所知最早的木活字版印刷的佛经。且西夏时重绘的壁画都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但是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中并没有西夏开凿的石窟,西夏人似乎只是隆重地重修了前人的石窟,这和敦煌莫高窟的西夏时期石窟发展情况如出一辙。


天梯山石窟第3窟窟顶的西夏千佛壁画中,千佛均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头部上悬华盖,着通肩或坦右袈裟,整体线描较细腻,色彩呈青绿色,给人清秀之感。千佛壁画反映了西夏时期大乘佛教在此地的流行。

图/西夏·第3窟·千佛


蒙元时期是河西地区藏传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1247年,成吉思汗之孙阔端与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这一会谈不仅标志着西藏成为中央王朝的属地,也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在蒙元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后,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帝师”制度,对佛法推崇备至。同时,在会谈结束后,阔端也积极支持萨班在凉州的弘法活动,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和白塔寺这凉州四大寺成为凉州藏传佛教发展的中心。

图/元·第4窟·菩萨


天梯山石窟第1窟、第4窟和第7窟等现存九个洞窟都发现有元代重绘的痕迹,特别是第4窟剥取出的明王像、六臂观音和八臂观音等壁画都属藏密作品。重修过的洞窟和剥取的精美藏密壁画印证了蒙元时期天梯山石窟藏传佛教文化的持续繁荣发展。

图/元·第4窟·六臂观音

明清尾声、余音绕梁

明清时期,古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河西地区的重要地位大不如前,但明清统治者对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依然秉承支持态度,这个时期的藏传佛教的世俗化程度日益加深。


天梯山石窟明代的历史在史籍中鲜有记载,但1959年发现的一方汉藏双文的碑刻则让这段重要而被遗忘的历史重现世人面前。


这碑刻便是《重修凉州广善寺碑铭》,记录了明正统十年到十三年期间,镇守甘肃的御马监太监刘永诚主持重修广善寺的善举。根据碑文记载,天梯山石窟在明时至少有二十六个龛窟,曾被赐名广善寺,那时便已是藏传佛教寺院,有擅于讲法的番僧通慧国师伊尔畸及其弟子锁南黑叭在此讲经弘法。刘永诚等出资修建八层高楼等建筑,将广善寺修葺一新。

图/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碑》动图


天梯山石窟第2窟和第3窟发现有明时绘制的似出于名家之手的精美壁画,结合刘永诚重修广善寺的历史,推测这些壁画可能为此次重修时所绘制。

图/明·第3窟·接引佛


图/明·第2窟·菩萨·虚拟修复


图/明·第3窟·韦陀


第2窟前壁左侧明代所绘的天王像高1.9米,足蹬长靴,战袍烈烈,怒目圆睁,威风凛凛的天王仿佛要破壁而出,极具视觉震撼力。线条多变,绘画技艺出神入化,堪称明代代表之作。

图/明·第2窟·天王


第3窟右壁明代所画菩萨像高约1.8米,菩萨形象颇有特色,有着蝌蚪纹的胡须和成绺飘飞的发辫。绘画线条匀称有力,色彩自然雅致,亦属明代佳作。

图/明·第3窟·菩萨


天梯山石窟现存的13个洞窟都在明代经过不同程度的修葺,其中大部分壁画虽由民间画工绘制,不如名家所画技艺精湛,但壁画内容和民间画法反映了当时佛教已经深入普通民众生活,并影响了民间艺术和大众审美的发展。


第1窟等多个洞窟的彩塑壁画在明代重妆时出现了贴纸妆色工艺,特别是第1窟的纸印千佛更是罕见,属天梯山石窟独特的壁画绘制工艺。

图/明(推测)·不明洞窟·纸印千佛


第2窟窟顶绘有五方佛,正中大日如来作智拳印,四角佛像虽有残损,但仍可看出法印各异,佛像之间的宝珠和宝器也都流光溢彩,显示了藏传佛教在当地的影响。

图/明·第2窟·五方佛局部


第4窟中心柱右下面有墨书题记,显示康熙五十八年时王氏人曾对佛像进行重妆,并捐赠了银两和米面等物。根据题记文字和相关补塑塑像以及重绘壁画可推测出,天梯山石窟在清代依旧香火不断,但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重修。

图/清·第4窟·题 动图


天梯山石窟虽然始凿于北凉时期,但之后经北魏、北周、唐、吐蕃、西夏、蒙元至明清时期,历朝历代不断增开重绘,整个石窟群保存了一千多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印记。它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多民族活动的舞台,中华民族多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石窟开凿史上的一部恢弘巨制。


上下求索,致敬先贤


“今天在第4窟中心柱右向面下层龛外右侧,经过精心剥取又剥出了高0.86米的北凉立式菩萨一身,这是迄今剥出的最为完整的一身北凉菩萨,色泽鲜艳,线条清晰,形象也非常优美,有明显的古印度画风,为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珍品中的珍品。”

—— “武威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工作日志”1960年2月28日

图/1959年·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工作队部分队员合影


自上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考古学家向达先生、甘肃学者冯国瑞先生和美术史学家史岩先生就对天梯山石窟进行过调查研究,初步推断天梯山石窟即是史书上记载的著名的凉州石窟。


1959年因修建紧邻天梯山石窟的黄羊河水库,为避免水库对石窟的彩塑壁画造成不利影响,文化部文物局组织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等专家学者组成勘察搬迁工作队,由常书鸿先生带队,对天梯山石窟开展了保护性搬迁工程,对各洞窟进行了清理发掘和系统的勘察测绘工作,对窟内重要的彩塑壁画等文物进行了细致地剥取搬迁工作。剥取出的北凉壁画明确了天梯山石窟即是北凉王沮渠蒙逊创建的凉州石窟,在剥离的重层叠压的历朝历代壁画和碑刻等文物的帮助下基本梳理清楚了天梯山石窟的续建重修脉络,清理发现的西夏文和藏文等珍贵文献经卷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文字记录、摄影记录、测绘图纸、临摹图纸等丰富详实的勘测成果为天梯山石窟留存了珍贵的原状记录资料。搬迁后的彩塑壁画在经过整理编号和装箱运输后,妥善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库房,搬迁工程的测绘底图和照片等档案资料则保存在敦煌研究院。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工作队克服数九寒冬、物资匮乏、梯道艰险等难以想象的诸多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兢业奋战的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宿白先生基于对天梯山石窟第1窟、第4窟,酒泉、敦煌和吐鲁番所出北凉石塔,以及肃南金塔寺与酒泉文殊山三座石窟的综合研究,提出了中国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模式——“凉州模式”的内容特征。


在文物工作者们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下,北凉时期曾盛极一时,而自唐以后鲜见于史书记载,之后更是不知所踪的神秘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其位置终于得以确认;其随着“东迁平城”影响了云冈石窟开凿,随着“西逾流沙”影响了新疆高昌地区石窟开凿的重要价值终于得以认知;其作为中国石窟考古重大发现的弥足珍贵的北凉壁画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一个属于凉州石窟的辉煌时代似乎即将重新到来。


档案散佚,珍品破碎


当公众尚沉浸在北凉壁画惊世发现的喜悦中时,当文物保护工作者正满怀憧憬畅想文物展示和石窟复原计划时,当凉州石窟的学术研究正如火如荼展开时……十年浩劫爆发,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内搬迁后的十箱一千多件天梯山石窟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原本完整精美的塑像被砸毁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原本重层叠压的整幅壁画因为受到扰动而剥离脱落甚至碎成百片,尤其是记录有分割编号和文物原始位置等重要信息的文物标签完全被打散扰乱。搬迁后的文物成了散乱无序信息不明的千余残块,落锁尘封在库房深处,再也无人问津。此外,保存在敦煌研究院的测图、历史照片和文字记录等宝贵资料,也因十年动荡而部分丢失,档案资料可谓损失惨痛。

图/浩劫后散落破碎的箱内文物


毗邻黄羊河水库的武威天梯山石窟遗址,部分石窟在1927年的古浪大地震时就已经完全被震毁形成塌弯区,现存大部分洞窟的彩塑壁画基本都已搬迁一空,未搬迁的第13窟大佛窟的七尊恢弘塑像则突兀伫立在防水大坝后狭小逼仄的空间里,雨雪风霜一刻不停地侵蚀破坏着遗址地的现存洞窟。


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着深远影响的天梯山石窟,在十年浩劫后保存状态分离破碎,档案资料散落各处,遗存本体情况不明。文物核心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受损,历史风貌难以展现,学术研究因此一度停滞,文物管理更是困难重重。


天梯山石窟的时代,就这样转眼黯淡抱憾谢幕了吗?

图/天梯山石窟文物和资料分散保存三处


同心齐保护,再上天梯山


1999年,第13窟大佛窟内七尊塑像的修复工程圆满竣工;2005年,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回迁武威,保存在武威市博物馆库房;2010年,《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文本》编制工作圆满完成;2014年,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工程启动;2017年,天梯山石窟赋存岩体及洞窟本体防护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各方都积极实施着天梯山石窟的各项保护工作。


2019年,距离北凉王沮渠蒙逊始凿天梯山石窟已过去1600多年,距离1959年常书鸿先生带队的天梯山石窟保护性搬迁工程启动也已过去60年整。


一眼千年,天梯山石窟第13窟的唐代原塑佛像依然庄严慈悲,气势非凡,千百年的历史风霜使它遍布病害。


一美千年,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天梯山石窟跪式菩萨像依旧窄袖长襦,披帛飘曳,只能通过展柜里单尊孤立的彩塑去遥想凉州石窟的往昔盛景。


一守千年,武威市博物馆保存的800余件天梯山石窟文物在修复师妙手匠心的呵护下神韵重现,仍有数千件文物在经历十年浩劫后支离破碎蒙尘沉睡。


时光可让沧海变桑田,但改变不了人们保护石窟的心。千年天梯山石窟承载了厚重的凉州记忆,也见证了人们恒久的虔心守望。2019年是天梯山石窟保护性搬迁工程六十周年纪念,在此致敬先贤们,相信数字化保护成果能给天梯山石窟带来新机遇。

下期预告:数字化保护留住天梯山石窟的微笑


文中图片均由北京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组提供,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主要参考文献:

1.《武威天梯山石窟》,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

2.《中国石窟寺研究》,宿白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3.《佛教考古:从印度到中国》,李崇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河西佛教史》,杜斗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世界佛教通史》,魏道儒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注释:

1.1959年12月9日下午1点30分,勘察搬迁工作队倪思贤前辈在清理塌弯危石时,为了救护工人,不幸从第1窟旁边的悬崖上跌落,光荣牺牲。


项目名称: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

起止时间:2015.06——2018.10

项目委托方: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

项目承担方:北京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进展程度:终期成果


作者:杨丽莎

北京国文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负责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

南加州大学,文化遗产硕士

清源目前支持搜索的关键词如下

遗产地| 鼓浪屿| 蔚县| 景迈| 团山| 碧山| 呈坎| 景德镇| 庐山| 遗产点| 佛光寺| 千佛崖| 拉加寺| 双林寺| 宝梵寺| 二王庙| 明十三陵| 太和城| 喇家遗址| 周口店| 灵渠| 遗产类型| 石窟| 石质文物| 壁画| 彩塑| 城墙| 遗址| 木构| 乡土遗产| 近现代遗产| 灌溉遗产| 专题| 世界遗产大会| 藏式建筑| 道教建筑| 洞天福地| 学术资讯汇| 建博会| 清源作者| 吕舟| 魏青| 张荣| 邹怡情| 吕宁| 陈怡| 蔡晓萌

*本期编辑廷廷、胡玥。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关键词:天梯山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