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汗诺依古城

摘要: 汗诺依故城遗址 : 在喀什市东北28公里,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最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层上起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清朝中期;7~13世纪的唐宋时期,是故城的鼎盛阶段。据估计,此城可能就是我国西域疏勒古都城的所在地和喀喇汗王朝的早期王都,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6公里。其中有城垣、残堡、房舍 ...

 

汗诺依故城遗址 : 在喀什市东北28公里,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最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层上起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清朝中期;7~13世纪的唐宋时期,是故城的鼎盛阶段。据估计,此城可能就是我国西域疏勒古都城的所在地和喀喇汗王朝的早期王都,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6公里。其中有城垣、残堡、房舍、手工作坊、宗教活动场所以及田畴、沟洫等遗迹,中部有一座方形小城,占地9 000平方米。城垣残高5.6米,土筑,厚达7米。城西北隅有一军事堡垒,东北城垛至今明显可见,东南与西北方向各开5米宽城门一道。这座小方城应是最高统治者的居所,其四周是古都城的工商居民区。经发掘,此小城下又有一座故城遗址,可能历史上同一地方曾先后筑过两座故城。遗址内遍布各类陶器及残片,最大者高0.8米,为两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时还装有半缸高粱面,另一缸内有120公斤古钱。其他还出土过一些铜器、铁器、玉器、金印和珠宝饰品。可以印证遗址文化上限的是两件红陶纺轮:其一状若小饼 ,较大,直径0.052米,高0.011米;另一较小而高,形似小桃。两件中心均有小孔,为安装纺锤之处,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刚刚发明纺织的工具,同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纺轮酷似,表明其文化下限的是一些出土的清朝钱币。出土的历代货币大部分是圆形、无孔、厚重,打压制成。铸有明确年代的有唐开元、北宋景祐以及阿拉伯铭文的当地货币。其中一枚古钱圆形方孔,铜铸,大小、重量、外形与中原古钱完全相同,惟两面铸文是阿拉伯文的维吾尔铭文,这正是千百年来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表现。“汗诺依”即维吾尔语“皇宫”之意,说明这里在古代曾是当地政权的首府。据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实地考证,认为汗诺依故城就是唐朝疏勒国都“伽师城”,也是疏勒镇及疏勒都督府治所。喀喇汗王朝初期,汗诺依遗址以西的恰玛克河水源断绝,又因战乱频繁,故城渐趋没落,清朝中期遂最终荒废。


康奥依古城 : 唐宋城址。在新疆疏附县城东北20公里许。亦名哈洛依,可能为*疏勒国都城,亦有人认为系*喀喇汗朝都城。城垣已残,周长不详。中部套一小城,保护较好,方形,面积9000平方米,夯筑,基厚7米,残高5.6米。西北隅又套筑城堡一座,俗称哈奈,即皇宫之意,其部分城垛口仍清晰可辨,东南与西北各置一门,门宽5米。城下发现另一古城基址。城中散落红陶片、瓷片、玻璃碎片、唐开元币、北宋景祐年号钱币和铸阿拉伯文的方孔普尔钱。


汗诺依古城遗址在喀什市东北28公里处的伯什克然木乡境内,北倚古玛塔格山,南对喀什噶尔绿洲,恰克玛克古河道绕遗址而过。“伯什克然木”是维吾尔语“富裕天堂”的意思,这里从古至今一直以盛产各种优质水果著称,被誉为喀什噶尔的“水果之乡”。自公元5世纪之后,伯什克然木一带就被指定为以疏勒——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历代地方政权王族或官府的专用大型果园,当地的繁荣富庶由此可见。更为重要的是,汗诺依一带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较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层上起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下至清朝中期,唐、宋时代(公元7至13世纪)是这座古城的鼎盛阶段。1957年4月,该遗址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遗址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在6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有城垣、残堡、房舍、手工作坊、宗教活动场所以及田畴、沟洫等历代遗迹。遗址内遍布各类陶器残片,多为红陶,间有灰陶与黑陶,年代较晚的还上了釉。出土的陶器主要是煮食或盛物的器皿,最大高80厘米,为两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时内中还有半缸高粱面,另外一口内贮120多公斤古钱。其他还出土过一些铜、铁器以及玻璃、玉器、波斯和阿拉伯的金银币、金印和珠宝,甚至有古建筑上具有中亚风格的人像雕塑。可以印证遗址文化上限的是两件红陶纺轮,其一状若小饼,较大,直径5.7厘米,高1.1厘米,另一较小而高,形似小桃。两件中间均有小孔,为安装纺锤之处。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刚刚发明纺织时的纺纱工具,同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纺轮形制酷似。表明其遗址文化下限的是一些出土的清代钱币。


在汗诺依古城遗址中出土最多的是历代货币,除了在附近居民处征集到不少外,曾于60年代初一次出土过43公斤、约1万枚各类古钱,其中大部分为圆形、无孔且厚重,是用打压方法冲制而成的。打压冲制是西方货币系统最显著特征,而中国货币则是采用模具铸造法浇铸而成的外圆内方孔钱币。这些货币中有从中、西亚直接传入的,也有从喀喇汗王朝建立之后模仿中西亚货币形式制造的。铸有明确年代的有唐开元、北宋景祐以及古阿拉伯铭文的当地货币,其中一枚古钱圆形方孔,以铜制成,大小、重量、外形与中原铸币完全相同,唯两面铸文是阿拉伯文的回鹘语铭。使用阿拉伯文的回鹘语铭,显然是喀喇汗王朝建立之后的事情,仍采用圆形方孔的中原铸币形式,恰好证明了虽然伊斯兰教已经传入,喀喇汗王朝依旧沿袭疏勒国传统使用中原形制的铸币。作为该王朝货币由中原铸币系统向西方打压系统的一种过渡形式,这枚古币的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也可推断这枚古币应当铸造于玉素甫·卡德尔汗执政之前,即公元900至1000年的百年之内。同时,这也正是千百年来汉、维两个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表现,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件古代内地汉族官员所穿的“朝靴”也能表明这一点。其次还出土过一批火侯高、色清白以及制作精良、击之铮铮有声的瓷器残片,显然也是来自内地。


在这片遗址的中部,有一座很标准的梯形小城,南北两边城墙平行,但南短而北长,城区占地9000平方米,城垣残高5.6米,土筑城墙底部厚达7米,顶宽4米。城西北隅有一军事堡垒,北墙中部马面尚存。东北部长约65米的城垛残垣至今明显可见。东南与西北方向各开5米宽城门一道。城堡四周的遗址则是古代都城一带的工商居民区。城下尚发现有一座古城的基址,可以推断历史上在同一地方先后曾有过两座古城。


当乌帕尔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进入晚期之际,喀什的远古居民已空前繁衍昌盛,原居住地已不能满足其生存需要,他们便开始分批大量地向喀什噶尔绿洲和叶尔羌绿洲,甚至帕米尔高原迁徙,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先后建立了依耐、莎车、子合、西夜、蒲犁等西域小国,而汗诺依古城遗址上距今约4000年前的古代居民正是这些移民中的一支。当2500年前疏勒城在乌帕尔一带建成而后疏勒国形成,汗诺依的古居民显然已是疏勒国臣民,但人口想必不会太多,只是一个小的居民区而已。东汉时期,疏勒国迁都盘橐城之后,这一带的开发已是大见成效。特别是东汉末期直至南北朝末期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有大量中亚粟特人迁居这里,先后建立过碣石、渠沙(佉沙)等城邦小国。在当时高度发达的粟特文化推动下,作为疏勒国附属地的粟特城邦已成为疏勒国经济和文化的支柱,其主要居住地“伽师城”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已非疏勒国都盘橐城可比,疏勒国第三次迁都“伽师城”已成必然。汗诺依古城遗址间上下覆压有两座古城基址,下面的那一座,正是粟特人所建的“伽师(碣石)城”,也是唐朝疏勒都督府150余年间的旧址。1929年,黄文弼先生在此进行考古研究后,也得出相同结论。在公元10世纪之前,“伽师城”四周直到原盘橐城之间的绿洲间已是经济繁荣、寨堡林立的富庶居民区,特别是佛教寺庙处处可见。在该遗址北部的古玛塔格山间,早年曾有9座山洞,内中洞壁间布满了佛教壁画和塑像,当时还能从烟火熏烧过的洞壁间有所辨认,至今已不可再现了。对这些壁画和塑像,清代流寓新疆的纪晓岚所撰《阅微草堂笔记》与《新疆图志》卷87中都有记载。


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定都喀什噶尔时,绝不可能立马兴建新都城,况且原先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伽师城”不要说在当时中亚堪称大城,即使在中原也可算是中上规模的城池。其壮丽豪华加上周边近60平方公里的富庶民居,肯定已经使奥古勒恰克·布格拉汗喜出望外了。其后经过近百年的宗教战争,喀喇汗王都多次被于阗佛国大军攻陷摧残,原先的“伽师城”已近毁废,露出地表的上面那座古城遗址应当是玉素甫·卡德尔汗在位(公元999至1032年)早期时在“伽师城”旧址上重新修建的,规模可能要比原先更大一些,因为那时正值喀喇汗王朝的鼎盛时期,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条件。需要提到的是,我们在遗址间所发现的上下两座古城其实都是疏勒国与喀喇汗王朝统治者所居住的“宫城”,而早年的内城和外城都已不可见了。喀喇汗王朝时期,古堡曾在西北隅设一军事堡垒,其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瞭望和防御来自西北方向的(即中亚地带)外敌入侵。另外,“汗诺依”即回鹘语“大汗宫殿”之意,这可能是喀喇汗王朝民间百姓的俗称,而且主要是指“宫城”而言的。当时这座城对外的正式名称是“奥勒都·坎特”——“王都”,而“伽师”这一名称则演化为“伽师祗离”——“喀什噶尔”,既是这座王都的别称,也是周边广大地域的统称。公元11世纪中叶,随着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国力衰退,盛况不再,王朝统治者才有了迁都于今吐曼河北岸的重大举措。11世纪末期,《突厥语大词典》中所记:“克孜勒——横穿喀什噶尔的一条河名。吐曼——流经喀什噶尔中部的一条河的名字。”反映的正是王都迁移于吐曼河北岸,而民居散布于吐曼河南部的一种实际状况。


曾由粟特人为主兴建的“伽师城”,在规划与建筑艺术上非常有特色。据有关史料披露,5至8世纪时的粟特人的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擅长修筑大城堡闻名中亚和西域,城堡中有小型的王城,有围以高墙的“沙赫里斯坦(内城)”,还有作为商业、手工业区的“拉巴特(外城)”,以及郊外的大型公共墓地。城市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泥砖和木材,宫殿、神庙及贵族的大建筑物常有二三层楼高,并饰以壁画及用粘土、木头或雪花石膏做成的雕塑。这些无疑对喀喇汗王朝的王都和此后维吾尔族建筑艺术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


喀喇汗王朝中期以后,汗诺依古城遗址以西的恰克玛克河(天河)水量开始急剧减少,至14世纪初期已完全断绝。在以后的几百年间,此河道向西南移动了近20公里,喀喇汗朝王都才随此河移至今乃则尔巴格乡与机场区之间的绿洲之上,看来也是万般无奈之举。那条古河道当时最宽处达180米,最窄处也有90米,古代曾是一条水量浩大、急流滚滚的大河,为古代的“伽师城”与早期的“奥勒都·坎特”城的繁荣提供过极大便利。恰克玛克河的干涸是古城废弃的原因之一。当玉素甫·卡德尔汗在“伽师城”旧址上重修喀喇汗朝王都时,恰克玛克河水量大减的趋势已露端倪,新王都的复修只是一个暂时性的过渡也未可知,当时在吐曼河北岸一带选址且再次迁都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喀喇汗王朝在吐曼河北岸一带重建的新王都,在15世纪末期彻底毁于阿巴·■乞儿之手,不要说任何文字资料,连断砖碎瓦也没有留下,那座存在了近500年的古城原貌便只能是永远的谜。再一重大原因是因战火焚毁,当年有影响的战争可见诸于史籍,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中小规模的战事就很难为后人所知。从废墟中的遗物来看,古代兵燹之迹处处可见。虽然这样,世代居于此地的百姓还有相当一批迟至清代才最终离开。


千古兴亡多少事,都付于烟尘散尽后的废墟残照。


选自《喀什噶尔历史文化》


汗诺依古城遗址在喀什市东北28公里处的伯什克然木乡境内,北倚古玛塔格山,南对喀什噶尔绿洲,恰克玛克古河道绕遗址而过。“伯什克然木”是维吾尔语“富裕天堂”的意思,这里从古至今一直以盛产各种优质水果著称,被誉为喀什噶尔的“水果之乡”。自公元5世纪之后,伯什克然木一带就被指定为以疏勒——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历代地方政权王族或官府的专用大型果园,当地的繁荣富庶由此可见。更为重要的是,汗诺依一带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较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层上起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下至清朝中期,唐、宋时代(公元7至13世纪)是这座古城的鼎盛阶段。1957年4月,该遗址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遗址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在6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有城垣、残堡、房舍、手工作坊、宗教活动场所以及田畴、沟洫等历代遗迹。遗址内遍布各类陶器残片,多为红陶,间有灰陶与黑陶,年代较晚的还上了釉。出土的陶器主要是煮食或盛物的器皿,最大高80厘米,为两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时内中还有半缸高粱面,另外一口内贮120多公斤古钱。其他还出土过一些铜、铁器以及玻璃、玉器、波斯和阿拉伯的金银币、金印和珠宝,甚至有古建筑上具有中亚风格的人像雕塑。可以印证遗址文化上限的是两件红陶纺轮,其一状若小饼,较大,直径5.7厘米,高1.1厘米,另一较小而高,形似小桃。两件中间均有小孔,为安装纺锤之处。据考证,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刚刚发明纺织时的纺纱工具,同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纺轮形制酷似。表明其遗址文化下限的是一些出土的清代钱币。

在汗诺依古城遗址中出土最多的是历代货币,除了在附近居民处征集到不少外,曾于60年代初一次出土过43公斤、约1万枚各类古钱,其中大部分为圆形、无孔且厚重,是用打压方法冲制而成的。打压冲制是西方货币系统最显著特征,而中国货币则是采用模具铸造法浇铸而成的外圆内方孔钱币。这些货币中有从中、西亚直接传入的,也有从喀喇汗王朝建立之后模仿中西亚货币形式制造的。铸有明确年代的有唐开元、北宋景祐以及古阿拉伯铭文的当地货币,其中一枚古钱圆形方孔,以铜制成,大小、重量、外形与中原铸币完全相同,唯两面铸文是阿拉伯文的回鹘语铭。使用阿拉伯文的回鹘语铭,显然是喀喇汗王朝建立之后的事情,仍采用圆形方孔的中原铸币形式,恰好证明了虽然伊斯兰教已经传入,喀喇汗王朝依旧沿袭疏勒国传统使用中原形制的铸币。作为该王朝货币由中原铸币系统向西方打压系统的一种过渡形式,这枚古币的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也可推断这枚古币应当铸造于玉素甫·卡德尔汗执政之前,即公元900至1000年的百年之内。同时,这也正是千百年来汉、维两个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表现,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件古代内地汉族官员所穿的“朝靴”也能表明这一点。其次还出土过一批火侯高、色清白以及制作精良、击之铮铮有声的瓷器残片,显然也是来自内地。

在这片遗址的中部,有一座很标准的梯形小城,南北两边城墙平行,但南短而北长,城区占地9000平方米,城垣残高5.6米,土筑城墙底部厚达7米,顶宽4米。城西北隅有一军事堡垒,北墙中部马面尚存。东北部长约65米的城垛残垣至今明显可见。东南与西北方向各开5米宽城门一道。城堡四周的遗址则是古代都城一带的工商居民区。城下尚发现有一座古城的基址,可以推断历史上在同一地方先后曾有过两座古城。

当乌帕尔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进入晚期之际,喀什的远古居民已空前繁衍昌盛,原居住地已不能满足其生存需要,他们便开始分批大量地向喀什噶尔绿洲和叶尔羌绿洲,甚至帕米尔高原迁徙,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先后建立了依耐、莎车、子合、西夜、蒲犁等西域小国,而汗诺依古城遗址上距今约4000年前的古代居民正是这些移民中的一支。当2500年前疏勒城在乌帕尔一带建成而后疏勒国形成,汗诺依的古居民显然已是疏勒国臣民,但人口想必不会太多,只是一个小的居民区而已。东汉时期,疏勒国迁都盘橐城之后,这一带的开发已是大见成效。特别是东汉末期直至南北朝末期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有大量中亚粟特人迁居这里,先后建立过碣石、渠沙(佉沙)等城邦小国。在当时高度发达的粟特文化推动下,作为疏勒国附属地的粟特城邦已成为疏勒国经济和文化的支柱,其主要居住地“伽师城”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已非疏勒国都盘橐城可比,疏勒国第三次迁都“伽师城”已成必然。汗诺依古城遗址间上下覆压有两座古城基址,下面的那一座,正是粟特人所建的“伽师(碣石)城”,也是唐朝疏勒都督府150余年间的旧址。1929年,黄文弼先生在此进行考古研究后,也得出相同结论。在公元10世纪之前,“伽师城”四周直到原盘橐城之间的绿洲间已是经济繁荣、寨堡林立的富庶居民区,特别是佛教寺庙处处可见。在该遗址北部的古玛塔格山间,早年曾有9座山洞,内中洞壁间布满了佛教壁画和塑像,当时还能从烟火熏烧过的洞壁间有所辨认,至今已不可再现了。对这些壁画和塑像,清代流寓新疆的纪晓岚所撰《阅微草堂笔记》与《新疆图志》卷87中都有记载。

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定都喀什噶尔时,绝不可能立马兴建新都城,况且原先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伽师城”不要说在当时中亚堪称大城,即使在中原也可算是中上规模的城池。其壮丽豪华加上周边近60平方公里的富庶民居,肯定已经使奥古勒恰克·布格拉汗喜出望外了。其后经过近百年的宗教战争,喀喇汗王都多次被于阗佛国大军攻陷摧残,原先的“伽师城”已近毁废,露出地表的上面那座古城遗址应当是玉素甫·卡德尔汗在位(公元999至1032年)早期时在“伽师城”旧址上重新修建的,规模可能要比原先更大一些,因为那时正值喀喇汗王朝的鼎盛时期,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条件。需要提到的是,我们在遗址间所发现的上下两座古城其实都是疏勒国与喀喇汗王朝统治者所居住的“宫城”,而早年的内城和外城都已不可见了。喀喇汗王朝时期,古堡曾在西北隅设一军事堡垒,其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瞭望和防御来自西北方向的(即中亚地带)外敌入侵。另外,“汗诺依”即回鹘语“大汗宫殿”之意,这可能是喀喇汗王朝民间百姓的俗称,而且主要是指“宫城”而言的。当时这座城对外的正式名称是“奥勒都·坎特”——“王都”,而“伽师”这一名称则演化为“伽师祗离”——“喀什噶尔”,既是这座王都的别称,也是周边广大地域的统称。公元11世纪中叶,随着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国力衰退,盛况不再,王朝统治者才有了迁都于今吐曼河北岸的重大举措。11世纪末期,《突厥语大词典》中所记:“克孜勒——横穿喀什噶尔的一条河名。吐曼——流经喀什噶尔中部的一条河的名字。”反映的正是王都迁移于吐曼河北岸,而民居散布于吐曼河南部的一种实际状况。

曾由粟特人为主兴建的“伽师城”,在规划与建筑艺术上非常有特色。据有关史料披露,5至8世纪时的粟特人的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擅长修筑大城堡闻名中亚和西域,城堡中有小型的王城,有围以高墙的“沙赫里斯坦(内城)”,还有作为商业、手工业区的“拉巴特(外城)”,以及郊外的大型公共墓地。城市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泥砖和木材,宫殿、神庙及贵族的大建筑物常有二三层楼高,并饰以壁画及用粘土、木头或雪花石膏做成的雕塑。这些无疑对喀喇汗王朝的王都和此后维吾尔族建筑艺术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

喀喇汗王朝中期以后,汗诺依古城遗址以西的恰克玛克河(天河)水量开始急剧减少,至14世纪初期已完全断绝。在以后的几百年间,此河道向西南移动了近20公里,喀喇汗朝王都才随此河移至今乃则尔巴格乡与机场区之间的绿洲之上,看来也是万般无奈之举。那条古河道当时最宽处达180米,最窄处也有90米,古代曾是一条水量浩大、急流滚滚的大河,为古代的“伽师城”与早期的“奥勒都·坎特”城的繁荣提供过极大便利。恰克玛克河的干涸是古城废弃的原因之一。当玉素甫·卡德尔汗在“伽师城”旧址上重修喀喇汗朝王都时,恰克玛克河水量大减的趋势已露端倪,新王都的复修只是一个暂时性的过渡也未可知,当时在吐曼河北岸一带选址且再次迁都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喀喇汗王朝在吐曼河北岸一带重建的新王都,在15世纪末期彻底毁于阿巴·■乞儿之手,不要说任何文字资料,连断砖碎瓦也没有留下,那座存在了近500年的古城原貌便只能是永远的谜。再一重大原因是因战火焚毁,当年有影响的战争可见诸于史籍,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中小规模的战事就很难为后人所知。从废墟中的遗物来看,古代兵燹之迹处处可见。虽然这样,世代居于此地的百姓还有相当一批迟至清代才最终离开。

千古兴亡多少事,都付于烟尘散尽后的废墟残照。

选自《喀什噶尔历史文化》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汗诺依古城,康奥依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