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听泉】成渝古道︱从韦皋碑到半月山大佛

摘要:     在大佛村弥勒庙看过北周文王碑,别过肖大爷,继续东南向翻过龙泉山,又行70里,抵达简州城。  简州就是现在的简阳,素有“天府雄州”美誉,河山富丽,甲于西川;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置简州,此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著名者有唐韦南康纪功碑,宋奎星阁摩崖造像,宋圣德寺白塔,长岭山造像,金马红白塔等。   1   先去看韦皋碑 ...


  

  在大佛村弥勒庙看过北周文王碑,别过肖大爷,继续东南向翻过龙泉山,又行70里,抵达简州城。

  简州就是现在的简阳,素有“天府雄州”美誉,河山富丽,甲于西川;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置简州,此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著名者有唐韦南康纪功碑,宋奎星阁摩崖造像,宋圣德寺白塔,长岭山造像,金马红白塔等。

   1

  先去看韦皋碑。

  韦皋碑在简阳市区人民公园西侧,碑外砌有砖亭,远远便能看到。

  

  韦皋是中唐时期的名臣和诗人。泾原兵变时,韦皋起兵举义,力抗叛军,被唐德宗特授为奉义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朝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次年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总镇川蜀。

  韦皋出镇蜀地二十一年,执行联合南诏、东蛮打击吐蕃的战略,保障了西南边陲的安定,又重启南方丝绸之路,推动了唐与南诏及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功烈为西南剧”。

  其中有一项事迹是在停工多年后,他捐俸金续建了乐山大佛。

  

  特别是在贞元十七年(801),德宗派遣使臣到成都府,命令韦皋再次出兵进攻吐蕃。

  韦皋领五万大军出击,九月击破吐蕃于雅州,至十月,共大败吐蕃军十六万,攻下城邑七座、军镇五处,俘获民户三千,生擒敌兵六千人,斩首万余。

  第二年正月,吐蕃大将论赞热带兵十万解维州之围,西川兵据险设伏,大败吐蕃兵,杀死大半,擒论赞热。

  唐德宗听闻捷报大喜,进拜韦皋为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进封爵位南康郡王。

  贞元二十年,“帝制纪功碑褒奖之”,由唐德宗口授诏书,时尚为太子后为顺宗的李诵亲书了韦南康的功绩。

  唐德宗在诏书上说“宜刻金石,用表忠勋”,这块金石便是眼前的《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

  可以说,韦皋纪功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遗憾的是,一千两百年的风吹雨淋让古碑斑驳不堪,风化极为严重。现碑上清晰能见的汉字仅数十个。

  

  正面阳刻德宗御制文几乎已湮灭殆尽,背面阴刻韦皋奏谢表与德宗御批答尚有少部分残存,经仔细辨读,勉强认出“大绩”、“南诏”“贞元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卿元臣上宰……寅亮中枢”等字。

  

  这还算好的了,据说早年在眉山、宜宾等地也立有韦皋碑,早已片石不存,简州纪功碑已成绝响,想来殊为可惜。

  

   2

  转身步行去不远处看圣德寺塔。

  圣德寺塔为简阳八景之首,始建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夏,竣工于嘉泰二年(1202年)秋。由本州教谕张方共圣德寺僧惠祖募资,于寺中起十三丈十三级浮图。

  

  明嘉靖时复修,遍粉为白,士民因呼为“白塔”。

  

  咸丰年《简州志》云:“塔起平地,计高十八丈,顶之周围计六丈,台之周围计十六丈。虚其中,曲转有梯,可通上下。”“尺牖交通,举首而望,江山城舍尽在俯视中。

  

  现塔高38米,砖石仿木结构,四角攒尖顶,十三级密檐式,但造型仍仿楼阁式。各层均有形制多样、大小不一的壁龛,斗拱、藻井等,叠涩拱顶错落有致。

  其中第三级四面精巧秀丽的八座抱厦和第七级的两座舍利塔造型颇为独特。

  

  

  圣德寺塔最值得期待的是回廊两壁有数十幅宋人佛像壁画,其绘制技法娴熟,色彩艳丽,立体感强,无论线描勾勒,还是敷色晕染,均饶有风韵。

  古塔能攀登者日已稀少,而在塔内能见到古早壁画遗存者更为珍罕。

  塔内有古壁画存世者如灵丘觉山寺塔、芮城寿圣寺塔等塔心室更是难得示人。

  故此塔内部空间虽憋仄,然不减兴致高昂。

  

  举头望去,一处处转角穹顶上的千佛壁画尽管斑驳蒙尘,却依然震撼人心,充满极力仰头注目礼拜的庄严神圣感,而这种感觉与穹顶壁画的布局,却叫我想起了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

  当年米开朗琪罗为了绘制西斯廷教堂穹顶巨作,耗时四年半,并且因为长期高仰着脖子作业而憔悴不堪,走下脚手架的他连读信都要把信举过头顶去看,而视力更是严重损坏,尽管当时他不过37岁。

  

  

  

  由此可见穹顶画创作的艰辛。而在中国西部诸多的石窟中,多少古代的匠人一手秉烛,一手描绘,那些叫后人赞叹不已、顶礼膜拜的佛菩萨画像,那些叫信徒沉浸叹服的经变图,无不是在无数没有留下名字的匠人的艰辛之下完成。

  米开朗琪罗因西斯廷穹顶画而名垂艺术史;而中国的匠人,同样的付出,在更为逼仄、光线更暗的塔道内,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他们的工作努力,也许是为了礼佛的无偿付出,也许只是为了得到填饱肚子的施主布施。

  

  

  细看塔内壁画千佛,多有榜题,但无一例外都是施主供养题记,匠人皆是籍籍无名。

  我们今日看着他们的作品,却不知道作者是谁,创作时的心境是怎样,

  只看到这满满的千佛,在古塔封闭的历史里,褪色了袈裟,沉默了年华。

   3

  同样沉默的还有沱江一水之隔的东溪大佛。

  

  东溪大佛学名奎星阁摩崖造像,据《简阳县志》记载,在摩崖造像石窟上面的岩顶,曾建有奎星阁。

  此阁建于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阁有五层,每层高约两丈余。明代万历年间重修规整,惜阁毁于当代。

  奎星阁摩崖造像现存盘坐式大佛一尊,佛高5米,两手平放于大腿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神态自如,栩栩如生,且色泽鲜艳。

  在大佛的两边岩石上,刻有各路神仙像,共计34龛108尊,摩崖造像中有释迦牟尼、罗汉、观音、金刚、力士、八部护法神及供养人等,其特点是佛道二教造像共处一壁,客观反映了当时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佛道二教的影响。

  

  据壁上题记和咸丰《简州志》载,其造像开凿于宋咸平年间(公元1000年),明嘉靖继有刻造。其中主尊乃北宋原物,旁边的小窟多为明嘉靖续造。

  

  东溪大佛只是成渝古道佛教造像之路的一个缩影,从简阳顺沱江而下,沿321国道一路往南120里,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沉默在无人的山崖间,那便是资阳的半月山大佛。

   4

  半月山大佛位于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因山形似下弦月得名,唐代依山开凿弥勒大佛,名为半月山大佛。

  

  倚坐弥勒佛高22米,佛像面部丰润,双耳垂肩,表情安详恬静,古朴雄浑。

  

  叫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项浩大工程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始,历经7代人耗时150年,才在高峭壁上凿成大佛雏形。

  至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川南居士梅休请石刻名师周义为大佛开眉凿目 ,精雕衣纹后才算竣工。

  

  

  此事可见于明朝邑人熊永懋《改修净悟院为大佛寺记》:“半月寺在半月山,其寺旧名院,曰净悟,未稽创于何时。

  惟唐贞元九年,不知何许人凿巨佛于悬岸之上,高可十寻......宋绍兴元年(1131),汝南梅修开巨佛眉目。皇明景泰七年(1456)丙子,山之人罗恕、严子恭等以半月名山。

  

  从佛教造像的仪轨看,半月山大佛的法式与乐山凌云大佛属同一类型,皆为双手抚膝倚坐式弥勒佛造像。

  未想凿刻历程也是一样的艰辛漫长,乐山大佛于唐开元初年(713)由海通禅师募资开凿,历三代工匠的呕心沥血,于唐贞元十九年(803)才告完工,此时半月山大佛工程已经动工了十年。

  

  据说佛龛左侧上部有壁刻,“贞元九年八月十五日”九字较显,余字剥蚀难辩。我试图抬头仰望,在大佛左耳侧下方有题刻的痕迹,但雨天昏暗,距离又远,根本看不清写的是什么。

  

  此时,一个当地的青年带着女朋友过来看大佛,在跟女朋友吹嘘着当年的英勇事迹:打小生活在半月山前,少时把大佛当成玩具,和小伙伴互相挑战胆量,踩着当年建庙的凿孔三两下便由地面攀爬上20余米高的佛头。

  我好奇心起,便问他,这么高的大佛,真能徒手翻上去?

  青年说,那还不简单,我上学那会,只要不高兴上课了,就逃课跑过来玩,我们4个同学一起上,还爬到佛头上去打牌呢。

  他说,你现在上去看,在大佛脖子后面还藏着一张牌桌呢。

  我惊的目瞪口呆。他女朋友听着也是将信将疑,青年一急,说道,不信我现在就爬给你们看,说着就往佛腿侧的崖壁上窜。

  我赶忙拦住:“大哥,我信,不用证明了。

  这大雨天,崖壁上全是青苔,他敢证明,我可不敢验证。

  青年也不强求,继续说道:“家长来找我们也找不到,我们把牌桌收了,人就藏在大佛耳朵里。

  他说:“一只大佛耳朵藏几个人没有问题。

  我笑笑,大佛的耳洞两米多高,藏几个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青年看我相信了他的壮举,开心地牵着女朋友下去了,留下我们在佛坪喂风雨。

  

  这一天的行程一直在风雨中进行,从早上开始就风雨大作,一路上没有停歇。

  借助白塔、东溪佛龛一直在避雨,这下到了半月山彻底没有避雨的地方了,半月山是浅龛,既不遮风,也不挡雨,大佛石胎无碍,我等凡躯早被淋的落汤鸡般。

  雨天路滑,也没有心思沿着石板路绕到大佛头顶去看风景,传说中崖壁上的宋代题刻也没仔细去找,担心着如何下山。

  因为从321国道岔过来起码有3公里多,这大雨天大冷天走这段路可不舒服。大佛所在的碑记镇太小,镇上啥车都没有。

  

  正一筹莫展之际,看到刚才的青年开着农用小皮卡过来了,我赶紧上前拦住,问他去哪,下山的话带上我们。青年说没问题,就是没地方坐,得到露天车厢将就着。

  没问题,于是便上了后面的露天车厢,在冷风冷雨中下山。

  跟我们一起在后车厢受着风雨的还有一只小黄狗,被冻得一个劲发抖,车厢颠簸,它坐在一块铁板上被颠的滑来滑去,呜呜的声音一直在叫苦不迭。

  

  车子将我们带到国道,我们在路边候车,很快就过来一辆资阳往球溪的公交,不一会到了球溪镇,这是个非常繁华的交通重镇,汽车站到哪里的车都有。

  我们坐上一辆前往资中的班车,继续沿成渝故道南下,70里外,有一座保存非常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在等着我们。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