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一例Vol.5丨北朝绞缬绢衣的保护修复

摘要: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博“文物知多少”栏目曾提及一件款型时尚、花纹典雅的绞缬绢衣,此衣陈列于丝路馆展厅,本案例将为您呈现更多绢衣的细节及其背后的修复过程。  1. 文物信息该件绢衣短身,基本呈对襟,两襟下摆处微微相交。袖子为喇叭型宽袖,靠近腋下拼缝处横向打褶。绢衣单层无衬里,袖缘内贴缝绢衬里。衣襟上有红、褐两组系带,用于系结(图1) ...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博“文物知多少”栏目曾提及一件款型时尚、花纹典雅的绞缬绢衣,此衣陈列于丝路馆展厅,本案例将为您呈现更多绢衣的细节及其背后的修复过程。

  1. 文物信息

该件绢衣短身,基本呈对襟,两襟下摆处微微相交。袖子为喇叭型宽袖,靠近腋下拼缝处横向打褶。绢衣单层无衬里,袖缘内贴缝绢衬里。衣襟上有红、褐两组系带,用于系结(图1)。修复后通袖长192cm,衣长72cm,袖口宽44.5cm。

  

图1 绞缬绢衣形制复原图(叶晔绘)

该件绢衣的款式属于当时流行的襦,即长不过膝的短衣。《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中有描述“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本件绢衣即为所述之“襦”,且同样为紫色。早期,男女均可穿襦,既可当作衬衣,也可穿着在外。东汉以后多为女子穿着,常下身配裙(下裳)。形式上又有单、夹和絮丝绵之分,本件即为单襦。

  该衣的面料为绢,即平纹丝织物。但此绢质地细腻、轻薄飘逸,当属极高的品质(图2)。更为迷人的是面料全部布满白色点状图案,而每一个点实则是一个接近于方形的白色圈。白圈均匀分布成点阵,呈45度斜向排列,绞缬密度为1×1.4cm。此种图案可称之为“醉眼缬”,通过绞缬工艺获得(图3)。绞缬又称扎染,从北凉时期开始流行。

图2 绢面料显微图

图3 绞缬绢衣图案

  另外,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西凉红地绞缬绢(图4)、新疆营盘墓地也有红色绞缬绢出土、甘肃毕家滩花海出土有紫缬襦(图5),均为相似图案的绞缬织物。新疆及甘肃所出绞缬织物的缬点较本案例绢衣的缬点要大,方形也更加明显。本件绢衣每个缬点的大小仅3-4mm,且排列规整,可见扎染工艺之细致精湛,极具匠心!

图4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绞缬绢

图5 甘肃花海出土紫缬襦绞缬图案

  为什么这种绞缬花纹会是方形的呢?这与绞染织物的结构相关:凡是经线与纬线交织的织物,只要质料不过厚,花型不过大(如2cm之内),那么,撮起织物的一点(O点),加以环扎(白色方框),染得的花纹就一定是方形的,其对角线也总是与经纬线垂直或平行(图6)。

图6 醉眼缬绑扎示意图

  2. 病害状况

绢衣前襟与后背拼缝线几乎全部断开,背部右侧有大面积残缺,破损边缘部位比较糟朽(图7)。两前襟有破洞若干,襟缘局部脱线破损,系带缺失两根。两袖皱褶严重,袖缘多处脱线,并有缺损,局部有污染物(图8-图9)。

  图7 绞缬绢衣(修复前)

图8 后背破损

图9 袖口破损

  3. 修复思路

  鉴于绢衣的破损状况及织物总体牢度,依据最小干预原则,采用针线缝合的物理修复方式实施修复,且不拆除绢衣任何原有的缝线。因破损部位相对集中于几个区域,所以采用局部衬垫修复材料,即整个背部和袖口的破损部位衬垫加固。又因绢衣单层无衬里、面料轻薄,为使绢衣在修复后仍旧保持飘逸的风格,选用薄型电力纺作为背衬材料。电力纺是一种平纹桑蚕丝织物,薄型品种与此件绢衣面料风格比较接近。

  4. 修复过程

清洁。首先用微型手提式吸尘器除尘,用光滑竹签轻轻刮除织物表面附着的块状污染物,再用棉签蘸取70%酒精溶液,轻柔地擦除污染物。

  准备修复材料。将选好的薄型电力纺按绢衣衬垫位置所需尺寸剪裁,用合成染料染成与绞缬面料底色一致的颜色,作为修复用背衬织物。该绞缬绢质地轻薄,修复缝线也应纤细。经比较筛选后,确定用染好的电力纺纬线作为修复用线。

  平整。将绢衣平摊于包裹聚酯薄膜的铁皮上,加湿回潮,用镊子仔细地将破损处的经纬线理顺对齐,达到经直纬平后,压上包有棉布的磁铁块,保持一段时间。对于糟朽部位的织物,采用力度较轻的砂包压放。

  修复。缝合加固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背部的修复,二是两袖的修复。首先裁剪与背部形状相同的电力纺,平整于工作台上,将绢衣背部正面朝上,平铺于电力纺之上,调整位置及经纬走向,用铺针为主的针法将文物与背衬缝合。两袖的修复相对复杂,因袖子为筒状,且袖缘内侧有衬里,修复时需在两层文物之间衬入聚酯薄片以起到分隔作用,然后分段逐块修复。聚酯薄片应视破损部位裁剪大小适宜,四角修剪成圆弧状,从文物破口或脱线处卷起放入(图10-图11)。破损处修复完成后,补缝缺失的门襟系带(图12)。

图10 绞缬绢衣右袖正面(修复后)

图11 绞缬绢衣右袖背面(修复后)

图12 绞缬绢衣(修复后)

  

  5. 修复特点

  本件绢衣的修复最大程度遵循了最小干预原则。修复过程中未曾拆除原有缝线,虽然令修复难度增加,但较大程度保存了文物的原始信息。

  绢衣的衬垫加固仅针对背部和袖口破损部位添加了背衬织物,从而在保证文物得以加固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了其轻灵飘逸的原始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㐨著,赵丰编,《王㐨与纺织考古》,艺纱堂/服饰工作队(香港)出版,2001年2月

  [2] 郑巨欣、朱淳,《染缬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3] 赵丰、王辉、万芳,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墓出土的丝绸服饰,《西北风格汉晋织物》,艺纱堂,2008: 94-113

  [4]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

  [5]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主编,《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文物出版社,2009年7月

  修复实施:楼淑琦

  资料来源:《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9月

  原文作者:楼淑琦

  本文执笔:楼淑琦,王淑娟

  关注国丝微信、国丝微博进行提问

微信

微博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