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任式楠| 中国史前整栋多间地面房屋建筑的发现及其意义(一)

摘要: 内容提要:自公元前4000年左右起,主要存在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阶段,新出现少量的整栋多间地面房屋,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由不相通的多个单间并列横连的排房,单间与套间合组横连成的排房,单元式套房并列横连的排房,多室围聚组合的大型房址,主室配室组成的整栋大型建筑。它们较集中体现了史前房屋建筑工程的高水平成就;同时,也透 ...
内容提要:自公元前4000年左右起,主要存在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阶段,新出现少量的整栋多间地面房屋,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由不相通的多个单间并列横连的排房,单间与套间合组横连成的排房,单元式套房并列横连的排房,多室围聚组合的大型房址,主室配室组成的整栋大型建筑。它们较集中体现了史前房屋建筑工程的高水平成就;同时,也透露出史前社会变革时期部分父权家族的聚居方式,权贵或富有层的居所状况,以及原始殿堂性质公共建筑的规模和格局。

关键词:中国史前 地面建筑 整栋多间房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和末期阶段,年代约从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000年,房屋建筑的工程设计、形式类型、建造技术、取材用料等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显示出较大的进步和较高水平,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几经改善的居所或室内活动场所。这时,房屋建筑的几种主要形式类型都已出现,包括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上起建(地面直建和在人工台基上起建)、窑洞、下部架空的干栏式等,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分别较集中地存在于几个时段或不同的区域。总体上说,上述几种房屋建筑形式类型大多数以面积大小不等的单间(独间)结构形式存在。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时起,主要是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阶段,在地面上起建的房屋建筑类型中,十分突出地新出现了少量的整栋多间房屋,就是由隔墙形成3间(室)以上相连一起组成整栋的大型、较大型房屋。间(室)的面积大小不一,其中包括隔墙上设门后形成的内套间也计入间数。这种整栋多间房屋的面世,无论在建筑工程技术层面还是从居住方式反映的社会结构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与通常用于独间、双间房屋计数单位名称的“座”有清楚的区别,本文提出把“栋”作为对多连间地面房屋的专用计数单位名称,以期有个较清晰的概念,或可使多连间地面房屋的规模、构成特点等有所体现。

以往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大房子”或多间房建筑都有一定研讨[1]。本文限定在对整栋多间(3间、室以上)地面房屋进行论述。主要是经全面排比分析遗迹资料进行了物质文化意义上的分类,其次以工程做法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房屋建筑的高水平成就作一扼要归纳,最后对整栋多间地面房屋建筑包含的社会意义和不同功能略加推论。

现据已有主要的考古材料,将整栋多间房屋建筑遗迹的具体结构形式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

由不相通的多个单间并列横连的排房。其形制基本特点是,几个单间房横向并列紧相连接,关键在于隔墙上无门相通,即没有形成套房的结构形式,各间自设户外门,合组成整栋的大排房。主要发现于安徽蒙城尉迟寺,河南邓州八里岗、永城王油坊和黑堌堆、淮阳平粮台、平顶山蒲城店,陕西临潼康家,湖北房县七里河,四川汉源大地头遗址等。

尉迟寺遗址[2]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聚落(图1),年代约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600年,是国内集中发现这种类型连间排房最多、最典型的一处。聚落中心有纵横跨度分别为240米和220米的椭圆形大环壕,围壕内面积2.6万余平方米。围壕内共清理房址70多间,总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总使用面积960平方米。除7座双连间房和个别残房址外,三连间以上的排房共11栋,其中,三连间排房2栋,四连间排房3栋,五连间排房4栋,六连间排房1栋(F8~F13,长21.3米,建筑面积86.8平方米) (图2),十三连间的排房1栋(长65米,建筑面积267平方米)。同一栋排房各间的门向一致,绝大多数排房门向朝西南,即围壕出口的方位。各栋排房内以大间为主,也常夹有小间。大间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面积10平方米~32平方米,多数在10平方米~15平方米;在前墙设1座、2个户外门,在房间中部或靠后墙有1个略高出居住面的方形大灶台;室内普遍存留各类日用陶器皿和少量生产工具。小间平面呈窄长方形,面积多在4平方米~5平方米;都只开1个户外门,无灶址,地面加工较粗糙,存留少量器物,有两小间内还各挖筑1座长方形浅窖穴,由此可认定小间均非居室而是附属于紧邻大间居室的存物间。

图1 蒙城尉迟寺聚落房址布局平面图

图2 蒙城尉迟寺房址F8~F13平面、剖面图(上),复原图(下)


尉迟寺聚落均为地面式木骨泥墙连间房。以各栋为单位营建,先挖浅穴为基地,底层垫土为夹有少量红烧土碎块的黄土,上层铺大量的红烧土块,两层均经砸实。墙基槽内栽立木骨和夹嵌芦苇秸秆捆绑一起,用夹有红烧土碎块的草拌泥垛筑成墙体,再用掺和稻壳末、稻秆碎段的细泥抹成墙皮。一般还在室内墙皮上加抹白灰面墙裙。有的房屋面对大门的里墙上,特别地涂一层红彩。居住面是在红烧土垫层上敷抹糊状黏土,涂刷泥浆并压磨光滑。少数居住面又加抹白灰成白灰面。墙体和居住面都经火烘烤,这是作为建筑工序的组成部分。大间均设灶台,保存较好的发现围筑有矮挡火墙,灶台两角或四角处树立木柱并将其整个糊泥裹住作为保护层。户门发现安装有木门框和木门槛。数栋房屋的门前铺设红烧土碎渣加黄土并经砸实,连成一片较大的屋前活动场地最南1栋四连间排房前,专铺垫了一处面积约1300平米的聚落广场。

尉迟寺聚落的建筑群组数量众多,布局有序,规格比较统一,是经过了较周详的规划陆续建造起来的。它的整体规模和群体合力,居于周围同时期的聚落之上,具有地域性中心聚落的地位。

从大间房的规模、设灶和遗物内容都反映出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和生产单位,当是一个小家庭的景象,几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家族聚居在同一栋多间排房里。有的一栋屋的房间很少,可能与相邻的数栋一起组成一定规模的家族。紧邻的数栋大排房,可能意味着这几个家族可能具有更密切的关系。各大间屋内遗留的陶器和工具类别以及全部器物总数,存在一些差别,但在数量和质量上尚无太大悬殊,这与该地同时期的成人墓随葬品情况基本一致,已揭露的房屋和墓葬材料中还看不出有显著高于一般成员之上、地位特殊和财富甚多的个人或家庭。

这种类型的连间排房在河南龙山时期王油坊类遗存(约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的永城王油坊和黑堌堆、淮阳平粮台等遗址均有一些发现。


[1] a.汪宁生:《中国考古发现中的“大房子”》,《考古学报》1983 年第3期。
     b.贾笑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排房建筑及相关问题》,《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c.沈聿之:《原始社会多间居住建筑探讨》,《考古》1999 年第3期。
[2]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蒙城县文化局:《蒙城尉迟寺》第二部,科学出版社,2007年。
(未完待续)文章来源:《考古学集刊》2010年02期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