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南岩石窟

摘要: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岩石窟,位于上饶市弋阳县城郊南岩山下,是一座依托天然岩石大洞穴而建的古寺庙。洞内现存石龛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处,依岩环列成半圆形,龛内雕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大士、十八罗汉等佛雕以及宝塔等造型。南岩石窟是一座国内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佛洞”。萌芽阶段据史籍记载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岩石窟,位于上饶市弋阳县城郊南岩山下,是一座依托天然岩石大洞穴而建的古寺庙。洞内现存石龛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处,依岩环列成半圆形,龛内雕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大士、十八罗汉等佛雕以及宝塔等造型。南岩石窟是一座国内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佛洞”。
萌芽阶段
据史籍记载,远在晋代,就有僧人在此修行,凿岩建造南岩寺,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时至唐大和年间(827—835年),僧人神矅继承晋僧的遗愿,率领众弟子,重修南岩寺,并开始在石壁上开凿石龛。在他的努力下,南岩寺中佛像的身躯有了初步的轮廓。
兴盛时期
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邑人王元长建殿门、庙堂、钟楼及架桥修亭,并续凿石雕刻诸佛像。
而后,元、明、清及民国年间陆续有僧人对南岩寺佛像进行增补、修复,继续丰富南岩寺内的佛像造型。
新中国成立时期
1951年,南岩寺僧人全部离寺还俗;
1960年,该寺划拨给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作为备战物资仓库。后来,又租借给弋阳县粮食局做粮食储存仓库,并曾存放食盐。
“文革”期间,南岩寺内原房屋建筑全部拆除,里面的泥塑、木雕佛像俱毁,石壁上所凿的40尊石佛像仅有一尊保持完整,其余39尊头部被砸毁。
1999年至2000年,弋阳重新发现了南岩石窟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于是重寻佛像头、修复南岩寺的呼声日盛。
经过找寻,2000年9月10日,工作人员在石窟门前的放生池中发现了第一个佛像头。随后,又分别在放生池中发掘出6个惟妙惟肖的罗汉头像。
截至2000年12月中旬,在整个南岩寺修复过程中,共找回佛像头34个,佛身2个,佛臂、佛足若干,石匾一块,石柱莲花基座4座,陶质兽头一个及其他文物若干。
至2001年年底,修复工作完成。
石窟介绍
南岩石窟三面红岩环绕,七洞错落相伴,寺随岩架立,不瓦而栋,不檐而藩,宽敞庞大。洞穴最宽达60多米,高30米,进深30米,面积近1800平方米。南岩寺的单窟体积比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大近一倍,形成时间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接近(云冈石窟开凿于460年,龙门石窟开凿于494年,南岩石窟开发于477—499年)。石窟中保存着佛像40尊,均为在洞壁上直接雕凿出来的,分上下两层环列于石壁佛龛之中。其中,主佛像坐高2.5米。另外,洞壁上刻有云彩、花纹、佛教故事等20余处,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水月观音”佛像,是宋代作品,其身形、身段、眼神,在其他寺庙塑像中极为少见。
研究价值
窟内佛雕、石刻风格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风格一脉相承,这样的石窟在江南极其罕见。
南岩石窟所保留下来的石刻衣冠服饰、建筑形式、装饰纹样等形象,为研究我国历代佛教传播、佛学文化、石刻文化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 [2] 
名人评价
据中央美术学院金维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丁明夷教授考证:南岩石窟是一座国内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佛洞”。 [2] 
徐霞客: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中,用了3400多字浓彩重墨地描绘了弋阳信江南岸这片丹山碧水的美妙,“竹色林岚,掩映一壑”,“霁色忽开,日采丽崖光水”,驻足逗留了3天。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