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第135窟(天堂洞)

摘要: 第135窟(天堂洞)北魏(386-535)135号洞窟,位于西崖东上部,俗称“天堂洞”。五代诗人王仁裕曾于前唐辛未年(公元911年)登临此窟,在其后来编写《玉堂闲话·麦积山》中记叙到:“自此室(133号窟)之上,更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攀缘而上,至此则万中无一人敢登者。”此洞窟的独特之处在于窟门上部有三个呈“品”字形的方洞,是洞窟的三个明窗。古 ...

第135窟(天堂洞)

北魏(386-535)

 

135号洞窟,位于西崖东上部,俗称“天堂洞”。五代诗人王仁裕曾于前唐辛未年(公元911年)登临此窟,在其后来编写《玉堂闲话·麦积山》中记叙到:“自此室(133号窟)之上,更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攀缘而上,至此则万中无一人敢登者。”


此洞窟的独特之处在于窟门上部有三个呈“品”字形的方洞,是洞窟的三个明窗。古代工匠在开凿这个洞窟时,先从上面的三个明窗开凿,开到一定深度以后,再下开凿施工,这样就是同时展开了三个工作面,极大地加快了施工的度。开凿到下部后再把窟门打通,从门口把凿下的碎石运出洞外。这种上向下的施工办法,就避免了从窟门开始施工然后再仰面向上开凿时不便用力和容易塌方的弊端,既省工省力又保证了安全,施工方法极为科学。在开凿完以后,阳光从上部的三个明窗射入,又解决了窟内的采光问题。同时,使窟内的空气形成了良好的对流。


在洞窟开凿之初,这个洞窟原本是一个三佛的布局,开凿于北魏,即正壁正中一龛和东西壁的两龛,但北周在正壁两侧增开了两个佛龛,形成了五佛布局。


正壁正中一龛塑有一佛二菩萨的圆塑造像,佛高1.23米。顶作高肉髻,目光俯视,长方面形,细颈削肩,手作施无畏与愿印,手指略残。外披双领下垂袈裟。左右两侧胁侍菩萨,身高均为1.38米。体躯扁平,贴壁而塑,上身微微前倾俯视。顶束扇形高髻,脖颈细长,两肩削窄。前额较宽,两颊略瘦,肩头有圆形饰物。双目半睁,嘴唇轻启,微露笑意。面容清秀,神情专注,表现出聆听佛法时的虔诚面容恭谨之状,是典型的“秀骨清象”型造像。



窟室前部立着一佛二菩萨三身石雕造像,佛高1.9米,为整块岩石雕就,石质坚细,雕刻精美。主佛作漩涡纹高肉髻,面相长圆,穿宽博的袈裟,袈裟的衣纹雕刻流畅自如,赤足站立在仰覆莲台上。特别是在佛双手的雕刻上独具匠心,左手作无畏印,手掌独立下垂,而这对于石雕在雕凿过程中的手里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在手掌背后和衣袖之间雕刻了一朵莲花,并且在拇指与食指之间雕刻了一个莲子,这样不单是解决了石雕的受力问题,而且还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除却精美的塑像作品之外,正壁上部绘八王争舍利,是《大涅槃经》中最后一个故事情节。整个画面构图严谨,绘画技法不同凡响,特别是战马的绘法,,继承了汉代马的画法,奔放、矫健,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