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七十年(三)

摘要: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在古代文化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石窟地处陇山密林之中,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保存有洞窟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面积约979.54平方米。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 ...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在古代文化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石窟地处陇山密林之中,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保存有洞窟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面积约979.54平方米。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麦积山石窟保存的塑像和壁画多数为泥质文物,容易在自身结构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受到破坏。对其进行妥善的保护、使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职责,对于麦积山石窟而言,文物保护工作经历了一个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


五、初步发展时期(1985——1995年)


  1984年加加固工程结束之后,麦积山石窟石窟的管理机构由原来的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升格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文物保护成为重点工作,设立了文物保护研究室,专门从事与保护相关的工作。


  在这个历史阶段,采用传统工艺方法修复了诸多洞窟的壁画和造像,其中191窟和165窟是这个时期修复的代表性洞窟。


  相对于此前的保护修复如东西崖大佛以及大型造像的扶正工程,191的保护修复是属于比较细致化的修复,并且在这个时期修复人员开始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地探索修复工作的理念、材料、工艺等。

  

  在麦积山石窟古代壁画的制作工艺中,比较普遍地使用了小木桩挂麻工艺,在之前的修复工作中,工作人员已经观察到了这种工艺,在191窟的修复过程中,通过讨论和认真思考,就在修复中采用了小桩挂麻工艺,至今已经成为完全成熟的壁画修复工艺。


  191窟西侧的莲花瓣部分受到崖壁潮湿的影响,已经大部分脱落,仅存一点残迹,对于这部分的修复工作是利用残迹以及对称修复的方法补全了莲花瓣的造型。


  当时对于壁画修复,最初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整窟修复。就是在对壁画边缘加固的同时,将整个洞窟脱落壁画的位置全部用泥层敷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修复过程中不再整窟壁面敷设泥层,而只对脱离壁画地仗边缘进行加固,宽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略后又将加固边缘控制在5——7厘米范围之内,尽量减少新修复泥层对原壁画的视觉干扰。


  总之,在这个历史时期,业务人员在保护材料、工艺乃至保护理念等多方面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储备奠定了麦积山石窟文物修复的基础。


六、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2015年)


  以麦积山石窟渗水治理工程为起点,是麦积山石窟保护工作进入到科技保护时期的标志,这个时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工作,如渗水治理一期工程、瑞应寺院的修缮工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也在保护理念、工艺、材料等方面逐步成熟和定型,保护工作的内涵逐步加深,外延也逐步扩展。


  (一)、麦积山石窟渗水治理工程


  1996年,《麦积山石窟渗水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通过国家科学委员会立项,拨款进行调查研究。渗水治理工程立项保护标志着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向系统化、多元化方面发展。

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承担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 渗水调查人员在对山体裂隙进行调查)


  通过对大气环境、水文、地质、地貌、植被等综合研究,理清了降水下渗途径和对洞窟的危害方式。2002年,国家文物局拨对此项工程开展实施,2003年5月,工程正式开始施工。 


 工程结束后,我们对排水孔以及渗水洞窟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个别洞窟的渗水有明显减少,但多数洞窟的潮湿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结合其他石窟治理水患的具体情况,认为石窟治水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根治,需要长时间进行关注调查,待科技手段成熟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


  1、王子洞塑像搬迁工作


  王子洞窟区位于麦积山石窟主体山峰东侧山岭,林木遮挡,少有人至。在这个区域中保存有15个洞窟,其中197窟中保存有一尊北周时期的泥塑造像。2002年,野外文物被盗案件频发,附近文保单位还发生了盗抢案件。经综合考虑,决定将文物搬迁到文物库房保存。


  2、127窟菩萨的修复工作


  127窟中央位置有宋代塑做的一佛二菩萨,其中左右侧菩萨高250厘米。属于独立型的造像。内部木骨架、芦苇等都不同程度产生松动、糟朽病害,塑像产生了前倾、肢体断裂等病害,需要进行修复。


  造像前倾的原因是木骨架在根部产生了松动,修复的方案对塑像进行半解体。将塑像整体稳固后,从塑像背后解剖开一条纵向深槽,露出内部的结构,根据塑像内木桩结构情况,采用铁件固定的修复方法,将木桩和地面固定在一起。


(修复人员对127窟菩萨进行修复)


  3、大雄宝殿壁画修复


  瑞应寺大雄宝殿的东西山墙上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由于建筑墙体严重酥碱、下沉、山柱歪闪等,造成了壁画有多种病害。2001年,配合瑞应寺修缮工程,同步对大殿的壁画进行了修复。


  由于大殿外侧的地面高于室内地坪,水份长期侵蚀墙体,造成下部砖砌墙体和靠近砖体的土坯墙(壁画支撑体)严重酥碱、粉化,所以室外地坪做了降低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危害壁画的因素。之后对壁画表面的起甲、酥碱、裂隙等病害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


(采用挂麻工艺对瑞应寺大殿壁画进行修复)


  瑞应寺大殿壁画采取了原址整体保护的理念,采取的技术措施都是基于麦积山石窟文物修复数十年的经验之上,技术简单并且有效合理,对后期的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74窟的修复


  74窟是麦积山最早的洞窟之一,在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窟内的佛像采取了“围砌法”和“木骨芦苇法”的塑造方法,内部有大量的松散砂石和脆弱的芦苇。内部填充的松散材料由于其自身缺乏基本稳定性,一旦失去外围的维护必然会自然流失,就形成了麦积山石窟独有的空腔型造像。


  这种空腔型造像在之前修复案例中并没有经验,在修复方案讨论时,认为在总体上要保持这种空腔的基本状态,而不是为了稳固而采取完全填充的方法。所以在稍后的初步技术方案中对空腔位置采取了随形的钢架支撑的方法,以保持塑像的基本状态。


 在修复过程中,业务人员认为在原有泥塑结构中添加现代材料,不太符合文物保护修复中原材料、原工艺的理念。最终,根据空腔位置的形态,决定采用随形的自然树杈作为支撑结构。这样的做法不只是材料的改变,重要的是在保护理念上有新的提高,用原工艺、原材料对古代泥塑进行修复,不干扰历史信息,使后世更完整地理解古代艺术。


(74窟左侧佛像)


  5、塑像解体修复及半陶质壁画修复


  塑像解体修复是这个时期比较成熟的修复工艺,这种修复是针对塑像内部的骨架已经断裂或完全糟朽,已经无法承担塑像的基本重量,必须对木骨架进行更换。这种情况,选择塑像背部解剖开粗泥层,将内部糟朽断裂的骨架抽出,然后选取和原骨架材质相同的木材替换原来骨架。之后,用修复用泥将骨架和原有的泥层结合在一起。


(库藏弟子造像的修复)


  半陶质壁画是指壁画经过高温烘烤后表面硬化,形成类似陶质的质地,这种壁画表面强度高,但是却容易在外力在作用下产生破碎,修复难度增大。麦积山第1窟就是这种类型的壁画。这种壁画总体的修复工艺和泥质壁画修复差别不大,但是在具体的修复过程中操作难度很大,在壁画支顶等过程中稍用力过度就是产生破坏性的后果,所以在修复之前就制定了严密的修复方案,操作的细节过程反复模拟,甚至用力程度、用力角度等都做到恰当好处。


  6、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1998年,保护室购置了两台毛发自记式温湿度记录仪对洞窟环境进行观测,记录的数据更有连续性,并在后期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报告。


  在对洞窟环境记录的同时,对山体渗水也进行了观测工作,选择渗水明显的57窟作为渗水量观测点,94窟为落砂量观测点,这些基本数据为后来的山体渗水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大气环境的监测是文物保护的必备要素,2005年,在西崖草坪位置建立了三要素(温度、湿度、降雨)的气象站。


  7、生物治理工作

由于石窟周边有着众多的生物,在石窟附近活动的部分物种对文物保护工作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对这些生物进行研究和控制,其对文物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如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类在洞窟内构筑巢穴、排泄粪便、产卵等,对塑像和壁画都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经初步调查,对石窟以及古建筑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有昆虫类、鸟类、鼠类等多种类型;另外还有多种的微生物对壁画、塑像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林学院、小陇山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等单位,对麦积山石窟周边的生物环境进行调查,对危害石窟文物的各种生物的基本情况如种类、危害方式与程度等做到了大致了解,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业务人员在对石窟周边环境进行调查)


  由于麦积山石窟周边的环境是完全开放的自然环境,危害的生物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防治方法无法解决生物危害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从总体上讲难度很大。


  为了从总体上控制生物对文物的破坏,从2008年开始,生物防治作为日常性的工作进行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对外合作项目


  2005年底,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和日本筑波大学签订了合作调查协议。内容涉及到地质构造、岩石结构、植被、水文、光照、温湿度等,并密切联系洞窟塑像及壁画以及所依附的崖体等。

(中日双方人员在57窟渗水点考察)


合作持续至2010年,共取得了以下成果:


  1、麦积山石窟崖体为结构疏松的红色粗砂砾岩,容易被水浸湿而变得松软并脱落崩塌。选择两个洞窟进行岩石的补强试验。试验证明对于特殊环境下崖面和岩石是可以采取一些补强加固措施。

  

  2、修复材料的试验。试验按照各种材料的比例,制作成不同的试验块,放置在不同的洞窟环境中进行观察其硬度、色彩等的变化。试验的结果将会对麦积山以后采取传统技术与科学试验的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3、壁画光学分析。采用采样分析和红外光学摄影的方法,对各时代的壁画颜料及地杖通过X射线分析,明确了壁画构造为地杖层、底层以及绘画层,并通过地杖层包含物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其时代的变化。


  4、栈道震动试验。利用专业设备,主要进行游客造成的振动及音响对于洞窟的影响,并根据实际可能产生震动的情况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2011年8月,双方合作成果《麦积山石窟环境与保护调查报告书》出版,汇集了在双方业务人员在保护、考古、环境调查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2013年,该书获得了甘肃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保护档案的建立


  洞窟保护档案就是对洞窟内部壁画塑像的保存状态以及各种病害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科学记录,以作为以后保护管理、病害监测、文物修复的基础资料。


  从2005年开始,保护室开始对部分病害比较严重的洞窟制定保护修复方案。该方案由文字描述和病害图两部分组成,文字内容包括:现状调查、气象环境调查、病害机理、实验、修复材料和工艺、后期管理等部分;病害图在现场测绘、调查的基础上,后期用CAD绘图软件进行处理,形成电子病害图。

  

  保护档案的建立,为全面掌握麦积山石窟文物目前的保存现状迈出了重要一步,为科学而有效地保护麦积山石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它本身的进一步完善,将能有效地规范和推进我所的保护工作更快发展。


  总之,麦积山石窟七十年的路艰苦而漫长,经历了早期勘察时期、简单看护时期、科学管理时期、加固工程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等六个发展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在文物保护方面都有着可圈可点的历史功绩,我们保护工作正是建立在无数的前辈不断努力的情况下不断地向前进步的。我们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必须坚忍不拔,奋发前行,攀越一个又一个文物保护高峰,将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事业不断推向更高、更远的明天。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