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讲述白居易诗中的洛阳城

摘要: 白居易宅院遗址出土的三彩器(《隋唐洛阳城》第四册)  四月的洛阳城,春日和煦,牡丹吐艳。作为洛阳博物馆在牡丹文化节期间的一项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博士13日来洛举办讲座,讲述白居易诗中的洛阳城。  白居易晚年在这座环境宜人的城市里定居,长达17年,再加上之前断断续续在洛阳生活的时间,他在洛阳生活长达18年。其间,他创作了大 ...
白居易宅院遗址出土的三彩器(《隋唐洛阳城》第四册)

  四月的洛阳城,春日和煦,牡丹吐艳。作为洛阳博物馆在牡丹文化节期间的一项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霍宏伟博士13日来洛举办讲座,讲述白居易诗中的洛阳城。

  白居易晚年在这座环境宜人的城市里定居,长达17年,再加上之前断断续续在洛阳生活的时间,他在洛阳生活长达18年。其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将诸多洛阳美景化为绝妙的诗行,积淀于白氏的卷帙之中,形成了白居易心中的诗城——洛阳。

白居易宅院遗址石经幢残块部分拓本(《隋唐洛阳城》第一册)

  01洛中佳境应无限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有两大转折: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这一年对于他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登进士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从此他开始用行动实践“志在兼济”的鸿鹄之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他44岁,官场失意使他的人生观开始转为“行在独善”;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白居易抵达洛阳,开始了他诗情画意的恬淡生活。

  那么,这座让白居易心动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创作出大量诗歌呢?

  公元604年的一天,隋炀帝登上北邙山巅,向南俯瞰伊洛河平原,只见遥远的地平线上,两峰对峙,伊水中流,天子不禁感叹道:“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天子下令在此营建都城,这就是最早被杨广称为东京的隋唐洛阳城。

  隋代的东京城始建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炀帝下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十个月之后,东京城建设完工。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改名东都。东都城,历经隋、唐两代的苦心经营,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城市空间体系。除城以外,还有苑、窟、墓,共计四个组成部分。

  白居易在洛阳城中生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有描写城的“看雪寻花玩风月,洛阳城里七年闲”(《闲吟》);有描写苑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春风》),白居易常居洛河南岸里坊区,与西苑一河之隔,他凭栏眺望,欣赏苑中美景,不由得诗兴大发;有描写石窟的“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龙门下作》),这也记录下了白居易在洛阳城的行踪;还有描写墓地的“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浩歌行》),此诗写出了生离死别之情,也表达了乐天对世间名利的淡然心态。正由于洛阳城的特别魅力,让乐天诗兴大发,发出了“洛中佳境应无限”的感慨!

  02百千家似围棋局

  城中美景连连,引得诗人意兴阑珊。那么,那时洛阳城的城市面貌又是什么样的呢?“白诗”进行了详细描述。

  洛阳里坊区的大致情形,如同白居易描写长安城里坊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登观音台望城》)

  位于城郭中部的洛水蜿蜒东流,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区:以纵横交错的街道,划分出一个个棋盘格似的街区,其间设置里坊。关于东都城里坊的数量,主要有一百零三坊三市(二市)、一百二十六坊及一百二十坊等三种说法,但第一种说法得到普遍认同。

  外郭城里坊区的建筑性质各异,类型多样,大致有衙署、寺观祠庙、市肆作坊、住宅、园地、馆驿、渠堰堤桥等七种类型。其中唐代大部分衙署分布在定鼎门大街两侧。

  河南府衙门位于洛南的宣范坊,白居易曾在此当过一段时间的河南府尹。归隐田园之后,他也曾多次故地重游,写下了“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自罢河南已换七尹》)的佳句。

  在寺观祠庙中,里坊区内约有佛寺20座,道观12座,波斯胡寺1座,袄祠2座,庙宇4座。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在洛阳城内寺院中,他登临次数最多的要数天宫寺的楼阁,“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想必就是这耳目一新的感受让白公独爱此处吧!

  这一时期,白居易居住在洛阳城南的履道坊,这里可是大腕云集的地方,有裴度、元稹、崔玄亮等。他们踏春、吟诗,《旧唐书·裴度传》载:“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当时名士,皆从游之。”

  03洛阳城里觅何人

  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白居易的文坛老友相继去世,让他倍感寂寞。乐天作《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纪念友人,“并失鹓鸾侣,空留麋鹿身。只应嵩洛下,长作独游人。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这里的“晦叔”即崔玄亮,“微之”即“元稹”,两位友人逝去,其宅院也随之衰落,令白公极为伤感。因此,他扪心《自问》:“依仁台废悲风晚,履信池荒宿草春。自问老身骑马出,洛阳城里觅何人。”

  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现已变成嶙峋老人。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春日里的一天,白居易兴致勃勃登上龙门乾元寺上方最高峰,向北眺望,触景生情,写下《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无意道出了隋唐洛阳城的未来——“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

  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卒于履道坊,葬于龙门东山琵琶峰。诗人驾鹤西去,留给洛阳城的只剩下精神的灵光。

  杀伐频仍,战事不断。隋唐洛阳城在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发展之后遭受灭顶之灾,城垣范围大大缩小,面积仅剩下2.25平方公里,约占隋唐东都城面积的1/21。

  在沉寂千年之后,经过勤劳洛阳人的建设,这座牡丹花城逐渐显露繁华,与白居易的诗词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洛阳日报记者 贾臻)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