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通过现代分子技术,追溯商代活人献祭的人口来源是否来自甘肃青海

摘要: 民国1928年在史学家傅斯年的主持下殷墟遗址正式考古挖掘,这里埋葬着三千年前商朝的国都“朝歌”,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考古遗址之一,至今为止这里的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持续100多年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皿,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物器的出土出现了大量的人殉和和人牲。殷墟青铜器物根据考古学家统计在商晚期公元前1046年到1250年的两百 ...
民国1928年在史学家傅斯年的主持下殷墟遗址正式考古挖掘,这里埋葬着三千年前商朝的国都“朝歌”,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考古遗址之一,至今为止这里的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持续100多年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皿,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物器的出土出现了大量的人殉和和人牲。

殷墟青铜器物

根据考古学家统计在商晚期公元前1046年到1250年的两百年间,仅排列密布在西北冈王陵区的2500座殉葬祭祀坑中,超过13000人被殉葬或是被祭祀,人数之多令人震惊,王室墓葬中的死人骨头数目惊人,常常一次仪式就是 50 人起跳,直逼平民的总和,而且最高纪录达到 339 人,一次!

殷墟殉葬人牲

这么多牺牲者,又可大致分为 2 种:人殉与人牲,两者死前死后的待遇大不相同。人殉的死者,在墓葬中摆放较为体面,也有陪葬品,生前地位较高是墓主人喜欢之人家族成员或仆役;人牲的死者跟牲畜一样,不但没有陪葬品,还常常一大群人被乱埋在一起,推测其生前地位,或许真与动物区别不大。多是奴隶与战俘。

被蒸煮的头颅

问题接踵而来,如此大规模的活人献祭人员来自哪里?

  商代的文献-卜辞推论,人牲来自出征虏获的战俘,也就是说,他们是不属于商王国;绝大部分人牲属于 15 到 35 岁的男性。然而这种说法时至今日在考古学上,仍缺乏可靠的直接证据。假如他们真是外人,人牲又是哪种外人?根据甲骨文卜辞,人牲至少来自 13 种敌对族群,例如大、亘、而、印,其中又以羌人数量最多,卜辞纪录过至少 7426 人。

  这里重点说一下羌人,羌人又称作 “羌”、“氐羌”、“羌戎”、“西羌”是非常古老的部族,居住在如今的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河西走廊一带,而商代的面积东至滨海,北至辽宁,西至陕西,南至湖北,这样的大概地理位置,同时也就意味着除了这些地方其地方都是外地,或是“外国”

古羌人后裔

如果商人的军队常常游弋边疆举兵征伐其他“国外”部族,常有战俘带回朝歌,或是为了献祭主动攻打周围部族,俘获其他部族人口。又一个问题引申出来了,当这些战俘被带到朝歌之后是被如猪羊一般圈养等待时间献祭,还是驱使他们劳动?这些问题至今不明。

  运用现代分子学技术,通过对遗骨的检测尝试是否可以解开这一谜题。简单来说让死人骨头的同位素说话,考古学家使用取自殷墟中 3 处,68 位献祭者的遗骸(只有一位可能不是人牲,而是人殉),再加上 39 位确定不是献祭者的一般人进行分析,两者对照,替以上众多问题,带来非常有用的线索。

DNA分子学测序

用死人骨头研究去世者生前的生活,是考古学家的专业。要阐明遗骸是在本地成长,或是外来者,考古学上行之有年的策略是,分析牙齿中的锶同位素比值。这种技术目前以十分成熟,也有来自国来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锶这种元素会由饮食进入人体,累积在牙齿内,由于各地环境中的锶同位素比例不一,因此在不同地点成长的人,牙齿中的锶同位素便会呈现差异。考古学家曾採取此一策略研究马雅人,得知在公元前 426 年的古典期时,由提卡尔拥立,马雅城市科潘王朝创始者并非在本地出生。但可惜的是殷墟献祭的人大多没有头颅,没有牙齿或是样本不足够大。

同位素检测表

但是好在人牲虽然没有头,身体其他骨头倒是挺多;考古学家知道,同一个人不同部位的骨头,骨质更替率不一样,像是大腿骨的骨质形成后,它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能代表此人较早以前的食性;而肋骨之类的小型骨头,其中的胶原蛋几年就会换一次新的,所以能反映去世前几年的饮食状态。

  经过检测得出的结果是人牲是外来者,曾在殷墟活过好几年。

  用骨头中胶原蛋白比的不是锶,而是碳、氮、硫的稳定同位素。一番计算后,论文用碳的稳定同位素判断,殷墟中不论是人牲,或是商的本地居民,饮食皆以 C4 食物为主食,摆在商王国脉络中,应该就是 2 种小米稷和黍,它们作为华北地区的主要粮食延续了数千年,直到汉代以后地位才逐渐下跌。

同位素测年

人牲遗骸中氮 15 和硫 34 的含量,明显比本地人低。若是吃过愈多肉类蛋白质,身体会累积更多氮 15,这表示人牲的饮食缺乏肉类,待遇不如一般商人,这也符合人牲在商的社会中,地位最低的论点。综合氮与硫的资讯,可推论人牲是商代社会中的外来者,这是在考古学上,人牲为外来者,第一个坚实的直接证据。

  分析指出同样一人,腿骨与其他骨头明显能看出差异,表示他们在被砍头、变成人牲以前,历经过饮食转变,也就是曾经在商王国生活过好几年,不只短短几天。一项关键发现是,人牲跟商人一样都以 C4 植物,也就是小米为主食,摄取过的动物性蛋白质极低。这点基本上能够排除,人牲本来所属族群的生产方式,属于游牧或是半游牧的可能性。从而更加说明商人的人牲大多来自西部,河西走廊一带。

河西走廊

要注意的是,整个殷墟在 200 年期间,牺牲过超过 13000 人,光是 3 处的 68 人,还不到全部 1%,未必能代表全貌。不论如何,这回研究都起了个头,替后续类似的研究奠定基础;殷墟仍有非常非常多的样本,等待继续探索。

来源:今日头条 博物图志

编辑:周欢 审核:王璞

往期好文:

塔尔湾:疏勒河流域一个古老村落

长城大漠中水乡泽国玉门黄花营

专题片:千年古镇——赤金

河西走廊赤金大峡谷里的神秘史前文明

长城最西端甘肃最西部一处被人忽略的神秘古遗址:玉门小金湾

探秘长城脚下玉门砂锅梁古遗址

玉门花海盆地是河西走廊史前人类的重要聚居地

玉门以北:蒙古高原有一条活跃千年的古驼道

甘肃兵团神秘仙境:祁连深处鱼儿红(一)

甘肃兵团神秘仙境:祁连深处鱼儿红(二)

玉门文史:关于红山寺的考证

玉门青头山:民族争斗关防重重的祁连山口

西北荒原深处有军垦:玉门青山农场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特约稿件】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甘肃兵团 西湖农场那些事

河西走廊古老“主人”在玉门昌马经常出现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三代人的神话-国营黄花农场

长城万里花开玉门

千年屯垦热土玉门

印象玉门

两条河与两座城

阿拉伯人记载的玉门关在今玉门市

宋代地图证明古玉门关在今玉门市

西汉玉门关最初在今玉门市考

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

最早玉门关位置之说又添力作 研究文章直指古玉门县

100年前的玉门影像

河西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四)

肃北党河峡谷之行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三)

古城堡考察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二)

祁连山区烽燧考察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一)

长城脚下黄花营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一首诗 一座城——玉门:绵延千年的诗意之城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作者:玉门市博物馆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