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70件文物里的中国”丨满城汉墓玻璃耳杯

摘要: 玻璃耳杯西汉河北保定满城汉墓1号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文物速览:这件玻璃耳杯纵13.5厘米,横10.4厘米,高3.4厘米,河北满城汉墓1号墓出土。器身呈椭圆形,侈口平折沿,浅腹起棱,两侧有耳,微向上翘,矮假圈足,微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晶莹如玉。局部因土锈侵蚀碱化,出土时已残破,破口处射玻璃光。此器为十分罕见的我国早期国产玻璃器。    引 子   ...

玻璃耳杯

西汉

河北保定满城汉墓1号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文物速览:

这件玻璃耳杯纵13.5厘米,横10.4厘米,高3.4厘米,河北满城汉墓1号墓出土。器身呈椭圆形,侈口平折沿,浅腹起棱,两侧有耳,微向上翘,矮假圈足,微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晶莹如玉。局部因土锈侵蚀碱化,出土时已残破,破口处射玻璃光。此器为十分罕见的我国早期国产玻璃器。

  

  引 子

  

  这件器物呈椭圆形,器底呈弧状,两边各有一个弧形把手。这种器型对我们而言十分陌生,因为它在今天已不多见了,但是在战国秦汉时期,它却非常流行。这种器型被称作耳杯,它经常出土于较高等级的墓葬中,可以说是当时贵族中的“流行货”。相比于通常看到的那些耳杯,这一件玻璃耳杯看起来成色斑驳,口沿也受到过磕损,显得残破不堪。但是它绝非寻常——它通体呈淡绿色,略透明。从外观上似乎很难判断这件耳杯是由什么材质做成的。

  

  玉器?瓷器?大多数人一定猜不到,这居然是一件玻璃器!一件由玻璃制成的耳杯!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一件玻璃耳杯,也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一件玻璃餐具。它出土于大名鼎鼎的、随葬有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当中。这座崖洞墓埋葬的是西汉的中山靖王刘胜(前165—前113年,汉景帝刘启第九子,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兄长)和他的妻子窦绾。

  

  

  一、什么是耳杯?

  耳杯主要由椭圆形口、弧腹的器身,以及器身两侧的两个器耳构成。事实上,耳杯的正式名称应当是“杯”(早期也写作“棓”“桮”“盃”等)。比如,陕西茂陵1 号无名冢1号从葬坑出土的铜耳杯底有铭文“阳倍家铜棓……”等字,甘肃武威磨咀子62号墓出土的双耳鎏金的漆耳杯底有铭文“……髹画木黄耳一升十六籥棓……”等字,贵州清镇琅琊坝15号墓出土的双耳鎏金的漆耳杯底有铭文“……髹画木黄耳棓……”等字。而后人之所以将其称作“耳杯”,恐怕不仅是为了将其与后世的直筒型杯子区分开,更是因为耳杯身上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器身两侧那一对引人注目的双耳。

  

  耳杯最为常见的双耳是新月形的,但是战国秦汉时期也能见到其他形状双耳的耳杯,比如方形或是蝶形耳的耳杯。附于器身两端的双耳,好似一对张开的翅膀,既生动可爱,又方便持拿,可谓集审美与实用于一体。《楚辞招魂》中写道:“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楚辞中的“些”“兮”是句末语气助词,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啊”“吧”)如果说耳杯的双耳恰似翅膀,那耳杯就像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雀鸟,因此也有人认为,“羽觞”就是耳杯的别称。

  提起“觞”,人们不禁会联想起“曲水流觞”。在魏晋时期,这一习俗颇为流行。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人们在举行了祓禊仪式之后,便会坐在小溪旁,在上游放置盛酒的觞,让它顺流而下,它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或是赋诗,相互取乐。在这个典故中,羽觞,或者说耳杯的用途,已经呼之欲出了,那便是盛酒。确实,耳杯在古代主要是用来饮酒的,在许多汉代画像石上也都可以看到宾主拿着耳杯对酌的场景。但除了用作酒器,耳杯有没有其他作用呢?

  

汉画像砖(拓片)中的耳杯

汉画像砖(拓片)中的耳杯

  在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了90件形状相同、大小略异的漆耳杯,其中有40件在内底上写有“君幸酒”;另有50件在内底上写有“君幸食”。想象一下,当你用完了耳杯中的酒食,突然发现杯底上露出了“希望您饮酒愉快”或“希望您用餐愉快”的字样,一定也会和古人一样会心一笑吧!其实,这两句话不仅反映出了古人的情趣,更反映出了耳杯的用途除了盛放酒等液体,还包括盛放食物。

  

“君幸酒”“君幸食”漆耳杯

西汉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耳杯中盛放的可能是鸡肉、鱼肉等菜肴。比如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的铜耳杯中就尚存有鸡骨、鱼骨。另外,耳杯中也可能会盛放调味品。比如汉墓中经常有与染炉共同出土的耳杯,这些耳杯就很可能是用来加热佐料、酱羹,用来蘸食肉类的。

1

拓 展:

文物定名规则

  其实,我们今天对文物的称呼不一定就是它原本真正的名称。大体来说,古代文物主要有以下三种定名规则。

  其一,如果器物上带有“自名”,那我们就会用这个名称来直接称呼这一类器物,这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情况。所谓自名,就是器物上浇筑、刻画,或书写的铭文中带有该器物的种类名称。比如,某件兵器上带有铭文“……自作用剑”,那就说明在生产这件兵器的年代,这种兵器就被称作“剑”,那今天我们就可以将这类兵器都称作剑。

  其二,如果一类器物在历史上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名称,那我们就会沿用这一名称。比如今天不少青铜器的名称,如爵、觚、卣等,就是由宋代人为其定名的。然而,在生产这些器物的年代,它们很可能并不叫后人取的这些名字,只不过其真名早已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后加的这些名称大部分是前人在典籍中翻查出来的,多有牵强附会,并不十分可靠。

其三,如果有一类器物是新发现的,它既无自名,也无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名称,那么今天,我们基本上不再从典籍中为其找名字了,而是会按照器物形状来为其命名。比如,在20世纪上半叶才被发现的良渚文化中,对于那些前所未见的器型,考古学家就直接将其命名为了锥形器、半圆形器、三叉形器等。

  二、为什么墓葬中会出现耳杯?

  

  《荀子·礼论》中写道:“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这句话向我们清晰地展示出了那一时期的先民们对于死亡和丧葬礼节的看法和理解。在古人的信仰里,人死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活,因此才要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侍奉死者,在墓中陪葬许多物品让其在另一个世界享用。而这个耳杯显然也是刘胜希望带到身后世界继续使用的。

  其实,随葬品的出现与流行要远早于先秦两汉时期。在原始社会早期,墓葬中便常见工具、装饰品等死者生前喜爱与使用过的物品。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伴随着贫富与阶级分化的形成与不断加剧,许多平民墓的随葬品寥寥,或是完全没有,而贵族墓的随葬品却愈发丰富精美,不仅有大量青铜器、玉器等贵重物品,甚至在商代还流行用活人殉葬的制度,出现了高等级墓葬陪葬上百人的情况。

  

  西周以降,天下礼崩乐坏,厚葬益盛,丧葬制度似乎从对于逝者的追思逐渐变成了活人间的攀比,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明器也开始大行其道,比如代替人殉、牲殉的木俑、陶狗等,以及代替各种生活必需品的陶灶、陶仓、陶楼阁等模型。在汉初,厚葬之风几乎达到了历史顶峰,贵族将黄泉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带到了坟墓里,光是在随葬有这件玻璃耳杯的中山靖王刘胜墓中便出土了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包括一件由近2500片玉片组成的、迄今发现最完整的金缕玉衣。更夸张的是,汉代在武帝后的选官方式主要是察举制,为了能够“举孝廉”,当时竟出现了人们争相为去世的父母大肆操办丧礼以展现孝道从而谋得社会影响力和官职的怪象。

1

拓 展:

厚葬在历史上的反复

  厚葬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会使得大量社会财富流失,乃至掏空民间财富与国力,因此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对厚葬进行过严厉的反对。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墨子主张“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最早反对厚葬,宣传了薄葬理论,在《墨子》中亦写有节用、节葬等章节,指出薄葬可以“富贫”“众寡”“治乱”,是利国利民之举。到了东汉初年,思想家王充更是在其著作《论衡》中提出了“人死如灯灭”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迷信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厚葬的理论依据。

  其实,古代社会风行厚葬或薄葬,还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汉末天下动荡、国力羸弱,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财富支持厚葬,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墓葬被盗而不敢厚葬,曹操便在遗嘱中主动提出“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曹丕父子对于薄葬的极力提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流行薄葬。而到了唐代,国力强盛,厚葬之风又起,今天鼎鼎大名的釉陶器“唐三彩”便是当时权贵不可少的随葬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明清时期虽流行厚葬,但宋代以降墓中的随葬品似乎在质量和数量上大多不如前代,这是因为从宋代开始纸质随葬品愈发流行。纸质随葬品外形美观、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还能预防盗墓,逐步抢占了实物随葬品的“份额”。而纸制品极易朽烂,焚烧后更是难留痕迹,因此给人造成了随葬品减少的错觉。

  三、中国在汉代就有玻璃了吗?

  其实,玻璃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制品之一。在埃及和两河流域,4000多年前就出现了玻璃制品,在时间上几乎可以与人类约6000年前发明的青铜、约4500年前发明的铁器相媲美。早期的玻璃并不像我们今天常见的玻璃杯子那样高度透明,而往往是带有各种颜色的半透明制品。

玻璃传入中国并逐渐流行,无疑伴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扩大。早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新疆就是各种文化汇聚和交流的要冲,希腊、埃及、印度等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便是新疆。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最早的可以被称为玻璃的器物便是在新疆轮台地区发现的蜻蜓眼,年代早至西周中期。蜻蜓眼顾名思义,很像蜻蜓的复眼,主要是在母体上嵌入一种或几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同心圆图案的玻璃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玻璃珠、玻璃管、蜻蜓眼等用作装饰品的玻璃器在贵族墓葬中已不鲜见,甚至还有用作剑饰的,如越王勾践剑剑格一侧镶嵌绿松石,另一侧则镶嵌玻璃。

曾侯乙墓出土蜻蜓眼

战国早期

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越王勾践剑剑格(正反面)

春秋晚期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更重要的是,从战国中晚期开始,中国掌握了制作玻璃的技术。本土制作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而经贸易传入我国的,来自西方的则是钠钙玻璃,两者很容易通过仪器鉴别区分。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钡可以降低其融化温度并使其更浑浊,这样便接近于早期中国人希望用玻璃来仿制的玉或其他宝石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制作的玻璃还往往会选用一些传统器型,如耳杯、环、璧、簪、耳珰、带板、盏托、小兽等,这是其他地区所未见的。本文主要介绍的玻璃耳杯,经光谱鉴定分析,主要成分是硅和铅,属铅钡玻璃,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为研究我国早期国产玻璃器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关链接

文献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满城汉墓发掘报告》

  (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

  干福熹等《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文物链接

  越王勾践剑

  曾侯乙墓出土蜻蜓眼

  马王堆汉墓漆耳杯

  《兰亭序》

  

  

-《70件文物里的中国》-

上海博物馆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统筹:诸诣 吴在君 邱慧蕾

  版权说明

  “博物馆评论MuseumReview”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博物馆评论MuseumReview”版权信息。敬谢!

  Contact us

  联系方式

  bwgpl@musereview.cn

  博物馆评论

  Museum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