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为千年历史注入时代新动能

摘要: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也进入到出差的常态化模式。这支平均年龄30多岁的队伍,却要与过去几百几千年的光阴打交道。  每一次文物数字化的过程,浙大团队不仅通过数字档案,将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完整地留给下一个时代,他们还在思考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时代新动能。在保护和利用中,激发文物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 ...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也进入到出差的常态化模式。这支平均年龄30多岁的队伍,却要与过去几百几千年的光阴打交道。

  每一次文物数字化的过程,浙大团队不仅通过数字档案,将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完整地留给下一个时代,他们还在思考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时代新动能。在保护和利用中,激发文物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力。

  建立“矿藏级别”数字档案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如何让这些宝贵资源更好地“活下去”?在浙大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眼中,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记录文化遗产的全息信息,在科学全面记录的同时,实施文物的数字化信息保护。

  2013年夏秋之际,山西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山西博物院对业已被盗掘的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联合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至大量壁画出露后,联合考古队当即邀请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配合考古发掘进程,实现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完成科学考古记录,在数字世界永久记录存储千年前壁画面貌的理想。

  在这次考古记录中,团队使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壁画采集设备现场作业,各环节色彩管理严格,色彩还原度达到97%,精度300DPI,达到笔触级别。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说,团队以“考古的立场、考古的在场和考古的标准”,将为中国文物建立完整的基础档案,夯实中国文物保护研究基础为己任。“我们立志为中国文化遗产建立‘矿藏级别’的数字档案。”

  浙大文物数字化融合计算机科学与考古学所长,在工程实践中探索中国文物数字化之路。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说,实施数字化工程浩繁,需要全国统一布局,统一标准,才能更好加以利用。为此,团队建立了《馆藏文物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建与质量评价》等六部行业标准。

  多年来,他们的足迹印刻在中国广大的文化边疆和陆海丝绸之路重要站点。目前他们已经完成137个项目的全面数字化,为国家保全了约200TB数据,为保存传承中华文明信息和研究中国提供扎实技术支撑。

  数字资源挖出“转型富矿”

  文物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那么数字档案如何成为数字资源?

  浙大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探索中前进。2017年,云冈石窟第3窟“乾坤大挪移”般出现在了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其实,这是一件来自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团队的艺术作品,全球首次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高精度文物复制,将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原真呈现。

  这是浙大探索的第一步,三年来学校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项目组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由双方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即将在浙江大学迈出“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浙大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通过数字化考古、展陈等方式,助推文物资源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转化,使其成为新时代熠熠闪光的宝贵财富。

  “活下去”是第一步,只有真正“活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物价值,守住历史文脉,锻造文化自信。李志荣认为,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实施新基建建设体系,如果文物数字化工作能搭上这列“快车”,无疑将扭转目前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零散开展、缺乏全国统一布局和统一标准的局面,而通过全面系统的数字化基本建设工程,能够将文化富矿可持续发掘成为不断增值的文化资源。

  “实现大地上文物数字化资源转型,使之能够变成与矿藏同质的资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取之不尽不断增值的支撑源泉。”她说。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国家使命,李志荣很明白,只有浙大一支队伍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她希望吸纳高端人才和技术进入这个领域,从而实现中国最新科技人才群体传统文化素质培养提升。(文 柯溢能 吴雅兰/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