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国际博物馆日特刊|文物珍宝讲述黄河文明

摘要: ▲黄河流域图(图源:东营市黄河文化博物馆)  黄河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落实2019年9月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由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 ...

▲黄河流域图(图源:东营市黄河文化博物馆)

  黄河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落实2019年9月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由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共同发起,联合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依托黄河文化资源,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现黄河流域博物馆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来自黄河沿线博物馆的文物珍品,向我们展示母亲河灿烂的文明,述说那久远的故事。

  01连臂踏歌

舞蹈纹彩陶盆(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马家窑类型遗址,分布区域逆黄河向西进入青海共和盆地和湟水流域。这一时期,许多原来从事狩猎经济的人开始走向了农业化的道路,主要食物来源从猎取动物转变为种植粟和黍等谷物。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彩陶盆高12.5厘米,口径22.8厘米。口沿处有成组的对顶三角纹和成组的斜线纹,外壁绘有三道平行弦纹。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群舞的人体图形,一组11人,一组13人,人物的头部戴有宽大的头饰,腰部以圆球形为装束,人物之间以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该遗址距今5200~4100年,被命名为宗日文化,含有马家窑文化因素,基本与马家窑文化同期。

  由于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的纹饰特殊,一直以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在我国北方分布的岩画中,这种多人舞蹈的题材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较为流行。这些岩画由北方草原地带的原始狩猎人群和青铜时代以后的游牧人群所制作。在中亚及西亚地区这种题材的岩画也有大量分布。欧亚草原地带之间存在文化交流可能性极大,来自西亚地区的多人舞蹈纹饰有可能通过狩猎人群以岩画为媒介传播到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

  如今,我们对多人舞蹈纹饰究竟是何意义已不得而知,但或许从现今流传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的锅庄舞中可以窥见端倪。

  从远古到现在,似乎因这一种纹饰将时间拉近,我们仿佛能看到先民们在彩陶上细细描摹的样子,不论是何意义,都饱含了对生活的期望与热爱,让这片热土生生不息,留下文化的血脉。

  02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最早范本

南齐永明元年释玄嵩造像碑(四川博物院)

  西北古凉州地区是我国早期佛教的中心,四川是迄今所见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最为丰富的地区,是南朝时期的佛教中心之一。南齐永明元年释玄嵩造像碑出土于茂汶县(今茂县),正处于连接两地的交通要道——“岷山道”之上,是四川地区与黄河流域文化交流、融合的绝好例证。

  此碑为一通四面皆有造像和题记的方形柱状造像碑。正面龛内雕一佛结跏趺坐,着褒衣博带装;背面雕立佛一尊,着通肩直领袈裟;碑左右两侧分布有题记、偈语及小型佛、菩萨龛像,右侧题记明确记载造碑时间、造像人、造像目的等。碑高170厘米,宽73厘米,厚21厘米。1921年出土于四川省茂汶县县城东门外校场坝中村寨。1935年有人从茂汶县盗此碑至成都,欲转卖国外,引发轩然大波,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出面交涉,时四川省政府将之截留。后入藏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博物院)。此碑被盗运凿毁后部分丢失,现残缺不全。

  此碑建造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西凉曹比丘释玄嵩”所造,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褒衣博带式佛教石刻造像。褒衣博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从南朝流传至北魏,成为当时及之后汉传佛教造像的主要服饰风格。

  03旋动不息吟河韵

旋纹尖底彩陶瓶(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彩陶瓶的发现地陇西县吕家坪遗址,位于陇西首阳三十里铺村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这件彩陶瓶上留下了先民们关于河水奔流不息、涡深流急、波涛汹涌的一种形象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崇拜。

  该瓶出土于甘肃陇西吕家坪遗址。口径7.1厘米,高26.8厘米。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细泥橙黄陶,器表打磨光滑。施黑彩,颈部绘平行弦纹,肩腹部自上而下绘3组以圆点、弧线、弧边三角构成的连续漩涡纹。该器彩绘精妙,笔意流畅中带点率性,旋纹仿佛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动感强烈,韵味十足。

  马家窑文化极少见到尖底瓶,该器同时具有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双重特征,因此更为珍贵。

  04丝绸之路最炫时尚舞姿

石刻胡旋舞墓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宁夏平原与黄河血脉交融,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塞上江南”,涵养了兼收并蓄的包容胸襟。尘封在岁月和黄沙中的遗珍,被突如其来的阳光唤醒,唐灵州最炫时尚舞姿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

  1985年石刻胡旋舞墓门出土于宁夏盐池县窨子粱唐墓,石质。墓门单扇,长89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圆柱门枢,高13厘米,直径10厘米。两扇墓门各浅雕一个胡旋舞男伎,造型生动,舞姿健美。

  这样的形象是首次在唐代墓葬中被发现,是研究唐代乐舞艺术的实物资料,让世人得以看到黄河两岸古往今来的文化艺术风采,展现宁夏与黄河文化的源渊。石刻胡旋舞墓门生动再现了1300年前风靡唐代的胡旋舞姿,见证了多元文化在此的相融交汇与吸纳,让世人得以看到黄河文化海纳百川的气质,彰显了黄河文化的开放包容。

  05东汉庄园制度的写真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摹本)(内蒙古博物院)

  和林格尔位于黄河的主要支流浑河北岸,地处黄河沿线最为肥美的土默川平原,汉代时属定襄郡。这里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流、融合之地。

  1971年9月,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新店子公社小板申村的一处高地上,偶然发现了一座大型的汉代砖室墓。在这座墓葬的墓壁及甬道两侧绘满了颜色鲜艳的壁画。墓壁上共发现壁画56组,57个画面,榜题250条,总面积100余平方米。这些壁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着重表现的是墓主人一生的主要经历,围绕着墓主人主要的仕阶画面,还描绘了与之有关的出行、幕府、人物故事、庄园生活、经史故事、忠孝祥瑞等内容。

  由于墓葬早年被盗掘,随葬品被扰乱,也未留下墓志,墓内壁画中榜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便成了唯一的线索。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数任护乌桓校尉都与墓主人的经历不符,这位在内蒙古地区的护乌桓校尉的真实身份也便成了千古之谜,任人猜测与遐想。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东汉时期的壁画墓,展示了一幅东汉晚期内蒙古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东汉时期的庄园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因此被评为七五期间我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06蕴制度文明 显汉家气象

鎏金银龙纹竹节熏炉(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古代礼乐文化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核心区域,是中国历史上十四个王朝建都之地,也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发源和昌盛之地。

  这件铜炉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市汉武帝茂陵东侧,高58厘米,为高柄竹节式博山炉。周身雕刻15条蟠龙,鎏金鋈银,异常华美。炉盖口外侧镌刻铭文一周35字,圈足外侧刻铭文一周33字,记载了此炉系宫廷所造,原为未央宫物,后被汉武帝赏赐给他的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也就是著名的将军卫青。中国古代的博山炉,以汉晋间最为流行,以其盖镂雕成山峦形,象征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蕴含着古人祈求升仙长生的美好愿望。

  这件铜炉以竹节作柄,竹节之“节”则蕴含古代中国礼制思想。“节”有节度、制度之意,是“顺天之道”的“天之制”的体现;“节”即“礼”。“制节”就是“制礼”,故曰“礼节”,是“仁义礼知”之人道四制的体现。这件珍贵的汉代鎏金银龙纹竹节熏炉堪称陕西古代文明和黄河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典型物证。

  07昂扬向上的精神图腾

晋侯鸟尊(山西博物院)

  山西简称“晋”,源于两周时代黄河中游强大的晋国。三千年前,周文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国,位于今山西南部。叔虞之子燮父继承封地改国号为“晋”。燮父即晋国第一代国君。

  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曲沃和翼城交界处的晋侯墓地,通高39厘米,长30.5厘米。据专家考证,它的主人即第一代晋侯燮父。鸟尊造型独特,纹饰华美。主体造型为凤鸟回眸远望,背上器盖的小鸟形捉手与回眸的凤鸟对望,凤鸟的尾部被塑造成大象鼻子,与凤鸟的双足形成稳定的三足支撑。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流行的动物形象完美组合。整个器物表面布满了精细的花纹装饰。盖内和器内底均铸有相同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重要礼器。

  昂首挺胸,振翅欲飞的晋侯鸟尊,表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是晋文化源头的象征和代表。它也成为了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08五千年不变的情谊

彩陶双连壶(河南博物院)

  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新石器时代最为重要的考古文化之一,以彩陶最具特色。河南境内有着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址群,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先民们,塑土成器,抟泥为魂,以黑、红、褐、白等颜料在陶器上绘制鸟兽鱼虫、花草树叶、日月星辰和几何纹图案等,创造了丰富的彩陶文化,表达黄河沿岸先民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崇敬。

  这件彩陶双连壶,1972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壶高20厘米,整体面宽23.5厘米。双连壶为泥质红陶,两壶体并列连接,腹部相接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器身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图,平行线条间一壶绘三条斜行短线,另一壶绘三条竖行短线。这件器物巧妙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相同的壶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远古先民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和谐,患难与共,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观念。

  这种饮酒(水)器皿在当今少数民族中仍有沿用,两人各衔一壶同时饮用,以作为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彩陶双连壶是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彩陶中唯一的一件联腹壶,被誉为“中国彩陶之冠”。

  09史前文明的杰作 象形艺术的先驱

红陶兽形壶(山东博物馆)

  红陶兽形壶,实质上是一件异形鬶,是大汶口先民特殊场合中使用的一件礼器,是华夏文明青铜礼器中酒器(铜爵、铜盉)的重要来源,是黄河下游文明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体现。

  该壶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高21.6厘米,夹砂红陶,通体磨光,遍施红色陶衣,光润亮泽。器形圆面耸耳,尾根部一筒形口,嘴可往外倒液体,腹部鼓起加大了容积,四足立起可供加热,使用方便,造型逗人喜爱,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形。该器是站立的动物形象,头部和肥壮的身体像猪,而四肢和上翘的尾巴却又似狗,因此称之为兽形壶。

  红陶兽形壶的出现是大汶口文化家畜饲养业和制陶业高度发达的体现,是黄河流域史前先民驯化动物的见证,是黄河流域史前时期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的见证。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秘书处组稿 文图为九省区博物馆提供  本文刊登于2020年5月15日《中国文物报》第6版)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