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台北故宫新展“清代文书”:呈现清帝起居及诏书奏折里的故事

摘要: 自先秦始,中国历代政府均着手建立完善的国家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存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史料文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为数众多的清代档案文献,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的新展“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将以往深藏大内的官书诏令、档案奏折、名臣传记、档册舆图等珍贵史料公之于世,力图向观众呈现清代文书发展 ...
自先秦始,中国历代政府均着手建立完善的国家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存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史料文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为数众多的清代档案文献,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的新展“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将以往深藏大内的官书诏令、档案奏折、名臣传记、档册舆图等珍贵史料公之于世,力图向观众呈现清代文书发展与面貌,揭示清王朝的政治秘辛、君臣关系、政经文化与朝代兴衰。展期持续至8月30日。
据悉,此次展览将分为“诏书故事”、“官修史书”、“朱批奏折”、“奏折录副”、“军机档册”、“人物传记”、“斯土斯民”7个单元部分,其中“斯土斯民”单元将特辟专区,着重展示清政府对台湾地区的辖治及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相关文献。
朱批奏折
档案,不仅是政府部门遂行职能所形成的文书纪录,更是考察国家政务推动与法规制定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档案具有参考稽核价值,因此自先秦始,各代政府莫不着手建立完善的国家档案保管制度。据《史记》载述,西周成王已下令将政府重要档案藏于金匮,可见中国的档案保存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此一作法历代相沿不替,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史料文献。
政府档案具高度机密性,外界不易接触。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档案文献,包含政府部门公务往来的各式文书、官员履历传记,以及官方编纂的历朝实录、起居注册、圣训、会典等。由于事涉国家大政,此等档案典籍皆经清政府审慎封固保存。满族入主中原,档案管理与保存承袭前朝旧制;对于登记、誊抄、缮修、核对、归档等项,皆以明文规定。例如职掌全国高度机密政务的军机处,所经办处理的档案簿册数量浩繁,而档册因长期翻阅,多易损坏,每经历数年必须重新缮修,以备缺失,可见清政府对国家档案管理、维护与保存的谨慎态度。
诏书故事
诏书是皇帝于国家举办隆重庆典或遭逢重大事件时,亲向天下臣民颁布的一种文书。举凡皇帝登基、亲政、大婚、驾崩、罪己、退位、皇太后上徽号等,或皇帝认为有必要让天下知晓的事务,皆透过诏书周知天下臣民。清代诏书以满汉文字书写,并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起首,中间叙述颁诏内容,文末则为“布告天下,咸使闻之”等语。诏书由内阁官员起草,经内阁大学士审定,再进呈皇帝钦准后制作。每份诏书内容互异,然皆透露一件大事。观众透过本单元选件,可从中知悉有清一代各种趣味故事。
载湉入承大统诏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官修史书
官书是皇帝下令开设史馆,委派重要大臣编纂刊行的书籍。官修史书多以内阁大学士或军机大臣领衔,由翰林院或军机处官员执笔撰写。清帝为编修史书所设之单位颇为多元,如编写《实录》的实录馆、负责记录皇帝起居与公务活动的起居注馆、纂辑国史的国史馆、撰修制度法典的会典馆与三通馆,又如彙编对外军事作战资料的方略馆、蒐集皇帝言论的圣训馆等。武英殿是清代官书的出版机构,刻印之书字体工整,用纸考究,外观装潢尤为典雅。
清代实录
《实录》是继位新君为记录前朝皇帝事迹,开设《实录馆》,由内阁负责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官书。定稿后抄成汉文、满文与蒙文三种文本;其装帧形式分别有小黄绫本、小红绫本与大红绫本三种,黄绫本为撰写时的副本,经进呈御览批改后分缮成大、小红绫本。大红绫本贮皇史宬与奉天大内;小红陵本则分贮乾清宫与内阁实录库。
清代实录
清代起居注册
《起居注册》是记载皇帝言行为主的一部官书,属日记体裁的一种史料。清代起居注官始设于康熙初年,凡君主御门听政、临雍经筵、谒陵巡狩、郊祀庙坛、外藩朝觐及勾决囚犯等,翰林院起居注官员须侍直纪录,逐日记载,按月成册,分缮成满、汉文本两种,提供我们了解皇帝公务活动的重要官书。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台北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