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权力与传说:传国玉玺简史

摘要:   传国玉玺被历朝统治者视为“天命”象征,秦始皇后辗转多次,真假难辨。后世的传国玉玺是秦始皇雕刻的和氏璧吗?朝代更迭中多次离奇重获的玉玺,究竟可不可信?金镶玉、和氏璧、传国玺……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传国玉玺的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偏爱这一题材。《东成西就》中梁朝伟(欧阳锋)打伤林青霞(三公主),就是为了抢夺她保管的传国玉玺。通常,人 ...

  

传国玉玺被历朝统治者视为“天命”象征,秦始皇后辗转多次,真假难辨。后世的传国玉玺是秦始皇雕刻的和氏璧吗?朝代更迭中多次离奇重获的玉玺,究竟可不可信?

金镶玉、和氏璧、传国玺……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传国玉玺的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偏爱这一题材。《东成西就》中梁朝伟(欧阳锋)打伤林青霞(三公主),就是为了抢夺她保管的传国玉玺。

通常,人们都认为玉玺由和氏璧雕刻而成:秦始皇令李斯将和氏璧改成玉玺,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此后,玉玺被历代王朝视为权力正统的象征物,一直被争夺、流传,多次不知所踪,又离奇复现,极具神秘色彩。

玉玺的前身——和氏璧,可能比玉玺还要出名。几乎所有人都听过完璧归赵的故事

至今还有不少人相信传国玺仍然存在,只不过流落民间,暂时隐匿。清亡后,驱逐溥仪出宫的冯玉祥曾派人寻找玉玺,但一无所获,更加深其传奇程度。

不过,和大多数传说一样,传国玺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疑点。甚至其和氏璧的出身都并不可靠。

【和氏璧?】

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

人们似乎默认了这一说法。但正式的秦、西汉文献中,却找不到相关的记录。

直到唐朝,文献中才出现把和氏璧做成传国玺的记录。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北魏崔浩之言,称“李斯磨和璧作之”;梁肃《受命宝赋》和杜光庭《录异记》都主张此说,称李斯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精细研磨,雕琢为玉玺。

更关键的是,和氏璧本身似乎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玉”。

史书称和氏璧出自荆山,但此后千余年中,荆山再无产玉记录。近年有人在湖北保康发现类似于石英、夹杂有彩色杂物颗粒的硅质岩石,命名为“荆山玉”。不过,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温润含蓄的玉相差甚远。

近些年开采出的“荆山玉”原石

也有研究者认为和氏璧是湖北出产的绿松石。虽然绿松石在商代的文化中很受推崇,但从周朝时期起已经让位给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一类的玉石,不可能在春秋战国价值连城。

这让和氏璧转换为玉玺的说法十分可疑。而且,和氏璧本身在传承过程也多次失窃:

楚威王时期,昭阳令尹率宾客游赤山,取出和氏璧供人观赏,不料有人突然起哄,混乱中和氏璧不翼而飞。大约半个世纪后,赵国宦官缪贤在市场上用重金购得美玉一块,据玉工称,就是和氏璧。

除此之外,《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了一则神秘的传说:始皇三十六年,有使者夜过华阴平舒道,一人持璧拦使者,说“为我遗滈池君”。据鉴别,这块璧是八年前秦始皇南巡洞庭、封湘山时,遇风暴投入江中的和氏璧。

和氏璧出现的传说——“卞和献玉”也未必是真,乾隆帝就曾亲自做过考证,最后认为“卞和献玉”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不能相信。

当然,璧在古代只是泛指“美玉”。不过,主要专指带有圆孔的圆环形扁平玉,讲究“肉”(璧身)的部分要大于“好”(中央的孔洞。如果孔的半径过大,则称为“环”)。这和后世方形的传国玺形象很难对应,若真能改造成功,不啻于手工艺史上的奇迹。

另一种说法可能更靠谱一些:秦始皇制作传国玺的玉料出自蓝田山,即蓝田玉。

以蓝田玉为材,雕刻而成的工艺品

宋朝曹彦约在《玉玺本末》中说:“其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方四寸,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印钮为五条蟠龙,中有小窍,用以贯印绶。

但是年代久远,这种说法也需要更确切的考证。

【颠沛流离的正统象征】

汉元年十月,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枳道旁,献上秦始皇玉玺、符节,秦亡。这是传国玉玺第一次经历王朝更迭,也是最为平静的一次。

除了传国玺,西汉初年还制作了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三方玉玺,均为白玉质地,螭虎印钮。天子之玺由皇帝自佩,其余各玺藏于符节台,用时由尚符玺郎取出。

寿山汶洋石章上的螭虎印钮。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上常见的异兽纹饰

后来又制作了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合称六玺,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封命诸侯、三公用皇帝行玺,赐诸侯书信用皇帝信玺,发天下之兵用皇帝信玺,征召大臣用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用天子之玺,祭祀天地鬼神用天子信玺。

最为正统的始皇传国玺则藏于未央宫中,西汉末年则存于太后居住的长乐宫。这才有了金镶玉的传说。

西汉末年,王莽派堂弟安阳侯王舜向姑母王政君(西汉太后)索要传国玺。太后不同意,王舜苦求不已,被逼无奈,太后将传国玺砸到地上,王舜连忙捧起已经崩碎了一角的传国玺献给王莽。

王莽大悦,在未央宫的渐台置酒款待王太后,并命人用黄金将缺损的一角补上——就是“金镶玉”,成为后世判断传国玺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王莽,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

此后,传国玺的行踪变得模糊起来,王莽覆灭时带着传国玺逃往渐台避火,被商人杜吴所杀,接着经过王宪、绿林军、李松、更始帝、赤眉军、刘秀之手。

东汉末年,传国玺引起了诸多势力争夺,去向不定。《三国演义》以此为题材,描写了董卓、袁术、孙坚、曹操等人获得玉玺的经历,可见其混乱。但此时的传国玺已经无法确定是否为始皇原玺。

西晋初,司马炎将传国玺与刘邦斩蛇剑定为西晋两大国宝,存于洛阳武库之中。历经东晋、南北朝之乱,据说落入北齐高氏手中,接着传给北周和隋朝。

隋朝灭亡时,隋炀帝的萧皇后携传国玺逃奔突厥。贞观四年(630年)萧后返归中原,将玺献给唐太宗。唐亡之后,传国玺又为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所得。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

石敬瑭,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凭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却将燕云十六州作为条件割让给了外族,被羞辱性的称为“儿皇帝”

这是史籍中传国玺命运的终点,高温下,无论是否是原件的传国玺都会被焚毁。

不过,质疑史籍中传国玺的传承的也大有人在。宋人曹彦约在《玉玺本末》中说,“自(西晋末年)洛京失守,南北纷争,假托天命者皆欲得此玺,变诈百出,无所不至”,怀疑西晋后所有的传国玺。元朝脱脱在修《辽史》时也评论说“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

更有人详细考证了具体的失传时间。南宋李心传就认为真正的传国玺失踪于东汉末年——徐璆献给曹操的并非原物,因为魏朝成立后自刻传国玺,玺文同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顺序是从左至右,而非秦玺的从右至左。西晋代魏后也是自制的传国玺,玺文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印拓,向巨源本

“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玺印拓

所以,经过前赵、后赵、冉魏而落入东晋手中的,乃是这方晋玺。历史上,东晋得到这枚玺之后,宰相王导的侄子王彪之曾经仔细辨认,最后也不认为这是始皇之玺。

【玉玺的终结】

然而,传国玺是最直接的正统权力代表,是历代皇帝最为梦寐以求的“天命”象征物之一。汉至唐,始皇传国玺均被历朝帝王视为开国必备要素,东晋诸帝渡江之后,因为没有传国玺,还曾被北方诸政权讥讽为“白板天子”。

民间也广泛存在对传国玺的兴趣,就像在野史中死而复生的李自成、陈圆圆一样,传国玉玺也在民间传说中不断被“偶然发现”,失而复得。

这也让许多人铤而走险,伪造传国玺。如公元352年的燕王慕容儁,就伪造了一枚传国玺,方六寸,高四寸六分,文字与始皇玺相同,惹得诸侯厮杀。隋朝时终于辨别为赝品,乃更名为“神玺”。

另一枚影响较大的赝品是后秦姚苌伪造的,方四寸,高二寸,文字同始皇传国玺。东晋末年刘裕北伐,得之于关中,后来亦历经宋齐梁三朝,侯景之乱时被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永定二年(558年)献给陈武帝。至陈朝灭亡,为隋朝所得。

隋朝因此非常兴奋,以此为真传国玺,将上文提及的慕容氏传国玺改名为“神玺”。但是后秦姚氏传国玺的印文“隐起而不深刻”,也就是说属于阳文印(文字凸起,高出平面)而非阴文印(文字凹下),而秦汉的玺印绝大多数都是阴文,用以钤印封泥;汉以后的玺印多为阳文,用以钤印绢纸,而从资料来看,始皇传国玺也是阴文。

阳刻、阴刻示意

所以,后人以此证明这枚传国玺就是姚苌伪造之物。

这两枚印玺流传至宋朝,尚且受到尊崇,但宋徽宗即位后,大量制作宝玺,有的尺寸、玺文完全仿照始皇传国玺,专门用于皇帝封禅。

后人对徽宗此举有“画蛇添足”之讥,但恐怕徽宗心里更加清楚,也有着冲淡始皇传国玺地位的用意。

这也成为之后明清的一块心病。朱元璋就曾经感慨说“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少传国玺;未擒王保保;元太子无音问”。

1370年明军横扫漠北,攻克应昌,俘获元顺帝出逃时携带的一批珠宝,但其中没有元朝玉玺。明朝非常失望,于是大量制作玉玺,以冲淡传国玺的重要性。

明朝初期皇帝宝玺有十六颗,除了传统的天子、皇帝六玺外,还有皇帝奉天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玺等等。

朱棣即位后,重新制作了被建文帝焚毁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亲亲之宝、敕命之宝,并增制诰命之宝,统称为“国初十七宝”,到明世宗嘉靖年间,又制作了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合称为“二十四宝”,已远远超过之前朝代的玉玺数量。

清朝开国时,也从蒙古林丹汗遗孀手中得到了一枚“传国玺”,1636年,皇太极据此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实际上,这枚玉玺只是元朝的“制诰之宝”白玉玺,但当时的皇太极急需正统象征,也就半信半疑的使用了。

到乾隆年间,紫禁城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玉玺,放在正中的一方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相传为传国玺。但乾隆十一年(1746年)钦定二十五宝时,也把它定为膺品。

大清宝玺(部分)

至此,达到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巅峰的清朝,已经不像之前的王朝那样在意传国玺了。

之后,袁世凯曾在1915年筹备帝制时,制作了“中华帝国之玺”和“皇帝之宝”两方金玺,以及另外三方金玺(印文不详,有可能是封策之玺、荣典之玺和陆海军大元帅之印),总价60万元。又仿照历代传国玺的尺寸,制作了一枚四寸见方的白玉玺,玺文是“诞膺天命,历祚无疆”八个字,造价高达12万元。

袁世凯玺印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枚帝制“传国玺”,但是一次也没有使用过,其最终下落也无人知晓。

文章转引自大象公会、地缘文明公众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