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学人对话丨发现古建筑世界的魅力: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老师

摘要: 古建筑专业,听起来似乎是一门比较冷僻的学问,但内里却蕴藏着广博精深的文化艺术。它既带着考古历史的人文精神,又依靠结构与材料力学的数理算法,还富有建筑学无穷的创造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张剑葳老师在这个世界中求学思考十余载:从北大初设这一专业时就读,到再度回到北大,成为了课堂上的引路人。钻研古建筑奥秘的同时,他更追求将这份人文的 ...

古建筑专业,听起来似乎是一门比较冷僻的学问,但内里却蕴藏着广博精深的文化艺术。它既带着考古历史的人文精神,又依靠结构与材料力学的数理算法,还富有建筑学无穷的创造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张剑葳老师在这个世界中求学思考十余载:从北大初设这一专业时就读,到再度回到北大,成为了课堂上的引路人。钻研古建筑奥秘的同时,他更追求将这份人文的理念和专业思考传授给学生。让我们一同走近张剑葳老师与他的课堂,领略这个专业的特点,以及怎么教,怎么学。

北大之大:从学生到老师

张剑葳老师专著《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

首先非常感谢张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青年教师,您的求学和学术经历对现在的学生可能更加具有借鉴意义。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我出生在北京,母亲是北京人,但大概一岁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到福州生活了。我是在福州长大的,所以一般和别人都说我是福州人。高中时我选的是文科,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2000年,我在省里通过了保送考试,来到了北大,读了考古文博学院。

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清楚考古学什么。记得当时看到了一本书《学什么专业好》,请了不同专业的人来撰写,里面介绍了大学都有什么专业,每个专业都做什么。这本书里介绍考古学的那篇文章恰好是北大考古系一位学长写的,我妈妈看到文章中介绍了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这个新的专业(我们常简称“古建筑专业”),她觉得可能比较适合我。因为我从小比较爱动手,比如做模型、画画之类的,古建筑与这些比较相关,我又喜欢历史,于是建议我关注这个专业。当时它是一个新专业,有一定的试验性质,只招收保送生、不招收高考生,于是我就报了。这个专业兼具文理特点,招生也是文科招一半,理科招一半。

您大学期间有什么比较深的感受吗?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是到了大学才忽然想明白了一些原理性的东西,有了思想水平上的提升。确实是通过在北大受的大学教育,以及和同学们的交往,我才想明白了很多道理。

入学之后我发现北大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特别有思想、有主见。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全国理科实验班上来的同学,可以保送到北大清华上学,他却不想学数学了,想学点文艺的学科。他来北大闲逛时碰到了前面提到的那位写书介绍专业的学长,聊过之后觉得文物建筑专业文理兼收很对胃口,就来了北大。我们文科生理科生共同学一个专业,思想的碰撞很多。北大不仅有很多好老师,其实更重要是好的同学,与那些好的人一起学习你才会变得更好,这点是我一直相信的。

您还记得一些具体的例子吗,比如说想明白了哪些问题?

比如“数学建模”,我上中学的时候只知道数学建模竞赛好像是一个很厉害的事,但具体为什么、做什么,我并不明白。后来听同学们讨论建模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世界是可以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和模拟的。从这个角度,忽然就明白了理科是在做什么。我觉得这个感悟对我的触动是比较大的,从此我开始觉得,做学问、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打开思路,融通起来。

如果不在北大,我可能就没有机会去关注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毕竟看起来这是与文科学习不太相关的。北大是一个综合的学习环境,可以和各种背景、有各种见解的同学进行交流。

您上学时古建筑专业是新成立的,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觉得当时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等方面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那时同学们确实都有一些想法。因为是一个新专业,大家会觉得自己是在尝试,同时也在被尝试,每个人都会想我该怎么学,以及我还要不要学。我们当时的教学主管院长孙华教授是比较开放的,我们可以向他反映意见,他觉得有道理就会找专业老师商讨,进而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等。我当时是班长,大家讨论的意见都可以通过我反馈。我自己也比较关注清华、东南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在学习什么内容。

我们专业设立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解决国家急需的古建筑保护人才不足的问题。古建筑专业在其他学校的建筑学院办过,但学生毕业以后都去从事建筑设计了。所以当时我们的课程有意减少了建筑设计这类实践性强的内容,而偏重考古、建筑历史等理论性强的内容。从专业目的角度讲可能有道理,但学生听了可能不会这么想,甚至会觉得老师只是有选择地教我们一些东西,而不把本领全教给我们。这一点我自己后来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要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不能用我们那时候的办法。

现在我会告诉同学们,你们学了一套基于深厚历史文化的古代建筑原理和精神,能够让自己发现古建筑里面的创造力,是给自己的创造性和人文性打基础,而不仅是掌握一些“冷门”的知识,这是在我们古建筑专业学习的意义。你们以后不管是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有了我们的专业基础,就都可以去,而且眼界是不一样的。跟着我做毕业论文的几个同学读研的方向也比较多样化,有的出国学建筑设计,有的到清华、东南大学学建筑设计或者建筑历史,有的到中文系学创作,甚至有的出国学人机交互(这也是设计的一种)。当然也有不少人留下继续学习本专业。

您在读博期间在国外交流过两年,您觉得国外的古建筑理论以及文物保护方面,与我们国内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理论和技术上没什么大的差别,毕竟现代的文物保护学科就是始于西方的。在现在这个时代,新的理论、新的知识传播是很快的。稍微慢一点的是某些具体技术,毕竟还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很快也能学会,甚至后发者的技术迭代更快,进而有可能掌握更高一代的技术。我们需要努力的,是去探索、建立符合中国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学科体系。

教学之道:讲授真正的学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现的金代建筑回龙寺

如您所说,学生报考专业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对这个专业学什么,以后做什么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您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呢?

我在美国访学期间,导师让我当“中国建筑史”这门大课的助教,就是每两周要给本科生讲一次复习课。当时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自己得想明白美国的学生们为什么要来学这门课。不止我一个人在思考这一问题,曾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长期教授这门课的著名艺术史学者巫鸿教授,曾经基于课程讲义写过一本书来理论化地讲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这本书被一些中国古典学者诟病,认为他过于追求理论建构,而对历史、考古、文献等扎实的内容用力不够。当时这个论战挺有影响的。但当我在美国讲了中国建筑史课之后,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巫鸿教授要建构这些理论。因为讲课的时候你就必须考虑,为什么课堂上这些不同肤色的美国学生们要来学习遥远东方的一些很具体的考古资料呢?他们听了这些具体的内容之后有什么用?其实没有用。对他们有用的是,中国的文明、文化和精神内涵是如何通过物质资料体现出来的,而不是介绍一个一个什么纹饰或构件,具体尺寸多大、多深。

通过助教这门课我想明白一个道理:人文核心知识的教学不是具体的一个东西是如何的,而是它为什么这样设计,体现了什么精神。在这样的一个理论平台上,才可以拿青铜器与金字塔相比较。我们没有建造巨型金字塔,但我们的先人把对世界的思考与理解融入到青铜器里了。青铜器不仅仅只是喝酒吃肉的工具,更是中国的礼制,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这样建构完之后,学生就能明白中国文明存在于哪些物质文化之中。这段教学经历让我想明白了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教什么内容,大学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您在北大虽然只任教了四年,但已经教了许多课程,是不是跟这个专业的性质有关?

应该有一定关系。我们学院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所有课程都没有教材。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在推动教材建设,希望在三四年内出版一批高水平的教材,现在已经陆续在与老师们签约。

教学上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我在三个学校上过学,同一门课听过不同老师讲授,重叠比较多的部分我就知道是重点。通过比较,我也能了解什么样的讲法比较合适,这是我作为学生的一些心得。刚才说我在博士期间做过助教,这个经验也非常重要。

在北大,我最开始上的两门课都是因为外请的老师不来了,我来“救场”。一门是“计算机建筑制图”,另一门是“现代建筑构造和结构选型”,后来就一直由我来带。按理说这两门课不应该由我来上,它们属于专业基础课,比较重要,而我不是最相关专业的。后面我也教过“中国建筑史”,这门是核心课程,现在不由我来教了。除此之外我还带过两门核心课。一是实习实践课,是我们的特色课程,这是由老师们轮流合带的课。另外我还上过一个四年级学生的规划设计课,我自己觉得也是上得比较好的。这是因为之前的老师生病,我帮忙上了一学期,他回来了我就不上了。课最多的一学期,我曾经同时上了四门课。

您接过外聘老师的课程后,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进行了哪些调整呢?

不同的课程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主。我刚接手“计算机制图”的时候,同学们反映这门课内容不充实,因为外聘老师不一定会非常用心地考虑教学内容与我们这个专业的关联。这门课是应用性课程,教学生软件怎么使用,其实是为了支撑主干课、设计课,所以我申请了教改,每次课或者每两次课要解决一个软件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软件使用的学习,要建立起对“图学”的认知。

我认为图学是和文学一样重要的一门学问。我们从小都学习怎么写文章,各种文体如何应用,掌握了之后才会领悟其中的思想,文章写得很漂亮是进一步的要求,要不断阅读文学作品和进行写作的练习才能达到,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我们基本上所有人从小学教育开始,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图学”训练,只有建筑师或者机械制图者才会有图学的训练,尤其是建筑师受的图学训练最为系统。“图学”中有很多知识、技能、理论需要学生补充,所以我这门课教改的主导思想是,怎么样用这些软件组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图学的方法和意识,并且学生自己以后能够不断地自我学习,去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这项本领和认知,我想这可能是北大课程应有的高度。

您的另一门“现代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这种专业课的教学您是怎么设计的?

这门课如果在建筑学院,它可能会是两门课甚至三门课,而且会更偏向于结构专业的知识。建筑结构也就是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设计是两个不同的专业。结构专业是以计算为主,而建筑设计是以空间、功能、形态等综合设计为主,这两个专业配合起来才能盖出一座房子。这门课以前是外请结构专业的老师来讲。我没有结构专业的背景,只是学过这门课,但学院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我只好勇敢地把它接下来。

在我上学的时候,先学习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的原理等,然后再讲结构选型应用,比较重视力学的原理。后来我们专业这门课教学思路变了,不学计算,直接讲应用,学生不用知道背后的数理原理,只要知道什么结构形式可以用即可。

我接手这门课以后,觉得要同时加强它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学生需要知道应用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而不能只教一些科普性知识。我在讲授的时候尽量把建筑现象以及数理基础的部分穿插起来,把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教给学生。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这个结构形式能成立,理解了这些现代的结构和建筑形式,才有可能去理解古代的结构和建筑形式。

古代建筑首先是一座建筑,也就是说要研究古建筑,首先要懂建筑学,才有可能明白以前的建筑为什么是这样建造的。如果只把它当成一个古代的文物去研究,没有建筑学的基本认识,很多问题是判断不出来的。所以除了一般的建筑与结构理论,我还会在案例上加一些古代建筑或传统建筑能见到的一些现象,让学生有“我现在学这门课,是为了研究古建筑”的概念,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您还在元培学院开过一门通识课,类似这样的课程怎么讲您是怎么考虑的?

元培学院希望我给新生开一门读书课,院长李猛老师建议我的课程定位可以是一门小的通选课,我就开了一门课“中国建筑与营造学社”。这门课里其实也能反映一些我对建筑史教学方法和理念的一些思考。

我想这门课不是教学生具体技能,而是展现给他们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研究的方法。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与高中生没什么区别,所以要让他们知道大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是比较多样的。比如说读历史文献是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而去田野看建筑,发现它们、认识它们,这也是重要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从建筑这种独特的物质资料出发,能够得出一些从书本上得不到的认识。它还有相应的一些技术作为基础,这就是我们处理物质资料的一套办法。比如说画图、制图有一些数字化的技术,现在画图不只是要用手画,还有摄影建模、3D扫描等先进的方法。在这门课上我会带同学们出去实地考察,元培学院支持我们去了山西大同。我们在大同利用周末进行了两天的现场教学,我觉得这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

元培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选专业,接触多种研究方法和学术思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有益的。学生在我的课上对古建筑这门学问产生了兴趣,他可能就来学这个专业;如果觉得文献考证有趣,也可能去学历史;即使确定要学理科的学生,也会觉得原来数字化方法、计算机技术还能在人文的领域做这么多事情,拓展了思路。我不是说一定要通过这个课让学生都来选择我们专业,其实主要还是让他们进入“大学”。

您还参与建设了考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这方面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教育部提出虚拟仿真教学的理念,我是比较认同的。实验当然最好要亲手来做,但实验实践、实地考察毕竟对财力物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北大的条件比较好,很多实验实践教学可以落实,但中西部有很多学校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如果我们做出来比较好的虚拟仿真课件放在网上共享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西部地区高校实验教学的不足,节省开支。

我们学院是在2012年开始成规模、成体系来建设数字化资源的。而2016年以后VR技术猛进发展,院里很重视,因为我比较了解其中的原理,就派我具体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有几个年轻的老师和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大家各有所长,有的长于建模,有的长于测绘,还有的善于编程。我们会在一起探讨虚拟仿真的课件设计。因此有一些虚拟仿真课件是我们亲手设计,一起做出来的,我觉得比交给软件公司来开发能更符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全校范围内做过一些的线下的数字化教学工作,比如燕园石刻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坊,吸引了全校十几个不同专业的三十多名学生来参与,既普及了文物数字化技术,也讲解了文物历史,效果很好。北京晚报对此专门做了整版的宣传报道。其实这件事也体现了网络数字化时代,无论教学、还是遗产保护,都需要共同参与的精神。

古建之美:方兴未艾的文化与学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现的宋代建筑南赵庄二仙庙

下面想请教您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古建筑真是有独特的美感,比如“天安门”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大,但就是能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感觉,这是摩天大楼所没有的。您觉得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古建筑保存至今,至少会产生一种价值,就是岁月价值,时光的距离投射到人的头脑中产生了这个价值,因为审美归根结底是要跟人的某些思想和感受产生共鸣。几千年前的青铜器如果打磨得锃光瓦亮像新出炉的一样,或许就失去了一部分审美意义。我们会去欣赏年代久远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明白之中岁月的痕迹,能够带来一种人和历史时间对话的感觉。

另外就是古建筑常常还承载很多文化、宗教礼仪等方面的内涵,这也是有历史感的原因。

古建筑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文物。它一方面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它还凝聚了一些象征性和纪念性,能投射古人的审美思想、社会文化,比如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社会秩序的安排,对于环境风水的讲究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我和学生们说,在我们古建筑专业学习之后再去做设计,能明白文化、历史的积淀对创造的作用,不能学完还和一般建筑专业的学生一样。

去探寻古代建筑的美,去探寻它们如何反映历史上的思维、创造力、人心,我想,这正是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个专业的目的。

您对古建筑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可能有人觉得古建筑会不会有朝一日被研究完了?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一方面我们现存的古建筑是研究不完的,数量太大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五千多处,其中古建筑就有两千一百处。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省级、市县级,以及大量没有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普查出来登记的就有76万处。但同时,从业者、研究者却很少。我们每两年才培养十几个本科生,全国一年也培养不了多少人去研究。这些古建筑是研究不完、保护不完的。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它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简单来说,有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就是对建筑基本的史实都有可能认识不对,比如说一座宋代的建筑,因为研究不够,被认定为元代或者明代。建筑的年代被判断错了,这样情况并不少见。还有一个层面是,虽然知道建筑的基本史实,但它本身的价值并没有被完全地认识清楚。前人没有注意到它,或者前人没有充足的史料和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而我们现在的研究就会进一步推进这个工作,把它的价值认识得越来越完整。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除了地面建筑,地下其实还有很多建筑遗址,这些也会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古建筑被毁坏淹没之后,会成为地下遗址,被考古发掘出来,或者在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挖掘出来了,就需要有人去研究,需要考古学者和我们研究古建筑的学者配合,一起来完成这个工作。以前可能就是由考古学者自己去做这个工作,但如果没有建筑学、建筑史的知识,可能就无法完全认识遗迹现象,判断不清楚它原本可能是怎样的建筑。随着现代各种工程的建设和考古技术的进步,地下遗址是在不断出现的,所以我们的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再从比较实用的角度讲,现在有大量的古建筑修缮保护,以及仿古建筑设计的工作,乃至吸收古代建筑思想风格的现代建筑,这都需要大量的古建筑专业人才来完成。所以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采访:郭九苓吴婧,整理:吴婧,编辑:才智王钰琳郭九苓,采访日期:2019年12月19日,定稿日期:2020年5月9日,本文经张剑葳老师审订,发布于“北大《教学促进通讯》”微信公众号。

张剑葳,1982年生,福建福州人。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系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助理教授。

2004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获历史学士学位,同年获文学双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公派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培养。2013年3月-2015年11月,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2015年11月至今,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建筑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专著《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8)、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第5责任人)、北京大学第八届创新教与学应用大赛一等奖(2019)、北京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7)。曾主持及合作完成多项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元培学院新生讨论班“营造学社与中国建筑”(2019)

考古文博学院暑期研究生课程“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工作坊”(2019)

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博士生课程:“研究生学术讲座”:课程组织(2018)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课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2017)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课程“中国建筑史(下)”(2017,合开)

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博士生课程:“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专题”(2016、2018)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新生导学课程“感悟考古”组织并承担一讲(2016)

考古文博学院暑期研究生实验考古课程“史前建筑实验复原建造研究”(2016 2017 2018)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课程“中国建筑史(上)”(2015)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文化遗产踏查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2013 2015 2017 2019,合开)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二年级课“计算机建筑制图”(2013 2015 2017 2019)

考古文博学院本科二年级课“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2013 2015 2017 2019)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