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从文物探寻失落的黄金国

摘要: 一个传说,一片神秘的土地,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为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西班牙人在16世纪初踏上南美洲的土地,争夺黄金获取财富。而在他们到来之前的两千年里,本土原住民已逐渐掌握精湛的冶金工艺,拥有出众的审美,将黄金制成精美器物。黄金,被视为凝聚了太阳能量的神圣之物。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许多古代文化,辉煌一时而后相继灭亡,直到15世纪印加 ...

一个传说,一片神秘的土地,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为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西班牙人在16世纪初踏上南美洲的土地,争夺黄金获取财富。而在他们到来之前的两千年里,本土原住民已逐渐掌握精湛的冶金工艺,拥有出众的审美,将黄金制成精美器物。黄金,被视为凝聚了太阳能量的神圣之物。

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许多古代文化,辉煌一时而后相继灭亡,直到15世纪印加帝国崛起。作为当时美洲最大的古代帝国,它的国土涵盖今天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在农业、手工业、建筑、宗教和艺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却在西班牙人入侵后迅速走向毁灭。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随着帝国灭亡而凝固成谜语的不仅有外来者追寻的“黄金国”,还有印加人对祖先的记忆——南美洲古代文明“安第斯文明”。安第斯文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才孕育出强大的印加帝国?印加帝国曾拥有怎样的辉煌却转而覆灭?传说中的黄金国又在何方?

“失落的黄金国 安第斯文明特展”于6月25日至9月15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火热展出,南美洲的157件套精选文物为我们讲述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从秘鲁的安第斯山地到海岸地区,在马丘比丘、库斯科城、太阳神庙等遗址之间,回溯安第斯文明的发展历程,还原其社会生活、生产劳作和宗教仪式场景,惊叹艺术交融、文明更迭和经典不朽。

西坎文化代表文物——西坎黄金头饰(图1),750-1375年,高100厘米,宽60厘米,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藏。它是本次展览中的“重头戏”——整个头饰高度超过1米,重达2千克,通体由4个部件组成。头饰包括一个大面具(面具的眼睛是将琥珀和绿松石镶嵌在银板上制成)、一个蝙蝠形额部装饰(眼睛可转动,两对尖牙之间伸出的长舌也可以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一个圆柱形头冠(隐藏在蝙蝠额饰后面)以及一个边缘围绕着90根小型羽毛的巨大弧形头饰。它曾属于西坎中期(1000年)一位四五十岁的男性贵族,整个黄金头饰的外观与西坎神话传说中西坎神的面貌非常相似。这件黄金头饰暗示了它的佩戴者具有神圣的权威(与神灵对话),这是前西班牙新世界时期代表黄金技艺巅峰的作品。

图1 西坎黄金头饰

海菊蛤纹黄金烧杯(图2),750-1375年,高14.5厘米,宽11.1厘米,厚11.4厘米,秘鲁中央银行附属博物馆藏。这件高浮雕黄金烧杯出自西坎金匠精巧之手。上部装饰着具有代表性的热带海洋生物——海菊蛤,下方刻画了一位手持钻石形物品的贵族人物,这可能象征着权力和力量。

图2 海菊蛤纹黄金烧杯

在安第斯文明的查文时期,来自赤道附近太平洋的海菊蛤已经成为水和女性(生育)的象征,也用于祭祀神灵的仪式。在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时期,海菊蛤就被认为是神灵最喜爱的食物。

莫切黄金头饰(图3),400-600年,长29.5厘米,宽26.6厘米,厚0.7厘米,拉鲁克博物馆藏。圆圆的它映射着光线,发出光芒——它可能象征着月亮:整片黄金头饰由金、银、铜的合金制成,它可能用来装饰莫切统治者皇冠的正面。圆形人脸的头部上方是一个巨大的新月形头饰,两侧各有一个神秘生物——这种生物具有猫首、鸟冠形背和长尾,通常被称为“龙”或“月亮龙”。

图3 莫切黄金头饰

西坎装饰有蜘蛛和蛛卵的黄金首饰(图4),750-1375年,长48厘米,宽12厘米,秘鲁布鲁宁国家考古博物馆藏。从查文时代开始,各种安第斯文化都曾对蜘蛛进行过描绘。这件黄金首饰呈现的是一只蟹蛛科的雌性蜘蛛,这种主动捕猎的蜘蛛(而不是利用蛛网诱捕昆虫的蜘蛛),在本次展品中多次出现,可能暗示了它具有生命和力量的象征。

图4 西坎装饰有蜘蛛和蛛卵的黄金首饰

技艺高超的工匠在它身上准确地刻画出了蜘蛛的眼睛、腿和牙齿,且在不使用焊接技术的情况下,将蜘蛛腿及8个微小的球形卵囊与身体连接在一起。对卵囊的细致描绘反映了西坎人对母性和生育能力的关注。

装饰有美洲狮形象的镫形陶瓶(图5),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高22.6厘米,宽14.2厘米,秘鲁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国家博物馆藏。它诞生于查文文化——库比斯尼克时期。经过高度抛光,它依旧散发着生动的光泽。极具风格化的兽面和拟人形的脸使用了高浮雕的技艺来呈现——这种形式的浮雕技艺表现在瓶身主体和镫形部位上,瓶身的凹痕肌理主要通过压印的方式形成。

图5 装饰有美洲狮形象的镫形陶瓶

查文文化时期的马镫瓶最为流行的是风格特异的半神半兽纹饰,这种形象通常以美洲虎或美洲狮为原型,具有震慑人心的威力。查文陶器中流行镫形造型与兽面纹饰,对整个安第斯地区的陶器设计影响深远。

纳斯卡传说中虎鲸形象多色瓶(图6),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00年,秘鲁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国家博物馆藏。它是纳斯卡人对虎鲸之灵的描摹重塑。

图6 纳斯卡传说中虎鲸形象多色瓶

纳斯卡人坚信万物有灵——天空、海洋、陆地、水、火、风等等都有相对应的神灵。他们的主神是一头虎鲸。虎鲸被认为是秘鲁古代传说中一种强大的、半神话的生物,它分布于世界上多个海洋区域中,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这件雕塑性的彩陶瓶描绘了一个拟人化的“虎鲸”,这是一种专门捕获人头的神话形象,人们相信虎鲸会将它所捕获的人头带给自己的祖先,用来供养它们,也表现出它们与海洋资源一种密切的关系。

契穆装饰性木质男性雕塑(图7),1100-1470年,高56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秘鲁万查科昌昌遗址博物馆藏。它来自契穆文化。契穆文化的中心位于“昌昌古城”。契穆文化毗邻北边的西坎文化。在14世纪之前取代了西坎文化并建立了以皇权为主的对秘鲁大部分海岸的统治,成为高地印加帝国的强劲对手。

图7 契穆装饰性木质男性雕塑

昌昌古城覆盖的面积大约为36平方千米,城市内部拥有13座宏伟的高墙筑起的连任国王的宫殿城墙,由数百万自然晒干的砖块铸成。围绕着这个宫殿的是贵族居住的较小些的由砖砌成的住所以及低阶层(工人和工匠)的部落群。这些宫殿围墙装饰有土坯浮雕和格子以及壁龛内的木质雕塑,类似此件展品,拥有彩绘的脸以及镶嵌着贝壳的装饰。

吉氆—记事结绳(图8),13世纪早期-1572年,长56厘米,宽42厘米,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藏。这件保存完好的吉氆出土于秘鲁东北部的莱梅班巴地区。印加帝国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但始终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字。

图8 吉氆—记事结绳

他们依靠吉氆来统计物品的数量和记录事件。吉氆与我国古代的结绳记事相似,在印加帝国之前已经出现,印加时期得到广泛使用。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制作吉氆的棉线或毛线的颜色、粗细、长短,结的结构、形状、在绳子上的位置和结之间的距离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和意义。

遗憾的是,这种结绳只有专门的吉氆掌管者才能明白,现在遗留下来的绳结成了无法解开的谜。吉氆的广泛使用是印加文化发展有力的助推器,印加帝国对全国的经济管理和政治控制之所以行之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吉氆。为了保证吉氆能从各地快速传递到首都,印加依托发达的道路系统及沿途设置的驿站,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送方式接力邮递。邮递员实行服役制,都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飞毛腿。

“留下来的只有人,他们的过去无法在任何一本历史书里找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失落的黄金国》中这样形容安第斯文明,“这是一个令人黯然的故事,这是没有历史的历史。”

尽管安第斯文明超越千年的历史在欧洲探险者的刀剑下黯然消逝,但近百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这片南美洲大陆上不为人知的秘密正逐渐揭开谜底。沉睡已久的人类文明正借着一件件文物的出土,一桩桩故事的显现而逐渐生动起来。

溯源而上,沿流而下。“黄金国”的探寻之旅,仍在继续……

编辑:张洁唯

审核:卢阳

本文刊登于2020年7月28日《中国文物报》第7版专刊投稿邮箱:wwbshoucang@163.com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