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陕西洛川北朝佛教石造像

摘要: 陕西洛川北朝佛教石造像贴金观音头像,高 18.5 厘米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连接着关中和陕北,因境内洛水而得名。洛川县博物馆藏有一批精美的北朝时期佛教石造像,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洛川土基镇鄜城村清理出土的石造像为主。这些石造像石刻技艺高超,个别造像残留贴金,施彩绘。 精美的石造像 石雕观音头像 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头戴花蔓冠 ...

陕西洛川北朝佛教石造像

贴金观音头像,高 18.5 厘米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连接着关中和陕北,因境内洛水而得名。洛川县博物馆藏有一批精美的北朝时期佛教石造像,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洛川土基镇鄜城村清理出土的石造像为主。这些石造像石刻技艺高超,个别造像残留贴金,施彩绘。

精美的石造像

石雕观音头像 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头戴花蔓冠,并以两串连珠纹饰环绕,冠正中莲花之上有一座坐佛,结跏趺坐,饰禅定印。头像面相清瘦,弯眉,细目微闭,通梁鼻,唇线清晰,嘴角上翘呈微笑状,双耳下垂贴头侧。

贴金观音头像 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头着宝冠,冠正中有一坐佛,残佚。宝缯下垂,三层缯摆褶纹外撇。面相方圆丰润,弯细眉长目,双目微闭,高鼻梁,薄唇,唇线清晰,呈现出微笑的神情,下颌方圆,略残。头像面部贴金,如今在其脸部、颈部、耳部仍残留部分贴金。

彩绘贴金菩萨头像 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宝冠上有两连串珠饰环绕,面相椭圆清瘦,细眉弯长,双目微闭,鼻直且挺,嘴唇较薄,呈微笑状,双耳下垂。头部饰有彩绘、贴金,但剥落严重。

石菩萨头像 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圆脸,冠上有宝相花,鼻梁高直,弯细眉长目,双目微闭,口唇微起,嘴角上翘,呈微笑状,双耳下垂。

彩绘菩萨头像 北周时期,砂石质,圆雕。头戴宝冠,冠正中有一方形脸佛。面部高鼻略残,弯眉,闭目,嘴唇微起,呈微笑状。宝缯下垂,摆褶纹外撇。饰有彩绘,剥落严重。

交脚弥勒造像残碑 北魏时期,砂石质,下半部残失,仅存上半部,碑身四面均有造像。碑阳上部有一龛,呈不规则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楣为线刻波浪纹和浅浮雕对称宝相花。主尊为交脚弥勒佛造像,高肉髻,双耳下垂,面带微笑,着交领大衣,衣领外翻呈扇形,两衣襟于腹前打结,双手置于胸前合十,交脚坐于长方形座上。两侧为菩萨,均头戴花冠,着交领长裙,双手抱拳置于脚前合十,像均高 14 厘米。二菩萨座下有两只相对站立的护法狮,作行走状。狮身后刻一夜叉,狮头两侧各刻一半跪状供养人。其余小龛内刻佛、菩萨,呈坐像,共有造像 18尊。碑阴残存小佛造像龛,分 4 层,每层 6 龛,龛内部为佛造像,均结跏趺坐,衣摆由腹前穿出,着圆领通肩袈裟。碑左侧残存三龛,圆拱形,内雕单尊佛造像,高肉髻,垂耳,着圆领大衣,结跏趺坐像。碑右侧残存三龛,为上、下两层并列的两个圆拱形龛,龛内均刻单尊佛造像,高肉髻,垂耳,着交领大衣。

交脚弥勒造像碑 北魏时期,砂石质,碑身四面均有造像。碑阳刻一圆拱形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造像,龛楣为阴线刻桃形火焰纹。尊为弥勒佛造像,头戴冠,垂耳,着圆领大衣,双手合十,交脚坐于方形座上,像高 27 厘米。左侧为胁侍菩萨,站立,束髻,着交领袈裟,右手下垂,左手屈肘置于腹前。右侧为胁侍菩萨,站立,束髻,着交领袈裟,右手下垂,左手屈肘置于腹前。碑阴亦刻一方形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造像,龛楣为线刻桃形火焰纹。主尊为佛造像,宽高肉髻,大垂耳,着圆领大衣,施无畏与愿印,坐于方形座上,像高30 厘米。左侧为胁侍菩萨造像,站立方座上,头戴花冠及宝缯,着交领袈裟,左手下垂提净瓶,右手屈肘置于腹前,像高 26 厘米。右侧为胁侍菩萨造像,头戴花冠及宝缯,着交领袈裟站立方座上,左手捧钵置于腹前,右手下垂,像高 26 厘米。碑左侧为圆拱形龛,龛内刻三座佛,龛上方有阴线刻阁楼图案。三座佛造像,宽高肉髻,大垂耳,着交领袈裟,双手合十,结跏趺坐。碑右侧有圆拱形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造像,龛楣为线刻桃形火焰纹,主尊为思维菩萨造像,头戴冠,垂耳,着交领大衣,自由坐姿 ;左肘倚左膝,左手向上托颊 ;右手置于左膝脚腕处,头略向左侧,做思维状。左侧为弟子像,头戴风帽,披通肩大衣,双臂隐于衣内,站立于方台座上。右侧为弟子像,大垂耳,着交领袈裟,双手屈肘置于腹前,站立于方台座上。

年代与特点

鄜城村在北魏时期为敷城郡所辖,村内残存有城墙、石柱础等北朝遗迹。426 年,北魏政权攻占了统万城和长安城,统一了北方。北魏政权大力扶持佛教,先后修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当时陕北地区开窟造像、刻造石像石碑等活动兴盛。从这批造像出土地点分析,鄜城村当时应有大型寺院,这批造像可能在毁佛灭法时埋入,至于具体的毁佛事件因由,现无法考证。好在这批造像有“神龟元年”“大魏永安三年”“西魏大统十二年”“北周建德三年”等纪年,为石造像整体断代为北魏北周时期提供了证据。

这批北朝石造像,从形制大小上分为两种,一种与真人头像大小基本相等,另一种是竖碑式造像碑,通高不超过 1 米。北魏时期石造像佛头较大,且向前微挺。面容清瘦,长脸细颈,高肉髻,神态飘逸,属“瘦骨清像”风格。菩萨头戴形制特殊的多层花瓣冠,装饰富丽多变,刀法流利精细,有北方的浑厚,又有南方的俊丽秀气。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表情略带微笑,平静中透出慈爱。到北周时期,改变了北魏时期的清秀造型,变为丰额方颐,体态壮硕,浑厚,发髻呈平肉髻,方脸,直通式脖子,长耳,直鼻,口角涡下仍带微笑表情。

总体说来,这批洛川北朝佛造像在纹饰、风格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是目前陕北地区少见的北朝石造像。

(本文刊载于大众考古2020年2月刊 作者杨军为洛川县博物馆馆员 ;李妮为洛川县博物馆助理馆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