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武威汉简集释》首发,收录《仪礼》最古本等六百多汉晋简牍

摘要: 甘肃是简牍大省,有“汉简之乡"之誉。特别是在武威出土的以汉代《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为代表的各类简牍文物,内容丰富、史料可贵,是中国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澎湃新闻获悉,由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历时八年合作整理完成的《武威汉简集释》昨天正式首发,全书中刊布了全面、清晰的彩色照片和最新释文,为研 ...
甘肃是简牍大省,有“汉简之乡"之誉。特别是在武威出土的以汉代《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为代表的各类简牍文物,内容丰富、史料可贵,是中国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澎湃新闻获悉,由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历时八年合作整理完成的《武威汉简集释》昨天正式首发,全书中刊布了全面、清晰的彩色照片和最新释文,为研究两汉丝绸之路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这也是新时期甘肃简牍整理研究的重大成果。书中收录的“武威三简”中的儒家经典代表《仪礼》简是目前所见《仪礼》的最古写本,共收录历年历次发现于今甘肃武威地区汉晋时期的简牍计643枚。
武威仪礼简 简长51~56厘米  宽0.5~0.8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仪礼简 简长51~56厘米  宽0.5~0.8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据甘肃简牍博物馆资料介绍,《武威汉简集释》收录了历年历次发现于今武威地区汉晋时期的简牍,其中就有最为重要的“武威三简”,即:儒家经典代表《仪礼》简、汉代尊老养老法令《王杖》简、体现汉代医学水平的武威《医药》简,以及其他遗址、墓葬出土的零散汉晋简牍,共计643枚。全书分“彩色图版”和“集释”两大部分,彩色图版部分随图附释文,以便翻检。
此外,部分简牍附有摹本和黑白照片,有助于学界深入研究。“集释”部分主要分释文校注、词条注解,并适当加按语。在全面综合学界数十年研究成果和对照彩色图版的基础上,《武威汉简集释》囊括了迄今关于这批简牍较为准确的最新释文,纠正了此前不少误释,补充了许多新释、漏释。《武威汉简集释》

《武威汉简集释》

1959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数次出土汉简,木简顺置于男棺盖前端,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96枚,为甲、乙、丙三种版本《仪礼》共九篇。具体内容是:甲本为《仪礼》17篇中的7篇,并有经、记、传,共有简398枚;乙本仅存“服传”一篇和经、记、传,共有简36枚;丙本仅存“丧服”一篇和经、记,共有简34枚。简长相当于汉制2.4尺和2.1尺,是古籍记载当时抄写儒家经典的标准简长度。宽度约在0.5至0.9厘米间。正面打磨光滑。甲、乙本四道编纶,丙本五道。每简正面书字一行,甲本每简容60字左右,乙本每简百余字,丙本为竹简,每简20至60余字不等。这是目前所见《仪礼》的最古写本,由于简册保存完好,墨迹如新,对于复原古代简册制度提供了具体例证。196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整理的《武威汉简》,公布了这批简牍资料。这批汉简不仅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且书写工整秀丽,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武威仪礼简 简长51~56厘米  宽0.5~0.8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仪礼简 简长51~56厘米  宽0.5~0.8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仪礼简 简长51~56厘米  宽0.5~0.8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仪礼简 简长51~56厘米  宽0.5~0.8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同样出土于武威市磨嘴子汉墓的《王杖》简,松木削制,两道编绳,先书后编,字迹清晰。内容为赏赐70岁以上老人王杖的有关诏书律令,载录汉代尊老、养老的政策和实施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武威王杖简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简长23.2~23.3厘米  宽1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王杖简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简长23.2~23.3厘米  宽1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医药》简出土于武威市旱滩坡,简长23~23.4厘米,宽0.5~1厘米,牍长22.7~23.9厘米,宽1.5~3厘米。共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松木削制。从简牍上遗留的痕迹看,简有三道编绳,先编而后书,78枚简为一卷册。牍有二道编绳,先书而后编,14枚牍为一卷册。医药简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医药方有30多个,所列药物近100味,并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症、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用药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学科。武威医药木牍写于东汉早期。此木牍是医家记录医药验证,字多粗率,属章草,书体凝练宽疏,运笔随心所欲自在畅达,呈现天真烂熳的情趣。武威医药木牍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医药木牍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医药木牍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医药木牍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武威市委书记柳鹏在首发式上表示,简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瑰宝,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甘肃是简牍大省,有“汉简之乡"的美誉。特别是在武威出土的以汉代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为代表的各类简牍文物,内容丰富、史料可贵,是中国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特色,留存了华夏文明向西传播清晰的印迹,见证了丝路文化传播交流的盛况,也彰显了武威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武威汉简集释》图书首发式现场

《武威汉简集释》图书首发式现场

在《武威汉简集释》首发式当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葛承雍,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简牍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张德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树声,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韩高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杨红伟等61位国内专家学者出席了首发式。葛承雍在首发式上表示,甘肃是简牍大省,希望以后能对汉简有进一步的研究,“武威也是葡萄酒的故乡之一,如果能在出土的这些汉简里找到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文字记载,那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向武威市图书馆赠送《甘肃秦汉简牍集释》丛书

甘肃简牍博物馆向武威市图书馆赠送《甘肃秦汉简牍集释》丛书

据悉,《武威汉简集释》 是《甘肃秦汉简牍集释》系列丛书之一,该丛书包括《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居延新简集释》 和《武威汉简集释》,一共四种十册,《武威汉简集释》的出版标志着“甘肃秦汉简牍集释”项目圆满完成。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