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拉哈特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5月11日至7月8日,联合对伊塞克博物馆保护区内的拉哈特古城及其附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试掘。
拉哈特遗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天山北麓,东距离中国霍尔果斯约250千米,西距阿拉木图约50千米,是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点,传说是塞人王族的居住遗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于该遗址附近。工作期间,将现场踏勘、钻探勘查、传统发掘、普通记录与RTK测绘、三维摄影、高空航测等多种现代技术相结合,获取了较详实的考古资料。
拉哈特遗址略呈长方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核心是一座近方形的高台(一号高台),顶部小、底部大,高约18米,顶端面积约3200平方米,周围有两道壕沟围绕,外侧壕沟直径约220米。考古钻探发现一号高台的顶部堆积文化层堆积厚约0.7米。第一道壕沟(紧接高台)外侧东部的平缓区域文化堆积较厚,可达2米左右,西侧平台的堆积较薄,约1米左右。该高台南侧第一道壕沟中部区域的文化堆积最厚,约4.4米。高台南侧第二道壕沟之南(外)区域也存在较大面积的文化堆积层,厚度在0.4~1米。
本年度在拉哈特遗址内布设探沟3座,面积合计32平方米。TG1位于一号高台南侧第一道壕沟的中部,探沟方向20°,南北长10、东西宽2、发掘深度约4.4米。
TG1地层堆积初步划分为9层,每一层中部区域均呈凹状,南、北两端斜上延伸,也即探沟内的堆积形状与壕沟横截面的凹槽状形制一致。发现遗迹共13处,包括灰沟1处,灰坑2处,窑炉2处,灶面6处,石构遗迹2处等。清理发现,早期的炉、灶位置处于壕沟的中部凹低区域,晚期的炉、灶处于壕沟南侧的避风区域。这些设施的位置随着地层的提升而逐渐向南侧的避风区域“移动”,大概表明是趋利避害的一种选择。
Z4(四号灶面)开口于TG1②层下,位于探沟南半部,平面近圆形,烧烤温度较高,留有青灰色烧结面,直径约60、厚约8,距地表约80厘米。解剖获知,该烧结灶面大致可分为2层,第一层(表层)最坚硬,呈青灰(略显红褐)色,厚3~5厘米,中心区域较周边更厚些。第二层,土质较坚硬,呈深灰色,厚3约厘米。
图一 角锥状器
图二 陶罐(采集)
图三 陶钵(采集)
图四 出土动物骨块
图五 出土陶片
L2(二号炉),开口于TG1③层下,位于探沟中部,平面近椭圆形,开口宽20、长30,底宽8,自深12,距地表深120厘米。炉膛内杂有大量小块颗粒状石子(L1亦有),炉壁烧结程度较差,但是界限区域还是明显。该炉处于一整块的黄色土区域,黄土块宽约43厘米,与其紧邻的四周、上下土色土质均有别,似乎是刻意处理而成。
该探沟发掘清理出的器类有铁、陶、石、骨、角等,可辨器物(片)共约80件。陶片(图五),多红陶、褐陶,多夹砂,有夹细砂和夹粗砂两种,火候较高。几无泥质。主要器物有铁刀、铁渣块、陶罐、陶钵、骨坠、角锥状器(图一)侧面切割非常平整的石块等。
陶罐多见平折沿,鼓腹器。器物腹部片较多。器耳,形制较多,大小不一,有桥形耳、鋬耳等。陶器多为圜底,少见平底。器物制造多粗疏,轮制痕迹不明显,以素面为主。
探沟内两处石构遗迹的众多石块中,有三块石块的一端,均是有人工切割形成的平整的光滑表面。其中的一件,截面略呈长方形,长30、宽20、厚8~15厘米。
动物骨块较多,以牛、羊的为多,也见有马、狗的等,推测多是食用后遗弃所留(图四)。骨角器较少,有2件骨坠状饰物、1件角锥状器。
另外,在拉哈特遗址附近采集到可能是早期铁器时代塞人的陶器2件,一钵、一罐(图二、三)。
初步认为,拉哈特遗址是以一号高台为核心,以壕沟为界,在高台周围设置了若干居住区域,并有一些手工作坊遗迹聚落遗址。
依据目前发掘到的陶器遗存面貌,推测拉哈特遗址堆积晚期可至蒙元时代(13世纪左右),早期可达到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7~前3世纪)。结合调查、试掘收获,初步认为在伊塞克区域东西长约30公里的天山北麓地带内,在面貌、内涵近似的遗址中,拉哈特遗址的面积和规模最大,可能具有中心聚落的地位。
调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
中方:丁岩 路智勇 苗轶飞 赵汗青
哈萨克斯坦方:Г.Р.穆赫塔洛娃 Т.图列根诺夫 库尔班阿力·贾孜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