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对加强汛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摘要: 2020年进入汛期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洪水威胁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贵州、浙江等11省份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 今年全国 ...

2020年进入汛期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洪水威胁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贵州、浙江等11省份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

今年全国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受损文物中,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较为严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襄阳古城墙发生局部坍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十堰武当山建筑群五龙宫龙虎殿、广西桂林李宗仁故居,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娄底朱家大院等发生房屋垮塌;11个省份中共有70余座桥梁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四川阿坝红军长征遗迹达维会师桥和江西婺源清华彩虹桥等被冲毁。目前,一些省份汛情仍在继续,文物防汛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安徽现存的乐成桥为11孔石拱桥,长约150米,宽约6米,高约9米,是宣城境内现存最大的古桥,2004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6日上午大约十一点钟,乐成桥被水冲坏。最先出现损坏的是4号桥墩处,在桥面出现部分垮塌后,洪水持续冲击古桥;至中午,乐成桥出现大面积垮塌,大部分桥体已经完全被洪水冲毁。原本11孔的古桥,截至下午1点半左右,只剩4个桥孔长的桥体,当时洪水依然凶猛,后续可能还会出现损毁。值得注意的是,乐成桥去年汛期也因洪水造成桥墩受损,汛期结束后而被修复。乐成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代康熙年间也因被洪水冲毁而重建。

汛期不可移动文物受损的重要因素

乐成桥被洪水冲毁前

乐成桥被洪水冲毁后

自古以来,洪涝等自然地质灾害历来是危害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古老的文物建筑在残酷的自然地质灾害面前显得尤为脆弱。汛期不可移动文物受损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物建筑自身灾害抵抗力弱

古桥梁、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建筑年代悠远,大多破旧,虽经维护维修,但千百年来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抵御自然地质灾害能力弱。历史上许多文物建筑毁于灾害,或者历经数次灾后重建保存至今。今年洪灾中被冲毁的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历史上多次因洪灾受损重修重建。

文物建筑材料抗风险等级不高

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尤其是一些革命旧址,多为祠堂、民居建筑,建筑等级不高,容易在自然地质灾害中受损。

极端天气导致不可移动文物毁损

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区域复杂,许多位于山区、河流、湖泊、沟谷区域,极易受自然地质灾害影响。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省持续强降雨,江河水位偏高,一些上游水库泄洪排涝,河流中往往裹挟大量泥沙、杂木等,大流量、高流速洪水堵塞、冲击、冲毁古桥,洪水长时间浸泡、淤埋古建筑,致使不可移动文物受损严重。

文物建筑防灾减灾的系统研究不足

我国文物、建筑学界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研究集中在建筑格局、形制、结构等方面,对文物自身具有的防灾抗灾功能作用关注不够,未能形成系统的文物防灾理念和技术体系。文物修缮中防灾减灾措施缺少针对性指导,许多文物自身的防灾抗灾功能未很好发挥。

文物保护整体能力不强

一些地方文物防灾减灾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文物防灾减灾尚未作为重要和专项内容纳入地方自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当中。同时,各地基层文物部门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薄弱,人员力量普遍不足,防灾减灾物资装备保障不够,缺乏有效抢险救灾专业力量,面对重大自然地质灾害,文物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

加强汛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防灾减灾是文物安全的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做好文物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防范是基础,科学处置是关键。文物珍贵脆弱、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产权复杂,防灾减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专业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汛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中央和各级政府财政设立文物防灾减灾专项经费,加大投入,增强文物抗灾能力和抢险救灾保障。每年入汛前后,各地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要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全面加强汛期文物保护工作,与环保、应急管理、气象、通讯、救灾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密切注意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高度关注本地雨情水情风情汛情,及时组织排查文物单位的灾害险情和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汛措施,保障人员和文物安全。

二是将文化遗产保护统筹纳入防灾减灾体系。文物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财产,是不可多得的不可再生资源,文物防灾减灾工作要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在重大自然地质灾害中,密切部门间协同配合,加强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等措施,提升文物防灾减灾整体能力。

三是加大文化遗产防灾减灾研究力度。组织文物保护专家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灾害风险,有针对性开展文物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研究,形成文物保护系统科学体系,为文物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

四是完善文化遗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文物防灾减灾和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完善文物灾害险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研判、灾情防范、受灾处置、信息报告、灾后修缮修复等一系列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切实增强文物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研究文物本体防灾功能。组织开展文物本体专项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一些古城、古村落和古建筑等文物本体具有的独特防灾体系和抗灾功能,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安全。

六是完善受损文物灾后重建工作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文物单位抢险加固和保护性设施建设纳入文物保护工程重点项目。文物保护单位要搜集、保存好受损文物构件或者部件,开展文物灾害风险评估,在不改变文物原状、不影响文物本体安全和环境风貌的前提下,修缮维护过程中前置防灾减灾工作,将建筑加固、防震、防渗、泄洪等文物防灾抗灾措施,作为文物修缮内容予以同步考虑、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文化遗产保护是亿万民众共同的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各级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公民个人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保护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多行业全面合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多部门既分工又协作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

编辑:宋梦寒 张怡

审核:李政

本文刊登于2020年8月28日《中国文物报》第6版专刊投稿邮箱:wwbbaohu@163.com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