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线上展览 | 丝路随响:丝绸之路上的乐器——第一单元拨弦乐器(下)

摘要: 编者按:  文研院有幸得到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及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团队的支持,将在未来的两周内陆续推出“丝路随响——丝绸之路上的乐器”线上展览及相关文章。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拨弦、吹管、口簧、鼓类等乐器的展示,我们希望在丝绸之路的文献学、历史语言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的研究之外,引入音乐学的视野,进一步丰 ...

编者按:

  文研院有幸得到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及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团队的支持,将在未来的两周内陆续推出“丝路随响——丝绸之路上的乐器”线上展览及相关文章。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拨弦、吹管、口簧、鼓类等乐器的展示,我们希望在丝绸之路的文献学、历史语言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的研究之外,引入音乐学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丝绸之路研究的内涵。

  展览共分为五期推出,本次推送为第二期,展示了拨弦乐器中的竖琴&齐特类乐器。

(向上滑动启阅)

导言

竖琴(harp)是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其发展横跨亚、非、欧大陆,伴随着一个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此消彼长,传递着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符号。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弓形竖琴,到乌尔第一王朝的水平角形竖琴,再到古巴比伦的垂直角形竖琴。此后,竖琴在古埃及和印度盛极一时,但最终都消逝了。所幸古伊朗的埃兰文明继承发展了下来。在佛教和祆教中都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中国有着从公元前8世纪至明清时代的出土箜篌20余件,图像200余幅,遍及我国十九个省市地区。竖琴——箜篌的转换不是时间、空间上简单的“物流”,而是一种文化接纳和主观扬弃。竖箜篌、凤首箜篌的错综关系关涉两河文化、中原文化、斯基泰文化、犍陀罗文化、波斯文化等不同脉络,并彼此交融。

齐特类(zither)乐器在丝绸之路上的分布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中以板型齐特类(Board Zither)和长形齐特类(Long Zither)为代表。齐特类乐器从演奏方式上主要分拨奏和击奏两种(当然也有少数的擦奏——弓擦、棒擦——但是这类演奏方式不具有普遍性,故在此不做赘述)。从名称上看,卡龙,也写作Kalon、Qanun,在丝路沿线信奉伊斯兰教的不同民族中普遍使用。板形齐特在中东地区称Psallo、Psaltery、Santur,在法语国家称Cimbalom,德语区称Hackkbrett,英语中为Dulcimer,中国称之为“洋琴”指“外来的”乐器。而从源头上看,从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朝的镀金银制杯上绘制的乐队中可以看出,“桑图尔的原始形制可以从竖琴中见到”(格罗夫音乐大辞典),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Harp和Zither两类乐器之间的渊源。从这一点上看,本期展览无疑是统览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民族迁徙、种族衍更的绝佳看点。


*如无特殊说明,

藏品皆为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藏品

乐器尺寸及其标记法,皆采用来源博物馆标记

延伸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01

箜篌

公元前8世纪

通长 87.6cm

高 40cm

宽 13c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中国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出土,蒙皮和琴弦缺失。由音箱、琴颈和琴杆三部分组成,音箱呈半葫芦形,与琴颈用一块胡杨整木雕刻而成,音箱底部开有沙漏形引孔,琴杆上有三道明显的束弦痕迹。

箜篌

公元前5-4世纪

通长 83cm、两端宽11cm 、中宽 5cm

两端高 8.5cm 、中高 5.6cm 、共鸣箱长 76.5 cm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

巴泽雷克(Pazyryk)2号墓出土,竖琴共鸣箱(琴身)为木质结构,横截面为束腰的圆角长方形(似数字8),呈完全对称式样。侧面看为上弯的弓形,在共鸣箱的两端各有一明显的耳状手柄。

[video]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512165189083840517[/video]

内含四段视频

视频一:阿塞拜疆竖琴(箜篌)演奏

视频二:伊朗竖琴(箜篌)演奏

视频三:日本箜篌(复原)演奏

视频四:缅甸桑高演奏

02

哈密艾斯克霞尔南墓地箜篌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通长 71cm

高 30cm

宽 9.8cm

哈密市博物馆

哈密五堡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出土。此件由音箱、琴颈和琴杆三部分组成,琴体用整段胡杨木雕刻而成,琴杆为柽柳,音箱上蒙皮,底部有音孔。

西夏-《水月观音》中弹奏角形箜篌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

云冈石窟第12窟

箜篌伎

云冈石窟第16窟箜篌伎

插秧村唐墓箜篌伎

河南安阳张盛墓箜篌伎

苏巴什佛寺遗址舍利盒上的竖箜篌

渭南市崇凝镇唐墓壁画男装女伎

榆林窟第19窟箜篌伎

河南巩义石窟寺第1窟箜篌伎

克孜尔木雕

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

03

小箜篌(仿制)

高 98cm

宽 65cm

原件藏于韩国国乐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仿制。

拨奏弦鸣乐器。约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张13至22根弦。置于膝上演奏。隋唐时期宫廷用于西凉伎、高丽伎、龟兹伎和疏勒伎。

埃及竖琴

公元前332年——公元664年

通长 113cm

高 88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Junuk

19世纪晚期

通高 66cm

宽 38.1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韩国国乐院13弦箜篌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飞天擘箜篌-西魏(左上)

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大箜篌-中唐(右图)

莫高窟第112窟-北壁东侧-药师经变之乐队局部-中唐(左下)

莫高窟第249窟-南壁-汉化过渡中的天宫伎乐-西魏(下图)

04

箜篌

日本

槽长(现存) 139cm

肘木长 79cm

日本正仓院

箜篌的槽(即共鸣箱)与下方的颈、脚柱由梧桐木制成,共鸣腔施涂黑漆,贴以鸟兽纹、彩色花纹和山岳纹样。

《北齐加彩围屏石塌》-箜篌

日本美秀博物馆藏

伊朗瓷碗-竖琴

12-13世纪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榆林窟第19窟箜篌伎

竖琴

19世纪中期 亚洲

高55.1cm 通宽62.5cm 厚6.7cm

伦敦霍恩尼曼博物馆

05

箜篌

中国

现代复制品

通高 108cm

肘木长 59cm

琴箱宽 17cm

当代复原,23弦,共鸣箱在肩部,上绘敦煌壁画“九色鹿”图案,琴弦以白、蓝、红三色相间,下附一底座支撑。

06

竖琴

苏丹

高51cm

宽12cm

深62cm

大英博物馆

拨奏五弦竖琴,共鸣弦为长方体,木制,琴面蒙皮就有两个椭圆形的出音孔。弯曲的长颈上有五个木制琴轴,琴颈和共鸣弦结合部饰有四串白色和蓝色的玻璃珠以及冲压穿孔的硬币。

Domu曼格贝图人的竖琴

刚果

通高 67.3cm

宽 21.6cm

深 34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弓形竖琴

埃及

公元前2030–前1640

通长 81.4cm

宽 26.4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弓形竖琴

尼日利亚

通长85.5cm 高30cm 宽15cm

伦敦霍恩尼曼博物馆

弓形竖琴 桑高

缅甸

高57cm 宽100cm

伦敦霍恩尼曼博物馆

延伸阅读·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是佛教文化中一件具有符号象征的圣器,多数情形下表达的是“梵天劝请”的一段佛教往事。多种早期佛经记载,当佛陀悟道而生离遁之心,梵天为了阻拦他留在世间传业授道,派遣属下的乐神乾闼婆先至佛前劝拦,乾闼婆于是手持这件弹拨乐器到佛前弹唱,最终留住了佛陀。

尽管具备如此美妙的宗教意味,这件乐器在当时的南亚却是一种真实的乐器,公元九世纪初,深受南亚文化浸染的骠国(缅甸历史上的一个古国)派遣使团通过云南进入长安与唐朝结好,进献的特色乐器中的一种,便是这种被唐史记录为凤首箜篌的弹拨乐器。有趣的是,骠国虽然不久即遭覆灭,这件乐器却穿越时间在缅甸流传至今,那便是被称为“桑高”的缅甸弯琴。但事实上,凤首不仅曾出现在弓形箜篌上,竖箜篌的共鸣箱和弦杆上也都有过各种饰首的出现。

07

竖琴

埃及

公元前1390–1295 年

高 82cm

音箱宽 36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