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民族考古】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看庙底沟类彩陶的来源

摘要: An Analy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Miaodigou Type Chromatic Pottery Based on the Chronologi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Yangshao Fish Motifs【作者简介】张宏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

An Analy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Miaodigou Type Chromatic Pottery Based on the Chronologi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Yangshao Fish Motifs

【作者简介】张宏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 批准号10XJA780001)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西北大学张宏彦。

【摘要】仰韶文化半坡与庙底沟两类遗存是平行发展关系,还是前后发展关系,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重要问题之一。反映在彩陶纹样方面,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半坡类鱼纹和庙底沟类花卉纹研究上。表面看来,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纹样,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承袭关系。但实际上,鱼纹和花卉类纹样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而是有着密切的演变关系。本文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入手,对庙底沟期彩陶的起源再做探讨,进而认为仰韶文化半坡期与庙底沟期是同一文化前后相继的两个发展阶段。【关键词】仰韶文化;鱼纹演变;庙底沟类型;彩陶来源

ABSTRACT: The Yangshao cultur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Banpo and Miaodigou type. Yet,archaeologists have been debating for a long time whether the two types were contemporary or presented two developmental stages. Regarding the motifs of chromatic pottery,the fish motifs of the Banpo type and floral motifs of the Miaodigou type are the crucible for debates. It seems that the two types of motifs are totally different and,therefore,there might not be any succee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Nevertheless,the two motifs are not internally unrelated,and a developmental sequence can still be identified. The paper first lays down a foundation by studying the chronological sequ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Yangshao fish motifs. Based upon the discussions,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original issue of chromatic pottery of the Miaodigou type.Lastly,the author supports the idea that these two types representes two succeeding phrases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KEY WORDS: Yangshao culture ;Development of fish motifs ;Miaodigou type; Origin of chromatic pottery

一、前言

自从20 世纪50 年代半坡与庙底沟遗址发掘而建立了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以来,二者的关系就成为考古学界长期争议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这一争论涉及到仰韶文化体系乃至传统认知的仰韶文化能否成立的问题,故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

20世纪60年代,苏秉琦归纳了这两个类型的基本特征: 半坡类型遗址中含有葫芦口瓶和鱼纹彩陶盆两项主要特征因素;庙底沟类型遗址中含有鸟纹、蔷薇花纹、双唇口瓶三种主要特征因素。并认为二者大致同时,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其原因大概主要由于两者文化渊源不同。之后,这些主要的特征因素就成为区分半坡和庙底沟两类遗存的最主要标准。然而关于二者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由于60 年代以来,多处遗址的地层关系表明,半坡类型要早于庙底沟类型,于是更多的学者主张,它们是先后承袭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了仰韶文化分期( 三期或四期) 、分区和地域类型的研究等,进而建立了一个西至甘青、东到豫东、南达南阳、北界长城沿线并由诸多区域和文化类型构成的十分庞大的文化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这样一个庞大的仰韶文化体系。丁清贤认为,“所谓的仰韶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庞杂的复合体,它包含了几个不同文化系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赵宾福认为,“‘仰韶文化’一词已经脱离了考古学文化的范畴,而成为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发展阶段的代称。过去那些因含有彩陶而被笼统地称为“仰韶文化”的各个‘类型’,今天看来实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于是仰韶文化先后被分解为“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 或“西阴文化”) 和“西王村文化”等。由于多数学者认为,所谓的“庙底沟文化”与“西王村文化”的演变关系比较清晰,于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关系研究,就上升为“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的关系研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些学者主张“庙底沟文化”是“半坡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或者认为各地的庙底沟类型文化源自当地的半坡文化。近年来,宋建忠、薛新民等依据晋南枣园、北橄遗址的发掘,主张“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二者各有渊源,并行发展; 北橄一、二期遗存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庙底沟文化”,其源自晋南枣园文化( 以下简称“晋南说”) ,晋南地区是庙底沟文化的起源地与发达的中心。问题的焦点仍集中在重唇口( 即双唇口) 瓶和由圆点、勾叶、弧线等元素构成的花卉类彩陶纹样出现的时间和区域方面。以彩陶为例,主张“晋南说”的学者们认为: “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以变体鱼纹、图案化规整的构图为主要特色,而且绘画技术已相当娴熟,但是北橄遗址第一、第二期的彩陶构图简洁,最习见的是宽带纹,其他纹样也从一开始便以圆点、弧线等与半坡文化不同风格的母题为特色,二者显然不是直接的传承关系,充其量是接受了某些影响。”即庙底沟类彩陶花卉纹样是不可能由半坡类的鱼纹演变而来,因而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承袭关系。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由晋南转向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渭水流域,特别是关中西部和渭水上游地区,就会发现彩陶上的鱼纹和花卉类纹样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而是有着密切的承袭关系; 花卉类纹样最早出现地在关中西部和天水一带。不仅在彩陶花纹方面,庙底沟期的主要陶器器形、聚落和房屋形制方面,也同半坡期遗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主要依据甘肃秦安大地湾和陕西陇县原子头遗址的发掘资料,拟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入手,对庙底沟期彩陶的起源及半坡与庙底沟遗存的关系再做探讨。

二、大地湾二期遗存的内涵、性质与年代

大地湾遗址是渭水上游甘肃秦安县的一处面积达110 万平方米的特大型史前聚落遗址,1978 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遗迹、遗物。《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以下简称《大地湾》) 将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五期: 第一期属前仰韶时期的老官台文化,第二期属仰韶文化早期; 第三期属遗址的仰韶文化中期; 第四期属仰韶文化晚期; 第五期遗存被归入常山下层文化。其中第三期有重唇口尖底瓶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关键是大地湾第二期遗存内涵、性质和年代的认识,对于认识“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关系至关重要。

大地湾第二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共发现房址156 座、灶坑46 个、墓葬21 座、窑址14 座、沟渠8 段、灰坑和窖穴72 个; 共出土器物3299 件,其中陶器1000 件,石器823 件,骨器、角器、牙器、蚌器1476 件。第二期的聚落围有壕沟,房屋布局为围绕中心广场的向心式结构,房屋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 成人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和单人仰身直肢葬; 陶器以细泥、夹砂红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圜底钵、圜底盆、曲腹盆、平底内凹钵、葫芦口尖底瓶、葫芦形平底瓶、带盖小罐、盆形甑、深腹罐等; 纹饰以绳纹最多,还有线纹、弦纹等; 彩陶主要为黑彩,图案有宽带纹、各种鱼纹,直线、圆点、弧线构成的各种几何纹图案( 图一) 。《大地湾》报告依据地层关系和陶器的演变特征,将第二期遗存细分为前后相继Ⅰ、Ⅱ、Ⅲ段,14C 年代数据在距今6500 ~ 5900 年之间,并认为二期的文化内涵与临潼姜寨二期和史家墓地大体相同。

与大地湾二期完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遗存广泛分布于关中地区、渭水上游及西汉水上游,主要有甘肃秦安王家阴洼第一类型、天水师赵村二期、武都大李家坪、陇西二十里铺、西和宁家庄、礼县石嘴村和黑土崖、高寺头等,以及陕西陇县原子头、宝鸡北首岭、千阳丰头、高陵东营、铜川吕家崖、渭南史家等遗址。其中陕西陇县原子头遗址仰韶二期发现有接近写实性鱼纹盆、圜底钵与葫芦口尖底瓶共存,与大地湾二期Ⅰ段的遗存相同; 原子头仰韶三期有鱼纹盆、圜底钵、平凹底钵、葫芦口尖底瓶、绘有圆点、弧线三角构成图案的曲腹盆和弦纹罐、铁轨式口沿罐等,与大地湾二期Ⅱ、Ⅲ段相同,有些器形或纹样甚至完全相同,14C 年代数据为距今6340 ~ 5900 年。《陇县原子头》( 以下简称《原子头》) 报告认为,原子头二期属“史家类型”,三期是仰韶文化“史家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时期的遗存。天水师赵村二期、王家阴洼第一类型也多被认为属“史家类型”。可知它们均应属同一文化同一时期的遗存。

过去对“史家类型”的内涵及文化属性的认识,多是依据史家、姜寨二期、元君庙、王家阴洼等遗址的墓葬资料。张忠培将渭南史家墓地归入半坡类型较晚阶段。严文明在对半坡遗址分期后指出“与半坡早期后段相当的遗址,有姜寨二期、史家墓地、元君庙M423 等4 座墓葬、大地湾仰韶早期和王家阴洼墓地等处。”从大地湾二期遗存看,墓葬随葬陶器有鱼纹圜底盆、圜底钵、葫芦形平底瓶、带盖小罐等( 图一,15 ~20) ,但不见葫芦口尖底瓶、彩绘曲腹盆等; 居址既发现有较多圜底鱼纹盆、圜底钵这些明显半坡类遗存的因素,又有葫芦口尖底瓶、曲腹彩陶盆、平凹底钵、铁轨式口沿罐等庙底沟类的因素( 图一,1~ 14) 。因此,大地湾二期和原子头二、三期的发掘,使我们对所谓“史家类型”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即半坡类与庙底沟类因素共存。

此外,大地湾二期和原子头二、三期均未见杯形口尖底瓶,说明它们应晚于以半坡遗址早期、姜寨一期为代表的半坡期前段,这里暂称之为“大地湾二期类遗存”,其14C 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 ~ 5900 年之间,也相当于传统认识的半坡期后段。以上以大地湾二期和原子头二、三期为代表的遗存,无论是文化特征还是年代方面,均处在半坡与庙底沟类遗存关系的节点上,是我们探索这一问题的关键资料。

三、仰韶文化鱼纹的演变及时空分布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历来为考古和艺术学界所重视。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期彩陶纹样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鱼纹的演化与分布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仰韶文化半坡期和大地湾二期类遗存的发展过程与时空分布,因而有着特殊的意义。

半坡期较早阶段多为写实性鱼纹,显得生动活泼。大地湾二、三期的彩陶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绘在卷沿圜底盆外壁上鱼纹。其中二期Ⅰ段的鱼纹接近写实,Ⅱ、Ⅲ段的鱼纹则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很有些图案化,三期Ⅰ段的鱼纹则完全抽象化,变成了一个圆点后拖两条长尾。这一演变过程非常清楚,反映了鱼纹从早到晚有逐步简化的趋势( 图二,1~ 4) 。王仁湘将这一时期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鱼纹称为“典型鱼纹”,将抽象化鱼纹称为“简体鱼纹”,并在广泛搜集整理鱼纹图形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两类鱼纹的演变与时空分布做了仔细的研究。这项研究对我们探索大地湾二期类遗存的时空分布及相关问题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据王仁湘研究,典型鱼纹”除在豫西灵宝永泉埠、小常、北阳平,晋南垣曲店头及汉水上游的西乡何家湾和内蒙古王墓山坡下等遗址有个别发现外,集中分布在关中地区和渭水上游等地。主要有陕西陇县原子头、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华阴南城子、铜川李家沟和高陵东营等遗址和甘肃秦安大地湾、陇西二十里铺、西和宁家庄、礼县石嘴村、黑土崖、高寺头、武都大李家坪等处。并认为,上述典型鱼纹彩陶最初出在渭河流域,最有可能是在渭河上游一带,分布在汉水、西汉水和豫西地区的典型鱼纹彩陶,也应当是来自渭河流域。通过对渭水流域仰韶时期遗存的考察可知,“典型鱼纹”主要见于大地湾二期类遗存,个别见于庙底沟期较早阶段。由此可见,“典型鱼纹”的分布实际上指示了大地湾二期类遗存分布的主要空间范围( 图二,右) 。

“简体鱼纹”的分布区域与“典型鱼纹”大体吻合,除在晋南夏县西阴村、新绛光村、洪洞耿壁和豫西的灵宝南万村有少量发现外,大部分仍集中分布于渭水流域( 图三,右) ,主要有关中地区的华阴南城子、华县泉护村、蓝田泄湖、扶风案板、岐山王家嘴、彬县老虎煞和水北、西安南殿村、长安客省庄和渭水上游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和礼县黑土崖等处,汉水上游的南郑龙岗寺遗址也有发现( 图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华阴南城子遗址,发现“典型鱼纹”与“简体鱼纹”共存,说明“简体鱼纹”是由典型鱼纹演变而来的; 在华县泉护村、扶风案板、岐山王家嘴遗址中均未发现早于庙底沟期的遗存,简体鱼纹均与原始重唇口尖底瓶、曲腹盆等共存,故应属庙底沟期较早阶段的遗物。

上述鱼纹时空演变与分布研究表明,从仰韶文化半坡期到庙底沟期,鱼纹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其中关中西部可能是这一演化中的核心区域所在,文化的特征最为鲜明而具有代表性。渭水上游的仰韶文化遗存,是由中心区向西迁徙、扩散的结果,虽不属于中心地带,但没有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因而文化面貌基本保持了中心地区的特色。而豫西、晋南、汉水上游是处于边缘地带,容易受到同时期其它文化的影响。更远的豫中、冀南豫北、河套地区及鄂西北等地则是其文化因素传播所波及到的区域,属影响区。这一时空分布的界定也与笔者对仰韶文化时空分布考察所得出的结论相合。因此,任何关于仰韶文化的研究,均应以主要分布区的典型遗存资料为主,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四、庙底沟类彩陶构图元素的来源探讨

关中西部和渭水上游的大地湾二期和原子头二、三期彩陶中不仅有鱼纹,引人注目的还有大量的由直线、斜线、圆点、弧边三角等元素构成的图案。其中大地湾二期的彩陶多为黑彩,有极个别红彩; 彩陶数量从早到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Ⅰ段为13.38%,Ⅱ 段为18.59%,Ⅲ 段更高达31. 93%,数量远远超过已知的同时期各地遗存。彩陶纹样主要的构图元素有条带纹、直线纹、斜线纹、圆点纹、圆圈纹、弧边三角纹、半月纹、菱形纹、柳叶形纹或曰豆荚纹等,图案多由一、二种构图元素组成,有自早到晚由简到繁的演变趋势( 图四) 。

大地湾三期的彩陶也绝大多数为黑彩,有个别饰红、黑、白三彩陶器; 数量也较多,比例与二期相近或略多; 纹样比二期更加绚丽和多样化,多由几种构图元素组成复杂的图案。主要构图元素有圆点纹、圆圈纹、弧线纹、圆点弧线纹、网格纹、弧边三角纹、回旋勾连纹、豆夹纹、花瓣纹等( 图五) ,线条显得更加流畅、技法更为成熟。总体看来,大地湾三期彩陶无论是器形、构图元素、图案,还是工艺技术均明显是承自二期,与渭水流域其它庙底沟期典型遗址如岐山王家嘴、扶风案板、华县泉护村出土者相比均别无二致。

上述发现与研究表明,关中西部和渭水上游大地湾二期类遗存的花卉类彩陶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庙底沟期的彩陶及其工艺技术源自大地湾类遗存也是很明显的。因此,从彩陶方面观察,所谓的“庙底沟文化”的源头,应在渭水流域,特别是关中西部到渭水上游这一带寻找。

此外,表面上看来,鱼纹与花卉类纹样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图案,二者似乎各有源流,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王仁湘通过鱼纹的研究后认为,庙底沟文化广泛流行的叶片纹、花瓣纹、菱形纹、圆盘形纹、带点圆圈纹等,大都是鱼纹拆解后重组而成。这项研究将仰韶文化彩陶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笔者通过对大地湾二、三期,原子头二、三期及渭水流域其他庙底沟期典型遗址出土彩陶纹样比较后,的确可以清晰地看到,花卉类纹样的构图元素实际上很多都来自图案化的鱼纹( 图六) 。

从大地湾二期类遗存的“典型鱼纹”和花卉类纹样比较中,可以看出图案化鱼纹中就已出现圆点、圆圈、半月形、弧边三角、柳叶形等各种构图元素。当时的制陶工匠们就已开始拆解了“典型鱼纹”的构图元素,创造性地利用几种元素组合出新的图案; 图案化鱼纹与花卉类纹样共存,成为大地湾二期类彩陶的鲜明特点。渭水流域庙底期的彩陶制作继承了这一传统工艺技术,利用更多元素组合出更为复杂的图案。

仰韶文化半坡期彩陶中已出现了由直边三角、加点三角、菱形纹等构成的图案,明显是鱼纹的简化。可以看出,从写实性鱼纹,到图案化鱼纹,再到构图元素拆解与重组,是仰韶文化彩陶图案演变的主线。“彩陶鱼纹的变化,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符号化过程,后来虽然还会有鱼的含义,但是它却并没有了鱼的形态。”也就是说,庙底沟期的花卉类纹样,有些实际上是鱼纹的象征符号,正如直线三角组合纹样象征鱼体一样,加点圆圈纹和加点叶形纹取自鱼眼( 图六,2、7) ,应该是鱼眼的象征符号。从鱼纹到花卉纹,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象征意义并没有改变。

尽管学术界对仰韶文化彩陶上鱼纹的象征意义有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不同的看法,但都应该是基于精神领域诸如审美观或宗教观的一种文化认同感的体现,而这种文化认同感更能说明仰韶文化半坡期与庙底沟期是同一族群文化前后相继的两个发展阶段。那种认为“半坡文化”与“庙底沟文化”是两支各有源流的考古学文化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五、几点认识

综上所述,从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纹的时空演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鱼纹是仰韶文化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彩陶花纹,鱼纹的空间分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指明了这一文化的空间分布范围,即以渭水流域为中心,包括晋南、豫西和汉水上游等边缘地带。仰韶文化特征、分期等方面的研究应以中心区典型遗址的资料为主,否则会出现偏差。

二是从写实性鱼纹到的图案化鱼纹,再到构图元素拆解与重组的演变过程看,庙底沟类的彩陶花纹的构图元素,主要来自图案化鱼纹,而这一演化中心应该在关中西部和渭水上游一带。由此看来,所谓的“庙底沟文化”源头和中心区域也应在关中西部和渭水上游一带。

三是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演化过程、彩绘工艺技术和象征意义等方面看,渭水流域半坡类遗存和庙底沟类遗存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同一文化前后相继的两个发展阶段。那种认为“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是各有源流、不同族群的两支文化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编 辑 :高 朋 吴 鹏 贾淑凤

编辑助理 :彭 波

您的稿件和服务意见请发往"民族学与人类学"微电子杂志服务邮箱:

mzxyrlx@126.com

您的支持和鞭策将会是我们进步的源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