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湿岛

摘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河西走廊是中国版图上一块耀眼的地区它既是中原连接新疆乃至中亚的交通要道又是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带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伸向西北荒漠的湿岛从宏观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北接内蒙古高原南连青藏高原西至玉门关和新疆相连东抵黄土高原微观上看它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 ...


河西走廊

是中国版图上一块耀眼的地区

它既是中原连接新疆乃至中亚的交通要道

又是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带

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

…………

伸向西北荒漠的湿岛

从宏观地理位置上看

河西走廊北接内蒙古高原

南连青藏高原

西至玉门关和新疆相连

东抵黄土高原

微观上看

它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

南依祁连山脉

北靠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

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的武威市、金昌市

张掖市、嘉峪关市、敦煌市沿线

东西长1000千米,南北长普遍不足100千米

局地甚至只有几千米

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

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

从人口集聚与交往上看

它是汉、藏、回、维吾尔、裕固和东乡等

民族聚居的重叠地带

这里也是草原牧场、高山牧场

和灌溉农业区的中间地带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就是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相互拉锯的关键之地

▲ 河西走廊地形图

河西走廊的形成

源于数亿年前的一次地壳剧变

欧亚板块由于受到印度次大陆的碰撞而缓缓隆起

逐渐形成地球上最高

也是最庞大的地质构造体系——青藏高原

与此同时

一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弧形山脉逐渐隆起

这,就是祁连山

在祁连山脉的北麓

自然形成了这条咽喉般的狭长走廊

青藏高原的隆起

阻碍了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北上的步伐

于是在广袤的西北大地形成了大片的戈壁荒漠

但幸运的是

海拔足够高的祁连山接纳了东南季风的降水

仅有的降水使得祁连山

成为了伸向西北荒漠的一座湿岛

▲祁连山山脉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01期

祁连山下的河西四郡

自然的原因创造了这条独一无二的走廊

古代的人们正是看中了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

两千多年来,这里战事频发

胜利的一方都会极大地利用河西走廊来发展经济

中原的丝绢、铁器、漆器、瓷器

耕作技术、建筑技术等输往西域

汉使或商贾从西域带来了葡萄、苜蓿、马匹胡桃、胡麻、胡豆、香料等物产

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促进了中西方商贸文化交流

各国互派使者往来

民间商业活动也逐渐增多

但往往稳定的发展环境总是暂时的

毕竟“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总体上看,河西走廊地区的发展在当时是首屈一指

公元前111年 , 汉武帝“设四郡、列两关

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以及阳关、玉门关

当然这些郡、关卡驿站的设立不单是发展经济

更重要的则是出于边防安全考虑

巩固疆域完整

武威郡—武功军威

武威

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彰显其"武功军威"而命名

位于武威市境内的乌鞘岭

河西走廊东端的起点

平均海拔3000米

两侧的山势在这里开始收缩

它是河西走廊的咽喉

也是西汉都城长安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 乌鞘岭

公元前121年

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

连续歼灭数个匈奴部落和近万名匈奴军

这是汉朝与匈奴的百场战役中

第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

霍去病和他的部队所骑的战马

正是之前和匈奴部落多次交锋之后

吸取了匈奴军培养优良战马的经验

从而精心培育的战马

毫无疑问匈奴的优势在于骑兵

骑兵的关键则在于战马

有了战马的协助

随后的一次次战役

汉朝的骑兵战术在与游牧民族不断交锋中逐渐成熟

终于在公元前1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历经三次河西之战的霍去病

和他的部队纵横驰骋,打通了河西走廊

▲ 武威市的雷台汉墓,“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这里是盛唐《凉州词》中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武威的地位不止在于它的军事

更是得益于中部的绿洲

支撑起当地强大的农业和畜牧业

唐代,这里已是河西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

然而安史之乱之后

这里曾陷于吐蕃,不复往日的繁荣了

▲武威绿洲,坐落在祁连山脚下

张掖郡—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甘肃张掖,又称甘州

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中段

张掖东西长465千米,南北宽140千米

山是这里的主角

北面的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

并称为走廊北山

隔开了北边的广阔沙海

南边的祁连山仅凭“一山之力”

就占据了全市面积的一半

▲ 草原与祁连山共生

高大的祁连山截住了东南季风的水汽后

让山区变得郁郁葱葱

海拔更高的地方雪山连绵不息

▲ 祁连山连绵的雪峰

祁连山雪山的融水

滋润了张掖乃至整个河西走廊

黑河大沙河疏勒河等数十条河流

无不是源自祁连山

有了水的滋润,绿色自然就会萌芽

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草占据了主导

优质的草场自古便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祁连、焉支两山之间

有一片广阔的草原,这里水草丰美

至今仍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基地

山丹军马场

▲ 山丹军马场

月氏匈奴等这些在马背上驰骋的民族

都以张掖丰美的草场作为大后方

草场上长大的战马

在古代可是上等的交通工具和武器

匈奴等民族正是有了上等战马的帮助

才对中原王朝构成了极大地威胁

公元前111年,武帝下令设立张掖郡

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由此可见汉朝击败匈奴军的决心

优越的环境加上来自中原的先进农业技术

让张掖迅速从游牧区向农耕区转变

张掖不仅在农业和军事上地位重要

其交通地位更是河西走廊咽喉中的咽喉

南部祁连山中的一个重要山口——扁都口

占领这里就能切断匈奴与羌族的联系

两千多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正是在扁都口附近遭遇了匈奴的埋伏

从汉朝到隋唐

是张掖历史的全盛时期

不仅因为这里地处咽喉之地

更是因为当地有繁茂的商品交易往来

曾经无数人翻越的扁都口

如今227国道由此经过

曾经的辉煌虽然已经不复存在

但这座“张国臂掖”的古城

依旧会向未来开放

酒泉郡—城下有泉,泉水若酒

酒泉

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

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

公元前111年

汉武帝下令,在河西走廊修筑

东起永登,西至酒泉的长城等防御工程

数年后

汉长城又从酒泉延伸到了玉门一带

庞大的防御体系横贯了河西走廊的东西两端

这个防御体系在当时被称为河西汉塞

它由烽燧、城障、坞院、塞墙、壕沟等组成

这不仅是一条防御线

而且还是一条交通线和供给线

▲ 汉长城遗址

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上

分布着大量佛教石窟遗迹

它们代表了佛教在不同时期

经由这里传播所留下的印记

在今天的酒泉市瓜州县

有一座石窟

它称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

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就是瓜州榆林窟

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 瓜州榆林窟

因为这些石窟的存在

河西走廊也被人们称为“石窟走廊

敦煌郡—盛大辉煌

敦煌

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镇

它南靠祁连山,北依嶙峋蛇曲的北塞山

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连三危山

明代的《沙州卫志》这样描述敦煌

敦煌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

前阳关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

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钥

两汉时期

中原王朝强盛时从敦煌进击西域

衰落时又收兵于敦煌

这样的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其特殊的交通枢纽

还和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党河

所形成的绿洲农业密切相关

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有北、中、南三条线路

这三条线路都以敦煌为起点

到达中亚、欧洲

东来西去的商人都要在敦煌驻足停留

从而确立了其国际商贸城市的地位

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 莫高窟的壁画留住了敦煌曾经的繁华

敦煌寄托着熙来攘往各色人等的梦想

于是人们在离开敦煌前

就在莫高窟造了一个窟用来供养神灵佛祖

祈求得到保佑

从西域荒漠里平安归来的人们

为感谢佛祖的保佑和恩赐,也开窟造佛

从公元4世纪的十六国

到14世纪的元代,历经十六国

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

在敦煌地区形成了莫高窟

东、西千佛洞石窟榆林窟

五个庙石窟等石窟群

它们被统称为敦煌石窟

这些石窟浓缩了河西走廊地区

自汉朝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敦煌石窟

今日的宝藏河西走廊

1957年12月

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

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在河西走廊的玉门建成

但是

河西走廊上蕴藏的能量远不止于此

▲ 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玉门油田

镍,一种银白色金属

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稳定性

在空气里不易被氧化

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料

适用范围小到不锈钢材

大到可以作为雷达、导弹等武器的原料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

我国早期的地质勘探者经过重重发掘

终于在河西走廊的龙首山下

找到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金川铜镍矿床

镍都金昌也因为镍矿石的发现而崛起

在青藏高原隆起后

原本完整的西风带被分裂成南北两支

而河西走廊就位于北支西风带上

风向稳定,风力充足

是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与此同时,河西走廊地处

温带荒漠、半荒漠地区

光热资源十分丰富

于是在酒泉

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图1:酒泉太阳能发电基地

图2:酒泉风力发电厂

河西走廊的存在

不仅仅成就了河西四郡的辉煌

它所覆盖的土地还成为了西北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如今的河西走廊

早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河西走廊的通道优势开始显现

再次掀起丝路旅游的热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河西走廊的战略重要性再次凸显

发展商贸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手段

▲ 河西走廊沿线的集市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河西走廊

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宝库作用

对我国文化输出与交流有着推动作用

沟通文化交流、积极发展商品贸易

增强丝路旅游热潮

这也昭示着河西走廊新时代的来临

继续成为沟通东、西方之间

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河西走廊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

发展繁荣的梦想

2000年前

初出茅庐的张骞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才有了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生动岁月

2000年间

从走廊的东西两端走过无数的学者和商人

携带者各自的商品和古老的书籍

在这里交流和碰撞

毫无疑问

河西走廊早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它意味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

见证了古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文明浪潮

沧桑巨变,河西走廊依旧发挥着它

融通古今、连接内外的作用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