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丨崔跃忠

摘要: 崔跃忠山西博物院馆员,“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策展人 晋陕大峡谷中,黄河浩荡奔腾,奏响了华夏文化的不朽长歌。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展览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即选取黄河文明进程中的精彩片段,以考古发现讲述“黄河故事”,表现中华文明交汇融合、多元一体的特征。序厅一展览主题紧扣时代主旋律  2019年9月18日,习 ...

崔跃忠

山西博物院馆员,“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策展人

晋陕大峡谷中,

黄河浩荡奔腾,

奏响了华夏文化的不朽长歌。

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展览

黄河文明的标识

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

即选取黄河文明进程中的精彩片段,

以考古发现讲述“黄河故事”,

表现中华文明

交汇融合、多元一体的特征。

序厅

展览主题紧扣

时代主旋律

  2019年9月18日,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并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在总书记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由山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山西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遗址的考古揭示”展览在山西博物院拉开帷幕,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博物馆展览在传播知识和娱乐服务的同时,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倾向,会对观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产生启迪和引导作用,进而成为社会文化建构的工具。

河汾哺育的晋南地区和大河流经的陕北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深入挖掘黄河根祖文化,对于构建黄河流域的文化标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览内容充分表明

文明标识体系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遗址的考古揭示”展览在时间框架上确定为龙山时代,空间范围上锁定为黄河中游,展览围绕文明的特征、内涵、制度等相关内容展开,通过运用阐释、分析、比较等方法为博物馆观众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史前社会场景。

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引领着整个亚洲东方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距今3800年左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先后进入到文明阶段。

这些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宛若灿烂的星河,遍布远古的中华大地,传说当时是“天下万国”或“天下万邦”,考古学界将这个时期称为“古国时代”。

这个时期,黄河流域中的晋陕高原各种文化碰撞,万国林立,格局重组,互相激发,风起云涌,带动着中原与北方两大区域的文化变革,是早期中国文明相互交融、提升的关键地域。

陶寺与石峁,是当时这两大区域的代表性遗址。围绕着这两个遗址来展示这个时代的文化面貌与当时邦国之间的交流冲突,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进而打造文明标识,便构成了这个展览的主题。

根据这样的想法,展览分为两大部分:“帝尧之都”与“王者圣城”。

第一部分“帝尧之都”展厅一景

“帝尧之都”主要选取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盘、土鼓、鼍鼓、石磬、铜器、玉器、彩绘木器、朱书扁壶、陶器、石器等精美文物,一方面充分表现了陶寺文化吸纳草原大漠的游牧文化、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在碰撞与交融中,将东西南北的多元文明基因根植于晋南,最终成为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特罄(左)、土鼓(右)

  陶寺遗址出土

深腹斝 陶寺遗址出土

朱书扁壶残片(左)、朱书扁壶(右,复制品)

  陶寺遗址出土

彩绘陶壶 陶寺遗址出土

玉神面 陶寺遗址出土

骨镞 陶寺遗址出土

另一方面,从文明社会内涵的不同角度,向观众全面展示陶寺文化的成就,并且用考古出土实物实证陶寺社会完全步入文明社会:在4000多年前的社会,冶金术、文字出现;生产力显著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分离;人口显著增长,都邑性城市出现;阶级分化明显,王权和礼制诞生,国家雏形显现,可以说,陶寺遗址代表了当时黄河文明的高度,是早期黄河文明的显著标识。

龙盘 陶寺遗址出土

另外,展览还选取临汾下靳和芮城清凉寺两个墓地出土器物,从同属陶寺文化和相近文化两个角度,反映晋南地区与陶寺遗址同时代先民的生活状态、信仰等问题,与陶寺遗址一起,共同体现中华文明进程中多样性。

芮城清凉寺墓地出土陶瓶

芮城清凉寺墓地出土玉器

  石笄(左)、复合璧(右)

  临汾下靳墓地出土

临汾下靳墓地出土陶瓶

“王者圣城”则以石峁遗址出土器物为主,用最新的考古资料,来展现以石峁城址为代表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石城系统的文明。

第二部分“王者圣城”展厅一景

这是“石破天惊”的石峁考古出土器物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对公众展出,包括石雕、玉器、铜器、石范、陶器、乐器、石器等各类器物,以及超大型城址、宏大建筑、复杂宗教现象和与周邻聚落形成的多层级关系,都表明在4000年以前,以石峁遗址为中心的河套地区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社会文明。

双面人面石柱 石峁遗址出土

壁画 石峁遗址出土

骨针 石峁遗址出土

口簧 石峁遗址出土

石峁遗址出土陶器

石峁遗址出土石刀、石斧

石峁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主,等级分化明显,神权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步入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

石峁的发现改变了学者对中华文明进程的传统看法,引发了人们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反思。

天峰坪东遗址和碧村遗址所展现的文化内涵,是对石峁文化的重要补充,它们共同表现出北方石城文明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

  陶罐

  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东遗址出土

  蛋形瓮(左)、大口尊(右)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遗址出土

芦山峁遗址是连接陶寺和石峁的重要节点,使割裂的两大集团在内容上有了互动,使观众能够更加充分了解陶寺和石峁两大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陶寺与石峁,隔河遥望,南北呼应,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成为黄河文明的显著标识。

展览构思不断创新

一个好的展览应该创意独特,在内容设计、制作、宣传推广等多个环节引进新理念,尝试新模式,运用新技术。

为了把“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遗址的考古揭示”打造成一个精品展览,策展团队不断推陈出新。

文物利用上,积极选取新材料。石峁遗址是21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之一,在2012年、2019年两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芦山峁遗址,在201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清凉寺墓地是“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天峰坪东遗址和碧村遗址是最近十年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重要考古发掘成果;陶寺遗址近年来对宫城的发掘,最新发现也层出不穷。

重要的考古成果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再反思,对于探索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个展览直面这些考古新发现,不避学术热点,将最新的考古材料展示给博物馆观众,将问题提交给学术界和大众,期望引发更大的社会效应。

展览叙述上,充分表达新观点。一个好的展览需要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展览中既注重陶寺、下靳、清凉寺、天峰坪东、芦山峁、石峁和碧村等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展示,又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对上述遗址所反映的社会制度、结构的比较与归纳,探寻社会发展阶段的共性以及时空上的差异,使展览个性鲜明,主题明确。

内容编排上,努力尝试新思路。这个展览,围绕着两座中心城址“帝尧之都”和“王者圣城”展开,表现陶寺和石峁两个集团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展览将两者的联系多体现在内容的编排上,区别多安排在形式的表达上。

放弃以前单纯的器物对比,运用更加宏大的叙事与对比模式,形成以点带面、个性与共性并重的展陈思路,从而达到透物见人、以物论史,讲好一个故事的目的。

展览宣传上,围绕展览主题,在宣传上从讲座、沙龙、研讨会、研学、文创开发等多渠道出发,面向各类观众群体,覆盖整个展期,线上线下配合传播,以求发挥展览的最大效应。

邀请学界专家,就文明起源、早期国家等课题举办多场科普讲座、沙龙;利用节假日,开展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动手体验、研学游活动;10月中旬,将在山西博物院召开以“黄河文明的标识体系”为主题的研讨会,召集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内涵,加强学术成果转化,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研发推出饰品、家居生活、文具、纪念章等4大类文创产品近20款,让黄河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王巍《考古发现所见黄河流域文明起源

孙周勇《黄土、石头与城——公元前第三千纪的晋陕高原》

文创产品

小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大河之魂留下太多的文化遗产,从物质和精神上永远深刻地影响、塑造着中华儿女。

从文明始现到王朝开启,南流黄河两岸的陶寺与石峁,交流借鉴、兼容并蓄,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引领者。

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更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标识。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

本展览已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是山西博物院策展人的不懈追求。今后会陆续策划推出更多具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富有趣味性的特展,引领公众进入博物馆殿堂。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来源:山西博物院

投稿及信息:mingdiands@foxmail.com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考古的声音传得更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崔跃忠

    更多信息...

    陶寺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