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杂志精选||丛林访古 龙窖山堆石遗迹调查记

摘要: 从2016 年暑期开始,我跟随导师肖小勇参与了湖南龙窖山堆石遗迹的考古调查项目,此后又负责了湖北龙窖山片区的堆石遗存调查。从项目的前期准备,到田野实地调查,最后到报告的整理,是我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实习经历。 不管是田野调查的理论方法、考古技术(RTK 测点、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运用,还是编写一本考古报告需要在现场采集哪些信息,后期 ...

2016 年暑期开始,我跟随导师肖小勇参与了湖南龙窖山堆石遗迹的考古调查项目,此后又负责了湖北龙窖山片区的堆石遗存调查。从项目的前期准备,到田野实地调查,最后到报告的整理,是我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实习经历。

不管是田野调查的理论方法、考古技术(RTK 测点、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运用,还是编写一本考古报告需要在现场采集哪些信息,后期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如何对一个复杂多变的遗迹现象进行分类,这些都让我在学术上得到了最好的锻炼。而且,后期我临时成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一个工地的整体工作进度调配工作,负责各种关系的协调,“执行领队”的生活也让我得到了其他层面上的锻炼。

发现遗迹

2000 年,为配合《瑶族通史》编委会探寻瑶族早期“千家峒”的调查,龙窖山堆石遗迹得以在湖南临湘市龙窖山区发现,随后,临湘市博物馆率先对其开展了不断的调查。2002年该遗址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龙窖山堆石遗存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和考古发掘。2013 年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片区堆石遗迹的调查工作开展时间较晚。2013 年,湖北咸宁市博物馆开始对与临湘市相邻的通城县进行了调查,发现了部分堆石遗迹。2017 年,咸宁崇阳县相关部门开始对其辖区内的龙窖山片区进行调查,发现了大量堆石遗存。

RTK 测点

目前根据瑶族的迁徙路线和广西的民族考古学材料,研究者认为这些遗迹属于古代瑶族的遗存,2013 年,在“通城药姑山垒石文化聚落遗址考古调查成果研讨会”上,湖北高校学者将其定义为一种不同于汉族的已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存。自此,关于堆石遗存的研究,多从民族史角度来探讨其与瑶族的关系,几乎没有学者从遗迹本体出发,从考古学角度来探讨其作为聚落的考古学意义。

走进深山

2016 年,为配合湖南龙窖山堆石遗迹保护规划文本的编写,中央民族大学肖小勇、佟珊老师带领研究生远赴湖南开展考古调查工作。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采用 RTK 对遗迹进行定位,绘制平面分布图,对遗迹本体进行文字和图片的信息采集,对典型遗迹进行三维建模,对一些大范围的遗迹现象进行航拍。2017 年,为配合湖北咸宁市博物馆申请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又开赴咸宁通城县、赤壁市、崇阳县进行考古调查。工作内容与上一年度基本一致,但更重要的是进行普查,探明该地堆石遗迹的分布状况。

龙窖山又名药姑山,为五岭山系幕阜山余脉,分布于湖北赤壁、崇阳、通城和湖南临湘市之间。遗址多被大量植被覆盖,植被以松树、杉树、楠竹为主。山体坡度较大,且该地易爆发山洪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遗迹保存情况较差。

堆石墓

我们进行了两个年度共计 6 个月的调查,湖南区共调查 21 个遗址,可以分为龙窖源、畲家山、箭竿山三个片区;湖北区共计 30 个遗址,可以分为通城、崇阳和赤壁三个片区。湖南片区以箭竿山片区为代表,湖北片区以通城县片区的大风塝片区为代表。根据以往的分类和现场的再确认,可以将发现的堆石遗存分为堆石墓、石磡(梯田)、石屋、石碑、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这 7 种类型,其中以堆石墓和石磡数量最多。从遗址分布情况来看,湖南片区的堆石墓数量大于湖北片区,湖北片区最主要的堆石遗存为石磡,说明两地的功能分区可能不同。

石磡

堆石墓的形制多样,从平面来看可大体分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立面形状多样,以长方形为主,也有三角形和梯形等。大多平地起建,形状规整,也有部分沿山体而建,形状不一。石磡多为沿山体横向垒砌的较长堆石遗存,在上面或有台阶以供上下,也有的在石磡中掏出一个空洞,推测为储藏窖。石碑则多在堆石墓前,或在路旁作为指路标出现。此外,在湖南片区的石窝山遗址点发现有堆石墓、石磡和石屋组合出现的情况,而且以水渠或用石头垒砌成的古路连接了各个遗址点,构成了古路网,特别是在湖北羊楼洞镇和湖南临湘梅池村之间形成了保存较为完好的“万里茶道”。

结合调查发现和现存房屋的建筑形制、部分现代堆石墓的情况分析,这种堆石遗迹的使用年代很长,从宋明时期一直延续到民国或者更晚,且存在不断复建的过程。废弃年代则为近二十年内,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建设当为其重要推力,政府让部分原住民下山统一安置后,该地就逐渐被废弃。而关于建筑该遗迹的人群,由于该地的使用年代较长,使用人群较为复杂,以往学者从当地的地方志、瑶族通史的记载、现在的居民民族成分以及堆石墓的测年数据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认为遗址可能为瑶族迁徙路线中的停留点,所以建造人群可能先为瑶人,后续的使用者可能也有其他民族的人群,不排除是汉人的可能。总之,这种遗迹现象为当地居住在山林中的古代先民所创,是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① 带“储藏坑”的石磡

图② 带台阶的石磡

图③ 石碑(立石)

图④ 石屋

此外,湖北、湖南两个遗址区域的遗迹现象有所差别,表现在堆石墓、石磡、石屋在两个地区的比重有所不同,比如湖南箭竿山片区的堆石墓数量远大于其他区域,而湖北主要以石磡为主。从两片遗址点的距离来看,大体是龙窖山的南北两麓,从而推测两个遗址片区存在着功能分区的现象,可能分别是墓葬区和生活区。总体来看,该地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的聚落,在这个聚落中,人们用山上的石块平整坡地、改造水土条件进行生产生活,堆垒石块来修建墓室,在艰苦的山林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并延续生活了近千年。

后来,同样生活在南方山区的我,在湖南西部山区偶然发现类似的遗迹现象,从而可以判定这种堆石现象可能为南方山区人民为扩大耕地范围,保持水土而探索出来的一种建筑方式,并沿用至今。

航拍石磡(梯田)

在这个项目的资料整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疑问,比如目前在湖南临湘发现的堆石墓,其性质是否是墓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此外,为什么在当地仅发现了大量石磡,石屋的数量却很少?筑造石磡的人居住在何处?这些现象的功能性及性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发掘来印证。

考古人的“成人礼”

南方山路崎岖,我们在调查中每天需步行超过八个小时,翻山越岭、穿过很深的丛林,从悬崖边上进入遗址。时常拍照没地方下脚,要不踩在架空的竹子上,要不架设梯子,更有甚者爬上树照相。我们要面临着因遗迹周边植被茂密,RTK 搜不到网络、测不了点、固定不了的技术限制。面临着三维建模不断试验尝试,但不断失败的压力 ;面临着因山高树密,导致两架无人机坠机的窘迫 ;更有因为突然降雨引发山洪,大家仓皇下山,设备进水的无奈。对于我而言,第二次考察时,除上述的问题外我还要每天管理工地进度,协调好工作人员和民工的关系,在换点调查时找住宿地点、交通工具,管理财务和解决一日三餐等很多细微的事情。

过独木桥

有人说,考古学生的“成人礼”是完整经历过一次田野考古实习,特别是考古发掘与整理。而我认为考古学的实习,并不单纯是发掘,而是通过田野来实践考古学复原古代生活场景的宗旨。正如肖老师曾经说的,外国考古学者都是进行民族考古学的调研,从最细微、最为活化的视角观察古人生活,对遗迹现象有了“生”的认识,来探寻文明起源、社会复杂化、文化传播等这些深刻的学术问题。

(本文刊载于大众考古2019年4月刊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