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讲座通讯|汤惠生:考古学与岩画中的一带一路

摘要: 2020年9月28日下午14:30-17:00,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汤惠生教授,以“考古学与岩画中的一带一路”为题,在四川大学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到场师生带来一场岩画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李永宪教授主持,霍巍教授等学者与谈,同时也有不少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等专业的同学参与了学术交流。汤惠生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于意 ...

2020928日下午14:30-17:00,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汤惠生教授,以“考古学与岩画中的一带一路”为题,在四川大学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到场师生带来一场岩画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李永宪教授主持,霍巍教授等学者与谈,同时也有不少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等专业的同学参与了学术交流。

汤惠生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于意大利、美国进修和讲学,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前与艺术考古研究。代表性论著有《神话中昆仑山之考述》《青海昆仑山山口发现的细石器考古新材料》《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二元对立与史前考古——人面像、兽搏图、饕餮等原始考古形象的解释》《略说青海都兰出土的吐蕃石狮》《哈里斯矩阵:考古地层学理论的新进展》《青藏高原史前考古学文化及其经济与社会》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史前考古与史前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象泉河流域考古调查》等项目,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等奖项。

图一 汤惠生教授

讲座伊始,汤惠生教授表示自己对于“一带一路”的提法多年前就考虑过,这是基于考古学学术而提出的。以往没有“一带一路”的提法,之所以提出是因为在青海考古所工作的19年间了解到青海马家窑文化和其他很多青铜文化,它们和中亚、南亚有很大关联,加之近年来实现了多年前去中亚、南亚工作的想法,提出考古学上的“一带一路”对我国古代文化西来之说、我国古代文化向海洋扩散的现象是一个总结。

汤惠生教授对于考古学文化如何发生互动和传播,以两类材料为大家进行了讲授。

第一类材料是岩画中的流泪人面像,这是我国岩画中一个主要课题,我国地理位置在欧亚大陆末端,古代文化从陆地中间向着边缘流动,即中亚等地向着东亚流动多一些。而文化传播一定要有出路,我国出路在于海洋。

曾经有学者提出整个美洲文化是从我国传过去的。汤教授认为“一带一路”中的路是从中亚、西亚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之路,文化流动到我国以后,形成 “带”,向太平洋、美洲流动,所以人面像在世界范围内为环太平洋分布。

第二类材料是考古材料中鸟啄鱼图像。鸟啄鱼是古代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表现,古代不仅仅以鸟啄鱼图像对此进行了展现,狮子吃牛、老虎吃羊等北方草原许多兽搏图都寓意于此,后来由于人们的选择性表现, 二元对立的图像又发展出只表现象征着强大、光明的一元的图像。

  

一、流泪人面像

在既往研究中,有学者(如宋耀良等)认为江苏连云港是流泪人面像最早出现的地方,之后沿着黄河到了河套地区,再传播到北亚。然后通过北亚,传播到北美和南美。在中国南部,其传播路线是向南方传播,通过台湾海峡,到了南岛屿群,流泪人面像在世界范围内为环太平洋分布。

图二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在我国流泪人面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河套和内蒙地区。以往有研究学者认为江苏连云港是最早出现流泪人面像的地域,其传播沿着黄河到了河套地区,然后再到达北亚——通过北亚,传播到了北美和南美;向南传播时通过台湾海峡,传到了南岛屿群。根据既往研究,人面像从连云港起源,分布于北亚,穿过白令海峡到美洲、南岛屿和新西兰等地。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流泪人面像能与北美流泪人面像能联系到一起?它们是否存在独立起源的可能性?对此,汤教授列举了两个理论来解释:从文化传播论来看古人制作的生产工具,西方多为双面石斧,我国以砍砸器和刮削器为主、单面较多,但在宁夏水洞沟地区,我们也出现了双面打制(勒瓦娄瓦打制技术)的石器,所以有学者认为石器制作技术是西方传来,即传播论。

有学者认为这种技术会独立出现,因为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人们掌握了一定技术能力,勒瓦娄瓦系统的石器就会随之出现,即趋同论。

有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在两个地方同时发明,即传播论观点。有人认为许多物品都可以,比如修建房屋使用的砖,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马哈嘎(Mahergarh)文化就有土坯,发展到公元前3000年出现红砖,哈拉帕遗址就发现了为数不少的红砖。在我国,西周才出现了砖,这是以往学者们认为文化西来的根据之一。

在长江,考古工作中发现了成批量生产的类似于砖的材料,或许后来导致了砖出现,所以有人主张趋同论。

对于一些事物是否传播,学界意见一致,比如小麦学界都一致认为是自西传播到我国的。我国最早出现的粮食作物是粟,距今9000年左右出现,后来向西传去——巴基斯坦和伊朗的粟即是从我国传入的。

根据发现的文化现象来看,传播论是占有优势的。那么它是怎么传播的?原来学者提出的从江苏连云港起源、从中国向着北亚传播是否可靠?

首先,马家窑发现了流泪人面像,距今4500-5000年,甘肃和青海多地后来也陆续发现过。根据岩石上的画本身确定年代很难,于是就要借助出土陶器用碳十四检测等手段测算,目前检测出陶器都是上述年代的。

考古类型学的核心就是比较早晚、异同、事物间的相关性和不相关性。“相似即相关是我们分类的准则,属于研究人文科学的基本方法。

安卡拉、南斯拉夫、西西里、萨马拉文化等国外文化的流泪人面像和中国非常相似,埃及发现过荷鲁斯神眼睛似在“流泪”的图案,欧洲、南西伯利亚、昆仑山、图瓦共和国的考古发现中也有相似图案,其中一些遗迹和环太平洋分布明显已无关系,已经超出了太平洋,那么这些遗迹中的流泪人面像为何会出现?

宋耀良认为流泪人面像起源于连云港,张亚莎等人也认为自连云港起源后传播到北美洲和南美洲、到印度洋和大洋洲等地,是根据既往认知的人类迁徙路线来认识的。我国对海洋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其实我国沿海地区含有海洋文化的潜质。美洲文化来自东亚的传播其理论依据是南岛语族的扩散,南岛语系分布自福建、广东、台湾直至南太平洋诸岛2000多座岛屿,南岛语系统包含约1000-1200种语言,绝大多数在东南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语系人口约有2.7亿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东南亚,在语系内不同人群的语言有很多相似部分,汤教授指出一个明显的例子:南岛语族多地大米和树皮的称呼是相同的。澳洲有学者认为南岛语言系统的人来源于福建——数千年前福建一些人群向着南岛屿群扩散。

我国文化通过陆路扩散不多,多数是海洋。文化要有接受又有输出才有活力,否则难以发展,菲律宾有土著民族至今过着类似石器时代的生活,原因就是文化没有进出,没有发展。我国文化的活力是因为“有进有出”,“出”是对“进”的消化,出的表现之一即为流泪人面像。

上世纪60年代苏秉琦先生通过对鬲腿的研究建立了他提出的类型学原理,特别基于是对先周鬲腿如铲形足、锥形足等锐感部位类型学研究完善了理论。器物锐感部位常为口沿,这是容易发生变化的部位,更便于研究时代,不便于研究者如针就变化极少,不用石器研究是因为很多种石器不变化,有的甚至从旧石器时代沿用到历史时期。陶器对时代敏感,容易变化,我们需要用锐感来研究。

在我国文化传播的顺序在于:从一“路”进来,然后一“带”出去,人面像就是在陶器上顺着一“带”传播出去的。在南岛语族地区,岩画中的蹲踞人形是和流泪人面像一起输出的: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有蹲踞式人形,在印尼也发现了距今三千年前类似的岩画,这也证明了张光先生所说的我国文化超太平洋传播的结论。

在我国东侧邻近地域,也发现了文化自我国传播的证据。朝鲜半岛上韩国盘龟台岩画有很多鲸鱼形象,同时也有流泪人面像。一般来说,大陆内部要比边缘地区文化更古老,古代朝鲜半岛本身没有文化来源,文化只能从我国和它北方传播而来。

太平洋非常浩淼,但文化从我国传播到美洲仍有可能,这涉及到古人能否驾驶小舟到达美洲。在距今八千年前的浙江跨胡桥文化中,已经发现了独木舟和帆的遗物。汤教授认为即使没有帆的独木舟也能过太平洋——鲸鱼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朝鲜半岛魏山湾到70年代末猎鲸鱼还是主要生产,盘龟台岩画里鲸鱼形象也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中就有背上中了标枪的鲸鱼,其刻画非常写实。

一两个人驾驶独木舟从萧山湾出发去美国看似不可能,而且古人为什么要驾驶独木舟去美洲?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捕捉鲸鱼,古人捕鱼的标枪上带有绳子,标枪发射击中了鲸鱼后绳索作为牵引的联结,鲸鱼可以从杭州湾游到北美,人也用这种方式被鲸鱼带到了美洲,古代人群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

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假设,研究者的任务是证明假设。从朝鲜半岛的图像里鲸鱼身上标枪我们知道了一种事实,而人类由鲸鱼带去美国需要更多证据。北美不仅有流泪人面像还有流泪鲸鱼,二者应是有所关联,是否由鲸鱼把人面像带到北美和南美,还有待考证。

图三 讲座现场

从朝鲜半岛向东南方向看,日本的绳纹文化遗迹中也有流泪人面像。再往北美的传播,通过跳岛传播也有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文化从白令海峡传播,一万两千年前白令海峡有冰层覆盖,和现在下降了的海平面不同,间冰期海平面很高,这样人群从亚洲出发可以通过覆盖的冰层到达美洲,证据就在于目前发现的北亚和北美的爱斯基摩人遗迹中有风格相同的流泪人面像。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南美印加人也有很多流泪人面像遗迹,北美出土陶器上也有流泪人面像,只是时代较晚,时代为公元后1000年左右。

前述我国文化传播的路径,目前只是理论,理论不能作为证据,所以鲸鱼传播、超太平洋传播、跳岛传播这些提法都需要日后继续用证据完善理论。我们可以肯定传播一定已经发生,究竟如何传播有待于继续研究,这也涉及到文化动力学。文化动力学是新考古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譬如关于夏代,以往学界侧重研究夏代什么时候产生和在哪产生的问题,张光直上世纪80年代提出应该关心夏代为什么产生,即文化动力学的问题。

新考古学更加关注文化动力学以及产生文化特征差异的原因。进化论认为事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新考古学的侧重点在于研究不同的外界导致的不同文化特征——文化只是人和环境的媒介,例如古人生活在海上船舶就会出现、生活在山区就更需要斧头作为生产工具。动物是靠肌体的发展适应外界,人靠文化适应外界,也就是所谓的超肉体适应(extrasomatic adaptation),这便是“文化即媒介”的含义。通过流泪人面像,我们可以观察中国文化怎样接受与发展、它继往开来的运动方式。

  

  二、鸟啄鱼图

  

古代文化中存在为数众多的图像表现二元对立思想,如青海卡约文化骨管上有鹰搏蛇图案,藏地寺庙壁画也有类似的图像。埃及法老认为自己是天地间的王者,最为尊贵,图坦阿蒙法老(BC1352)金冠上也有鹰搏蛇图案,鹰代表天,蛇为地。距今8000年前萨马拉文化陶器上,有似凤凰或孔雀的动物在吃一条鱼的图像。陕西宝鸡出土的半坡文化的彩陶壶和河南阎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罐上均有鸟啄鱼图。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鸟啄鱼图像出自西亚靠近埃及的地域,距今约7000年。在克里特岛上,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的同时期,也有此类图像。

图四 埃及图坦阿蒙法老(BC1352)金冠上的鹰搏蛇图案

哈拉帕文化陶罐中同样出现过鸟啄鱼图案,汤教授认为这一定是文化传播的表现,而喜马拉雅地带此时起到的不是隔绝作用,而是联系。

仰韶文化中的鸟啄鱼图像最早距今约6700年,有很多考古大家已经做过解释,严文明先生认为图像记录了部落间征战,鸟图腾最终打败了鱼图腾;也有学者认为这类图像表现了性崇拜,鸟表现男性、鱼表现女性,体现了男女交合的思想。

鸟啄鱼是古代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表现,不仅是鸟啄鱼——狮子吃牛、老虎吃羊都表达了这种思想。在北方草原发现了很多此类兽搏图,如北方游牧部落的带扣,被认为具有辟邪功能。在鸟啄鱼图像里,前者象征有力、强大、好等一切肯定因素,后者鱼、羊、牛等生命被追逐,象征否定因素。通过强壮与疾病、好与坏、神与魔、富与贫等划分,古人把世界分成两部分。伊朗苏美尔出土有近6000年前雪花石刻壶,工艺难度很大,当为宗教器物,壶上图案刻画了狮子在扑牛的形象,苏美尔神话中的解释为:狮子代表初升的太阳,牛代表晚上的黑暗,由此表现光明驱散黑暗的意境。

对于我国岩画中二元对立的思想,汤惠生教授引用了《淮南子·天文训》解释:“毛羽类,飞行之类也,故属阳;介鳞类,蛰伏之类也,故属阴”——在我国这种二元对立表现为阴与阳。追逐的队伍代表阳,被追代表阴。云南青铜器上虎豹吃猪图像即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古代人们选取这些图像刻画在器物上用于辟邪,也可以看做作为了宗教用途。《风俗志》云:“虎者,阳物(肯定因素),百兽之长也。能食鬼魅……亦避恶”。唐代敦煌壁画里的狮搏牛,也是人们脑海中二元对立观念的表现,实际上唐代中国并无狮子这种动物。

战国时代兽搏图案灯座里动物形象近似于狼或虎、狮,这些形象在器物上出现实际上是作为被想象出的生命。二元对立后来经过发展,表现为一元,因为古人根据喜好和需要选择性地只想表现强大的一方,如后来门上的铺首。蒙古草原上的一种鹿石,嘴极长,形象类似于鹰,实际是格里芬的形象。

提问环节,霍巍教授提出问题“目前国际、国内在岩画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领域是什么?方法上在近年有什么趋势?”汤惠生教授指出,岩画研究在欧洲的是伴随着考古学兴起的,最早提出为古人“为艺术而艺术”,后来是为了保证狩猎的成功而刻画,再后来发展为表现丰产、萨满主义等多种思想。岩画研究自19世纪以来的宏大理论发展到今天,研究方法体现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和新考古学一样更多关注过程的研究。现在学界研究多转向测年、断代,汤惠生教授表示自己也坚持在做岩画的测年和断代,尽管测年手法现在仍然存在不准确的弊端,但其研究方法是科学的。

讲座最后,现场多位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汤惠生教授请教,汤惠生教授一一做出了详细解答。主持人李永宪教授感谢汤惠生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与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撰稿:张 宇

摄影:陈小翠

审稿:汤惠生

编辑:孙昭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