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一河千载通南北 大运河文化展等你来

摘要: “一河千载通南北”。大运河作为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从北到南,从南至北,通过大运河运 ...


“一河千载通南北”。

大运河作为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它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从北到南,从南至北,通过大运河运输的不仅仅是粮食货物,文化、习俗、信仰也随着大运河传播扩散,大运河沿线也兴起了一批交通城市,这些城市商贾云集,群英荟萃,留下了无数的故事。

11月1日,国博重磅推出“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之后,又一大型文化展。展出170件/套展品,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可错过的一次大运河文化盛宴。

小伙伴们,还等什么,赶快约起看展!

吴王夫差凿开了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和改造,源于人类对水资源认识和利用的不断深化。

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是开凿于2500年前的吴国邗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与晋争霸,一举灭掉邗国,在邗国的原地筑城以备军需,并在城下凿沟以邗沟通长江与淮河。《春秋左传》记载了这一事件“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扬州水道记》也记录了邗沟的变迁与沿革。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在位时期,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及江南河四段,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公里。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我国河流尽西向东流的局面,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为一个整体。对后来唐王朝盛世的出现,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隋炀帝陵出土的鎏金铜铺首和玉璋,让人遥想当年。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鎏金铜铺首,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在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上,元初相继开凿了济州河和会通河,实现了大运河裁弯取直和全程水运。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郭守敬复任都水监,勘测、规划、设计通惠河工程,打通了京杭运河全线,形成了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江南漕船可直达大都(今北京)城内积水潭。

京杭大运河通常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分别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

大运河示意图

清,《都畿水利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随着清末漕运的终结,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逐渐中断,多处淤废。民国时期重开运河计划未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治理大运河,大运河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大运河和北京城有何关系

漕运对于北京的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明清时期,运河沿岸的八个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400万石的漕粮,供皇室亲贵、官员、百姓、兵丁等食用。除了稳定供应北京粮食,还携带其他商品至京贸易。清代明确规定漕船上可以附载土宜,沿途自由贩卖,并免征税钞,返回时可增载客商,代客运输大宗货物。清代每年有6000多条漕船行运,可以想见当时运河上往返商品的数量之巨。另外,北京城修建需要的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也通过大运河汇聚北京,所以有“漂来的北京”之说。

明清有许多描述漕运的画卷,如《潞河督运图》,早期认为此图为记录清朝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的画作。近有学者研究认为,这是一幅展现乾隆年间天津的画卷,描绘了潞河尾闾天津三岔河口一带的漕运盛景和民俗民风。整幅画面以督运官舫为线索,以盐坨春季开坨为核心,向左右两侧展开。图中两岸码头、衙署、店铺、酒肆、民居等琳琅满目,画有官船、商船、货船、渔船等64只,官吏、商贾、船户、妇孺、盐坨杂役等820余人。人物形态各异,极富生活气息。

清,《潞河督运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关乎五朝命运的漕运运输

中国古代运河的发展,与运河漕运息息相关。漕粮运输关系国家命脉,为保证漕粮运输的顺利完成,首先需要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形成从上至下的有序管理,从漕粮的征收、运输到交仓等主要环节,包括运程中清船及夫役等一系列的管理。正是依托封建社会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实行相关的赋税制度,以及漕粮的征收制,才可能实现运河漕运的宏伟蓝图。

在历时千余年的漕运兴衰过程中,唐曾设转运使,宋设发运使,元设都司使,到明清设漕运总督专掌漕运,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机构。

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曾先后六次南巡,主要目的是加强清政府对运河以及江南地区的统治。其出巡线路基本上是沿着京杭大运河线路行进。《乾隆南巡图》第四卷描绘乾隆皇帝渡过黄河后,当日和次日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和洪泽湖四大水系汇合处险要工程的场景。

清,《乾隆南巡图》(第四卷)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代京师给养主要靠征自江、浙、赣、皖、湘、鄂、豫、鲁等省的漕粮。《漕运图卷》采用平立面结合的鸟瞰式形象画法,描绘了自洞庭湖和岳州府开始,经长江、运河至北京的水道路线及沿途城市、山脉、河流、湖泊、闸坝、桥梁、村庄等地理景致。

清,《漕运图卷》局部,天津博物馆藏

漕运一旦受到雨雪、霜冻、狂风等自然因素的阻挠,往往会让督运官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灵庇佑。《漕河祷冰图》描绘了清嘉庆年间,时任户部给事中的陶澍沿运河南行视察漕运。行达露筋祠时,北风劲吹,湖水结冰。此时北上回归的空漕船出长江的只有一半,其余漕船就冻结在此。陶澍“深恐贻误漕行”,便斋祷于露筋娘娘。第二天风和日暖,全河水泮,各船出江告竣。

清,《漕河祷冰图》 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会淮穿黄,防洪减灾 大运河的神奇比你想象的多

大运河能够承载中华文明的传承,成为封建王朝的命脉,重要的支撑之一就是运河工程技术的保证。大运河连续水路长,跨越地区间自然环境差异大。它的开凿、使用、管理、维护等,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想和智慧,由此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水利工程,促进了河工器具和舟船营造的发展。

中国大运河水利工程解决了在严峻自然条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高差、水源控制、水深控制、会淮穿黄、防洪减灾、系统管理等难题,保证了持续通航。水利工程中,闸坝是运河运行的关键,所谓“水泄则置堰坝以防之”“水浅则置闸以贮置”。

明朝水利学家潘季驯等人绘制的《河防一览图》,描绘了运河北起北京,中与淮河、黄河交汇,从瓜洲过长江,经京口、苏州、嘉兴,达浙江省会杭州。沿岸两侧主要山川城镇均有注记;险要地段一一注记发生水患的地点、年月日期和构筑堤、坝、闸、堰和缕堤、遥堤、滚水坝等治理措施,并绘图以示后人。

明,《河防一览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沿运城市商业繁荣、民俗多样

大运河为运河沿线城镇带来了生机,成为维系这些区城发展及繁荣的动力。在经济、商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上,文化得到了兴盛与繁荣。特别是运河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以及运河沟通带来的文化融合,既异彩纷呈,又融会贯通。

明清时期的北京,因漕运等货运的畅通,成为全国商业聚集及交流的中心。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至清代,所有漕粮、货物都在此装卸,天津成为南北商品集散之地,造就了天津“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特殊地位。

清,《天津天后宫过会图》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运河促进了思想文化传播,人们四方杂处,异地风情与本土习尚相碰撞,形成了沿运地区的民俗信仰。如妈祖信仰,自元代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地区以来,在当地得到了长足发展,妈祖由最初的海神转变为天津城市的全能保护神。在与天津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妈祖信仰演化出以天津天后宫皇会为核心的妈祖信俗,它集合了天津建城以来多种民间文艺形式,深具天津地方文化韵味。《天津天后宫行会图》是关于天津皇会的风俗画卷,真实记录了清末天津妈祖信俗的风采,是研究我国北方妈祖信俗的重要实物。

追源溯流,从短距离水道邗沟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从元代截弯取直、纵贯南北到如今依然是交通大动脉,甚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从古至今都与国家繁荣息息相关。也许是因为大运河承载的文化十分深厚,展览体量要比普通展览大许多,文物数量多、品类广,文献、图卷、古船、古船锚、运河相关人物的遗物等共同讲述大运河故事,知识点满满,你不来深入了解一下大运河吗?

编辑:卢阳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文章已于修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