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卢亚辉: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考古学研究

摘要:   摘要:在系统梳理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考古类型学与分区分期研究,可知北朝至唐代,地轴主要出土于山西、河北、天津、辽宁等北方地区,集中发现于山西长治,即唐代潞州与河北道地区;五代至宋,地轴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现,集中出土于成都附近地区,浙江、湖北、福建亦零星出土。地轴传播的背景,是与唐初建国元从、五代时河北河东军 ...

  摘要:在系统梳理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考古类型学与分区分期研究,可知北朝至唐代,地轴主要出土于山西、河北、天津、辽宁等北方地区,集中发现于山西长治,即唐代潞州与河北道地区;五代至宋,地轴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现,集中出土于成都附近地区,浙江、湖北、福建亦零星出土。地轴传播的背景,是与唐初建国元从、五代时河北河东军人等政治文化集团与人群的迁徙密切相关。

  一 引言

  神煞俑之一的地轴,与墓龙形制相近,两者极易相混。本文在对地轴进行定名与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的地轴,重点对北朝末年至五代墓葬出土地轴进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辅以两宋墓葬加以论述。

  有关神煞俑名称、功能,王去非、徐苹芳、白彬、张勋燎、齐东方、沈睿文、张松林、谢明良、崔世平等已有不少研究。白彬、张勋燎等据广东海康元墓阴线刻砖题铭的两人首共一龙(蛇)身的“地轴”形象,推测唐宋时期的地轴应是两人首共一龙(蛇)身,蛇身平卧之明器。唐五代墓随葬品中两人首(兽首)共用一龙(蛇)身,龙(蛇)身平卧之明器为地轴,而两人首(兽首)共用一龙(蛇)身,龙(蛇)身圆拱起者则为墓龙。

  据上述定义,对北朝至宋墓葬出土地轴梳理如下。

  二 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的地轴

  地轴,北齐时仅见于山东淄博;唐代主要集中出土于山西、河北、天津、辽宁等地,即唐代潞州与河北道;五代至宋主要发现在四川成都附近地区,浙江、湖北、福建亦零星出土。

  (一)山东地区

  仅见山东淄博武平四年(573年)前后崔博墓。

  (二)山西地区

  集中出土于长治、襄垣、太原三地。

  襄垣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永徽四年(653年)张氏与其夫合葬墓、久视元年(700年)李石墓。

  长治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显庆四年(659年)乐方墓、显庆五年(660年)范澄夫妇墓、上元三年(676年)前后云步街唐墓04CTM2、文明元年(684年)乐道仁墓、永昌元年(689年)崔拏暨夫人申氏合葬墓、天授二年(691年)冯廓夫妇墓、长安二年(702年)王义墓、大历六年(771年)王休泰墓。

  太原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7世纪末太原金胜村三号唐墓。

  (三)河北地区

  河北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咸亨元年(670年)孙建墓、咸亨三年(672年)董满墓、高宗武周时期威县侯贯镇后郭固村唐墓、672年前后献县东樊屯村唐墓XM1。

  (四)辽宁地区

  集中出土于辽宁朝阳一地。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咸亨四年(673年)左才墓、上元三年(676年)张狼墓、仪凤二年(677年)韩相墓、679年前后朝阳市双塔区中山营子村唐墓(1994)。

  (五)江苏地区

  江苏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贞观年间隋炀帝皇后萧氏墓、南京李昪钦陵。

  (六)陕西地区

  陕西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仅见乾封元年(666年)唐太宗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墓。

  (七)河南地区

  河南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安阳上元二年(675年)杨偘暨妻李氏合葬墓。

  (八)天津地区

  天津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高宗武周时期军粮城刘家台子唐石棺墓。

  (九)福建地区

  福建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胡西畲族乡苏溪村五代墓。

  (十)四川地区

  四川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彭山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宋琳墓、治平四年(1067年)邛崃宋墓、蒲江五星镇熙宁五年(1072年)王氏史氏合葬墓、成都元祐八年(1093年)张确夫妇合葬墓、广汉元祐年间(1086~1094年)□三妹墓、邛崃市临邛镇蒋庵子北宋晚期M6、彭州市天彭镇二龙村北宋墓、成都二仙桥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任氏与夫人卫氏合葬墓、绵阳杨家南宋墓。

  (十一)湖北地区

  湖北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南宋湖北罗田宋墓。

  (十二)浙江地区

  浙江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桐庐象山桥南宋墓。

  (十三)江西地区

  江西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进贤县政和七年(1117年)吴愿墓。

  三 地轴的类型学研究

  地轴,双人首蛇身,两端各有一人首。除山西长治显庆四年乐方墓与文明元年乐道仁墓,未见图版或实物,暂不归类,其余地轴,以蛇身的形状可分为三型:

  A型 6件。蛇身呈弓形,人首朝向近乎同一方向。山东淄博武平四年前后的崔博墓M12∶5,头略残,上身挺立,双手下垂按地,下体成弧形连接在一起,似蛇体着地。残高10厘米(图一)。扬州隋炀帝皇后萧氏墓(图二∶1)、辽宁朝阳市朝阳镇东南咸享四年左才墓、上元三年张狼墓、议凤二年韩相墓出土地轴亦属此型。山西襄垣久视元年李石墓M3∶21,手制。通体涂白彩,大部脱落。为双人首连体蛇身,人首头戴帽,五官端正,作微笑状,蛇身呈弓形,两端粗,中间细。长29、高12厘米(图二∶2)。除左才墓外,其余地轴人首均戴帽。

  B型 蛇身呈略向下弯曲,或呈平直状。根据蛇身下方有无台座,分为两个亚型。

  Ba型 蛇身下方无台座。根据蛇身缠绕痕迹的演进,可以分为两式。

  I式 6件。蛇身缠绕痕迹不明显,人首写实程度较弱,头顶尖角或戴尖帽。显庆五年范澄夫妇墓地轴,蛇身人面,兽耳独角,涂红色。长58厘米(图三∶5)。长治永昌元年崔拏暨夫人申氏合葬墓地轴,蛇身弯曲,两端各有一人首。两头间距34、头高12厘米(图三∶2)。长治天授二年冯廓夫妇合葬墓地轴,两端为人首,下有双爪前伸,中为弯曲的蛇身,上有细小的锯齿状突起。长41、高14.5厘米(图三∶3)。长治长安四年王义墓地轴,鸟喙尖角,全身涂红色。长35厘米(图三∶1)。长治大历六年王休泰墓地轴,灰陶胎,外施白粉一层。人面蛇身,体屈曲。长25厘米(图三∶4)。长治云步街唐墓04CTM2∶3,人面,头戴尖顶风帽,大耳,圆目,兽蹄双足,蛇身弯曲。高8.6、身长33厘米(图三∶6)。以上墓葬均位于山西长治地区。

  II式 8件。蛇身缠绕痕迹明显,人首近乎写实,或着幞头,或散发。标本彭山955年宋琳墓地轴,两首分别为一男一女,男者着幞头,分两巾以束发髻,女者法界扁平高起,两鬓下垂高耸抱面。长41、高14厘米(图四∶1)。标本成都1093年张确暨夫人杜氏合葬墓左∶2,二蛇身交缠伏于地,两端各有一人首。人首戴褐色幞头,巾子较高,脑后有小带向上绕于巾子根部,二垂足呈八字形垂于领下。脸同向,目略下视。左侧者为黄色身躯,右侧者为红色身躯。长33.5、高13.6厘米(图四∶2)。标本彭州市天彭镇二龙村北宋墓地轴,两首皆为男性,头戴幞头,脑后系带垂于两肩,左首平视前方,右首微向左侧斜视。长29.3、高11.3厘米(图四∶3)。标本成都1152年前后下葬的任氏与夫人卫氏墓M1∶31,披发,脸同向,双眼正视。长22、高11厘米(图四∶4)。标本桐庐象山桥南宋墓M左∶5,出土于墓室正中的地龛内,维持着入藏时的原状,两人首共一蛇身。长29.4厘米(图四∶5)。

  Bb型 蛇身下方有台座。除胡西畲族乡苏溪村五代墓出土地轴图版不清楚、治平四年邛崃宋墓未见图版外,根据蛇身缠绕痕迹的演进,可以分为两式。

  I式 8件。蛇身缠绕痕迹不明显,头戴尖帽。标本襄垣张氏与其夫合葬墓地轴,两人首反向,饰戴黑色尖顶帽,方面大耳,留黑色胡须。身体细长,蛇身饰红色。长27.5、宽8.6、通高17厘米(图五∶5)。标本清河市孙建墓M1∶13,两人首共一龙身,龙身下有四肢,爪前伸,下为长方形台座。长19.5、高16厘米(图五∶1)。标本文安县董满墓地轴,身体呈S形,两端各有一人首,昂首,头戴尖顶护颈帽,长眉细目,前肢平伏,有利爪,卧于中空的底座之上。通长30.5、高18厘米(图五∶2)。标本邢台威县侯贯镇后郭固村唐墓标本132,头向左扭,戴尖顶风帽,圆脸阔嘴,两体扭曲相连,中空。长25.4、高15.5厘米(图五∶6)。标本安阳上元二年杨偘暨妻李氏合葬墓地轴,双首龙身,两首相背,头戴风帽,龙身通体红鳞,身下有四爪,匍匐在长方板座上。长27、宽10、高11厘米(图五∶4)。标本献县东樊屯村唐墓XM1∶30,龙身两端各有一人头,戴尖顶护颈帽,面方圆,双眉紧皱,二目圆睁,胸、背满披鳞甲,前肢利爪外露。高12厘米(图五∶3)。

  II式 4件。蛇身缠绕痕迹明显,头戴幞头或束高髻。蒲江1072年王氏史氏合葬墓M1∶35,花斑纹蛇身,两端反向人头各1个。长28.5、高10.2厘米(图六∶2)。广汉□三妹墓, M1∶2、3、4,男女二俑分左右平卧于床上,左女右男,面朝天,头枕于凹腰鼓形陶枕之上。男者,头戴圆结幞头,身着圆领衣;女者,头挽高髻,裹巾,额前饰花,耳下垂坠,身着交领服,身体以宽带形物包裹其体。长34.4、宽9.2、高7厘米(图六∶4)。邛崃临邛镇蒋庵子北宋晚期M6左室∶36,红胎,俑表施绿、黄等色釉,两人首,均为男像,束髻,裹巾,圆脸,头偏右后,昂起作仰望之状,长鼻,双耳硕大,身穿右衽交领上衣。长15.8、宽7.8、座高1.2、通高9.2厘米(图六∶3)。罗田县汪家桥南宋墓M4∶38,双头蚕身人面,直卧于底座上,全身刻划环节。长14厘米(图六∶1)。

  C型 2件。蛇身离地。双人首蛇身,面似天王,身躯矮短,侧臂有翅,二俑相同,背部以一陶棒相接。标本乾封元年纪国太妃韦珪墓出土的地轴,立于不规则黑色踏板上,兽头相背面朝外,均抬头挺胸、平视。连体呈筒状,与踏板平行,仅有两前肢,好似没有后半身的怪兽胸部相连。两端为人面,头发向上呈山峰状,蹙眉怒目、阔鼻、闭嘴,堆塑八字须、络腮胡,耳贴于头两侧。除头发、眉毛、眼睛、胡须、胸部局部涂黑彩外,通体原粉红彩脱落严重,多处呈土黄色。翎翅涂蓝绿相间单色,翅尖及边缘贴金。高48厘米(图七)。

  至此,可作出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分布图(图八)。

  四 地轴的分区、分期与使用人群

  (一) 地轴的分布范围

  从地轴分布图来看,地轴在武周时期及以前主要出土于北方地区,中晚唐至唐末仅见长治王休泰墓一例。五代至两宋出现在福建、江苏、四川、江西、湖北、浙江等地,集中出土于四川成都及周边地区。

  以武周末年为界,武周时期及以前主要出土于北方地区墓葬中,即唐代河北道潞州与河北道南部、北部营州地区(今辽宁朝阳),扬州亦有发现。已公布的材料,以临淄崔博墓出土者时代最早。类型有A型、Ba型I式、Bb型I式和C型。呈现出以淄博-长治-河北南部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具体言之:A型地轴,北朝时期最早出现在淄博地区墓葬中;入唐以后,在唐高宗时期集中出现在朝阳地区墓葬;武周时,出现在襄垣唐墓中。Ba型 I式地轴,集中出土于长治地区高宗至武周时期的墓葬。Bb型I式地轴,最早见于长治张氏与其夫合葬墓,后高宗武周时期在唐河北道地区(今河北、河南安阳、天津、辽宁朝阳)墓葬中集中发现。C型地轴仅在礼泉、太原出土2例,墓主一为唐太宗韦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太原金胜村3号唐墓墓主应为唐建国元从及后裔。

  五代两宋时期,地轴出现在了四川、浙江、湖北、福建等南方地区,集中出土于四川成都及附近地区。五代时在南京、福建零星出土,南宋时在湖北、浙江亦有零星发现。类型有Ba型II式、Bb型II式。墓主明确的李昪为南唐国主。

  (二) 地轴的分期

  通过前文类型学的研究,结合分布地域、年代与墓主身份(附表),可知地轴呈现时间、地域集中分布的趋势,可将其划分为二期。

  第一期:北朝末年至武周时期。类型有A型、Ba型I式、Bb型I式、C型,形制总体来说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出土在山西东南部与河北南部地区墓葬。A型地轴最早出现在山东淄博崔博墓中,入唐后又在长治、襄垣、朝阳等地墓葬中出土,其形制有内在的连续性。

  第二期:五代至两宋。类型有Ba型II式、Bb型II式。A型、C型消失。地轴在保持两人首、蛇身等基本元素不变的基础上,形式富有变化。如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出土的Ba型II式地轴两人首近平躺,与蛇身处于同一直线上;□三妹墓出土的Bb型II式地轴平卧于床上,而罗田县汪家桥南宋墓出土的Bb型II式地轴近乎蚕蛹形态。

  (三) 使用人群

  地轴的分布与人群的身份有关。以地轴为代表的神煞俑,不属于唐政府规定的丧葬明器,而是属于北方地区北朝以来地方性葬俗,呈现出以长治与河北南部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就其使用人群而言,身份有以下类型:

  1.河东潞州建国元从及其后裔

  唐河东道潞州地区地轴多见于唐建国元从及其后裔的墓葬中。如乐方在隋纲不振,太宝将倾之际,先拜有道,授朝散大夫。乐方之孙乐道仁、冯廓、崔拏一族、李石、太原金胜村3号唐墓的墓主亦多是唐建国元从及其后裔。

  2.唐经营营州与河北道、河东道人士的驻防

  营州(今辽宁朝阳)出土地轴的墓葬有673年左才墓、676年张狼墓、677年韩相墓、 679年前后朝阳市双塔区中山营子村唐墓(1994),可知朝阳地区前期出土地轴的墓葬年代集中在高宗中后期。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太宗高宗时以营州为中心建设的防御体系,逐渐在永徽、显庆后发挥效用,总章年间(678~670年)随着高句丽的平定,与周边族群的内附,唐朝在营州地区的形势逐渐安定下来。朝阳地区墓葬中地轴、墓龙、伏听等神煞俑,多成组出现。墓主多是参与唐王朝经营东北亚(如伐高丽)而定居营州的河北道、河东道人士。

  3.隋炀帝暨皇后萧氏墓、韦珪墓

  唐初地轴主要出土在北方,但也有例外,即在扬州隋炀帝与皇后萧氏墓中亦有发现。炀帝及萧后墓出土的地轴与唐初山西地区墓葬出土者形制相近,当与萧后被突厥处罗可汗置于定襄城,且掌握“隋末中国人在虏庭者”有关。

  唐太宗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墓出土的C型地轴,和太原金胜村3号唐墓出土者一致,或与其子纪王李慎长期任职泽州刺史,甚至使用泽州工匠有关。

  4.南方墓葬墓主身份蠡测

  南方墓葬的年代集中在五代两宋,出土地则集中在四川成都及其附近地区,湖北、福建、杭州亦见零星出土。Ba型地轴的墓葬除宋琳墓外,尚有成都张确夫妇合葬墓、彭州天彭镇二龙村北宋墓、成都任氏与夫人卫氏合葬墓,浙江桐庐宋宁宗至理宗朝桐庐象山桥墓。此期Ba型地轴主要延续山西长治地区的形制。出土Bb型地轴的墓葬除福建漳浦县胡西畲族乡苏溪村五代墓,还见于四川蒲江五星镇王氏史氏合葬墓、广汉□三妹墓、邛崃市临邛镇蒋庵子北宋晚期墓M6,湖北罗田汪家桥南宋墓,Bb型地轴主要延续河北地区的形制。

  地轴,与伏听、墓龙、雷神俑、人首鸟身俑等构成一套神煞俑组合,在唐末至两宋集中出土在四川、福建、湖北、江西等地的原因,当与伏听、墓龙等分布的原因相近,即与五代时期“唐兵戍蜀者,积三万人,其后(孟)知祥杀(董)璋,兼据两川,而唐之精兵皆陷蜀”这一历史背景有关。即五代以后地轴在四川成都附近的出现,与河东、河北地区军人家族与中原人口的南迁关系密切。地轴在南方出土的地点,恰与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方向一致,也可作为对上述论断的一个佐证。

  五 结语

  唐宋墓葬神煞俑中的源头,与汉画石中的诸元素皆可对应。唐宋墓葬中出土的地轴,当源于汉画石中出现的双首人面神兽图像。汉画石中的双首人面神兽图像为荧惑图像,表现出复杂的思想。唐宋墓葬中出土的地轴表达的当是盛行于两汉五行思想中的荧惑之精为风伯之说。已刊布的陶质地轴最早见于山东淄博武平四年前后的崔博墓,这与山东地区作为东汉荧惑图像(双首人面神兽)画像石最为集中的区域相符合, C型地轴与画像石中的双首人面神兽图像最为接近,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当从中国丧葬文化的延续性中寻求解释。

  作为神煞俑之一的地轴在北朝至宋代墓葬中多有发现,其陶质形式的产生不晚于北朝末年,初唐至武周时期繁盛,历经玄宗至唐末的沉寂,五代两宋时期再次集中出现在四川地区,湖北、福建地区零星出土,南宋之后的墓葬未见出土。

  地轴等神煞俑传播的背后,是人群的迁徙与流动。流动中的人群又多以政治文化集团的形式集体出现,如出土地轴的唐初建国元从及其后裔、入蜀的河东河北军人集团。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出土地轴的墓葬只占已公布墓葬的较少一部分,论证的材料需进一步充实。在第一期与第二期之间,地轴在玄宗至唐末的墓葬中未见集中出土,存在一定的缺环,仅长治地区王休泰墓出土1例。以上问题的解决,只能期待考古墓葬材料的进一步发掘与公布。

  (作者:卢亚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20年第5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编:韩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