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国外考古学著作导读系列 | 从社会因素和饮食活动来学考古

摘要: 著作导读是读者在看完书籍后,将书中的基本内容和读书笔记整理成文,来引导下一位读者阅读的形式。阅读著作导读,可以快速抓住书中主干,梳理出清楚的脉络,尤其是对偏学术的理论性书籍,写好和阅读著作导读,可以深入理解作者思路,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下是考古学专业硕士生的经典考古学著作导读,同学们在导读课后还将读后的心得和感想撰写成评论。著 ...


著作导读是读者在看完书籍后,将书中的基本内容和读书笔记整理成文,来引导下一位读者阅读的形式。阅读著作导读,可以快速抓住书中主干,梳理出清楚的脉络,尤其是对偏学术的理论性书籍,写好和阅读著作导读,可以深入理解作者思路,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以下是考古学专业硕士生的经典考古学著作导读,同学们在导读课后还将读后的心得和感想撰写成评论。著作导读将分成两期刊登,以飨读者。

社会考古学手册

秦 昱

《社会考古学手册》(A Companion to Social Archaeology)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Lynn Meskell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Robert W. Preucel教授主编,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二十余位学者的21篇文章(4篇引言和17篇专题文章),集中探讨了社会考古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不同时代下的考古学身份认同与定位,以及政治领域下的考古学研究视角等问题。

著作信息:Lynn Meskell and Robert W. Preucel. ed. 2007. A companion to social archaeolo⁃ g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全书共有4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知识(Knowledges);第二部分,身份(Identities) ;第三部分,空间(Places);第四部分, 政治(Politics)。每一部分都先由两位主编围绕主题展开,梳理相关学术史,大致介绍其中相关学者文章的大体内容。其后,由各位学者的专题文章组成。这些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开展论述,在深度契合每一部分主题的同时,展示了学者自身对于学科与社会的人文关怀。

第一部分 知识

  

编者以社会学为视角,以社会用途为切口,给社会考古学进行了概念探索。在联系历史上的社会运动时,考古学的社会属性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伴随着人文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历史上的发展,以及当今愈发强烈的全球化趋势,考古学在社会用途上的不同表达将有助于塑造新的政治形式和社会利益。

与社会学不同,社会考古学是在承认时空与物质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的这一社会结构为前提,其长处是解决历史社会中在时空中的物质形态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新世纪社会理论的发展提供考古学视角的贡献。

在本部分中,有5篇研究文章,其中涉及在考古学语境下不同时代视角中的“社会”、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问题、社会考古学与马克思主义、性别考古、社会考古学与人类起源等内容。

第二部分 身份

自1980年代以来,社会考古学在身份认同领域蓬勃发展。编者坦言,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思想对社会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考古学的新近研究趋势与二者所展现出的社会思考趋于统一。当下社会中对于阶级、种族、性别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多元文化价值观,也向考古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与视角提出了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关系和复杂的方式来重新审视考古学的社会身份认同的原因。

在本部分中,有4篇研究文章,涉及性别考古、殖民主义的考古学与人类学、考古学的物质文化属性、资本主义下的消费的历史考古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 空间

  

编者认为,空间以其景观、边界、乌托邦、侨民和全球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在社会科学领域建立并扩大了富有成效的对话。虽然人们普遍厌恶实证主义下对空间的传统固定定义,但是人们尚未思及其背后特定形式的政治经济学和权力关系。因此,编者强调,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跨国主义日趋盛行的当下社会中,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观点都是局部的,是从特定的权力场所所发生的。所以当我们解决手头的问题时,应以一种更加广阔的全球性的视角去看待,摒弃诸如地方主义,甚至是民族主义对判断的影响。社会考古学可以促进对空间的新理解与新认识,这是由过去和现在的社会角色的生活经历勾勒出来的,他们通过构建空间的过程来相互构成。

在本部分中,有4篇研究文章,其中涉及有关于考古学与空间及空间性的思考、景观社会考古学、社会考古学视角下的家庭生产和社会关系以及在考古学研究中对于人群流散和身份认同等相关内容。

第四部分 政治

社会考古学中的政治化倾向因实证主义的影响而异常顽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却代表了考古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考古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历史赋予的与当今时代和民众交流沟通的社会责任,以及部分社会道德责任。

一如世界范围内,公众考古学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带来的思考。考古学家需要重新审视学科的公众形象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身份定位。由于考古学家在田野工作时与在地社区产生的密切联系,对于社区居民、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乃至对社区本身的尊重,也愈发成为在开展考古学研究时必须要考虑的重点。

在本部分中,有4篇研究文章,其中涉及有关于中东地区的考古遗产与政治经济学研究、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趋势下的拉丁美洲考古、美洲考古中考古学与原住民关系、日本考古的现代身份认同等相关内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读后:

古代社会是以长时段观察为优势的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们通过考古学来研究古代社会,探寻过去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在中国,对古代社会形态的研究一度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中国考古学家试图将所研究的各个时段的古代社会穿织成线,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世界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中国方案。不可否认,中国考古学的专业门槛是其被称为“象牙塔之学术”的主要因素。让考古学回归普罗大众的呼声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工作对当今社会关注的缺失。

需要注意的是,考古学所做出的相关努力又是置于现代社会之中,在研究过去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性得出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之余,考古学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个体,与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社会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交织与互动。而且,二者的交织与互动是持续且变化的。

回顾考古学发展史,考古学的每一次跃迁都与时代涌动的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密切相关。而每一次的社会运动与社会思潮的蔓延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因此,考古学家所开展的相关研究也就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局限性。若是以另外一种视角来审视,所谓的时代局限性也可以被称作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性。

《社会考古学手册》便是将考古学放置于当下的社会性之中,以围绕在考古学周遭的社会性问题为焦点,强调考古学的社会属性,力图构建考古学与当代社会交织下的新领域。这里的“社会考古”显然是有别于中国学者传统认知中的“社会考古”。

聚焦当今世界考古学,无论是社会考古学,抑或是公众考古学、社区考古学等所展现出来的,是考古学在当今的时代与社会所经受着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洗礼过程。诸多现实问题,如考古学与原著民、女性考古学、阐释权利的让渡等,其本质是社会问题在考古学的投影。因此,考古学及其研究者也愈发意识到与社会加强联系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门以研究过去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学科,考古学所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是社会。与此同时,学科的发展与从业者们又身处于社会之中。

一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所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思维的当代性与社会性应是每一个社会人文学科的肌理。

当考古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考古学内部的“社会”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也预示着考古学的现在与未来也是社会的。‍

食物社会考古学

  徐小亚

《食物社会考古学》(The social Archaeology of Food)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类学副教授Christine A. Hastorf 于2017年所著,本书主要通过饮食研究过去的社会生活,揭示食物塑造身份的方式,探索饮食传统如何促进阶级分化,追溯食物在社会话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食物在社会背景下的意义。作者主要通过展示饮食活动在社会中的意义,分析饮食活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着眼于食物,为构建过去的世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著作信息:Christine A. Hastorf. The Social Ar⁃ chaeology of FoodThinking about Eat⁃ ing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2017xviii and 400pp. 27 figshbkISBN 978-107-15336-3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一、简介:社会生活中的食物;二、食物研究的框架;三、社会中的饮食活动;四、饮食活动的考古学研究;五、食物经济学;六、食物政治:权力与地位;七、群体认同建构中的食物;八、个人身份的创造:食物、身份和人格;九、食物创造社会。以下择要介绍。

第一章是本书主旨介绍,对书本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标进行概述。过去我们主要通过动植物的分类来研究人们的饮食活动,却忽略了食物(多种物质结合的混合物)的中心性,就像英国考古学家安德鲁·谢拉特说,“我们不吃物种,我们吃饭”。饮食是生活的基础,在食用或烹饪之前,人们必须识别食物是否具有可食用性,即食物的创造不仅仅是物理转变,亦是认知的转变。饮食活动作为社交互动的主要媒介,是形成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是一种身份认同的体验,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

第一部分 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由第二章和第三章组成,主要介绍食物考古学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意义。食物是自然和文化的交汇点,满足了人们维持生命的生物学需求,其特定的组成成分又具有文化意义,饮食与文化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联系。饮食活动具有传承性,每次咬合都能激发人们对过去用餐的记忆,通过对食物的研究,我们能够以一种更接近过去的方式构建古代人们的世界。

第二章主要介绍食物选择模型。过去人们决定或选择所吃的食物时,除却食物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外,味觉的影响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对出现的新口味一开始总会产生排斥,因而,对味觉的追踪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饮食变化的速度也成为食物考古研究的关注重点。通过食物选择的保守与否,可以揭露过去人们如何看待食物。理解各种食物在不同时空下被赋予不同观点,汲取食物的社会意义,能使我们的研究渗透到过去的世界观中。

第三章介绍具体的饮食活动,包括从资源采购到食物供应的各个环节。在整个链条中,人们不断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其中主要以代理人(厨师或家庭主妇)为导向,使饮食具有象征性意义,比如日复一日的家庭餐饮具有一定联系的性质(维系亲情或友情等),在饮食活动中,这种联系网无处不在。在一定区域内,烹饪技术的效仿导致相似的饮食结构,这类共享行为背后的联系网将促进更大社区和政治实体的建立。同时,人们对新食材、新口味的接受存在被迫和主动两种形式,其背后可能涉及意识形态和信仰体系等因素,这为食物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第二部分 考古学中的食物研究

  

第二部分由第四、五、六章组成,重点介绍特定的饮食活动以及食物考古研究的方法。食物的准备、储藏和制作都会在考古环境中留下痕迹,考古学家如何识别这些阶段性的产物至关重要。

第四章介绍了考古学家记录发掘所得食物遗存的方法,为食物考古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活动包括生产、加工、储存、准备、服务、消费、清理共七个环节,每个阶段都会形成对应的考古记录,考古学家主要通过植物、微生物、动物残骸、陶瓷以及一系列微量元素,提取过去人们饮食活动的碎片,阐释食物活动。人们在获取、准备和进餐过程中,食物参与到人类活动中,饮食活动因而具有文化属性,食物研究也将为我们提供对过去物质世界的认识。

第五章的主题是食物经济学,粮食生产模式研究能够提供对过去社会经济的认识。食物研究建立在经济分析基础之上,经济分析涉及粮食生产、分配和消费共三个环节。经济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转化为象征性资本,进而提供声望、权威和地位,因而食物与社会不平等之间取得微妙的联系,食物的选择反映了人们的经济地位,研究粮食生产模式可以洞察社会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主题是食物政治:权力与地位。经济和政治始终紧密交织,经济资本提高人们的社会地位,反之声望和地位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因此食物考古学对古代社会政治研究具有巨大潜力。一切宴饮都具有一定政治性,食物的流通可以建立更稳定的政治友谊,进食礼节的出现赋予饮食活动更强的阶级性质,上层阶级对特定食物的控制使饮食活动涉步政治体系中,食物与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属性建立越趋紧密的联系。

第三部分 食物与身份——食物考古学的潜力

第三部分由第七章和第八章组成,主要介绍食物与身份之间的关系。身份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的社会,而食物考古学始终以身份认同为中心,人们所吃的食物与其对食物和自身的看法息息相关,饮食成为创造社会或塑造自我意识的活动之一,追踪饮食习惯中体现的群体或个人的身份特征及其背后的日常生活,为了解过去开辟新途径。

第七章的主题是群体认同建构中的食物,主要探讨社会身份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身份是抽象的,并且无处不在,其渗透于个体行为和个体感知中,饮食活动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体现了人们的性格、价值观和自我意识,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活动,参与到了个体和群体身份的建构中。食物也在社会构建和群体认同形成中起到诸多作用,通过对饮食习惯或饮食传统的研究来认识群体的创建是可行且极具潜力的。

第八章的主题是个人身份的创造:食物、身份和人格,重点介绍食物参与个体身份形成的过程。我们通过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和视觉与周围的世界互动,得到的感官感受和记忆是通过食用的食物创造的,人们在一口一口重塑自我的过程中,形成身体的习惯和记忆。着眼于个体,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与其身份相互交织,通过食物遗存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在当时社会中的存在形式,有助于揭示过去个体的身份动态。

第九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总结并综合讨论。通过研究食物,人们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更加真实,两者除了情感上的联系,还具有物质和象征等方面的内容,食物作为象征性的媒介,是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话语交流中的润滑剂。着眼于当代,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我们每一次咬合都与全球系统紧密相连,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个体都是可分离的,我们可以追溯每个人体及其分子中的生命,通过牙齿、骨骼、头发等遗存我们可以研究性别关系、经济网络、群体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而理解社会的多个维度。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书评:

人类的饮食活动会形成相应的考古记录,发掘中的许多遗存都与饮食息息相关。当下的食物考古研究更偏重对食物的直观理解,水稻起源、猪牛驯化等课题是学界多年讨论的中心,但食物遗存具有客体性,过于聚焦食物本体,我们将难以认识食物的本质及过去社会的生活方式。

有鉴于此,单纯的动植物研究并不能完全重建古人的日常活动,我们必须从实践以及主客体关系中去认识和理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从人的主观方面去看待食物,才能更灵活的解释人类的饮食活动。食物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子学科,除去研究与食物相关的营养、生态和生计等问题之外,更需要重视食物在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关注食物在意识形态形成及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食物的社会考古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方向,也是未来食物研究的着眼点。

《食物社会考古学》这本书以食物研究为基础,整合多地区的考古学研究案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意义的考古研究方法,探讨了食物背后蕴含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及象征意义。本书通过一种全球的视角,从动态中去理解“食物”在塑造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将饮食看作人类的感性活动,从实践中认识饮食,以更接近过去的方式,从短期和长远的角度深入了解世界的存在形式。通过本书我们能了解到食物考古研究的多种方法和思路,并认识到食物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这本书可作为食物考古学研究的指导性著作。

饮食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社会活动,因此食物的研究既涉及物质又涉及认知。过去的饮食与今天的一样日常、复杂、多面且重要,其背后蕴含了大量的社会信息,将这些日常与社会结构、文化模式和精神信仰等联系起来,以有逻辑有条理的方式建构过去,才能整体的复原过去的生活。

因此对过去食物的研究是一种挑战,也是了解过去的入口,通过食物研究,我们可以追溯食物从生产至消费的整个链条,进而理解饮食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的意义。在这里,不再将食物看作单纯满足饱腹感的物质,而是赋予其深刻的意义,通过拼合这些普通但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打开了认知领域的大门,以更多维的视角了解不同世界的思考方式。‍

编辑:张 怡

审核:李 政

图书专刊投稿邮箱:

cbcmzk@163.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