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从平城到洛阳——敦煌研究院中青年专家团赴山西考察之山西寺观壁画与塑像

摘要: 敦煌研究院中青年专家团一行此次山西考察还参观了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净土寺、岩山寺、公主寺、佛光寺、南禅寺、观音堂、法兴寺、崇庆寺、府城玉皇庙、开化寺、铁佛寺、青莲寺等十多座宋、元、辽、金、明、清时期的寺观建筑和壁画塑像。考察团在考察期间,邀请到了当地两位资深的寺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专程陪同我们参观讲解,每到一处佛寺,还有寺院负 ...

敦煌研究院中青年专家团一行此次山西考察还参观了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净土寺、岩山寺、公主寺、佛光寺、南禅寺、观音堂、法兴寺、崇庆寺、府城玉皇庙、开化寺、铁佛寺、青莲寺等十多座宋、元、辽、金、明、清时期的寺观建筑和壁画塑像。考察团在考察期间,邀请到了当地两位资深的寺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专程陪同我们参观讲解,每到一处佛寺,还有寺院负责人陪同讲解,让我们对中国古代寺观建筑有了更为深入和细致地了解。

一、大同华严寺

11月12日下午我们一行人抵达大同市区后,第一时间参观了位于市区西南角的华严寺。这座寺院根据佛经《华严经》修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上寺大雄宝殿

寺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占地面积非常大,据讲解员介绍,华严寺总占地面积约66000平方米,足见当初修建和兴盛时期的盛况。从入口处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面都有佛殿的院落,称作“上寺”,入口正对的就是一座修建于辽金时期的大雄宝殿,是这一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讲解员告诉我们,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清宁八年(1062年)建华严寺,辽末因为战争,寺院局部建筑被毁,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视。

走进大雄宝殿,就见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据介绍,中间的三尊大佛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大雄宝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便于礼佛等各项活动。由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知之甚少,此时经过讲解才初步了解了古人采用减柱法来扩展殿内空间的做法。殿内四壁满布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描绘各种人物。其内容有佛本生故事图、“七地九会”佛说法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达摩传法记图、准提佛母图、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图、华严三圣图、水月观音图、罗汉图等,采用山石、流水、云雾、树木、楼阁、亭台等景物相隔联之传统手法,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殿顶的天花板彩绘龙凤、花草、梵文等,构图繁复。

华严寺大雄宝殿

参观完大雄宝殿继续往寺院内部走去,就路过一座雄伟高耸的宝塔——华严宝塔。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 ,宝塔底下建有地宫,由于不开放,我们也就只在远处欣赏了宝塔,继续前行,到达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也是华严寺参观的重点。

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用来收藏佛教经典。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题记,表明这是一座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北部一组以过去佛燃灯佛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一组以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本尊,无弟子,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此外,过去、未来二佛像前各有两尊供养童子像,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为安全起见,所有大殿的塑像都用金属栅栏围绕,防止游客进入殿内损坏塑像和壁画。我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得以进入大殿内部参观四壁的木构楼阁式藏经柜。据说是古代寺院用来藏书的书柜,只不过现在已无任何书籍存在里面了,仅留下精巧宏伟的木构建筑置于墙壁上方。楼阁雕工极细而富于变化,是中国唯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已故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行至大殿后侧的后窗处,看到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与左右壁上部凌空相接,柱头斗拱的样式层层叠叠极为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根本无法分清楚建筑的具体构造。勾栏束腰栏板雕刻镂空的几何图案变化多端,其华丽精巧世所罕见。由于殿的后壁中间有用于通风和照明的明窗,致使两边的壁藏断开,聪明的古代工匠在中间搭了一座人工桥并在桥上建造了五间“空中楼阁”,巧妙地将经柜和佛龛融为一体,还营造出一种“天宫楼阁”的视觉效果。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壁藏“天工楼阁”

二、大同善化寺

善化寺是大同市区又一座规模较大的辽金时期的寺观建筑。寺院最初建造于唐开元年间,明代才更名为善化寺。寺内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寺内工作人员为我们做了专业的讲解。寺内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是保存最好的两座辽金建筑,天王殿为单檐庑殿顶,中间的“善化古寺”匾额为韩美林先生题。屋檐斗拱简洁整齐,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像为明代所塑,虽然规模宏大、威猛,但是似乎略显死板,显得中规中矩,没有了天王的气势和威力。

大雄宝殿是善化寺最大的一座殿宇,大殿左右设钟鼓楼。有了之前参观华严寺的经验,我们能够识别出此间大殿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塑有五方佛像,从东往西依次排列为: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殿内东西两侧转台上有二十四诸天像。西墙和南墙上绘有清代康熙年间的壁画,内容均为佛教故事。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我们参观大雄宝殿的时候正值上午十点左右,东方升起的太阳光刚好进入殿内照在主尊佛像身上,颇有佛光万丈之感。殿内不允许拍照,打扫大殿的阿姨对我们虎视眈眈,生怕一个不留神我们会拍照或者对佛像做出不敬之举。就连我在跨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将脚放在门槛上,也被她们视作是对佛的大不敬。在我们参观的间隙,陆续有三三两两的当地人手捧鲜花到大殿内还愿,据说是所求皆有所应,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佛教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应县净土寺、应县木塔

11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应县参观净土寺和应县木塔。两座建筑相距不足一公里。净土寺周围环境略显荒凉,虽靠近公路,但是前往净土寺的小路还没有修好,周围民居围绕,道路泥泞。据负责人介绍,净土寺周围正在建设当中,近些年文物保护和开发的力度加大,净土寺也被列入建设范围,净土寺所在的庭院也是刚刚修建好的。外观虽然很不起眼,但是我们一进入大殿,就被殿内的建筑和塑像震撼了。

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外景

根据清代《应州志》记载,净土寺建于金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其主殿大雄宝殿,也就是我们所观看的这座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为单檐歇山顶。殿内有清代壁画,内容为佛,菩萨,弟子等。据文献记载,净土寺原来还有山门、舍利塔、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等诸多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因后来的历史原因,大部分建筑被拆毁,如今我们只能看到大雄宝殿及其东西配殿。大殿内最吸引人的便是这座建筑的顶部藻井,被称为是“天宫楼阁”,梁思成先生曾称赞其“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

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内藻井

我们之前对藻井的印象都是只在顶部正中设一藻井,但此殿以梁袱划为九格,分作九个藻井,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斗四、斗六与斗八藻井。其中殿内最正中的斗八藻井最为繁复精美,也是全殿最大的藻井。是金代“天宫楼阁”藻井的代表作品。据介绍,这种斗八藻井的最下层为方井(也就是方形),方井之上安三跳(即三层)斗拱以承平座,平座上置勾片栏杆。方井四面正中各开一门,作天宫楼阁。天宫楼阁为小木雕刻,戗脊、梁架、立柱、斗拱无一不是按当时的建筑比例尺度缩减所作,甚至小到鸱吻、角梁套兽这类装饰都精雕细刻,细节之精致令人赞叹。方井之上为斗八藻井,八角井及角蝉内皆安斗拱,并于角蝉内绘制龙凤图案。八角井正中绘有“双龙戏珠”,为木浮雕作,而其他八个藻井正中图案虽然也是“双龙戏珠”,但皆为贴金绘制。藻井上的楼阁与斗拱上的小斗皆贴金,压槽板涂红,斗拱饰绿彩,这些色彩组合起来便构成了富丽堂皇的“天宫楼阁”藻井。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