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南海一号沉船遗址

摘要: 南海一号古船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对“南海Ⅰ号”出水的众多生活物品类文物,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黄景略曾给予高度评价:“出海远航的船是一个单一性社会,人们会把那个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带上船。这种高度浓缩过的历史标本将使我们洞察当时的贸易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提供地面上无 ...
南海一号古船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

对“南海Ⅰ号”出水的众多生活物品类文物,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黄景略曾给予高度评价:“出海远航的船是一个单一性社会,人们会把那个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带上船。这种高度浓缩过的历史标本将使我们洞察当时的贸易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提供地面上无从捕捉的考古佐证。”
“南海Ⅰ号”文物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全部重见天日?对此,陈芝岳表示无法给出具体时限,“专家们已算过船上文物有6万到8万件,这些文物要一一清理保护,所需时间是个未知数,可能十几年,几十年,说不定百年都挖掘不完。”
“水晶宫”可览古船真容
“南海Ⅰ号就要出水了,但博物馆的手脚架到现在还没撤,古船入馆的时间能准时吗?”昨天很多记者都表示了这个担心。不过陈芝岳拍着胸膛、信心十足地说,博物馆分很多部分,其中古船的安身地——“水晶宫”已具备古船入驻的一切条件。
据介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阳江“十里银滩”,是建国以来广东省在广州地区以外投资最大的文化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13万平方米,博物馆藏品规模确定为3万件。它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
按照规划,博物馆的总体布局由北向南展开,并以“水晶宫”引出的中轴线作为贯穿基地南北的结构主轴。据悉,“水晶宫”是一个巨型玻璃缸,其水质、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完全一样。“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水后,将从海底平移到玻璃缸里,供人们观赏。通过“水晶宫”的透明墙壁,还可以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示范表演。这种保护和陈列方式,在世界范围的同类主题博物馆中是前所未有的。
花费7000多万元整体打捞出来后,“南海Ⅰ号”将被移入“水晶宫”博物馆内进行“复原保护”。“届时游客在‘水晶宫’里参观‘南海1号’,不但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水晶宫’两侧通道)环绕参观,还可进行全景观察,经过电脑对轨道的设置,进行三维参观。也可站在‘水晶宫’的楼面参观,楼面距沉船最高23.6米,站在楼面上可览沉船全貌……”
“南海Ⅰ号”或后年申遗
昨日,阳江市副市长陈芝岳透露,广东省计划于2009年,将“南海Ⅰ号”和省内其他“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和文物,一起捆绑起来打包“申遗”,目前申遗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记者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已经初定,中国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等“丝绸之路”沿线10个国家,共同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目前初定的48处“丝绸之路”遗址中,并不包括草原、海上部分,因此“南海Ⅰ号”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暂未列入,但稍后将可能以“丝绸之路”拓展项目的形式进行申报。
据悉,因为2005年国家文物局曾宣布,争取5年内,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及相关文化遗存“捆绑”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所以阳江市政府初步决定,要赶在2010年前提出“南海Ⅰ号”的申遗,这意味着申报很有可能就选在2009年。
16年炸弹谎言守护沉船秘密
昨日“南海Ⅰ号”两度试浮出水面,神秘面纱即将全面揭开。而对于守护了“南海Ⅰ号”二十年的阳江边防官兵,对此却没有丝毫如释重负的感觉,“国宝一分钟呆在海底,我们就还要守护一分钟”。据阳江边防支队参谋长黄晓宏介绍,目前共有140余名边防官兵为“南海Ⅰ号”保驾护航。3艘巡逻艇加上一艘高速摩托快艇,另有6艘应急快艇,全网络的雷达覆盖和每天两次的不固定巡逻,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巡保……
艇长冯振宏每天驾驶“大飞”带领队员要往返打捞现场警戒两次,每次都在两小时以上,据保守估计,光每次燃油费就要3000多元,而这些都没有计入打捞成本。
参谋长黄晓宏告诉记者,为了保卫“南海Ⅰ号”,“南海一号”出水后,战士们仍将继续待命状态,至少要维持到“南海一号”成功入住“水晶宫”,之后还将继续保持警戒3个月以上。
据介绍,从1987年夏天“南海Ⅰ号”被发现起,直至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对外宣布其考古文化价值,这16年间阳江边防支队都一面保守这个天大的秘密,一面默默守护着“南海Ⅰ号”。为了劝说不知情的渔民离开“南海Ⅰ号”控制海域,防止拖网、抛锚对沉船造成损害,每当渔船经过距东平渔港约20海里的一片海域时,边防的巡逻艇都会赶过来要他们撤离,说这里有“二战遗留下来的炸弹”,吓得渔民们落荒而逃,更敬而远之。在那16年里,官兵们不断重复这个“经典”的理由,这个“炸弹”谎言直到2003年“南海Ⅰ号”的打捞计划逐渐公之于世才告终止。
沉船价值

专家们称,“南海Ⅰ号”的考古价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价值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南海Ⅰ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专家们认为,“南海Ⅰ号”本身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其价值甚至超过船上的货物,因为它给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以及木质长久保存的研究提供了实物标本。

沉船揭秘
1. 船主的身份是什么
南海Ⅰ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都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粗大,像金腰带长1.8米,手镯有四两重等,由此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考古专家还猜测,这些粗大的金手镯、金腰带和金戒指不可能佩戴在一般身材的人身上,更不会是身材瘦小的人所戴,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是一名身材魁梧、体型巨大的富商?
2. 船上人员是否逃生
从近年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试探性打捞结果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人员是否已逃生?
有专家推测,由于南海Ⅰ号上已经出水的腰带、戒指、手镯等金器多为饰品,且数量少,应该不会是远洋货物,极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这样的推断,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时逃离,应该不会将随身所戴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全部抛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与南海Ⅰ号一起葬身大海。
3. 当时船上生活如何
考古人员曾从凝结物中清理出了一件较为完整的漆盒,漆盒饰纹华丽,非常精美,透露出它的主人拥有精致的生活。
沉船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朴实。专家认为,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号上的船员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于盛酒。如果属实,宋代文献中记载的,远洋途中船员饮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号上得到证实。
4. 沉船是否超载?
欧洲有两条著名的军舰,一条是瑞典的“瓦沙”号,另一条是英国的“玛丽·罗斯号”,他们都是因为加装了大炮造成船身载重量过大而沉没的。那么“南海Ⅰ号”是否也因为超载而沉船呢?
5. 南海Ⅰ号始发地为何处?
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还有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位于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去运货可能性较小。此外,史料中曾有记载,在宋代广东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以北港口。所以综合分析,南海Ⅰ号发自广州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福建泉州地区。
6. 生活舱浓缩中国海洋时代?
南海Ⅰ号的文物价值,已经有人估计可能会超过千亿美金。
南宋的疆域狭小,但是南宋却是中国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为国家财富积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贸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称为古代中国的海洋时代。古船生活舱可以说是浓缩了整个时代背景,包含的历史信息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
7。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
“南海Ⅰ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
对“南海Ⅰ号”前期探摸中,还发现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块。魏峻说,这些木块的材质有一部分是马尾松木。马尾松多见于南中国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Ⅰ号”的出生地极有可能是南中国。
为何“南海Ⅰ号”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Ⅰ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介绍说,“南海Ⅰ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南海Ⅰ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对沉船周围淤泥的研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Ⅰ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大事纪
●1987年8月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在珠江口以西、距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发现一艘宋代商船,打捞出200多件珍贵瓷器。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命名为“南海Ⅰ号”。
●2001年至2007年初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水下考古队多次下水,对“南海Ⅰ号”进行试掘或物探调查,打捞出大量文物。●2007年4月7日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施工人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开赴南海,“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
●2007年5月17日 用于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下水,70多天后,沉井下压到位完全罩住“南海Ⅰ号”。
●2007年8月28日 巨型沉井开始横穿第一根底梁,直接决定“南海Ⅰ号”打捞成败的“海底穿针”关键一环启动。11月13日,底梁工程完毕。
●2007年12月21日“南海Ⅰ号”被打捞出水。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南海一号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