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固原西南郊墓地

摘要: 固原西南郊墓地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羊坊村、深沟村、王涝坝村,清河镇大堡 村;北纬35°59′19.1″,东经106°13′55.5″,海拔高程1824 米。面积16.65 平方 千米。1982 年~1996 年发掘出北周墓葬3 座,即李贤墓、田弘墓、宇文猛墓; 隋唐墓葬8 座,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87M1、史诃耽墓、史道洛墓、史 射勿墓、史道德墓、82M2。据墓志记载可知,此史 ...

 固原西南郊墓地
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羊坊村、深沟村、王涝坝村,清河镇大堡 村;北纬35°59′19.1″,东经106°13′55.5″,海拔高程1824 米。面积16.65 平方 千米。1982 年~1996 年发掘出北周墓葬3 座,即李贤墓、田弘墓、宇文猛墓; 隋唐墓葬8 座,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87M1、史诃耽墓、史道洛墓、史 射勿墓、史道德墓、82M2。据墓志记载可知,此史姓即是魏晋以来由乌兹别 克沙赫里夏勃兹地区东迁,后定居原州(固原)的“昭武九姓”中的史国人氏。 出土鎏金银壶、玻璃碗、金戒指、陶俑、玉器、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瓷器、铜 器以及墓志、壁画等。2005 年9 月16 日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文 物保护单位。
(1)北周时期墓葬
宇文猛墓(保定五年,565 年)。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王涝坝村;北 纬35°59′17.6″,东经106°13′52.0″,海拔高程1827 米。1993 年,自治区考古 所固原工作站进行了发掘。墓葬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天井、过洞、甬道、 墓室六部分组成,全长53 米。封土残高4.6 米,底径12 米,顶部呈馒头形。 墓道在封土南侧,有5 个天井。墓室为土洞式,东西长3.6 米,南北宽3.5 米, 顶部因早年塌方,形状不明。墓室西北壁有长方形棺床,为条砖砌成,长3.2 米,宽1.8 米,厚0.05 米。葬具为一棺一椁。棺木髹漆,残存漆皮上带有金黄 色,墓主人呈足东头西状。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处均绘有壁画,由于 进水,多已漫患不清,仅第五天井东壁尚存一幅站立武士图。由于早年被盗, 出土陶俑等器物仅100 余件。陶俑的基本组合为镇墓兽、镇墓武士俑、甲骑 具装俑、骑马桶、吹奏乐桶、风帽桶、笼冠俑、胡俑、文吏俑、执质武士桶、执箕 俑等,还有陶马、陶骆驼、陶狗、陶鸡、陶鸡舍以及陶灶、陶井、陶磨、陶碓等屋 厨用品。出土墓志一合,志盖盝顶,四面斜杀,素面无纹,墓志全文516 字,题 为:周故大将军、大都督、原、盐、灵、会、交五州诸军事,原州刺史,槃头郡,开 国襄公墓志铭。


田弘夫妇合葬墓·北周


李贤墓(天和四年,5 69 年)。位于原州区西郊乡深沟村南侧。北纬35°58′ 51.5″,东经106°12′25.9″,海拔高程1847 米。1983 年,由自治区博物馆与固 原博物馆联合发掘。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六部分 组成。地面原有高大封土,高5 米,顶部是不规则圆形,墓道在封土堆南侧, 有3 个天井及过洞。甬道长2.2 米,宽1.35 米,墓室为土洞穴,东西长4 米, 南北宽3.85 米,顶部因早年塌方,形状不明。墓门在南壁中间,墓室地面铺 砖。该墓为李贤夫妇合葬墓。墓室中的棺椁已朽,从残迹判断,男性居东,葬 具为一棺一椁;女性居西,葬具仅有一棺。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及墓室均 有壁画,内容主要以身着大口袴褶服、手拄或肩扛环首仪刀的侍卫为主。壁 画原有20 幅,现仅存18 幅。第一过洞绘双层门楼,第二、三过洞分别绘单层 门楼。虽遭盗扰,但仍出土金、银、铜、铁、陶、玉等各类随葬品300 余件。其中 陶俑数量最多,有260 多件。陶俑、用具模型包括四组内容:一为镇墓兽俑; 二为出行仪仗;三为侍仆舞乐;四为庖厨用具等。鎏金银壶、玻璃碗、金戒指、 铁刀等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出土墓志2 合。李贤墓志,志盖呈正方形,盝 顶式,四面斜杀,素面,正中镌刻减地阳文楷书“大周柱国河西公墓铭”,共3 行9 字。志石用细线刻画大小均等的方格,横竖各31 行,志文刻于格内,满 行31 字,共874 字,文体楷书。吴辉墓志,志盖正中镌刻减地阳文篆书“魏故 李氏吴郡君之铭”,共3 行9 字。墓志,横竖各20 行,志文刻于格内,满行20 字,共323 字,文体楷体。
田弘夫妇合葬墓(建德四年,575 年)。位于原州区大堡村;北纬35°59′ 17.6″,东经106°13′52.0″,海拔高程1827 米。1996 年,由中日原州联合考古 队发掘。墓葬由封土、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六部分组成。封土残高约 4 米,直径20 余米。斜坡墓道,有5 个天井。甬道中央有木质封门,已朽,甬 道和墓室地面铺有地砖。墓室由主室、后室和侧室三部分组成。主室和后室 西北角各有一棺,皆为一棺一椁。后室为墓主人,主室为其夫人。在第五天 井距地表4 米处盗洞内发现田弘墓志一合。其甬道、墓室及后室、侧室分布 有壁画。此墓虽早期盗掘严重,但仍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玉环、玉佩、东 罗马金币及五铢钱、水晶珠饰、玉钗、五铢钱、玻璃串珠、泥质串珠等。主室 西南角置有十余件陶罐,东侧室内置有骑马俑、武士俑等。出土墓志1 合, 志盖呈正方形,边长72.2 厘米,高5.2 厘米,内刻16 个篆字,即“大周少师柱 国大将军雁门襄公墓志铭”。志石基本呈正方形,边长72 厘米,全文共1341 字。行文魏体,第一行顶格书写“大周使特节少师柱国大将军大都督襄州总 管襄州刺史故雁门公墓志。”志文记载了墓主人田弘的生平事迹。田弘,原 州人,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朝,战功卓著,是北周时期较为重要人物,最后 官至大司空,少师。建德四年(575 年)死于襄州,同年四月归葬原籍原州。
(2)隋唐墓葬
史氏墓葬均坐北朝南,每座墓葬之间距离数百米不等,从东向西呈一 字形排列,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87M1、史诃耽墓、史道洛墓、史射勿 墓、史道德墓、82M2。史射勿、史诃耽、史道洛、史铁棒之间是互为子孙的关 系,而史索岩和史道德之间则为叔侄关系。


史射勿墓·隋代


史射勿墓(隋大业五年,6 09 年)。位于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村,1987 年, 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固原工作站联合发掘。墓葬坐北朝南,由封土、墓 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全长29 米。封土残高约4.7 米,南北 直径16 米,呈馒头状。墓道水平长13 米,有两个天井及过洞。甬道长1.2 米、宽1.1 米,券顶,顶高1.8 米,为土坯封门,封门被盗墓者打开。墓室长 3.25 米,前宽3.35 米,后宽3.6 米,平面呈长形。其顶部及四壁全部倒塌,仅 存西南一角,约2 米处起券。墓室紧靠北壁有一近似梯形的生土棺床,前长 2.75 米,后长3.05 米,宽1.4 米,高0.5 米。床身涂白,并绘有红色波状线。上 有朽木残迹,应为棺木,其墓道、过洞、天井及墓室等处,均分布有壁画,内容 有人物、建筑、花卉等。因多次被盗,出土物仅20 余件,主要有白瓷钵、四系 青瓷罐、金带扣、金饰、萨珊银币、水晶珠饰等。有墓志1 合,放置在棺床边正 对墓门处。志盖,青石质,呈方形,边长46.5 厘米×47 厘米,厚10 厘米,正中 镌刻阳文篆书“大隋正议大夫右领军骠骑将军故史府君之墓志”,共5 行20 字。志石,边长46.4 厘米×45 厘米,厚6 厘米,志文刻于方格内,共23 行,满 行24 字,共499 字。
史道洛夫妇合葬墓(唐显庆三年,658 年)。位于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 村;北纬35°58′49.8″,东经106°14′22.1″,海拔高程1850 米。1995 年,由中日 原州联合考古队发掘。由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有5 个天井及 过洞,部分过洞和甬道已塌落。甬道口有木质封门,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内 有生土棺床,无葬具。墓道及墓室内遗有塌落壁画残块。甬道封门处出土墓 志,上刻“大唐故左亲卫史公之墓志铭”,记述史道洛及夫人康乐的生平事 迹。墓葬早期被盗,盗洞上部叠压宋代灰坑,表明盗洞年代至少在宋代或宋 代以前。出土有陶俑、白瓷瓶、白瓷钵、东罗马金币、鎏金马镫和马镳、铜镜、 铜质装饰品、玻璃器、骨器等遗物百余件,其中东罗马金币和瓷器具有较高 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墓门处发现的四件镇墓武士俑和镇墓兽,彩绘描金, 装饰华丽,亦是近年我国隋唐墓出土陶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史索岩夫妇合葬墓(唐麟德元年,664 年)。位于原州区南郊乡羊坊村; 北纬35°58′59″,东经106°15′04.1″,海拔高程1795 米。1985 年,由宁夏固原 博物馆发掘。墓葬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六部分 组成,全长41.75 米。其封土仅存东北一角,高约2.5 米,长5 米,宽3.5 米, 平夯筑。墓道呈斜坡状,水平长16.3 米,上宽1.84 米,有5 个过洞及天井。甬 道由于盗洞打下,券顶已完全塌毁,亦为土坯封门。甬道长2.6 米,宽1.1 米, 其中出土墓志一合。另一端有石门、门半掩,框、槛、楣等一应俱全。墓室平面 基本是正方形,长3.6 米,南宽3.1 米,北宽3.6 米,已完全塌毁,残高约0.5 米。地面用条砖错缝平铺,紧靠西壁有一棺床,为长方形,呈须弥座,已为盗 墓者所毁,仅存棺木残迹及零星棺钉。墓葬过洞、天井、墓室等处原有壁画, 由于后室大量进水,壁画与填土黏合在一起,完全不可剥离。仅第五过洞上 方的一幅朱雀图保存较完整,为唐代朱雀壁画中的精品。此墓由于早年被 盗,随葬品所剩无几。棺床北端人骨下出土一枚东罗马金币的仿制品,其他 随葬品有四系瓷罐、白瓷豆、绿釉辟雍瓷砚、小陶靴、铜镜、海贝等。出土墓 志2 合。史索岩墓志盖,青石质,呈正方形,四面斜杀,刻四神形象,边长58.5 厘米×58 厘米,厚10 厘米,正中减地阳刻篆文“大唐故朝请大夫平凉郡都尉 史公之铭”,共4 行16 字。志石,青石质,呈正方形,正面磨光,边长58.5 厘 米×58 厘米,厚10.5 厘米,细线刻画大小均等的方格。志文刻于格内,共25 行,满行26 字,8 09 字。安娘墓志盖,青石质,呈正方形,盝顶。边长56.5 厘 米×56.5 厘米,厚10.5 厘米,正中阴刻篆文“大唐故平凉都尉史公夫人安氏 墓志”,共4 行16 字,志石边长56.5 厘米×56.5 厘米,厚11 厘米,志文刻于 格内,25 行,满行26 字,6 15 字,文体楷书。
史诃耽夫妇合葬墓(唐总章二年,669 年)。位于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 村。1986 年,由宁夏固原博物馆考古队发掘。墓葬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 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六部分组成。墓道全长9.75 米,上窄下渐宽,共有5 个天井及过洞。前甬道长2.25 米,宽1.37 米,内有两道封门,其中之石质封 门一扇被砸坏,断为两截。后甬道完整无损,长2.3 米,宽1.4 米,拱形券顶, 无封门。内有墓志1 合,志盖与志石分离。墓室平面呈正方形,四边南3.8 米,北3.6 米,东3.87 米,西3.75 米,为穹隆顶,顶高5 米。墓室中央紧靠北 壁有一石棺床,为长方形,长2.7 米,宽1.65 米。由于是砖室墓,盗墓者将随 葬品洗劫一空,仅在淤土层中发现零星小件物品。这些物品散见于墓室各 处,以铜器为多,主要有东罗马金币、蓝色圆形宝石印章、玻璃碗等。墓志盖, 青石质,呈正方形,盝顶。边长58.5 厘米×58.5 厘米,厚10 厘米。阴刻文“大 唐故史公墓志之铭”,共3 行9 字。四面斜杀,每面刻有相同的三区蔓草纹。 志石,边长62 厘米×62 厘米,厚11.5 厘米。志文刻于格内,共36 行,满行36 字,共1285 字。
史铁棒墓(唐咸亨元年,670 年)。位于原州区南郊乡羊坊村。1986 年,由 宁夏固原博物馆发掘。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六部 分组成。封土残高4.3 米,呈不规则状。墓道长11.1 米,宽0.95 米,坡度较 大,为25 度,有四个天井及过洞。甬道为拱形顶,长1.7 米,北宽1 米,顶高 1.6 米,土坯封门,封门已被盗墓者打开。墓室平面为正方形,西侧有一生土 棺床,为长方形,长2.95 米,宽1.25 米,高0.6 米,墓主人足南头北状。出土 遗物较少,有陶、铜、金等器物20 余件。墓志一合,置于正对墓门处。墓志盖, 边长59 厘米×59 厘米,厚14 厘米。上阴刻篆文“大唐故史公墓志之铭”3 行 9 字,志文刻于格内,27 行,729 字,文行正楷。
史道德墓(唐仪凤三年,678 年)。位于原州区开城镇王涝坝村;北纬35° 58′38.8″,东经106°13′42.3″,海拔高程1848 米。1982 年,由宁夏固原文物工 作站组织发掘。墓葬为南北向,由封土、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六部分 组成。封土残高3 米,底径14 米。墓道残长28.5 米,有7 个天井及过洞。在 第七天井北壁和甬道上方有一盗洞,打破甬道封门砖。甬道口用条砖封门, 残高1.4 米。甬道为拱形券顶,长4 米,宽1.2 米,顶高1.8 米。墓室平面基本 为正方形,顶部已塌陷,四壁在1.2 米处逐渐内收,顶部当在2.5 米以上,墓 室两壁下置长方形棺床,东边床沿与甬道两壁在一条直线上。此墓虽盗掘 严重,但仍出土有重要的随葬品,其中以金器为多,陶制品次之,共20 余件。 主要有动物纹圆形金饰、方形金带、金币1 枚、金覆面1 具、墓志1 合。墓志 盖,红色砂岩质,略呈正方形,边长60 厘米×55 厘米,厚17 厘米,上阴刻篆 文“大唐故人史府君之铭”,共3 行9 字。志石,青石质,边长60 厘米×55 厘 米,厚18 厘米。志文刻于格内,计29 行,满行30 字,共613 字。
82M2。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王涝坝村。1982 年,由宁夏固原文物工 作站组织发掘。墓葬距史道德墓约150 米,两墓同时发掘。墓葬为南北向,由 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全长25.2 米,有4 个过洞及天井。 墓道坡度25°,上窄下宽。甬道为长方形,前窄后宽,拱形券顶,长12.5 米,顶 高1.75 米,土坯封门,封门已被打开,墓葬早年盗掘严重。墓室平面呈不规 则正方形,墓道与墓室东壁在一条直线上,墓室西壁下置一土筑棺床,前窄 后宽。墓室完全被积土淤塞,墓主人尸骨散落各处,仅在清理过程中发现 “开元通宝”钱币,刻纹骨管、八棱形幢并有残块。
梁元珍墓(唐圣历二年,6 99 年)。位于原州区开城镇羊坊村;北纬35° 59′09″,东经106°14′45.0″,海拔高程1826 米。1986 年,由宁夏固原博物馆发 掘。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六部分组成,全长23.9 米。封土残高2.9 米。墓道坡度为22°,北高南低,有3 个天井及过洞。前甬 道由于塌毁,完全为土填实。墓室甬道为砖砌,拱形券顶,封门被盗者打开, 甬道口发现墓志1 合。墓室为砖砌,平面呈正方形,南北长3.45 米,东西宽 3.55 米,穹隆顶,四壁从2.2 米处内收。室内条砖铺地,西北部有一砖砌棺 床,呈不规则长方形。棺东西侧有近4 厘米厚的白石膏层,上铺一层“开元 通宝”钱币,约有百余枚。尸体原置其上。天井、过洞、甬道两壁绘有牵马图 及执扇图,墓室四壁及顶部则为人物形象和星象图等。由于早年被盗,此墓 出土文物较少,计有小陶碗、陶砚、铁剪刀、铜合页等。墓志1 合,志盖,红砂 岩质,呈正方形,边长52.5 厘米×51.5 米,厚14 厘米,阴刻篆文“大周处土梁 君墓志铭”,共3 行9 字。志石,呈方形,边长54.5 厘米×52 厘米,厚12 厘米, 志文刻于格内,共21 行,满行23 字,452 字。文行楷书。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