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最早的帝陵及最初的帝陵制度丨焦南峰

摘要: 临其穴,惴惴其慄——最早的帝陵及最初的帝陵制度 焦南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任好死,殉葬者多达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奄息、仲行、针虎三兄弟,他们是穆公手下的贤臣,在民间声望很高,事后人们为哀悼三兄弟创作了一首挽歌:《黄鸟》,被收录进《诗经》中。标题中这一句“临其穴,惴惴其慄”便出自其中,描写了殉葬者站在巨大墓穴的边缘,因恐惧和震撼而 ...

临其穴,惴惴其慄——最早的帝陵及最初的帝陵制度 焦南峰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任好死,殉葬者多达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奄息、仲行、针虎三兄弟,他们是穆公手下的贤臣,在民间声望很高,事后人们为哀悼三兄弟创作了一首挽歌:《黄鸟》,被收录进《诗经》中。标题中这一句“临其穴,惴惴其慄”便出自其中,描写了殉葬者站在巨大墓穴的边缘,因恐惧和震撼而颤抖的样子。

如今我们一般将埋葬死者的地方称为“坟墓”,其实坟与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纯埋葬死者的坑洞称为“墓”,而“坟”则是指在墓上用土石或其他材料堆砌的小丘。坟出现的时间比墓要晚,是生者对于死者的一种纪念,坟丘的高度、大小与样式是判断墓主人身份高低的重要依据,最大的坟丘自然是属于统治阶级,古代中国帝王陵墓上的坟丘呈覆斗型,被称为“封土”,在帝陵制度中对于封土的规格有着明确的要求,汉武帝时期的帝陵封土边长20丈、诸侯王6丈、列侯3丈。封土之下的墓穴同样等级森严,以方形坑洞为基础,帝陵墓穴在四个方向均有墓道延伸,称为“亚字形”墓穴;诸侯王则最多使用东西走向的两条墓道,墓穴呈“中字形”;列侯以及其他贵族则使用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穴。分明的等级体系充分强调了统治者所享有的权威。

秦始皇陵封土

帝陵封土实景

诸侯王陵,巨大的中字形墓穴

除了陵墓本身,随葬品数量多寡自然也是墓主人身份的重要标识,汉初帝陵的方形墓穴边长超过140米,但即使如此也不足以盛放数以万计的随葬品,在各个帝陵的陵园中均分布着数量不一的外藏坑,埋藏着车马、兵甲以及生活用品等,最多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上千座。在部分陵园中,这些外藏坑里还放有朝廷中各个官职的印章、服饰以及相应造型的人佣,分布井然有序,俨然将整个官僚体制都搬到了地下,继续为帝王服务,这种墓葬设施被称为“宫观百官”。

帝陵外藏坑

“宫观百官”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焦南峰老师一起,了解早帝陵制度的方方面面。

  相 关 视 频

  第四、五集

  帝陵制度——封土与墓穴/外藏坑

[video]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p3235uoih1h&auto=0[/video]

  主讲人简介

   主讲人:焦南峰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秦汉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曾担任汉阳陵考古陈列馆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2008年10月被推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2014年被推举为中国考古学会秦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4月被西北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2018年被聘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客座研究员。先后主持过秦都雍城、汉阳陵、西汉帝陵等大遗址的考古工作。主持的西汉帝陵考古成果及工作先后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及2009—2010年度全国田野考古发掘一等奖。撰写、发表以秦汉考古、秦陵考古研究、西汉帝陵考古研究为主的系列考古报告、简报、论文、专著、图录等约100余篇(部)。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来源:南京博物院公众号

投稿及信息:mingdiands@foxmail.com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考古的声音传得更远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