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老挝石缸平原考古

摘要: 老挝石缸平原考古文 图 / 周然朝第 2 地点分布的石缸集中分布在老挝北部川圹高原的巨型石缸群,被称为“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及老挝本土的学者从考古学、年代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角度对“石缸平原”进行了研究。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巨型石缸出现的年代可能晚至 ...


老挝石缸平原考古

文 图 / 周然朝

第 2 地点分布的石缸

集中分布在老挝北部川圹高原的巨型石缸群,被称为“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及老挝本土的学者从考古学、年代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角度对“石缸平原”进行了研究。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巨型石缸出现的年代可能晚至相当于中国宋元的时期,其性质和用途也众说纷纭。

老挝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唯一不临海的内陆国家,地势北高南低,境内80% 的国土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老挝北部的川圹高原海拔 2000—2800 米,属老挝地势最高的上寮地区。川圹作为上寮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不仅是老挝东北部的交通要冲,更因其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巨型石缸而闻名于世。

与川圹石缸类似的巨石遗迹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和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地区也有发现,但尚无详细报道。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老挝北部大约有 118 处石缸分布地点,其中 79 处进行了登记确认,目前对外开放的石缸分布地点仅 3 处。老挝境内石缸总数超过 3000 个,主要分布在川圹省首府丰沙湾市(Phonsavan)附近。巨型石缸与英国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石人像、南美石人圈并称为“世界四大石器之谜”。2019 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老挝川圹的石缸平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琅勃拉邦古城、占巴塞瓦普神庙一起成为老挝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标志。

川圹省位置

20 世纪 60 年代越南战争期间,川圹省 =特别是丰沙湾地区由于地处胡志明小道北端战略物资运输节点,遭到美军的摧毁性轰炸,石缸遗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如今的石缸平原上,地表随处可见大小、深浅不一的炸弹坑,地下还有不明数量的未被发现和爆破的炸弹。英国 MAG 除爆公司 1994 年开始负责川圹地区的除爆工作,尽管每年都有若干数量的炸弹被拆除,但是未被发现的炸弹数量仍然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历年考古


关于石缸的考古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1935 年,法国地质学家马德林·科拉尼(Madelenie Colani)对石缸及其周围的一个石灰石岩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玻璃珠、玛瑙珠、陶罐、陶片、纺轮、铁器、青铜器和磨光石器等遗物,她认为石灰石岩洞是一个火葬场,并推测石缸是用来盛装骨灰的。

1994 年,日本考古学家新田荣治(Nitta Eiji)对石缸平原 1 号地点进行了发掘和测绘,在两个石缸周围发现了没有被烧过的人骨和牙齿,另外还有铁刀和玻璃珠。此外,新田荣治还发现了埋葬年代约为 10 世纪晚期的灰坑,其中一处灰坑内出土 1 件被石头盖住的刻划纹陶罐,陶罐里有人骨和 3 颗牙齿。

1号地点石缸分布(图中绿色圆点为石缸,Excavating 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 Jars”Site 1 in Laos )

1996年,老挝本土学者Sayavongkhamdy在石缸平原进行了 3 次发掘,发现了砂石“路面”和 11 座墓葬,其中一些墓葬被叠压在石灰石块之下,出土石坠、陶器、铁手镯、刀、玻璃珠、玛瑙珠、玉珠、赭石、小型陶器、研钵、陶纺轮、铜铃、磨光石杵、石盘和少量人骨(主要是牙齿、长骨和 2 件头骨)。石缸周围还发现一些高约 60厘米的陶器,陶器中没有人骨。

2004 年,英国 MAG 除爆公司在 1 号地点进行除爆工作时也发现了一些遗物,包括 2 个作为葬具的陶罐、陶片、烧土块、石器、木炭和人骨,陶片陶质粗而厚,有刻划纹饰。

1号地点历年发掘探方位置( Excavating 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 Jars”Site 1 in Laos )

2014 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丰沙湾附近的 4 个石缸分布地点的 706 个石缸进行了考古调查。此次调查的石缸平原 1、2、3 号地点,平均海拔 1119 米,皆位于丰沙湾市区附近的丘陵平原交界地带,地表除杂草外还分布着少量低矮灌木和树林,放眼望去,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石缸或直立,或斜卧,或平躺,散落在山丘顶部和山脚的平缓地带,在夕阳的余晖中自成一景。4 号地点的地形环境与前 3 处差别较大,山高谷深,丛林茂密,路途艰险,人迹罕至,平均海拔 1214 米。

石缸平原第 1 地点

4 处地点的石缸从原料、造型、尺寸等特征来看差别不大。石缸是用砂岩或花岗岩凿磨制成,缸体表面可见岩石自然包含的砂粒和石块碎屑,底部大多埋入土中。大部分石缸外形皆为圆筒平底形,少数石缸的外壁有两个侧面较平,近方形。根据内腔形状差异又可分为外圆内圆(或椭圆)和外圆内方两大类。石缸口、唇部特征相对复杂,数量最多的是直口石缸,其次是敛口石缸 ;唇部有凹、平、凸三种,平唇数量最多,唇部最宽近 33 厘米。大部分石缸的内外壁、口和底部都有非常粗深的人工凿刻、打磨痕迹。

4 个地点中,除 4 号地点发现少量盖子外,其余 3 处几乎没有看到石缸盖子,4 号地点的石缸盖子也是三三两两散落于石缸之间,大致呈覆钵形,中央盖钮有凸起的实心圆饼形,也有凿刻成人形的,厚 10—34 厘米。石缸盖的制作原料与缸体相同。

石缸及石缸盖

石缸一般重 1—2 吨,大的可达三四吨。有学者对石缸的尺寸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石缸的外高度基本在 0.8—3.5 米,1—2 米的最常见,内部深度一般在 0.5—2 米,因其尺寸与正常人体身高基本吻合,提出了石缸可作为葬具使用的观点(黄启善,《老挝石缸文化初探》)。

2016年发掘的1号探方(Excavating 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 Jars”Site 1 in Laos )

最近一次对石缸平原进行考古工作是在2016 年,老挝信息文化和旅游部遗产司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学院合作,由澳方 Dougald O’Reilly 博士带队,对 1 号地点进行 了 发 掘(Dougald O’Reilly 团 队, Excavating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Jars”Site 1 in Laos ,《古物》)。这次发掘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生物考古、地质年代学、体质人类学、同位素分析等方法试图解答石缸遗存的年代、相关人群的迁徙及贸易路线、人口结构和人群健康状况等问题。

2016年发掘的2号探方(Excavating 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 Jars”Site 1 in Laos )

2016年发掘的3号探方出土陶罐(Excavating 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 Jars”Site 1 in Laos )

发掘共布设 3 个探方,只有 1 号探方的位置紧邻石缸,发掘总面积 15 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 50—70 厘米。3 个探方共发现 7 座竖穴土坑墓和 3 条砂石“路面”,部分墓葬残存人骨和牙齿。出土遗物与之前发现的类似,主要有陶片、陶罐、纺轮、绿泥石吊坠、石锤、砺石、玻璃珠、玛瑙珠、铁片、铁条、小铜管、木炭等。3 处探方都有一个特殊现象,即人骨和遗物的分布与石灰石块关系密切,要么叠压在石灰石块下面,要么放置在石灰石块周围,其中一块石灰石有圆形穿孔,这或许代表着一种特殊的葬俗。

7 座墓葬既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些二次葬出土的中、大型陶罐被当作葬具使用。对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共辨识出 18 个不同个体,61% 为婴儿和儿童,近一半的个体死于胎儿期或婴儿期,4 个个体牙釉质发育不全。综合分析显示,石缸平原人口密度大,人群生育率较高,但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现象。

年代和用途


长期以来,基于对出土遗物特征的分析,老挝石缸遗存的年代被认为属于东南亚的铁器时代(公元前 500—公元 500 年)。Dougald O’Reilly 团队的考古发掘及新资料的发现,对石缸遗存的年代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这次发掘的测年样品主要是木炭,对 32 个木炭样本进行测年后得到的年代区间为公元前 8200 年—公元 1200 年,年代跨度很大,个别数据明显偏早,在 Sayavongkhamdy的研究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综合测年数据及发掘情况,Dougald O’Reilly 团队认为,石缸平原 1 号地点的丧葬活动发生在 9—13 世纪,而地表矗立的巨型石缸大概在 12—13 世纪中期以后才出现,石缸的相对年代整体偏晚。至于明显偏早的年代数据,Dougald O’Reilly 也明确指出是“不正常”的,但并未说明原因。

这些巨型石缸的用途可能是除了年代以外,被讨论最多的问题,有石棺(葬具)、盛酒、蓄水、刑具、生殖崇拜、记录天象等说法。目前考古学界尚无确切的石缸作为葬具使用的证据,其他说法亦多有曲解猜测之意,老挝石缸的准确年代和用途至今依然是未解之谜。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0年12月刊 作者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1年《大众考古》 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