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

甘肃石窟寺丨炳灵寺石窟第16窟 涅槃像

摘要: 炳灵寺石窟第16窟 涅槃像炳灵寺石窟第16窟涅槃佛像是北魏时期的泥塑作品,经过了唐代和明代两次重修,是我国石窟中保存最早的涅槃佛像。佛像身长8.6米,肩宽1.8米,佛床高1米,坐西朝东,右胁而卧,左手平伸于体侧,五指并拢扶腿部,手指纤细柔软,头枕二层台。面部长圆,有毫光,磨光高肉髻髻,颈细,身躯修长,着红色通肩袈裟,衣纹作有规律的阶梯式上 ...



炳灵寺石窟第16窟 涅槃像

炳灵寺石窟第16窟涅槃佛像是北魏时期的泥塑作品,经过了唐代和明代两次重修,是我国石窟中保存最早的涅槃佛像。佛像身长8.6米,肩宽1.8米,佛床高1米,坐西朝东,右胁而卧,左手平伸于体侧,五指并拢扶腿部,手指纤细柔软,头枕二层台。面部长圆,有毫光,磨光高肉髻髻,颈细,身躯修长,着红色通肩袈裟,衣纹作有规律的阶梯式上旋,颜面肢体呈白色。双足并拢,足穿帛带木屐。
第16窟原位于大寺沟西侧山崖石窟群最底层,俗称卧佛院,是一个不规则长方形天然溶洞,人工加以平整后用土坯砌筑佛床,佛床上泥塑释迦牟尼涅槃像。

  

炳灵寺石窟第16窟北魏涅槃佛


1967年建设刘家峡水库时,水位将上升,炳灵寺石窟一部分底层洞窟将被淹没,位于石窟群最底层的第16窟是将要被淹的洞窟之一。为了保护窟内壁画和塑像,在刘家峡水库蓄水前,甘肃省文化局组织专家对窟内文物进行搬迁保护,在搬迁以前对第16窟进行了测绘和考古发掘。专家们在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涅槃佛像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重塑。在剥离了最表面的明代层后,露出了唐代重塑层。唐代重塑层,肉髻高大,仍为磨光发髻,面部饱满,额有毫光,两眼微闭,进入酣睡的神情,脖颈间塑出三道纹,衣纹在两腿之间呈上旋衣纹。身着大衣,足踝丰满。总体感觉神态祥和,体躯比例适度,一改北魏清瘦,而显盛唐之丰满。全身敷彩,多已剥落,斑驳不清。唯腿部大衣上所绘卷纹清晰可辨。
再把唐代层揭去后显露出了北魏原作,中国最早的涅槃佛像在炳灵寺出现了,一时引起了轰动。
发掘工作结束后,专家们根据现场情况,将涅槃佛塑像分成九部分,装箱封存。时隔34年之后的2001年,在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的批准后,开始着手修复卧佛。在修复过程中得到了日本奈良文化财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在中日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释迦牟尼涅槃像于2001年修复完成,并在新修建的卧佛殿内展出。
东汉末年,印度佛教的涅槃思想随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公元五世纪中,印度高僧昙无谶在北凉姑臧(甘肃武威)翻译出《大般涅槃经》,对后来涅槃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经记载佛陀在80岁时,为大众最后一次说法后进入永恒寂灭状态,第16窟涅槃像展现的就是佛陀寂灭时的状态。涅槃是巴利文的音译,意为圆寂、灭度、解脱等,佛教认为涅盘是一种不生不灭的特殊状态,进入涅槃的人,离开生命的痛苦,不再进入六道轮回,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而永享极乐,是修行者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看这尊佛像面部安详,含蓄沉静,唇含笑意,好像就表明了他已经达到了自在安乐的特殊境界。
这尊造像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佛像脚穿履,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 :“人多徒跣,少有所履。”印度属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气候炎热,人们习惯光脚行走,佛教造像也都赤足。而第16窟释迦涅槃像的明代唐代重塑塑层均不穿鞋,唯独北魏佛像足穿木屐,而且穿的是方头帛屐,这种装饰很罕见。1988年在浙江宁波慈湖遗址,出土了我国已知最早的两只木屐,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当时木屐已经是一种常服,汉魏时期木屐持续发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延熹(158-167)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书五采为系。”汉代长者都穿木屐,木屐也是妇女出嫁时的必备鞋,人们对木屐很钟爱。南北朝时期,屐非常流行,所以第16窟卧佛像穿木屐就与这种社会时尚有很大的关系。
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那时候战争频繁,人们向往安定和平的生活,当个人愿望无法实现时,便逃避现实,从佛教信仰获取精神解脱。而中国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艺术来源于生活,帛屐的出现是北魏服饰的写照,匠师塑造佛像时充分发挥想象力,给佛祖穿上了一双当时代表高贵、很流行的木屐,创造出了一尊足着帛屐的佛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对当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967年考古发掘前作测绘工作

2001年涅槃佛的修缮过程

(来源: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炳灵寺石窟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