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察布查尔大渠遗址

摘要: 察布查尔大渠遗址,清,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1766年初,锡伯军民被伊犁将军明瑞调驻伊犁河南岸,组成锡伯营八个牛录(满语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那时伊犁河南岸还是一片荒野,只有海努克等地有准噶尔时代的庙宇宫殿废墟和少部分塔兰奇垦种的田亩遗迹,锡伯族选择可耕之地定居下来。1802年(嘉庆七年)9月1日,大渠 ...
察布查尔大渠遗址,清,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
1766年初,锡伯军民被伊犁将军明瑞调驻伊犁河南岸,组成锡伯营八个牛录(满语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那时伊犁河南岸还是一片荒野,只有海努克等地有准噶尔时代的庙宇宫殿废墟和少部分塔兰奇垦种的田亩遗迹,锡伯族选择可耕之地定居下来。
1802年(嘉庆七年)9月1日,大渠正式开工。首先在察布查尔山口开凿,南引伊犁河水。工程艰巨,劳动力不足,图伯特将有关渠工、资费、工具、用工方式等均做了周密安排。决定每牛录抽100青壮年,八牛录共800劳动力,分编成两个大队,春秋两季分期换工,轮班劳作,采取边挖渠放水、边开荒种地的办法,力求当年动工,当年受益。这样不但解决了渠道的试水问题,而且解决了劳动力的口粮问题。图伯特在开工前带头捐款,募集款项作为劳工资费;开工后亲临工地,起早贪黑地忙碌,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难题。这种公而忘私、不辞辛劳的精神,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军民的士气。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808年春天大渠胜利竣工,全渠总长100公里,渠深3、3米,宽约4米,最初称锡伯渠,后来因大渠龙口之山崖名曰察布查尔,与锡伯语粮仓一音相近,故名察布查尔大渠。

大渠一经建成,锡伯营军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就开垦出78704亩土地,以后耕地逐年有所增加,乃至今日已开垦了二十余万亩农田。在大渠两岸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出现了村落相望、阡陌相连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庄稼年年丰收,使锡伯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

锡伯营驻地在民国年间曾称河南县、宁西县,1954年3月17日成立锡伯族自治县时,按照锡伯人民的意见,以他们最喜爱、最引以自豪的察布查尔大渠的名字作为自治县的县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