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明王陵

摘要: 明王陵 ,明,吴忠市,同心县,古墓葬,省保第二批明庆王陵位于罗山东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孙们的陵园,"明王陵"或"明庆王墓"。根据史书记载,葬在这里的有明代皇帝亲封的庆靖王、庆康王、庆怀王、庆庄王、庆恭王、庆定王、庆端王、庆宪王等九世亲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庆藩王分封的真宁王、安化王、宏农王、丰林王等 ...
明王陵 ,明,吴忠市,同心县,古墓葬,省保第二批
明庆王陵位于罗山东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孙们的陵园,"明王陵"或"明庆王墓"。
根据史书记载,葬在这里的有明代皇帝亲封的庆靖王、庆康王、庆怀王、庆庄王、庆恭王、庆定王、庆端王、庆宪王等九世亲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庆藩王分封的真宁王、安化王、宏农王、丰林王等诸王的陵墓和嫔妃们的陪葬墓。其中庆靖王正妃孙氏,是永乐八年(1410年)最早埋葬在这里的,距今已有590多年。
王陵之起始

朱栴,号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册封为庆王,诏都宁夏(今银川市),庆王朱栴就国韦州9年,于明建文三年(1401年)"徙国宁夏"。

朱栴徙居宁夏后,对风光秀丽的韦州十分留恋。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十一月,请求将王府迁回韦州。仁宗不允,只许其"从便往来"。

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朱栴因受人谗言诬陷,请求徙国他处以避之。英宗不许。朱栴遂郁郁不乐,于当年八月初三病疫,谥曰"靖"。翌年五月十三日,朱栴被葬于距宁夏城300里之外的蠡山(今罗山)之原。陵园内建有宫殿,设专人保护。这之后,朱栴的子孙及嫔妃们去世后,亦葬于罗山之原,逐渐形成了占地260平方公里的一个大陵区。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明宪宗担心庆王墓遭鞑靼蹂践,命宁夏总兵派军士500人,常年守护庆王陵。

今日之状况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年)十一月,鞑靼吉能部两万余骑兵攻掠宁夏、铁柱泉(今盐池县境内),南下固原,然后循下马关至罗山,"焚掠庆王陵园,全陕震动"。所幸地下墓葬并未受损。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统治,庆王后裔沦为"罪民"而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能力去守护他们先人的陵墓了。

此后,庆王陵经历了清朝和民国两个时期。这期间,也曾有盗墓贼光顾过。

1967年,韦州公社周新庄村为了用砖,派人将村西南的一座墓拆毁。当宁夏博物馆闻讯派人赶到时,墓内早已空空,只剩下"大明庆靖王圹志"一盒。墓志方形有盖,长60厘米,高30厘米。志盖正中阴文楷书竖镌"大明庆靖王墓"6个大字,四周刻有云龙花纹。志文简要记述了朱栴生平及"令德孝恭,庆善循理"等功德。墓室内是用磨光的青灰色大条砖砌筑,白灰勾缝,十分精细、严密。墓室门向东开(逝者头枕罗山,脚蹬青龙山),墓室分前后两进,后室两侧各有一配室。墓室全长约14米,宽约13米,高6米,券顶。墓门装有两扇石门,各室之间原本都装有门。墓室建筑坚固而又宽敞。

1971年,任庄子村农民为了拆砖,将村西约半公里处的一座王陵拆毁。这座墓地面土冢高约10余米,直径约30米。围绕土冢有墙,东墙正中开门。这座墓的墓门亦朝向东,墓室规模比庆靖王墓室更大,由前、中、后室及两个配殿5部分组成。券顶墓门原安有木扇门,已被盗墓者所毁,但门框安装痕迹依然可辨。各室之间都有高大的券门,原来装设的木扇门均被拆毁。后殿是棺椁置放处,后壁及左右两壁设有神龛。墓室高约8米,长约25米,两配殿之间的距离约15米。墓室全部用方砖铺地,顶为券顶。墓内高大宽敞,真可称作"地下宫殿",其形制与北京十三陵的万历朱翊钧定陵完全相同。可惜的是,由于文物部门得讯较晚,连这座墓的圹志也没有得到,至今还弄不清墓的主人是谁。但根据墓葬的形制分析,墓主是朱栴后裔诸王中的一个。

除上述两座明王陵遭到大规模拆毁外,其他王陵也有被盗掘的情况。1983年6月,宁夏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任庄子村一农民家中发现了"庆靖王从妃汤氏墓志铭";接着,又在另一农民家中发现了"明庆王朱邃圹志扩志"。从这两个发现可以得知,这两座陵墓均已被盗掘。其他陵墓被盗的情况尚未可知。

1998年,罗山明王陵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