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阿富汗访古行记

摘要: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 ...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生动的叙述中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

后 记


我在写作上是个特别懒散的人,以往的旅行,最多在相关论坛发一些攻略式的游记,从未试图写成线索完整的文章。2015年我在伊拉克被误抓之后,很多出版社找过我,希望我把伊拉克的经历写下来出一本书。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没有什么动力:一方面因为我并不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电影、电视乃至现实中陌生人的悲喜,很少使我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时间所限,加上我旅行的目的性比较强,希望尽快到达需要记录的地点并完成拍摄,不愿在一个地方花太长时间与他人深入接触。我甚至不怎么爱看游记类书籍,即使偶尔看看,也只是发掘一下其中的交通食宿等攻略,对个人情感和故事情节视若无物。我这样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生,即使写出了什么游记,难道有人会花钱买来看吗?
邵学成博士的出现,让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他是我这部游记能够诞生最需要感谢的人。邵博士是国内研究阿富汗佛教艺术的专家,我们在伊拉克的事情之后建立了联系。当时我已经去过阿富汗,而他的博士论文虽然研究巴米扬,却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有时向我询问一些当地的情况。到了2017年,我又一次前往阿富汗,出行前曾向他讨得一些资料作为旅行时的知识储备;在正文中我费尽心力去到的贝格拉姆遗址,也是邵博士向我介绍的。在这种互相鼓励和分享的氛围中,邵博士也亲自去了阿富汗,并且在之后的几年中,带领团队多次前往考察,靠一己之力,架起了中国和阿富汗学术交流的桥梁。在我们都完成了阿富汗行程的2017年10月,邵博士找到我,说希望和我合出一本书,叫《柔软的阿富汗》,书中他主要写更加学术且偏向佛教的内容;而我由于是自由旅行,和他们受到的严格安保状况不同,可以补充一些城市面貌、百姓生活、伊斯兰教建筑乃至一些旅行的花絮,丰富书籍的可看度。面对这样的邀请,我是退缩的:邵博士是专业的研究者,而我只是普通爱好者,书中这两部分的水平差距,不用想就知道该有多大。但邵博士一腔热情,拉着北大出版社的编辑,连合同都准备好了,我也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答应了。


不过真的写起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艰难。阿富汗是我出国旅行中第一个不太常规的国家,从办理签证到飞往喀布尔,世界上最复杂、最脆弱的一角在一瞬间撕开,赤裸裸地展示在还没有什么出境阅历的我的眼前,那种冲击感永远历历在目。到现在我已经去过三十多个国家,很多旅行细节都淡忘了,但对于阿富汗,每当我闭上眼睛,仍然能看到喀布尔巴扎里的鸟笼,听到坎大哈开斋时的邦克,摸到贾姆宣礼塔过河的溜索……这些细节实在太过丰沛,它们从我的脑海中倾泻到纸上,对于写成一部简单的游记,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
当然,促使我能不停写下去的,仍然是邵博士。他写得实在太快了,文字量是我的好几倍,我担心拖慢整体进度,只得拼命追赶。最终他还是比我更早写完,也让我看了他的稿子,不论内容上还是文笔上,都与我的判若云泥,我更加难以想象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样子了。我把稿子和图片交给出版社,等着进一步的消息;而邵博士因为考察照片的归属问题,迟迟没法配图。出版社等了将近一年通知我,说不如把我的这部分先单独出了吧。
这就是本书诞生的过程。我到了写后记的时候依然惶恐,本来就是照着小爬藤的水准去写,然而失去了邵博士这个攀附的树干,不知如何立足,却也只能像阿富汗的行程本身一样,去接受这个意外。写作过程中,不爱看游记的我,简单看了看国内已经出版的几部阿富汗游记,最早的有班卓的《陌生的阿富汗》,之后有姜华的《你好阿富汗》、梁子的《你是尘埃也是光:面纱下的阿富汗》,最近还有原老未的《罩袍之刺》。在阿富汗这样一个女性出门极为不便的地方,四部游记都是女性作者,非常神奇。她们在阿富汗最少也待了一年半载,甚至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和形形色色的人聊过天,收集了数不清的故事;而我在阿富汗一共只待了两周,这浮光掠影和之前的几部相差太远,只希望读者知道这本书诞生的经过后,不要见笑。但比较下来,我的这部流水账,仍然有弥补空白之处:之前的几本游记多以人物故事为核心,讲述阿富汗普通人的悲欢、放纵与挣扎,在女性的视角下,那种绵长细腻的忧伤构成了作品的主基调,而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路程中的建筑遗存,常常模糊不清。我是一个较为理性的打卡游客,更希望这本书能像我最喜欢的《伊本·白图泰游记》那样,在历史和地理的框架中,给这片土地上的城市街道、路程中的自然风光、由古迹串联起的历史故事和社会日常一些更清晰的交代。因为阿富汗不光是亚欧大陆需要同情、悲悯的脆弱心脏,它的战乱、保守和它的文物古迹一样,都是世界多样性的一部分。客观地记录和调查,平静地接受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故事,就已经足够精彩。

除了懒散之外,题材敏感是阻碍我写作的另一个原因。虽然这是一部以文物古迹为主要线索的游记,但涉及对当代生活的描写时,宗教是绕不开的话题。我日常对宗教非常冷漠,但身处特定的环境时,也乐意融入当地的宗教气氛中去,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也丰富旅行的体验。从对伊斯兰教的一无所知,到和当地人一起礼拜、一起开斋,我对宗教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在伊拉克的经历,在宗教保守国家旅行时,我往往更加信任在教门上更加虔诚的当地人,这和很多游客喜欢接触宗教反叛者的视角也不相同。我理解保守的生活方式,也理解很多人在宗教和现代生活之间的挣扎,但对于保守宗教冷眼旁观而非批判表述,可能已经进入敏感的边缘。我在写作时,没有对这部分内容有任何避讳,希望先一气呵成写出来,再做必要的修改,而出版社也非常理解,几乎没有对内容有任何改动。如果这部书稿能顺利与读者见面,那就是时候开始写我旅行更深入,让我印象更深刻的伊拉克之行了。


目录


〔一〕 赌气获得的签证 5

〔二〕 精心的规划与无穷的变故 11

〔三〕 现代化的喀布尔——超市、书店与相机店 19

〔四〕 探访喀布尔的城墙体系 29

〔五〕 出师不利——折戟帕尔旺 39

〔六〕 重访贝格拉姆 51

〔七〕 朝圣巴米扬 61

〔八〕 存憾班达米尔 75

〔九〕 惊魂巴米扬归程 87

〔十〕 恰赫恰兰奇遇 95

〔十一〕 圆梦贾姆宣礼塔 103

〔十二〕 从恰赫恰兰到赫拉特 121

〔十三〕 两次游历赫拉特的小麻烦131

〔十四〕 城堡与霍贾·阿卜杜拉·安萨里陵墓——赫拉特最重要的两座大型建筑 143

〔十五〕 赫拉特的历史街区 157

〔十六〕 两次失败的艾娜克之旅 173

〔十七〕 真塔利班之路——窜访加兹尼 185

〔十八〕 唯一的公共交通旅程 ——北方重镇马扎里沙里夫 199

〔十九〕 探访大夏故地——八卦图一般的巴尔赫城 209

〔二十〕 巴布尔花园周边的喀布尔227

〔二十一〕 从卡尔加湖到大巴扎,和尤素福的一面之缘 241

〔二十二〕 喀布尔巴扎和老城区 251

〔二十三〕 三个中国人相聚法扎巴德269

〔二十四〕 闲逛法扎巴德 279

〔二十五〕 塔利班源地——抵达坎大哈 295

〔二十六〕 坎大哈老城的街市 307

〔二十七〕 四十阶梯再遇麻烦 323

〔二十八〕 三访贝格拉姆,抱憾潘杰希尔333

〔二十九〕 参观绿松石山遗产中心345

〔三 十〕 收官喀布尔国家博物馆359

后 记 379




名人推荐


刘拓的文笔朴实而又充满温度,他对遗迹的考察让我们看到阿富汗历史令人震撼的文明表现,切身的交流又使阿富汗民众的喜怒哀乐如在眼前。此书还原了一个富有人生理想、勇于追求知识、对世界充满热爱的北大青年形象,也记录了中国青年在世界文明中探索、追求的踪迹。
——朱玉麒(“走进西域丛书”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拓是一位浑然天成的旅行家。他在此书中展露的好奇、敏锐、勇气和随遇而安的个性,让人想到众多伟大探险家的青年时代。
——刘子超(旅行作家)
朴素平实的文字,令人羡慕的经历!刘拓在阿富汗写下了一个中国青年的勇气。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途经山海,无畏无垠。
——高晓松(音乐人、导演)


作者简介


刘拓,1990年出生于云南昆明,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现为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专业学习研究之余,热爱文物古迹和与之相关的旅行。迄今为止已前往30多个国家和全国将近700个县,到访200余处世界遗产和15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来源:博雅好书公众号

投稿及信息:mingdiands@foxmail.com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考古的声音传得更远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