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由叠唇碗的发展轨迹试析青白瓷的起源与传播问题

摘要: 一、什么是叠唇碗叠唇碗是指碗的口沿部分向外叠压而形成的一种碗式。其做法是:窑工在拉坯至口沿部位时,将口沿外翻、叠压,形成一定宽度的厚唇,如果口沿残缺露出剖面,则可观察到两层之间的孔隙。这种双唇的做法学术界多称之为“叠唇”。大量资料显示,在青白瓷出现和兴盛的五代北宋时期,正是叠唇碗流行的时期。叠唇碗最先在北方白瓷窑口生产,是早期白 ...


一、什么是叠唇碗

叠唇碗是指碗的口沿部分向外叠压而形成的一种碗式。其做法是:窑工在拉坯至口沿部位时,将口沿外翻、叠压,形成一定宽度的厚唇,如果口沿残缺露出剖面,则可观察到两层之间的孔隙。这种双唇的做法学术界多称之为“叠唇”。
大量资料显示,在青白瓷出现和兴盛的五代北宋时期,正是叠唇碗流行的时期。叠唇碗最先在北方白瓷窑口生产,是早期白瓷的代表性产品之一,成熟于五代之前。伴随白瓷南传的步伐,叠唇碗被南方窑场引进吸收,同样也被大量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地区一直以青瓷为传统,青瓷碗的口部主流做法是尖唇,五代至北宋南方生产的叠唇碗并未在青瓷类产品中流行,而基本仅限于南方白瓷(广义的南方白瓷包括青白瓷),这说明叠唇的做法是在白瓷—青白瓷类产品中一脉相承。因此,叠唇碗作为这一时期从白瓷到青白瓷的标志性产品,其发展、兴盛和衰落与白瓷—青白瓷有着同频共振的规律,折射着青白瓷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叠唇碗(繁昌窑产品,2018江苏盐城东台北海村遗址:G1:1)


二、隋唐:叠唇碗的出现和早期分布
叠唇碗的诞生与细白瓷的出现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河北是中国早期白瓷的生产中心。河北境内北朝墓葬中没有发现早期白瓷,几处北朝窑址中也仅内丘西关窑区内出土过少量具有北朝风格的早期白瓷标本,但到了隋代,无论墓葬还是窑址都有数量可观的白瓷出土,说明白瓷的大量生产应该是在隋代。就碗类而言,北朝至隋代的北方窑场,流行一种尖唇深腹饼足碗。此碗在青瓷和白瓷中均有大量发现,数量比例存在先后关系,且造型一致,为北方的白瓷脱胎于北方青瓷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据《中国陶瓷》载,隋代白瓷窑址可确定的仅河北贾村窑(属邢窑范围之内)1处。该窑所烧瓷碗为尖唇深腹碗,其特征与北方隋墓出土的白瓷碗吻合。在冯先铭先生对贾村窑产品的介绍文字中,尚未提到叠唇碗,说明隋代叠唇碗还没有出现。到了唐代,同样是邢窑区域的内丘遗址,其细白瓷发现最多的却是叠唇碗。由此可见,叠唇碗最早出现在唐代邢窑的内丘。
相对于北方青瓷时代流行的尖唇深腹碗,邢窑叠唇碗主要在口沿、腹部和圈足三个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反映了实用的需要、时代的审美,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成品率(叠唇相对于尖唇可更好地降低口部变形),这是从瓷器造型方面所反映的社会变革。给这一解释提供佐证的还有装烧技术的重大变革,即漏斗形匣钵的使用。匣钵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其起源地在南方。很长时间内,匣钵一直以简单的筒状造型为主。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窑场,隋唐以前大多采用明火或一桶多器,结合三叉支钉间隔叠烧的装烧方法。叠唇碗出现后,为保证白瓷叠唇碗的质量和美观,邢窑窑工在装烧方式上做出重大改进,发明了漏斗形匣钵,并采用一钵一器(即匣钵单烧)的装烧方式。从此,精细白瓷碗内再无支钉痕的瑕疵。另外,漏斗形匣钵的内部空间与叠唇碗造型极为吻合,这种窑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保证,且没有对窑炉空间造成明显的浪费。
隋唐时期,北方白瓷的另一生产中心在河南安阳、巩义、登封一带,巩义窑也流行尖唇深腹碗。中晚唐时期,河南密县西关窑有叠唇碗发现,不过普遍口径不超过13厘米,其实应为叠唇盏,精致程度与邢窑存在明显差距。晚唐时期,叠唇碗在先后生产白瓷的陕西铜川窑(即黄堡窑或耀州窑)、河北定窑陆续有少量发现。南方地区目前还没有唐代生产白瓷的明确报道。江西境内烧制白瓷最早可确定的也只能到五代时期,皖南、湖北沿江一带亦是如此。这说明叠唇碗的早期生产区域(五代以前)应局限在北方中原地区的少数窑场。
从墓葬情况看,南方地区早年已有发现唐代白瓷的资料公布,著名的有浙江临安水丘氏墓、钱宽墓(其年代其实已至唐末)等。即使到五代后期及北宋时期,墓葬报道发现的叠唇白瓷碗或青白瓷碗,大多口径较小,实际上应该是茶盏(盏在墓葬中发现的几率要大于口径较大的碗)。另外,江苏扬州唐城考古发掘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亦有唐代白瓷发现的报道。其中,扬州唐城手工业遗址发现的白釉碗的数量达到近百件之多。
所以,尽管白瓷叠唇碗在南方墓葬出土很少,但遗址中发现较多,说明其作为主要生活用品和贸易商品,最迟在唐代已流传到南方地区,并和其他北方白瓷一起,开始对南方瓷器市场产生影响,且在五代时期促成了南方白瓷的生产。
三、五代时期的叠唇碗
01

北方地区生产情况

五代是“白瓷南传”的关键时期。北方白瓷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南方已有部分窑场开始增烧或创烧白瓷。除墓葬外,港口、沉船及海外地区均有五代白瓷的发现,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唐代。从生产情况看,范围总体上仍在中原地区。发掘资料显示,五代前期是定窑细白瓷的第一个高峰,从器物组合看,碗有叠唇和尖唇两种。叠唇碗为斜腹(弧度小),圈足宽窄适中,足墙外直内斜,修足特色是在足外缘旋削一周。同时,叠唇盏也为数不少,但叠唇盏的圈足足脊普遍较宽而浅,保留有从玉璧底演化而来的痕迹。叠唇碗盏基本上都采用匣钵单烧的方式装烧,几乎不见残留支钉痕迹的标本。尖唇碗中较有特色的是一种缺口较大的五缺花口碗,腹较深、略斜直,此碗所占比例不低,但在其他窑址几乎不见,说明其是五代定窑特色产品之一。因其在同期的墓葬中较为常见,可作为窑口判定的代表性器物。五代后期是定窑细白瓷的第二高峰,产品组合大大丰富,其中的大部分产品,如口径较大、圈足稍外卷的尖唇缺花口碗(一般为五缺且缺口小)、侈口圈足盘、花口盘等在南方地区墓葬发现的频率大大增加。
02

南方地区的生产和发现

根据黄义军的统计,五代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窑、赣州窑、吉州窑、湖北青山窑、安徽泾县晏公窑(即窑头岭)、繁昌窑等6处。除繁昌窑之外,其余5处窑场均有生产青瓷的基础。根据上述窑场出土标本观察,在成熟的青白瓷出现以前,南方地区应该存在一个生产白瓷的阶段,其烧造工艺不同于北方,呈色特征又不同于典型的青白瓷,可视为南方早期白瓷。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赣州、吉州三处窑场,早期白瓷大多有乳白釉的特征,器物内外有较密集的支钉痕,且多发现于周边中小型墓葬,总体上市场定位不高。
内底粘支钉痕白釉唇口碗(江西景德镇地区窑址采集)
在南方地区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中,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叠唇碗、盏发现,有些造型与定窑极为接近。相比窑址的发掘,五代墓葬或其他类型遗存的发现似乎能为南方早期白瓷的生产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从区域分布看,江苏和湖南两地出土数量相对较多。从器类看,主要涉及叠唇碗(盏)、花口尖唇碗、花口圈足盘等,尤以盘居多。
沉船方面,主要有920—960年的印坦号沉船和年代上限为968年的井里汶沉船,两沉船均发现一定数量的五代白瓷,尤其以花口圈足盘居多,其中印坦号沉船的莲瓣纹粉盒、斜弦纹粉盒与繁昌窑颇为接近。

宽圈足白瓷碗(晏公窑窑址采集)

四、两宋时期的叠唇碗

北宋早期至中期,青白瓷的生产主要以皖南、湖北沿江、江西鄱阳湖及赣江流域为中心展开,并传播至岭南地区。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青白瓷窑场均有叠唇碗盏的发现,且造型、做法接近一致,反映了共同的文化传播背景。北宋中期以后,青白瓷生产区域急剧扩大至钱塘江流域、闽江流域及泉州一带,但叠唇碗的生产势头出现式微迹象。与浙江、福建地区青白瓷窑场的创烧是因外销市场推动有关,其产品种类和风格更多是面向海外市场,碗盏类产品以尖唇为主,叠唇碗更是几乎不见。
南宋时期,青白瓷继续在浙江、福建地区推广,窑场数量增加。另外,湖南地区也开始有大规模生产。此时,南方青白瓷老产区已基本停烧,江西地区流行覆烧工艺,福建也大量出现覆烧芒口器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叠唇碗基本绝迹。从文化角度而言,南宋时期,南方青白瓷已完全摆脱了北方白瓷的影响,形成自身特色和风格体系,叠唇碗盏的消失实际上是北方白瓷文化在南方的消亡。更主要的,随着青白瓷技术的提高,薄胎尖唇口沿完全成熟,产品规整度得以保证,叠唇的做法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
宋末元初,景德镇推出卵白釉瓷,福建白瓷异军突起,青白瓷泛青的特点渐渐淡化,南方白瓷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汪发志(1974—),男,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陶瓷考古及青白瓷。

本文由作者根据原文精简,原文刊登于《东南文化》2020年第6期,更多内容敬请登录官网阅读全文http://dnwh.njmuseum.com/Article/detail/6154,或点击最下方蓝字“阅读原文”。

编辑:张园媛


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编辑部

投稿邮箱:dnwh@chinajournal.net.cn

邮寄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邮政编码:210016

订阅电话:(025)84841253

官方网址:http://dnwh.njmuseum.com

欢迎您的来稿!

敬请关注《东南文化》微信公众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