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吐谷浑墓志释文献疑

摘要: 吐谷浑墓志释文献疑周永研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部鲜卑。吐谷浑国从建国至灭亡,共存在了300余年。吐谷浑国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冲及我国北方与西南各民族交往的要道,从公元五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初,一直是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南北民族交往的纽带。近年来,吐谷浑历史研究引发了学界高度关注。周伟洲《吐谷浑资料辑录》增 ...


吐谷浑墓志释文献疑

周永研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部鲜卑。吐谷浑国从建国至灭亡,共存在了300余年。吐谷浑国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冲及我国北方与西南各民族交往的要道,从公元五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初,一直是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南北民族交往的纽带。近年来,吐谷浑历史研究引发了学界高度关注。周伟洲《吐谷浑资料辑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增补了近年来出土或发现的有关吐谷浑墓志资料,对研究吐谷浑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其中一些墓志存在着文字释读不足,影响了这些墓志的使用价值。兹择其要者二则作简要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1.唐圣历二年《西平公主墓志》:“瑶水诞德,巫山挺神,帝女爰降,王姬下姻。燕筐含玉,门牓题银,珈珩揥鱼,轩佩庄鳞。”(第64页)

  “揥鱼”不词。复审原拓,“鱼”作“”,当为“象”之俗写。为“象”之古文,其形体见录于《玉篇·象部》《集韵·上声·养韵》《字汇·火部》等,可参,此不赘论。“揥”为古代一种搔发的首饰,亦用作佩饰。《释名·释首饰》:“揥,摘也,所以揥发也。”《广韵·祭韵》:“揥,佩饰。”《诗·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毛传:“揥,所以摘发也。”孔颖达疏:“以象骨搔首,因以为饰,名之揥,故云‘所以摘发’。《葛屦》云:‘佩其象揥’是也。”《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毛传:“象揥,所以为饰。”“揥象”亦作“象揥”,宋曾巩《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曰父与子,郎官卿士。曰妻及母,翟衣象揥。”另“轩佩”原拓作“轩珮”,“轩珮”和“珈珩”相对成文。

  

  2.开元廿六年《慕容明墓志》:“至开元元年十二月廿一日,制云:凤柱驰声,兽贲摽袟,赤墀近侍,紫极分晖,既覃邦惠,宜峻戎章,可上柱国。”(第72页)

  “邦惠”不词。原拓磨泐严重,但揣摩字形,“惠”实作“憲”,乃“宪”之繁体。“邦宪”指国法,语本《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传:“宪,法也。”“邦宪”一词,唐代墓志多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建中〇〇二《张翔墓志》:“公则五参使务,搢绅敬于执法者,以其志节昭亮,准□风教,公乃四持邦宪。而年不登耳顺,位未列大夫,则天命抑于人□,何其甚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1页)《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〇八一《裴君墓志》:“后又食旧,迨于汉献。艺祖先开,谋孙克建,懿文光辅,匪繇即瑗。国志新语,宋略书仪,进为邦宪,退成世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41页)传世文献亦有用例,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宜加贬黜,用申邦宪。”慕容明墓志中“邦宪”和“戎章”相对成文。“戎章”指兵法,《汉魏六朝碑刻校注》〇八四三《北魏杨顺墓志》:“曾未期月,民用知方。左蔚丰毳,右峻戎章。时逢多,运属无妄。道消泰极,落蕙摧芳。”(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7册,第11页)《全唐文》卷一九五《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1页)准此,该文字当点释读为:“至开元元年十二月廿一日,制云:凤柱驰声,兽贲标秩,赤墀近侍,紫极分辉,既覃邦宪,宜峻戎章,可上柱国。”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原载《江海学刊》 2020年第5期

  扩展:

拓片

  

  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姚略撰书。

  楷书。

  墓志出土于武威南。今存武威文庙。

  国家一级文物。

  志盖高宽约68厘米,厚6厘米。志盖篆书“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3行9字。志底文字凡25行,满行24字。志首行题“大周故弘化大长公主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28字。四周镌有草叶纹。墓志基本完好。

  姚略,吴兴人。成均进士,云骑尉。

  此志记诏弘化公主嫁与吐谷浑青海王勤豆可汗慕容诺曷钵之事。弘化公主(622-698)为宗室女,为唐朝第一个嫁给吐谷浑王室的公主,对于密切唐朝与吐谷浑的关系贡献甚大。墓志多则天所创新字。此志为研究唐与吐谷浑、吐蕃关系,研究武则天称帝的珍贵资料。

  扩展:

武威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也是民族文化交汇的熔炉,匈奴、鲜卑、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都在武威的广袤大地上生活过。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与吐谷浑族有关的珍贵文物——唐代弘化公主墓志铭。这块墓志出土于武威南营乡青咀湾吐谷浑慕容氏王族墓中,由志盖和志底两部分组成。弘化公主又叫弘化大长公主,武则天时改封为西平大长公主。根据墓志记载,弘化公主出生于唐高祖武德五年,秀外慧中,才貌双全。贞观十四年,年仅十八岁的弘化公主,带着唐王朝的使命,远离长安,来到遥远的青海草原,与吐谷浑族首领青海王慕容诺曷钵成婚,成为了大唐开国以来第一位和亲的公主,开辟了唐朝和亲的先河。和亲后唐与吐谷浑团结融合、百余年和平安定。弘化公主七十六岁去世,入吐谷浑五十八年,用自己的一生成就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除弘化公主墓志铭之外,在武威南营乡青咀湾,还出土了弘化公主长子青海王慕容忠墓志铭、慕容忠之子辅国王慕容宣昌、政乐王慕容宣彻等九块墓志铭。这些墓志铭的发现,不仅是研究吐谷浑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也对我们研究唐和吐谷浑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