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高力士墓

摘要: 高力士墓 : 高力士是唐代历经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 李旦、玄宗李隆基四朝的宦官,其墓位于陕西省 蒲城县东北二十五里的卧虎山西侧(今保南乡山 西村西门外路北),系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惟一的 陪葬墓。卧虎山属泰陵所在地金粟山的余脉,由 北向南延伸,至此骤然断离,山形酷似卧着的猛 虎,被视为泰陵的天然门户,这位一生对唐玄宗 忠心不渝的近侍仍像生前一样忠诚 ...

高力士墓,唐,渭南,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古墓葬,第三批

高力士墓 : 高力士是唐代历经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 李旦、玄宗李隆基四朝的宦官,其墓位于陕西省 蒲城县东北二十五里的卧虎山西侧(今保南乡山 西村西门外路北),系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惟一的 陪葬墓。卧虎山属泰陵所在地金粟山的余脉,由 北向南延伸,至此骤然断离,山形酷似卧着的猛 虎,被视为泰陵的天然门户,这位一生对唐玄宗 忠心不渝的近侍仍像生前一样忠诚地执行着他生 前的职责。
高力士墓呈圆锥形,高约5米,底座直径约 25米。墓冢的五分之二被群众在“文革”期间取 土挖掉,墓前原竖有神道碑一通,是我省近年发 现的历史名碑之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 藏于蒲城碑林内。该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777年) 五月十一日,距今近1300年,每行存 20余字。1963年,文物工作者陶仲云将残碑移 县文庙内收藏,1971年他在山西村一个窑洞顶 壁发现碑石下截背面嵌入土中,当即采取保护措 施。1982年将残碑挖出复原对接。碑高3.25米 (缺底座),宽1.2米,厚0.32米,字30行,行 55字,实有1650余字,字体行书,碑额“大唐 故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系 京兆府户曹参军李阳冰篆写,正文为翰林待诏张 少梯书。碑上截字迹剥落严重,下截字迹清晰。 这通碑记录了高力士一生的文治武功。
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潘州(今广东茂 名县一带)人,自其曾祖母洗太夫人起就为岭南 领袖。武则天即位初,冯门家裂,高力士成为流 浪儿后被选入宫,因身材魁伟,便以佛像中的力 士命名。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宦官高延福收为 养子。一年后,由于武三思周旋再次入宫,他性 谨密,善传诏敕,被授宫闱丞。唐中宗景龙 (707~710年) 中,被封为临淄郡王的李隆基在 藩,他倾心侍奉,颇受青睐。后因参与决策平息 韦氏、太平公主之乱及南营之叛,屡建战功,相 继提升为正三品的右监门卫将军、一品骠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唐代历史上宦官封将军的 先例。玄宗登基后,他多次犯颜直谏玄宗,遏制 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的权利与野心。在立嗣 问题上,他以安定为旨,善于借机陈述正确意 见,避免了多次宫廷纠纷,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这对加强中央王权,巩固“开元盛世”清明的政 治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切都显示了高力士 的文韬武略。
高力士晚年是不幸的,随着唐明皇的失势 而失意。此时明皇旧部均邀宠而媚新主,惟有高 力士一人忠心尽力扶助在明皇身边。公元760 年,高力士被罗织罪名,长流湖南巫州。在巫州 他看到遍野的荠菜,借物言志,写《感巫州荠菜》 以自喻: “两京作斤买,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 殊,气味终不改。”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高力 士的确做到了一个古代忠臣所能做的一切。宝应 元年 (762年)遇赦而还。归途中见二圣 (玄宗 及肃宗)遗诏,悲不自胜,绝浆七日,衔哀而死 于朗州龙兴寺,终年七十九岁,陪葬泰陵。唐代 宗李豫念其先朝老臣,谨慎无大过,侍奉护卫玄 宗有功,追赠扬州大都督,并在大历十二年(777 年)立碑表彰。
为了加强对高力士墓保护,1984年成立了 泰陵文管所,1989年成立了文保小组,1996年 设立了山西村小学国保小卫士班。1999年陕西 省考古研究所已对高力士墓发掘清理,获各类重 要文物200多件。1992年4月20日,由陕西省 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墓冢封土 堆。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为重点保护区的 四面外延100米内。


高力士墓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