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第一次海上丝路争夺战:萨珊波斯与埃塞尔比亚人的也门战争

摘要: 公元6世纪末,萨珊波斯正步入他们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精明的库思老一世治下,帝国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战略。其中,涉及财富汲取的东西方贸易路线控制,是他最为重视的事情。为此,他不仅重新开启了在东方的战事,甚至还派兵进行了萨珊历史上的首次海上远征。这次对也门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帮助萨珊人控制了印度洋贸易线路,也从 ...
公元6世纪末,萨珊波斯正步入他们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精明的库思老一世治下,帝国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战略。其中,涉及财富汲取的东西方贸易路线控制,是他最为重视的事情。为此,他不仅重新开启了在东方的战事,甚至还派兵进行了萨珊历史上的首次海上远征。
这次对也门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帮助萨珊人控制了印度洋贸易线路,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后来的历史。
新的对外战略库思老一世发行的银币
从表面上来看,库思老一世的帝国与之前并无任何不同。君主在内战中脱颖而出,并且会因为转移内部矛盾而对东罗马帝国用兵。然后再为了更多钱去攻略东方的河中。但6世纪后期的萨珊王朝,在执行类似策略时还是多了一份思考。
在对待西方的罗马方面,库思老虽然有过出兵劫走整个安条克城的“光辉事迹”,但总体上已经叫停了这类永远悬而不决的长期战争。一直到查士丁尼皇帝将全部注意力转向了地中海西部,波斯人都没有太多无意义的出兵。因为如果轻易开战,作为波斯主要农业收入源的两河也会受到波及。后来,因为东哥特王国的求援,库思老为牵制老对手才下令军队西进。但特意将战场选择在了高加索山区。库思老一世叫停了与罗马的无意义战争
同样,在对付东方的白匈奴时,库思老也没有轻易的开启战端。波斯人在整体上可以防御住东北部的山脉,但要越过大量荒漠去占据河中则是心有余力不足。因此,萨珊王朝选择与日益不满白匈奴统治的突厥人合作。在联军成功的击败白匈奴本部后,波斯君主只是要求巴克特里亚地区的宗主权,而将过去一直垂涎的河中让给了突厥。这样做显然不是出于大度,而是基于双方都有长期收获的平等公利原则。这样不仅突厥人可以继续从河中的商业城市获利,波斯人也可以尝试控制从阿富汗南下印度河的贸易路线。
然而,突厥人很快在战后爽约。他们抢在波斯之前,做了巴克特里亚各红匈奴-贵霜小邦的宗主,从而打开了河中商队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为了避免直接与波斯在南方出现严重冲突,突厥人甚至还默许了白匈奴旧部巴克特里亚北部复国。库思老虽然心里不爽,却也不想在东部再进行无休止的消耗战。突厥人是爽约 让萨珊在印度地区的控制力降低
此时的帝国内部,正由国王牵头进行着一系列经济、政治和军事改革。库思老通过将安条克的罗马俘虏安置在两河流域,为自己建立了全套的经济和技术生产基地。同时,缓和国内的教派矛盾,赢得更多民众支持。最后,以大量的基层武士贵族为自己的军队主力,消磨地方大贵族的实力。因此,萨珊人在这个关口还不想被大规模外战打乱阵脚。
但库思老始终对活跃经济的国际贸易是念念不忘。当陆地通道出现不畅,目光自然就要转移到海上。恰巧,一名来自也门的贵族到都城泰西封向他求援,也进而激发了萨珊帝国的大规模南方经略。突厥南下与白匈奴复国 迫使波斯人将目光转向海洋
埃塞尔比亚人的红海野心由于红海贸易的增涨 波斯湾的经济受到重创
早在库思老之前,历代波斯帝国都有自己的印度洋经营。只是在过去,这种活动仅限于波斯湾的南北两岸。因为航海技术的发展,将商船都限制在沿海活动。所以,西方商人无论从红海出发,还是由两河流域入海,都要经过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沿岸。
萨珊王朝之前的帕提亚帝国,就曾经到霍尔木兹海峡以南建立过一系列沿海要塞,进而控制了波斯湾的出入口。萨珊王朝起家的时候,也专门严重波斯湾南下,将这些要塞逐一攻克。但希腊-罗马海商在公元1世纪前后,已经成功掌握了驾驭印度洋季风航行的能力。因此,从红海沿岸出发的西方商船,成功避开了波斯帝国的封锁。随着印度洋贸易的繁荣,原本靠陆地商业税的帕提亚和贵霜帝国就先后衰落。萨珊人也只能通过臣服于自己的阿拉伯人,在海洋经济中分一杯羹。埃塞尔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 也是红海贸易兴起的受益人
在罗马商人与波斯商人在东方展开竞争的同时,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尔比亚人也参与进来。处于阿克苏姆王国时代的他们,已经放弃了传统的犹太教信仰,转而加入了君士坦丁堡为首的基督教联盟。大量的犹太商人便渡海迁往位于今天也门亚丁地区的希米亚里特王国。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几个世纪来不断从中东和埃及南迁犹太社区,进而形成了很大势力。
由于需要靠商业来繁荣经济,希米亚里特王国的阿拉伯君主开始放弃多神教而尊奉犹太信仰。但这样的做法却触怒了东罗马帝国和阿克苏姆埃塞尔比亚人的利益。因为犹太人可以从亚丁湾直航印度西海岸,再将货物从海路运往波斯,或者在本土转手给去西方世界的商团。原本居于当地的基督教商团,无疑在阿拉伯君主诡异犹太教后,受到了打压和排挤。加上当时的基督教世界与犹太国家的水火不容,战争也就一触即发。一度势力强大的希米亚里特王国
只是因为查士丁尼的脑袋里,只有打回西地中海的计划。所以他建议自己的南方同盟动手。阿克苏姆也非常希望能彻底控制红海两岸,便在公元520年大举渡海北上。在当地的基督教商团势力帮助下,成功的将也门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总督区。
然而,阿克苏姆在也门的统治也是非常的不稳固。很多退居内陆绿洲的犹太商团,继续进行着自己的抗争活动。他们仅仅用5年就将埃塞尔比亚人任命的基督教总督驱逐,并由主战派贵族亚伯拉罕担任自己的首领。阿克苏姆统治时期的也门
但在亚伯拉罕死后,他的儿子马斯鲁克还是倒向了阿克苏姆王国,成为了一个附属国国王。虽然希米亚里特在名义上保持自治,却需要不断向非洲人纳贡。王国的港口也必须对阿克苏姆来的商人开放。因此,国内的反对派就支持他的弟弟赛义夫。
赛义夫自知无法单独推翻有阿克苏姆后援的哥哥,首先向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求助。查士丁尼依然沉浸在自己光复罗马的战略死局之中,拒绝为一个小小的阿拉伯王子出力。赛义夫就只能亲自前往萨珊境内,向寻求战略突破的库思老一世求援。后者很快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并策划了一次堪称经典的军事冒险行动。正在向库思老一世求助的塞义夫
哈德拉毛之战阿克苏姆人扩张 让波斯人出兵亚丁湾
公元570年,库思老一世派遣出生伊朗北部的德拉米将军瓦雷兹南下。因为波斯人在之前从未有过类似的行动,所以不愿冒太大风险的国王只给了他800人的骑兵部队。他们将乘坐阿拉伯附庸驾驶的8艘大船,直接在亚丁湾地区登陆。
瓦雷兹此前已经在北方阿尔巴尼亚山区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其家乡所在的伊朗北部的德拉米山区,也是波斯帝国重要的雇佣兵来源地。当地的骑兵和山地步兵,经常成为帕提亚与萨珊君主的常备军主力。在库思老一世的军政改革中,常备军部队建设被放在很高的位置。国王新册封了不少土地贵族,将他们直接至于自己之下。其中的就有不少曾经的雇佣兵成员。这些人也在当时非常需要战功和战利品来维持自己的骑士身份。正在接见阿拉伯东部附庸的库思老一世
瓦雷兹的小规模军队,就由这些人所组成。他们乘坐的阿拉伯船,原本只能运载40-50名士兵。但由于现在每船需要多装载一半以上的人员,所以适航性很成问题。在靠近也门海岸时,有2艘船因为风暴而触礁沉没,只剩下其他6艘船安全抵达。因此在开战前,萨珊志愿军的规模就已经缩小到了600人。而且为了乘船出击,这些骑兵连马匹都没有随行前往。
好在600名萨珊骑士并不仅仅靠自己在战斗。随着赛义夫的一并返回,希米亚里特国内的反阿克苏姆势力开始集体发难。他们很快就给波斯士兵配好了战马,并有不少部落也加入了复国大军。否则,萨珊人仅凭几百骑兵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动摇人多势众的国王马斯鲁克。后者在得知萨珊军队登陆后,立刻从自己的卫队与周边部落中征集了6000兵马南下。双方在离开沿海不远的哈德拉毛遭遇,并且发生了短促的哈德拉毛之战。远征亚丁湾地区的波斯骑兵
当时的阿拉伯军队,根据不同地域分别受到西方的罗马和东方的波斯影响。希米亚里特人显然属于前者,因此在步兵风格上接近希腊-罗马。他们的重步兵虽然缺乏好的盔甲,却可以用盾牌和长矛构成罗马式的密集方阵。更多轻装弓箭手在这些重步兵身后列队射击。装备有铠甲的武士,则会选择骑马参加战斗。但因为数量较少,通常都位于二线的预备队位置上。
在分属不同阵营的两支希米亚里特军队开始进行步兵战后,瓦雷兹率领600波斯骑兵开始了迂回突击。他的目标是对马斯鲁克本人进行斩首作战,然后利用赛义夫的贵族身份去统战余下的敌军。一名骑着骆驼的 希米亚里特人贵族武士
因为长期远离外部战场,当地的阿拉伯军人都对波斯骑兵的威力缺乏了解。当发现瓦雷兹的部队开始迂回,马斯鲁克也带着武士分队前往阻击。他们中的不少人身披全套锁子甲,作战时也非常英勇。但已经进行过军事改革的波斯基层骑士,不仅近战犀利还装备有专门射击重甲的重型箭矢。从未经历过这种打击的阿拉伯武士,很快在密集的近距离射击中死伤一片。
混战中,瓦雷兹的儿子被阿拉伯人杀死。但他还亲自出马,用手里的复合弓射杀了穿着显眼的马斯鲁克本人。原本就士气不高的王军,也因为国王的战死而很快崩溃。大获全胜的波斯-赛义夫联军,迅速挺进到希米亚里特首都萨那城。在大量部队的围攻下,这座阿拉伯城市也没有抵抗多久。赛义夫在入城后登上了王位,将希米亚里特变为了萨珊波斯的附属国。瓦雷兹亲自射杀了马斯鲁克
徒劳的反攻不愿意放弃的阿克苏姆人在之后发起了反攻
瓦雷兹在完成了帮助赛义夫复国的战争后,带着大量的战利品返回波斯。但也门的乱局却没有因此停止。
原本是马斯鲁克宗主的阿克苏姆国王阿米达斯,在575年再次出兵希米亚里特。这次,他们在当地的基督教商团支持下,击败并杀死了赛义夫。后者的儿子马蒂克比被扶上王位,再次以南方的非洲人为自己的宗主。在阿拉伯世界的东部 大部分势力都臣服于波斯
库思老一世当然不愿意放弃自己刚刚开拓出来的南方要地,在公元578年再次派瓦雷兹出马。这次,他给了后者以4000人的部队,用于对付驻扎在也门的埃塞尔比亚军队。为了鼓舞将军及麾下军人的士气,波斯国王宣布只要拿下希米亚里特,参与者便可那里建设自己的领地。全军在阿拉伯附庸的支持下,沿着海岸线南下。除了作为核心的基层骑士部队,还应该有之前就驻扎在霍尔木兹以南的要塞守军与其他阿拉伯附庸部队。
相比之前遭遇过的希米亚里特人,阿克苏姆军队同样有着明显的希腊-罗马影响。但和南部阿拉伯人一样,他们缺乏与外部世界的军事交流,还必须依仗本土部队和阿曼地区的雇佣兵作战。在面对一支结构比较完整的萨珊波斯武装时,落后的非洲人显然不能与其抗衡。他们的弓箭威力不如萨珊复合弓,少量的轻装骑兵在混战中迅速落败,让装备不好的步兵继续独自奋战。壁画上的波斯军队正在屠杀阿克苏姆士兵
接着,萨珊军队与当地的犹太系盟军联合,再次包围了都城萨那。凭借多年来攻克拜占庭要塞城市的经验,再次让阿拉伯人开城投降。至此,再也没有一股外力可以与萨珊人争夺也门。大半个阿拉伯半岛的城市文明,也成为了波斯君主的附庸。而屡屡获胜的瓦雷兹,则成为了当地的世袭总督。虽然旧王室依然得到保留,但必须听命于波斯总督的召唤。
在控制亚丁地区后,萨珊王朝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了绝对优势。更多的波斯系商人涌入印度和锡兰,将原本与之分庭抗争的罗马人和埃塞尔比亚人驱逐。他们的船只和商团更是一路向东,最远可以抵达广州等地。罗马人则已经陷入了北非和意大利的战争之中,对于重振红海贸易缺乏热情和资源。受到两头挤压的阿拉伯人 将在日后成为波斯的噩梦
然而,无论是库思老自己还是屡屡甩锅的查士丁尼都不会想到,这场看似并不重要的战争,实际上给他们都埋下了严重祸根。因为无论是阿克苏姆还是萨珊波斯,都只能控制亚丁湾沿海一带。对于沙漠商团和部落活动的内陆是缺乏兴趣。除了都城萨那外,他们几乎不在其他内陆据点驻军。
过去由希米亚里特人自己不断压制的内陆势力,将在之后的放任中开始壮大。很多既不服从波斯也不远委身罗马的人口,开始朝日益萎缩的阿拉伯中间区域流动。随之而来的生存空间争斗,将使阿拉伯人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洗牌。最终脱颖而出的则是以“最后一个先知”自居的默罕默德,以及帮他从械斗一路打到灭国大战的“利刃”哈立德。
原标题:《第一次海上丝路争夺战:萨珊波斯与埃塞尔比亚人的也门战争》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