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李仪祉墓

摘要: 李仪祉墓 : 李仪祉墓位于泾阳县王桥镇寺背后村南, 1938年建。李仪祉墓李仪祉(1883~1938年)名协,字宜之,后 改为仪祉。陕西蒲城人,同盟会会员,是我国近 代著名水利专家。早年留学德国,习水利工程, 学成回国,悉心研究古代治水经验,创办河海工 程学校、三秦公学、西北农学院。曾在河海、西 大、北大、同济、中山、交大、西农先后担任教 授、教务长或校长以及 ...

 李仪祉墓,民国 ,咸阳,泾阳县王桥乡北章村,古墓葬,第三批

李仪祉墓 : 李仪祉墓位于泾阳县王桥镇寺背后村南, 1938年建。


李仪祉墓


李仪祉(1883~1938年)名协,字宜之,后 改为仪祉。陕西蒲城人,同盟会会员,是我国近 代著名水利专家。早年留学德国,习水利工程, 学成回国,悉心研究古代治水经验,创办河海工 程学校、三秦公学、西北农学院。曾在河海、西 大、北大、同济、中山、交大、西农先后担任教 授、教务长或校长以及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等职, 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李仪祉先生一生致力于我 国水利建设事业,奔波于大河上下、长江南北, 先后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黄河水利委员会主 任、导淮委员会副主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 长、上海港务局局长等职。曾主持设计治理渭 河、淮河、长江、黄河等许多大型水利工程。他 在陕西工作期间,倡导和修建了“关中八惠”(泾 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冶 惠) 和陕北的定惠渠、织女渠以及陕南的汉惠 渠、冷惠渠等,扩大灌溉面积二百万亩。由于他 对中国水利事业的卓越贡献,被誉为水利哲人, 一代水圣,“大禹之后,中国一人,为李仪祉先 生也”,受到国民政府的赞扬和三秦父老的崇敬。 1938年3月8日,在西安不幸病逝,葬于泾惠渠 之旁。于右任先生对他的题词是: “殊功已入河 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高度赞誉了他的一生。
墓园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 1.3万平方米,园内绿树成荫,花木争艳,环境 幽雅,庄严肃穆。圆丘形封土保存完好,居于墓 园最北最高处。墓园现存文物,有墓碑一通,纪 念碑四通,石刻门联两副四件,石雕祭坛一座, 用青砖铺成的台阶踏步直通祭坛。园内还有门房 六间,居室三间 (展出李先生有关照片、手稿、 碑文、拓片、牌匾、剧本、图表等)。
李仪祉先生墓碑:通高4.90米、宽1.08、厚 0.31米。圆首圭额,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额 中楷书 “永垂不朽” 四个大字。碑身为长方形, 下有龟趺。碑阳有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题: “李仪祉先生之墓”,“中华民国三十年三月立 石”,碑阴有国民政府褒奖李仪祉先生的命令。
李仪祉先生墓表:通高4.50米、宽0.94米、 厚0.26米。六螭下垂,圭额,下饰蝙蝠图案,龟 趺。碑文楷书,记叙李先生自民国21年至泾惠 渠竣工以来的成绩。民国30年(1941年)3月8 日陕西省十一个水利单位立石。
仪翁李老夫子德教碑:通高2.98米、宽0.44 米、厚0.42米。该碑由顶、身、座三部分构成, 顶部上为圆球形,下为覆斗形,四周浮雕太极图 案,碑身呈正方体。碑身正面行书题写碑名,两 侧楷书正文,颂扬仪祉先生德教。杨炳坤撰文, 杨风晴书丹。民国30年陕西受业立石。
李仪祉先生纪念碑: 通高4.70米、宽1.01 米、厚0.31米,螭首圭额,边饰花草图案龟趺, 碑文记叙李仪祉先生对水利事业的贡献和政府对 李先生的悼念之情。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 8日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立石。
仪师事迹碑: 通高4.0米、宽0.97米、厚 0.25米。圆首,圭额,浮雕二龙戏珠,长方形 碑身,龟趺。碑文颜体楷书,记叙李仪祉先生求 学及回国办水利刊物,兴修水利等事迹,李敬庵 书,民国30年3月8日河海专门学校门生立石。 李仪祉墓1980年由泾阳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20日又被省人民政 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 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陵园墙以内。一般 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为重点保护区外延10米 内。泾惠渠管理局派有专人守护管理。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