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马家河石窟寺

摘要: 马家河石窟寺 : 马家河石窟寺位于旬邑县排厦乡马家河村 西南1500米处,东北距旬邑县城12.5公里。马 家河村位于三水河东岸,村东南有一山峁名菜花 山。菜花山海拔高度为858米,相对高于马家河 村150米,是这一带三水河东岸的制高点。菜花 山平面呈扇面形,其北侧为悬崖绝壁。三水河从 山脚下峡谷北来西折蜿蜒而去,使菜花山北侧绝 壁正对三水河谷,山顶与河床相对 ...

马家河石窟 ,五代,咸阳,旬邑县排厦乡马家河村南山上,石窟寺及石刻,第三批

马家河石窟寺 : 马家河石窟寺位于旬邑县排厦乡马家河村 西南1500米处,东北距旬邑县城12.5公里。马 家河村位于三水河东岸,村东南有一山峁名菜花 山。菜花山海拔高度为858米,相对高于马家河 村150米,是这一带三水河东岸的制高点。菜花 山平面呈扇面形,其北侧为悬崖绝壁。三水河从 山脚下峡谷北来西折蜿蜒而去,使菜花山北侧绝 壁正对三水河谷,山顶与河床相对高差为300 米。马家河菜花山石窟就雕凿在山北绝壁之腰, 非常险峻。马家河村三面环山,一面迎水,风景 十分宜人。在马家河村与菜花山之间有个小地名 叫胡洛沟口,这里有羊肠小道可拾阶而上至山 腰,最后再爬过横木可入石窟。
石窟平面呈方形,长7米,宽6米,窟高2.8 米。其形制为中心柱式,口小内大。窟中央有一 方形中心柱,平面长宽约为3米。窟内四壁及中 心柱四壁均有佛龛造像,游人及信徒均可入内环 绕中心柱参观礼佛。


中心柱西壁佛龛


相传该窟始凿于北魏,其后历代多有增凿。 现窟内外还有题记多处。可辨识者有北宋钦宗 (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十五日本县石 道行人记”和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十年(1306 年)二月二十三日蒲斗住、王世安、李清”等人 题记两处。“靖康”年题记在窟内,“大德”年题 记在窟外。另外还有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 庆八年(1803年)所立《重修大佛神像碑》一通, 碑高1米,宽0.5米,厚0.06米。从石窟造型风 格及题记情况看,其创凿年代当为五代时期。
窟内共凿佛龛10个,佛像10尊,菩萨弟子 40尊。窟外崖壁凿佛龛24个,共有佛、菩萨等 造像百余尊。
中心柱四面各凿一佛龛,四龛造像组合均 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飞天。现以西壁佛 龛为例述之。
西壁龛佛高1.28米,肩宽0.48米。佛坐在 莲花宝座上,左手搭于左膝,右手上扬,掌心向 外,作说法势,身披袈裟,袒右肩。从上到下衣 纹线条流畅,面部慈祥,高螺髻。佛背光上部雕 两个飞天,身长0.7米,姿势优美,体态轻盈。 佛左右两侧各有菩萨、弟子一尊。
佛右一为观世音菩萨,高1.2米,宽0.4米, 高螺髻,面部慈善,赤脚站立于莲花座上,饰彩 绘,赤双臂,右手提一净水瓶,左手下垂,项着 缨珞,衣纹清晰流畅。
右二为弟子像,高1.1米,宽0.35米,赤脚 站立于莲座上,双手交叉于腹前,身着僧袍,袒 胸交襟。衣纹下垂,线条自然流畅。
佛左一雕大势至菩萨,高1.2米,宽0.4米, 赤脚立于莲座上,面部丰满,右手阔袖上抬,握 一物,左手下垂,袒胸。衣纹分两侧,自然下垂, 线条流畅,刀法圆润细腻。
左二雕弟子像,高1.1米,宽0.35米,光 头,赤脚站于莲座上,着僧衣,袒胸,衣纹下垂, 双手抱于胸前,右手握念珠,体态丰满。
石窟西壁主佛高1.35米,宽0.45米,盘膝 端坐,双手交叉于胸前,捧一金刚球,身着袈裟, 袒胸,衣纹多折,自然下垂。面部慈祥,体态丰 满端庄。佛两侧仍有菩萨弟子各一尊。
石窟南壁雕刻佛像高1.3米,宽0.4米,还 有菩萨弟子像,均有残损。
石窟东壁主佛面残不详,作坐势,双腿敞 开,右手上抬作说法势,左手搭于左膝上。袒胸, 赤足,衣纹风化。
余均为小龛,雕刻细腻,刀功圆润。马家河 石窟是五代时期佛教文化在咸阳流传的历史见 证,该窟的所有造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 方特色,形态逼真,近似真人,比例协调适中, 表情真实,贴近生活写实。服饰线条匀称,局部 彩绘保存尚好,是一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很 高的佛教文化精品。
马家河石窟寺1958年由省文管会文物普查 队发现,1982年被旬邑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文保小组,树立保护标 志碑。1992年4月20日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 围。其重点保护区为石窟周围外延100米,一般 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地带与重点保护区相同。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