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新发现 | 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水故道新获发现

摘要: 受武陟县文物局委托,2016年以来郑州大学黄河历史变迁与大运河文化传承研究团队在黄河、沁河交汇区域内,为寻找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遗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团队在全面搜集历史文献与野外考古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空间考古学、历史水文学、遥感影像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初步确定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 ...



受武陟县文物局委托,2016年以来郑州大学黄河历史变迁与大运河文化传承研究团队在黄河、沁河交汇区域内,为寻找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遗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团队在全面搜集历史文献与野外考古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空间考古学、历史水文学、遥感影像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初步确定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的基本走向、具体方位、河道遗迹与标志性地物,获得了新发现与突破性进展。



一、武陟县境内的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



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始凿的永济渠曾起到了沟通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交往的重大作用。永济渠的整体水系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首段河道是从沁水到曹操开通的白沟运河;从曹操开通的白沟运河到今天的天津为第二段河道;第三部分为从今天的天津到隋代的涿郡郡治蓟城。其中第一部分,沁水到白沟一段是先在武陟县大城村南,从沁河右岸引水西南行,至黄河洛口对岸,先实现了沁河与黄河的联通后,再由今武陟县大城村南的沁河左岸东北行,经小岩村东逾古阳堤与古清水(又称御河,今之卫河)相接,继之,再与白沟相通的。也就是说,在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整体水系结构中,由于武陟县境内的沁河故道向西南沟通了黄河,向东北逾古阳堤后才联接了卫河(或御河)及白沟,因此,往往被视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起始河段,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完整水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小岩村周边水工遗迹的发现



首先,小岩村,位于武陟县东十二里,现隶属武陟县木栾新区,其东为圪垱店乡。小岩村在武陟县有悠久的历史,该村明代已设,名小原村。近年来,在小岩村周边区域发现了诸多水工遗迹,由此推测,很可能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有密切关系。

在小岩村西河朔大道与山涛路交叉口东北角,黄河交通学院新校区南侧发现一处水工砌体建筑遗存。据武陟县文物局刘举庆先生提供资料,该处水工砌体建筑遗存最早是在1979年东修建马曲到小岩村的灌溉渠道时发现的。这一水工砌体在未被破坏以前垒砌有序,全部由纯白灰垒砌,距今地表7~10米左右,垒筑水工砌体的石块大小不等,大块石料约80×60厘米,小块石料约30×40厘米,也有诸多不规则的石块。水工砌体石料在发现后约有300~400块被当地村民挖去作砖瓦房的地基,其余仍有留存(如图1)。据小岩村一带的村民讲,该水工砌体刚发现时,石头槽中还有圆木插入,只是时间久远与埋藏太深,圆木许多都已腐烂,这与郑州大学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研究团队后来见到的情景大体一致。

图1 水工砌体建筑遗存

其次,在小岩村西禅安寺院内,研究团队还发现有明代“修筑岗头小原堤岸记”碑一通(如图2)该碑现置于小岩村西禅安寺院内。青石质,圆首,通高177厘米、宽75厘米、厚19厘米,已断裂二截。碑首正中阴刻3行“修筑岗头小原堤岸记”,为获嘉县知县篆书,碑文通体楷书,20行,满行46字,为武陟县知县书丹。内容详载修筑武陟岗头村至小原村沁堤(全长约10公里)事宜。可以厘定的文字大体如下:“沁水源出沁州锦山,穿太行,达济源,经武陟东南入黄河。”历来“雨间发水溢堤,……临沁者邑受其害而卫之,汲、新、获、淇被害尤酷。”“都宪江浦张公奉敕来抚中州丞宣。……先是召诸郡邑民夫几万人修治之。……于五月八日告成,于六月三十日高坚完美,不啻金城然噫。”碑阴上部刻告成文:具官其致谢于后土:“河伯之神曰,载植万物,坤德资生,倾泻东北,怀山□陵,起土塞岸,不日而成,遄流无滞,故道是从,……田野不堰,漕运做通。……谋等谨具牲体用谷神明以告以祀,永保安宁。”卫辉府知府邢表作。碑阴下部铭记怀庆府、卫辉府、开封府三府府掾及所辖十五县参与筑堤之县丞、典史、主薄、阴阳官等名录。

图2 “修筑岗头小原堤岸记”碑额

该碑碑额线刻云龙纹,碑边沿雕卷草纹。大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岁次乙未夏六月三十日立石。(承武陟县文物局孙文斌先生提供资料)碑文虽漫漶不清,但刻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主要记载明代武陟县岗头村至小原村(今小岩村)沁河大堤修筑之事却非常清楚,小岩村西黄河交通学院新校区南侧发现的水工砌体建筑遗存是否就是此次修筑的沁堤遗迹,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明代永乐至弘治年间,沁河经武陟、获嘉、新乡、原武、阳武、封丘等23州县,在徐州城东北角合汶、泗、沂三河入于大运河,为明代京杭大运河,即明代漕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陟县小岩村西禅安寺院内的“修筑岗头小原堤岸记”中有“漕运做通”之载,正反映了这个时期沁河在明代大运河的水运体系中的重要价值。上述诸多水工建筑遗存与碑刻均出自武陟县小岩村周边一带绝非偶然,它反映了小岩村及其周边地区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水运交通方面具有重要的地理价值。

到元代,郭守敬擘划黄河以北运河线路时,曾向元世祖条陈水利六策,其中就有“怀、孟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两千余顷”的建议。对于“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两千余顷”的沁水旧迹,先师史念海先生在《中国的运河》中则直截了当地说“这大概是炀帝永济渠的遗迹”。到元初,武陟县东北永济渠故道所经不仅还有航运价值可“合入御河”,而且余水还可灌田,这一看法应该合乎历史事实。

总之,联系元、明两代以来,小岩村及其周边地区诸多水工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初步推定隋炀帝所开永济渠的故道很可能就是经由此区域后再向东北入于今卫河的,因此,小岩村及其周边区域成为研究团队工作的重点区域。




三、遥感考古影像中小岩村东的永济渠沁水故道标志性地物遗迹



遥感考古是经航空或航天飞行器对地面进行拍摄后,在进一步获取经过技术处理的遥感影像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影像上显示的地面遗迹进行解译,寻找已知或未知考古遗迹及其线索的新方法与新手段。近年来兴起的遥感考古方法为寻找武陟境内永济渠沁水故道标志性地物遗迹发挥了很大作用。

科罗纳(CORONA)影像是1960—1972年间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军事侦察卫星拍摄的卫星影像资料,具有覆盖面广、分辨率高、多时相的特点,在空间考古、生态环境、地球科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利用。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在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官网筛选了覆盖武陟县域的多期锁眼卫星影像,并通过时间对比、影像质量评估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确定可用影像,最终选取早期的1963年9月25日的锁眼卫星影像用于永济渠沁河故道遥感解译研究。基于RS与GIS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支撑,研究团队对1963年9月25日,影像编号为ID:DS1002-1037DA111,空间分辨率为2.7M的锁眼(Key Hole)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经过地理校证与图像增强处理后,影像清晰,层次分明,结果如图3、4所示。遥感考古影像显示在小岩村东1.2公里古阳堤所在的BC一线有一处明显凹口遗迹,且BC凹口呈连续线状分布。在凹口BC一线两侧分别有AB弧线与CD弧线,弧线AB与弧线CD应是汉代黄河左岸古阳堤的遗迹,且ABCD连线大致构成了古阳堤的北缘,这反映了永济渠沁河故道翻越古阳堤的方向大约应是西南-东北向。其中凹口BC一线南北地物差别很大,口门以北耕地呈南北向规则分布,与口门以南耕地、村庄东西交叉分布形成了鲜明对比。凹口BC一线北侧为冯村,冯村东南呈蛇曲线状分布的耕地呈西南-东北向定向排列,蛇曲线状分布的耕地很可能是永济渠沁河故道湮废之后形成的,包括冯村在内的这些地物也应该是在河道淤平后才形成。BC一线的凹口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西侧端点B处距小岩村1.2公里,东侧端点C处距圪垱店村0.8公里,南距秦伊村、王伊村约0.7公里。

图3 编号为ID:DS1002-1037DA111的卫星影像

  

根据遥感考古影像所显示的凹口景观,再结合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历史上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很可能是在小岩村东与圪垱店西北之间的1.5公里区域内穿越古阳堤的。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在穿过古阳堤后再向东北流与卫河相汇。从这个角度看,今天冯村以东的西孟姜女河就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水故道的遗存。而对于遥感考古影像中所见到的小岩村东1.2公里处古河道遗迹的性质,明代水利文献中有着明确记载。《武陟县志》引明代周梦旸《水部备考》10卷说:“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即今小岩村)东北由红荆口(今获嘉红荆嘴)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水部备考》的作者周梦旸为明代万历甲戌进士,担任过河南督学,官至工部都水司郎中,他收集明季职官、河渠、水利、道桥等资料以备水利考证著述,在此书中周氏明确记载“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即今小岩村)东北由红荆口(今获嘉红荆嘴)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现在看来,周氏在《水部备考》中所提及的由武陟小原村东北入卫河的隋唐大运河沁水故道遗迹应非虚语,锁眼卫星影像中编号为ID:DS1002-1037DA111的卫星图片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今武陟县小岩村东1.2公里处很可能就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与古阳堤的交叉区域,而锁眼卫星图像中所显示的凹口遗迹也很可能就是黄河、沁河水患泛滥区域内至今仍留存的,为数不多的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之标志性地物遗迹。

图4 残存的高台遗迹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潞欣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