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贺云翱: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古埃及和古中国

摘要: 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古埃及和古中国贺云翱 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一在北非,一在东亚,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文化上的直接联系,但是这并不妨碍对她们做一比较。 第一,她们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并列为世界四大原生文明。 第二,她们都拥有世界级天然大河。不同的是,古中国文明比古埃 ...


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古埃及和古中国

贺云翱



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一在北非,一在东亚,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文化上的直接联系,但是这并不妨碍对她们做一比较。

第一,她们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并列为世界四大原生文明。

第二,她们都拥有世界级天然大河。不同的是,古中国文明比古埃及文明多了一条大河及其流域。此外,尼罗河自南而北流淌,而黄河、长江是自西向东流淌,流向完全不同。有学者认为,在同一纬度下,东西向大河更加有利于农业区划的统一展开。相比之下,古中国文明生存的空间更为广大,也可以容纳更大规模的人口。


第三,她们在国家文明诞生之前都经历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然后进入青铜时代,两者遵循着相同的时代进步律。古埃及青铜时代开始的时间比中国要早1000 年左右,青铜技术主要受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的影响,中国青铜技术在早期也受到过亚欧草原甚至是西亚文化的影响。此外,古中国文明诞生时还没有进入青铜时代,这是她不同于古埃及文明甚至其他几个原生文明的最大特点。

第四,她们都有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古埃及文明的粮食品种主要是麦类,古中国文明则是水稻、粟、黍等。古中国文明的农业品种主要是本土培养发明,古埃及文明的农业品种应该受到西亚地区新月沃地农业发明的影响。

第五,两大文明诞生时,都拥有都城和一批城市。城市是原生文明诞生的必备条件。

第六,古埃及文明诞生时就拥有文字系统,其象形文字可能受到比之更早的苏美尔文明的影响,但是古中国文明诞生时还没有出现系统的文字,两者相差了 1500年左右。

第七,古埃及文明以宗教发达为典型特征。考古发现的神庙体量巨大,有各种神祇和神圣的祭仪。法老既是国家政治的最高领袖,同时又是宗教世界的统治者,国家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古中国文明中虽也存在宗教性现象,但都城中不存在可以与宫殿媲美的神殿。先秦时代都城王宫中存在的和王宫并重的祖庙崇拜空间则是古埃及文明所不见,可见古中国文明重“人”胜于重“神”。


第八,古埃及文明与周边古文明有着复杂的互动。特别是在其附近有比之更早产生的两河流域古苏美尔文明及后来发达的巴比伦——亚述文明、赫梯文明,后起之秀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波斯文明等。周边文明给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很多养分,如农业、文字、金属冶炼、马和战车、复合弓、造船、木材等等。当然,古埃及文明也对周边其他文明施以影响,如其宗教思想对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体系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古埃及文明与古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共同建构了一个环地中海文明圈。反观地处东亚地区的古中国文明,在其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与之比肩互动的早期文明,既可以说她是“一枝独秀”,也可以说她在早期难有“外部对话”,是靠自身内部不同区域间的互动而成长起来的独特文明。

第九,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 332 年之后被来自希腊的王朝征服,此后又被纳入罗马帝国疆域,其延绵近 3000年的文明传统遂告终结。而古中国文明则延承不绝直到清末才向近代转型。

第十,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中国文明,其最初诞生的形态、早期演进、文化结构、技术进步、艺术形态、文字铭刻、外部交流等,都是依靠考古学以及古文字学才得以发现。为此,提起古埃及文明,我们脑海里就会出现金字塔、神庙、狮身人面像、帝王谷、图特卡蒙墓、楔形文字、木乃伊等等形象概念,而提起古中国文明,我们就会想起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石峁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文化、偃师商城、殷墟、甲骨文、青铜礼器、三星堆等等。两种文明在城市形态、建筑风貌、器物造型与组合、装饰特点、天文与历法、政区治理体系、墓葬制度与丧葬理念、艺术设计与观念赋予、宗教表现方式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充分展现了人类不同族群在文化及文明方面都有着惊人创造性。当然,研究古中国文明还有丰富的先秦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文书以及《史记》这样的巨著 ;研究古埃及文明也有大量的铭刻、纸本文献以及希罗多德的《历史》等文献。考古学与古文献学的结合,是解读人类上古文明的最佳路径。


文明比较视野下的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文明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存在总体运动规律 ;人类的文明既有统一性,也有多样性,多样性的文明才体现出自然与人的互动性与创造性特征,才让我们学会谦逊和宽容,对异文明应该采取开放、欣赏、借鉴之态度 ;人类的几个原生文明开启了世界文明的先河,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其奥秘,以理解当今之格局,思索未来之方向。

(本文为《大众考古》2021年07月刊 卷首语)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1年《大众考古》 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贺云翱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