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南朝影像:邓州许庄南朝彩色画像砖

摘要: 南朝影像:邓州许庄南朝彩色画像砖张庆华 唐新一、邓州许庄南朝画像砖  邓州许庄南朝画像砖墓于1957年12月被当地群众发现,因其出土有精美壁画和大量彩色画像砖,随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该墓墓顶距地表约1米,南北长9.8米,东西宽3.09米,高约3.20米。形制为“凸”字形带甬道券顶单室砖墓,主要有封门墙、甬道和墓室构成。在甬道和墓室内砌有多个砖柱 ...


南朝影像:邓州许庄南朝彩色画像砖

张庆华 唐新

一、邓州许庄南朝画像砖

  邓州许庄南朝画像砖墓于1957年12月被当地群众发现,因其出土有精美壁画和大量彩色画像砖,随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该墓墓顶距地表约1米,南北长9.8米,东西宽3.09米,高约3.20米。形制为“凸”字形带甬道券顶单室砖墓,主要有封门墙、甬道和墓室构成。在甬道和墓室内砌有多个砖柱。墓壁是用花纹砖横竖相错砌成,左右两边各有12个方柱,柱与柱中间的距离仅容一横砖。墓室内左右两壁各有八个柱,每柱从地平面向上横砌三块砖、竖砌两块砖、中间镶一块画像砖,是为一组。墓室每柱为五组:下面两组,组成一人像;向上三组到券顶。甬道左右壁各有四个柱,每柱为三组:下边两组,也组成一人像;向上一组到券顶。后壁砌法比较特别,有两柱,每柱三组,再向上砌有很多洞。甬道券顶的砌法,对缝紧密,横三竖一,用形砖并列砌成三道券,大小尺寸不同。墓室地面铺莲花小砖,由于地面已被破坏,具体砌法不明。此墓随葬品有陶俑、骨簪、棺钉、五铢钱等①。

  该墓发掘后,限于当时条件,原报告编写较为简略,一些画像砖定名尚不够准确。多年来杨泓②、宿白③、林树中④、郑岩⑤、李梅田⑥、韦正⑦等多位学者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对邓州许庄画像砖墓的时代和墓主人、艺术风格等相关问题进行多方考证,已基本确定此墓是南朝早期一位军队高级将领的墓葬。

  关于此壁画的内容及风格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证。沈从文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摹本考证:“此壁画中的人物为着紫衫,外罩革制两当铠,戴小冠,拥仪剑的门官。”⑧楚启恩认为:“券门上方画有饕餮兽面纹,其下左右各画一个飞天。券门两侧各画一名拄剑门吏,形象端庄,比例准确,敷彩典雅协调,是典型的南朝画风。”⑨蔡全法认为:“券门上部绘一怪兽头,口衔一绕有紫飘带的玉胜,向下两侧各绘一飞天,券门两侧各绘一守门武士,手按仪剑站立,在以上三类绘画之间都用两个四出草花图案相隔,似在表示着三种不同的世界。”⑩贺西林、李清泉在原报告基础上对画面内容进一步考证和解读,认为:“门券顶端中央绘一口衔‘胜仗’的辟邪神,两侧上部各绘一飞天,下部各绘一执剑门吏,且人物面相清秀,体态优雅,极具‘秀骨清像’之时代特征。”

墓门壁画

人像

二、邓州许庄南朝画像砖的内容

  此墓出土画像砖有长方形、方形、楔形、子母砖等多种规格,其中以长方形砖为主,全部为实心。彩色画像砖有34种不同类型,尺寸规格为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厘米。大部分为彩绘模印砖雕,一砖一画,画像或模印于正面、或印于侧面和端面,其内容全面,图案共有60余种,可分为社会生活类、宗教神话类、历史故事类、植物类等。

1.社会生活类

  人物。位于原墓柱下端,共两种形制,内容基本相同。由三块长方形砖拼砌成一个完整的彩色人物图案,人物发髻作黑色,插浅绿色发簪,面部饰粉红色,有胡须;上着朱红色短襦,下穿浅黄色长裙,黄色披肩,着笏头履,双手持杖而立,造型端庄,色彩鲜艳。其腿部两侧各有一细颈宝莲瓶,瓶内插一株带叶莲花,下部有肥大的覆莲座,向上伸出枝叶。从画面内容来看,此画像中的人物与该墓墓门壁画中的人物很像。此外,江苏建山金家村出土的拼镶武士图、浙江余杭小横山南朝墓出土的武士图也与此人物近似,故此人物应是当时的武士形象。此画像砖现分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和南阳市博物馆。经笔者参阅原报告并对照实物,发现两种拼砌人物图案现仅存上下两块,缺中间一块,原报告中曾有完整的摹本。祁海宁认为:“许庄的砖拼造型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实例,也是南朝墓葬装饰形式继砖拼壁画之后的又一重要创新,应该进行深入研究。”

南山四皓。画面中有4位老人分别作弹琴、吹笙、展卷、举手静坐状,背后为郁郁山景,左中榜题“南山四皓”。画面布局完整,人物神态自然洒脱,真实反映出南朝社会一种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形态。沈从文从此砖“南山四皓”榜题和另外一件东汉墓里出土竹筐漆画中发现有“南山四皓”的题识,认为汉代和六朝通说为“南山四皓”,从而改变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商山四皓”的说法,并由此联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诗句和此砖产生的时代相差不多。郑岩通过分析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南山四皓图,认为这些画像砖画面中所反映的内容与当时的求仙观念有很大关系。

南山四皓

供献

仪仗出行

  供献。此砖共两块:一块保存完整,色彩已基本脱落;另一块着彩,惜已断裂。画面4人当为侍者,疾步前行。前2人头戴小冠,身着袴褶,双手托着博山炉,炉盖已掀开,应为男性侍从;后2人头梳丫形髻,双手各执一把幢幡,上面的红色缨穗随风飘扬,此两人应为女性 侍从。

  仪仗出行。此砖色彩已脱落。画面为行进中的6人仪仗队,前两人手执擎伞盖,后四人倒肩障扇。均束髻着裤褶,并于膝际束裤,作快步行走状,步仗整齐、表情严肃。这种倒肩障扇的仪仗队较少出现,表现的是前往举行仪式的途中或仪仗完毕后归来的情景。

贵妇出游

侍从出行图

西曲倚歌

文康乐舞

  贵妇出游。此砖从原墓封门砖中揭出,已无色彩。图中有4人,前两人身材高大,着短衫长裙,帛绕肩束腰外飘,著云头高髻,是当时流行的“飞天髻”。其中一人手执团扇,这是当时的贵妇形象;后二人身材较低,头梳丫形髻,衣饰着装与前二人一致,其中一人怀抱方褥,当为侍女。据《颜氏家训·勉学篇》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此女怀抱方褥正是当时南北朝时期上流社会的风尚,这也同时说明当时席地而坐的风俗很 盛行。

  侍从出行图。画面为4人,前两人头戴小冠,后两人头挽丫角,均作行走状。后两人一人手持麈尾,一人身挟方褥,此4人当为贵族的 侍从。

  西曲倚歌。此画像砖为6人,画面右侧为2女舞者,相对视作起舞状。头束双髻,身着宽袖舞衣,腰束带,脚穿尖履。其后有4名乐手,头戴高冠,着长裤,分别执鼗鼓、腰鼓、铜钹、长笙演奏,为两舞者伴奏。画面边框饰忍冬图案。关于此乐舞图的定名原报告曾定名为“乐舞”画像砖;此后出版的多种音乐、美术类出版物均沿用此说。近年来音乐界、考古界对此画像砖进行多方考证定名,吴钊认为此图应为“女子双人舞画像砖”,可能就是清商乐中的歌舞曲—西曲或清商大曲。李梅田则更具体地认为此画像砖所见以鼓、吹伴奏而无弦乐的乐舞画像,所表现的场景或即西曲倚歌,是南朝荆襄社会生态的生动呈现。

  文康乐舞。此砖画面为5人,画面左侧有一头戴尖帽、身着宽袖长袍的长髯朱衣老者。其左手执扇,右手执一长棒式舞具作踏步起舞状,后面紧随四位乐手分别执鼗鼓、腰鼓、铜钹、排箫演奏,为其伴舞。画面边框饰忍冬图案。原报告定名此砖为“舞蹈”画像砖。沈从文认为此图应是诗歌中描写的文康舞形象的唯一反映;吴钊认为此图应为老人舞蹈画像砖,且画面中的老人头戴尖帽、身着宽袖长袍,与宋人画《大傩图》中的老者近似,且列队朝向一致,有可能是南阳荆楚一带民间迎神赛会中某一舞蹈的写照;李梅田更详细地考证,认为此舞蹈中以长髯老者头戴“胡公头”状的面具为中心,这种乐舞可能是荆襄地区流行的一种傩戏,是文康舞的再现。这种假扮胡人的傩戏起源于荆襄,扩散于江淮之间,是南朝极为流行的乐舞表演。

  鼓吹。原报告定名为“乐队”,色彩已基本失去。画面为4位乐手,均作演奏状。前两人手持长号角,角端均系半圆形兽面幡,幡旈迎风飘扬;后两人一手持鼗鼓,一手拿鼓槌,身背朱鼓。四人均作前进状,着袴褶,头戴斗笠状荷叶帽,正中竖立璎珞,腰间有束腰外飘,当为乐队仪仗的形式。画面线条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沈从文认为此鼓吹乐队是魏晋以来,封建军事割据的统治者,出行仪卫的鼓吹乐队。吴钊认为此画像砖为鼓角横吹,并引用《宋书》中记载“景陵王刘诞、豫章王刘尚均给‘鼓吹一部,只有始平敬王刘鸾等人有前后部羽葆鼓吹’”,从而指出邓州画像砖墓墓主地位是比较高的。李梅田通过对画面的详细分析认为此画像砖为鼓吹图。

  横吹。原报告定名为“乐队”,色彩已基本失去。画面为5位乐手,分别演奏横笛、排箫、长角、筚篥等乐器。此画像砖与前文所述的鼓吹画像砖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所演奏的乐器不同,这是南朝鼓吹乐的一种形式。画面中5人均作行进状,身着袴褶,不戴冠,这种服饰是当时下层士兵及普通民众的常服。此画面线条细腻,乐器种类多样,是一幅难得的横吹乐演奏图,为研究古代音乐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图像资料。

  乘肩舆出行。原报告定名为“抬轿”,此砖已严重破坏。画面中4人抬起一件肩舆作行走状,肩舆带有顶篷。肩舆后随一名侍者,手持长柄障扇。孙机认为:“肩舆是用肩扛的,又名平肩舆,它和腰舆、襻舆等统称为步辇。”

  武士出行。此类画像砖共有两种:第一种画面为4名武士,第一、三人左肩扛环首长刀,右手执盾,第二、四两人左肩扛长弓,腰间佩箭箙,四个士兵一队排开疾步向前,均不戴冠,以帛结髻,穿袴褶;第二种为4名武士前后两排,头系发带,他们均左手向前伸出,手掌分开,右手均垂在腰间,手中持刀作行进状。两块画像砖画面中的武士均着袴褶,并于膝下束袴。《宋书·礼志》云:“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代车马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志。”可见其为南朝军队之戎装,也是当时平民之常服,与当时士大夫之褒衣博带、高冠大履形成鲜明对比。

  运粮。此砖位于原墓东壁第3柱,其色彩已基本失去。画面为两马夫(也可认为是武士)牵马疾走,马胸前挂着响铃,马背上托着白色运粮袋。身后的缨饰随风飘扬,整个画面线条细腻,内容刻画生动。此画像砖原报告定名为“运粮”,但其马背上是否为粮袋有待进一步考证。关于此砖的定名也有部分学者定名为“鞍马”或“牵马出行”等。

  战马。原位于墓东壁第一柱,此砖色彩已基本失去。画面为两匹战马前行,前一马体黑色,披白色甲,马背上喇叭状物,后一大马备鞍辔障泥,马鬃在头部两耳间结着花饰,其旁各有一马夫持硭嫘小VQ彝ü?源嘶?婧推渌?宋锘?娴胤治鋈衔?骸罢庑┗?嬷腥宋镏匦慕院笠疲?缘酶哐糯尤荩?路鹨灿辛思阜稚裣傻钠犯瘛!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